第504章 似曾相識

第504章 似曾相識

進入治平年後,朝堂上吵得很兇。

官家將賈黯,司馬光,範鎮等人陸續調離朝堂上,將臺諫的官員貶的貶,遠任的遠任,最後臺諫的官員裡只剩下了呂誨,範純仁,呂大防三人。

官家認爲這樣作,皇考之事便可以水到渠成了。

最後在正月那天這僅存的三位言官,毅然決然地彈劾起了韓琦,曾公亮,趙概,歐陽修幾位執政。

歐陽修被列在第一位,罪名是首開邪議,妄引經典……人神共棄……

韓琦比作霍光,壓制言路批評……

此事一出,朝臣們人人批評韓琦,歐陽修,而在這時曹太后卻突然下手書同意稱皇考之事。

此事令滿朝文武一片譁然。

曹太后怎麼可能同意濮王與自己丈夫並稱爲皇考呢?我們羣臣爲你丈夫爭了半天名分,你最後卻這樣出賣我們?

這時官家卻上表稱自己不敢接受,反而表示了拒絕。

但無論如何事眼看着就要給辦下來了。

這時呂誨一封奏疏揭露了真相,原來是一日宮中宴飲時,官家與韓琦輪流給曹太后敬酒,以至於曹太后在酒醉下糊里糊塗地簽了詔書。

經此一事滿朝譁然。

WWW ●ttκǎ n ●co

官家的手段實在是太下作了,居然用這樣卑劣的手段去騙一個老太婆,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名義上的母親。

而且騙了對方簽署詔書後,自己居然還假惺惺地推辭,搞三辭三讓的把戲……這樣的操作實在令人將隔夜飯都吐出來了。

呂誨上疏後,這場戲便演不下去了。

官家只能宣佈濮議之事暫且打住,但呂誨三人都遭到罷官,同時從遼國剛剛返回的趙鼎等三位御史得知此事後,也一起辭官拒絕同流合污。

經過此事原先的臺諫一個不留。

唯獨司馬光恩准留在汴京修書,也遠離了政治中心。

此事也因此告一段落,但朝堂上的爭議卻餘波未平。

章越仍是在莊院裡靜心地修着書。而此刻江寧亦正是春暖花開,春燕啄泥正砌着新窩。

在一所宅院裡,身着喪服的王安石正教授着弟子們作功課。

王安石在嘉祐八年丁憂之前即已名滿天下,到了江寧後無數人從於他的門下來投奔學習,其中有陸佃,龔原,蔡卞,李定,候書獻,鄭俠等人。

王安石雖眼高過定,但也是本着有教無類之原則,每月都在江寧府學內授課,但凡是秀才功名以上的都可以旁聽。

今日王安石給弟子們佈下的功課是《洪範》。

因仰慕王安石之名,無數人都擠在了府學堂上目睹王安石的風采。

洪範是周武王滅商後,舊商臣箕子向武王陳說治國治民的文章,自古大儒似董仲舒,劉向都有對洪範作過註解。

這時王安石正講到休徵,咎徵。

這也是洪範最要緊的內容。

王安石講到這裡時對衆學生們問道:“洪範之中所言的休徵諸事,如肅時雨若,謀時寒若,聖時風若……咎徵五事之所言狂恆若風,急恆寒若,蒙恆風若……之若字何意?”

這時衆學生之中一名青年男子起身道:“稟老,這個若師是順遂,順應,反應之意。譬如狂恆雨若,即人君若有狂恆之所爲,則上天則霖雨不止。”

這名青年名叫蔡卞正是蔡京的弟弟,他的年紀最小,但也是王安石衆多學生中最欣賞的一人。

不過今日蔡卞的回答卻沒有令王安石滿意,他搖了搖頭道:“此又爲天人感應之說了,還有其他諸生可說否?”

王安石問了三遍但見滿堂學生無一人回答。

這時王安石惋惜地道了句:“整個江寧府竟沒有一個人才……”

正在這時一名坐在蔡卞不遠處的青年男子道:“這若只按本意,乃猶如之意。從狂則蕩而言,故常雨若。”

王安石聞言不由露出喜悅之色道:“你近前來!”

王安石看着對方竟是一個少年,比蔡卞還小一些,不過驚訝這般年紀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王安石道:“你仔細說來,爲何是猶如之意。”

對方稱是一聲然後道:“洪範言人君之有五事,就如同天有五物,如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過則不好,但少亦是不好,故而氣候必須順應於百姓。君王肅然時,便似降雨之喜人,而非君王嚴肅時,便天會降下大雨。”

“若以爲天之有變,必由我之爲某事至也,豈不聞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王安石聞言大喜道:“然也,然也。不過以天人感應之說,警醒人君修以人事,亦是我儒者之說,汝等明白就好。”

說到這裡王安石仔細打量對方,見對方面貌卻是極俊朗,竟似極了他的一位故人。

王安石動了收徒的心思,將書卷負手在後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哪裡人士?”

對方有些靦腆地道:“在下……在下姓章名丘……浦城人士。”

王安石皺眉道:“丘字不好,犯了聖人名諱。”

王安石本要細問,但又覺得大庭廣衆之下不願說得太多,便沒有繼續。

至於章丘則重新坐回了位子。

這時候在窗邊兩位青年正在旁聽,這兩個青年長得都很俊俏,若是細看可知二人都是女扮男裝在此旁聽。

其中一人聽得王安石詢問章丘的名字時不由道:“這個少年是何人啊?”

一旁男裝的女使道:“姑娘沒聽說麼?他叫章丘是浦城人士。”

那女子聽了點點頭道:“哦,難道便是前些日子從川蜀來江寧尋蔡師兄的人麼?他怎麼是浦城人士呢?”

那女使笑道:“這我就不知了。聽蔡二郎君說他從京師南下游學川蜀,然後又至江寧的。”

“這樣啊,難怪文才這麼好,能得到爹爹如此讚賞的,我當初隨爹爹在京師時應該聽過他的名字纔是。”

女使笑道:“姑娘要不要我幫你問蔡師兄打聽打聽……姑娘,我錯了,我錯了,不過這少年郎君生得真是俊俏啊,不僅相貌,說不定連才學也勝過蔡師兄呢?”

那女子聽了不由泛起了羞色,他便是王安石的小女兒。

他知道自己父親十分欣賞蔡卞,故而門下有人打趣說若蔡卞中了進士,就將自己許配給他之言。

她作爲女兒家,不免也暗中考量自己的終身大事,她一直覺得蔡卞各方面都不錯,但也只是不錯而已。

但不知爲何她今日這叫章丘的少年,雖是第一次見面卻生起了一副似曾相識之感。

(本章完)

第925章 問政第490章 罪己詔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187章 攻心第914章 安排第135章 答案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422章 豪爽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107章 見識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519章 民望第376章 好朋友第424章 婚姻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202章 給他第645章 奪三職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944章 探病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711章 將兵法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856章 回府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17章 山間歲月第663章 底氣第194章 看人第445章 霸道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911章 故鄉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788章 城下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190章 再辭第679章 報捷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255章 筌與魚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177章 賺錢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856章 回府第914章 安排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520章 重聚第914章 安排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251章 梅香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676章 不退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190章 再辭第107章 見識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808章 書信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233章 弊案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00章 險峰第377章 宮中第239章 相聚第243章 心意第284章 論名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156章 客人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24章 章氏族學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679章 報捷第329章 封還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418章 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