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論文

第47章 論文

三禮乃周禮,儀禮,禮記。

其中周禮,儀禮是周公所作,禮記爲孔子與弟子問答而錄,爲漢時大戴小戴叔侄刪減而成。

不過宋儒對周禮多有爭議。

這三禮之中,章越最關注是周禮,而並非衆人所熟知的禮記。

爲何周禮被章越如此重視?

那就要談到對周禮貢獻最大的兩個人,王莽與王安石。

王莽改制就是口口聲聲說按着周禮來的,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玩脫了。

於是周禮就背鍋。

第二次是王安石變法,王安石第一次被罷相後,總結經驗教訓復相回朝後寫了一本書三經新義。

王安石親自撰《周官新義》,爲周禮重新註釋了一遍,而其子王雱與呂惠卿則撰《毛詩義》、《尚書義》,這三本書合稱《三經新義》。

後來這本書成爲新黨變法理論依據,成爲天下讀書人必讀之書,科舉所必考。

而王安石親注的周禮,一下子被拔高到三禮三經之首的地位。

下面再說《儀禮》,又稱禮經,在漢朝大部分時期地位都居於三禮之首。而禮記只是對《儀禮》的註釋。

在漢朝古文經學流派的眼中,只要根據《儀禮》上面禮去爲之就好了,至於禮儀後面的意義可以不必認真探究。

而今文經學則推崇禮記,探究《儀禮》裡聖賢設禮之意,而小戴禮記也是名篇輩出,如《大學》,《中庸》,《禮運大同篇》等等。

如果將《儀禮》比作禮之根本,那《禮記》則是禮之枝葉。

但古文經學今文經學對於《周禮》都持存疑的態度,甚至認爲這書是後人託周公之名的僞作,唯獨到了王莽,王安石手中才備受推崇。

現在對於章越的問題是,要不要學好周禮,孟子,將來好牢牢抱住王安石的大腿?

建州。

州學。

州學學李正看着手中紙片不由問道:“三字詩?這到底何人所作?”

“不過有些地方尚可商榷,譬如這‘養不教,父之過’,可改爲父母過。‘幼不學,老何爲’可改作長何爲?”

“最要緊是這句‘自修齊,至平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大學之語,怎麼變成了平治。”

“但這些都是白璧微瑕。”

一旁莊學究聽了州學學正評論數語,心底是佩服不已。 Www _ⓣⓣⓚⓐⓝ _¢ 〇

對方學識果真比自己廣博,這些錯處自己可挑不來。

州學學正看了一眼莊學究道:“你說這是浦城一名十三歲的童子所文?”

莊學究道:“正是如此。”

州學學正笑道:“我還道是你所作。”

莊學究道:“學生年紀老邁了,就算寫出這樣的文章也是無益了。”

“那十三歲孩童能寫出此作?本官是不以爲然的,”學正道,“那他讓你獻此三字詩予我是爲了揚名?”

莊學究道:“這倒不是,獻給學正一觀是我一己之意,我曾打算薦他獻此書,赴神童舉,但對方以年少,所學未信之由拒之。”

學正聞此露出了正色:“那倒不可等閒待之了。”

“若真有這樣的人才,本學正卻爲何沒聽說過他的名字?”

莊學究道:“是了,此子二兄是章旭。”

學正正色道:“是他?對了,前陣子陳公爲其侄兒尋伴讀。聽說之前曾親自前往浦城尋章家二郎而不得,於是退而求其次選他家三郎爲書童……”

莊學究聞言是大吃一驚,他竟沒有料到章越居然還有這等機緣。

同時莊學究背後的冷汗是一陣陣地滲出。他當初不是沒有將這三字詩竊據名下的念頭,但見了章越後,深覺此子不好相與,這才按住。

之後章越又說不欲馬上借這三字詩出名,於是這念頭不由又在他心頭升起,又掙扎數日才抵消。

但他想自己已是上了年紀,章越可以等,他又如何等?

他可以不竊此名,但念在章越託己成名後,將來可以報答自己的子孫。

當下他主動找到了州學學正將此三字詩遞上,纔有了今日的事。

但他確實沒料到此子背景如此深厚,連爲陳家書童都不去。若真這本事,自己萬萬不可竊名的。

莊學究故作鎮定道:“竟有此事,我聽聞這三郎先拜在村塾門下,之後才拜入伯益先生門下。”

學正撫須笑道:“哦?不去作陳公家裡的書童,倒去村塾那讀書,這少年人不是蠢極,即是聰明絕頂。拿這三字詩一看……”

說到這裡,學正對莊學究道:“你我無需揣測了,立即隨我去考亭一趟,面見陳公。”

莊學究一聽居然可以面見如此大員頓時激動得連道:“我,我,我……”

“不去麼?”

“求之不得。”

說罷二人一併前往建州考亭陳府面見了陳昇之。

陳昇之正在堂上教他侄兒讀書,見了二人就道:“你們說吧,桂兒也在一旁聽着就好。”

“是。”那侄兒坐在一旁。

李學正道:“聽聞朝堂上舉薦陳公往知諫院,下官先在此爲陳公提前道賀。”

陳昇之微笑道:“諫官議論朝政得失,有知無不言,言無非罪之名,老夫豈敢不言,但當今儲位未定,又如何敢言。輿論得失,存於一心之間,難也,難也!”

一旁莊學究心道,身爲諫官也不一定非說不可。

“陳公議事論政向來秉持公心,當年一封彈劾殿帥無禮,那一封奏疏可謂字字珠璣,官員士人無不拍手稱快。”

陳昇之擺了擺手道:“都是年輕時的事了。”

話雖如此,陳昇之的目光卻露出幾分銳色。眼下他老而彌堅,就算動怒之色外人也看不出絲毫火氣了。

學正繼續道:“依下官看來,只要是士心認可的,但言無妨。就算一時不被聖意所明,也可爲公論所舉……”

陳昇之聞言笑了笑,學正之言還是有幾分這個年紀官員的意氣在其中的。

二人說了一些朝堂上的事,一旁莊學究聽了也不懂,只得幹站一旁。

這時候學正方纔道:“學生此來,是爲獻一首詩給陳公過目。”

陳昇之點點頭,當即接紙過目,一看初時即笑道:“是三字詩啊。”

過了片刻又道:“這似發矇所用?有趣……”

陳昇之邊說邊口中唸唸有詞,手指橫於腕上擊節。

最後陳昇之放在一旁問道:“是哪位名儒所書?”

此話一出,學正和莊學究都是愣住,這話他們一時不知如何來接。

“哦,並非名儒所書?”陳昇之又拿起紙片道,“莫非是本地人士?”

“陳公果真料事如神,正是本地人士書之。”

陳昇之道:“本縣何時出了這樣一個俊才,這人之初,性本善,此乃師孟之言啊。論到本縣治孟的名家非章表民莫屬,莫非是他所寫?”

“章表民莫非就是章望之?因其兄章拱之而得罪蔡公的章表民?”學正問道。

陳昇之笑道:“正是此人,其兄此案世人既知其冤,蔡君謨草率了些,表民雖不好爲官,但於學問卻有所長,他與其兄伯益素與李泰伯不和啊。”

學正笑道:“正是,我記得泰伯批孟,然表民卻尊孟,伯益卻在此事上支持表民,最後與伯益也是交惡。”

陳昇之道:“章表民文章雖好,但長於辯博議論,但如此行文非他之所長。此詩出入經史,卻又言簡意長,難能可貴。”

學正歎服道:“陳公慧眼如炬,下官實在歎服不已。不過下官對於此文有些淺見,譬如養不教,父之過,修齊治平裡,似可以改一改。”

說着學正講出幾點三字經的不足之處,他這也並非什麼惡意,就好比下屬給領導寫報告,再好的報告,領導最後都要改幾個字如此。

陳昇之微微笑道:“李學正之言確有幾分道理,但此詩到底好不好,你我暫且說得都不算,還要讓方家都評一評,議一議。”

學正臉色一白,他知道陳昇之言‘你我暫且評價不了’,就是說你暫且不要評價了。

陳昇之轉而又將這三字詩唸了一遍,不由彈紙道:“言語淺顯明瞭,要緊是朗朗上口,更難得是這番規勸向學之意。何以正心育德,何以防瀆沽亂?千字文未有之,百家姓也未有之,而這三字詩有之。”

最後一句讓李學正,莊學究一下子臉色都蒼白,這都越說越過分了,一個十三歲的孩童配得上這樣讚譽?

不過這番評價其實一點也不過分,爲何千字文如此文章,也只能稱爲文,而三字經卻可稱爲經,後世早有公論。

能稱之爲經的,這是論語,孟子眼下都不曾有的待遇。

這倒是不怪學正,莊學究二人。以他們所在位置,尚且看不到如此書背後如何潛移默化的一等教育意義。

對國家而言,最重要是如何教老百姓正心育德?如何來防瀆沽亂?九經之中都有講,但都太難太深。並將孟子的性善之論,潛移默化地融匯其中。

陳昇之話已說出去後,一旁其侄兒已撿起三字詩讀了一遍有些不服氣地道:“伯父,此詩雖好但似不當如此讚譽。”

“哦?”

雖是一個字,但幾人都從這個字裡聽到了婉轉最後有些批評的口氣。

侄兒大聲道:“小侄也曾讀過幾本本州才子所文,但論意境辭藻義理勝過此文的並不在少數。甚至讓小侄自己寫……”

“那你是拿此文與他文比較了?你胸中有幾分才學,就敢說這等話?”陳昇之所言,其侄兒已是色變。

“看到別人文章,不論好是不好,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先有了上下之心,如此學問如何長進?若此人身在本州,我就讓你拜入他的門下!”

侄兒唯有道:“小侄受教了。”

陳昇之道:“沒有署名?說到底是本鄉何人所作?本鄉青年才俊我可是無一不識。”

李學正沒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此刻唯有道:“說來陳公還與此人確有一面之緣,他正是章二郎的弟弟章越!”

“章越……這名字好生耳熟”陳昇之細品了一番忽道,“莫非就是那章三郎?”

Ps:上了強推了,明日兩更,以此向大家求一波推薦票!

(本章完)

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84章 招攬人才第92章 章家子弟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164章 俯視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427章 化解第414章 入股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905章 事因第101章 熟人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828章 叛亂第256章 審卷第47章 論文第646章 閒居第522章 入直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905章 事因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864章 上日第118章 真先生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506章 事功難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94章 書樓第50章 行卷第137章 府元第165章 信約第745章 嫉妒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276章 殿試第30章 用六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268章 捉婿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774章 喂餅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230章 交情第216章 靠自己第394章 急變第679章 報捷第160章 見面第814章 閱兵第307章 月影第467章 又升官了明日更新第884章 讒言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856章 回府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262章 官家第895章 鬥爭請假第236章 如何辦第417章 求教第505章 安排第238章 商量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156章 客人第92章 章家子弟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89章 看榜第269章 媒人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請假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明日更新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890章 國是請假第136章 邀請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1047章 熟狀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226章 盡心第800章 各自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