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

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

五名考生開始寫文章,以往秘閣六試都不備稿紙,文章略顯草率。但這一科開始允許考試用稿紙,故而衆考生們先將文章寫在稿紙上。

五名考生的一舉一動,可謂落在四位考官眼底。

孰能孰不能,可以說略有所知。

王魁滿額大汗,臥筆發虛,邊寫邊是汗珠淌落,時不時的以袖拭汗,甚至突對着架閣上的書籍發呆,口中唸唸有詞。

王介諸位中年紀最長的人,下筆之中時而眉頭微蹙,時而豁然開朗。總體而言情緒沒有太多外露,不愧是五人中真正有過作官經歷的人。

而蘇軾下筆臉上帶着欣欣然之色,但看他運筆似頗爲凝塞。在場五人,其他四人都是懸腕肘案,甚至平肘而書,筆動似翩翩起舞,唯獨他一人腕壓於案上,似一個字一個字寫得頗爲辛苦。

當今書家大多不提倡如此寫法,汗水易洇溼紙張,也不利於求妍。

而且他人都是雙鉤,蘇軾仍是單鉤執筆。他人運筆是直的,蘇軾卻是臥的。

在外肯定要有人議論,但幾名考官見了蘇軾執筆雖奇怪,亦覺得不拘一格也無妨。

其弟蘇轍則沉着謹慎,始終眉頭微皺,一絲不苟地答着題。不過似病體未痊癒,神色有些蒼白,不時咳嗽。

然而蘇轍外看謹重,但下筆卻十分犀利。

譬如第一題王者不治夷狄,他居然論之,儒者必慎其所習,習之不正,終身病之。《公羊》之書,好爲異說而無統,多作新意以變惑天下之耳目,是以漢之諸儒治《公羊》者,比於他經,最爲迂闊。至於何休,而其用意又甚於《公羊》,蓋其勢然也。

好一句公羊經‘異說而無統’,還將治公羊經的讀書人都罵進去了,稱爲迂闊。至於注公羊的何休也是。

蘇轍的文章絲毫不似他面上看起來老實厚道的樣子。

至於章越自也是矜重,但五人之中倒數他最舉重若輕。好似寫尋常文章,絲毫不見緊張之意。

坐在章越面前的楊畋看着對方答題的墨書,可謂是大巧似拙。每一筆每一劃都極爲工整,法度嚴謹。

所謂不求妍而自妍,說得就是如此。

真不愧是狀元公啊,楊畋不由捏須從心底讚了這麼一句。讚歎歸於讚歎,他們仍盯着五位考生的一舉一動。

章越看完六題,可謂胸有成竹。

秘閣六論最難的就是出處,註釋,因出題範圍漫無邊際,又無所不問,可謂是過閣難難如登天。

但三個月來,他於太平興國寺內白日讀書,晚上在夢中再讀五個時辰。

一個月讀史,一個月讀子書,最後一個多月將所有讀過的書再溫習一遍。

三個月讀來抵得旁人一年,加上之前積累的經學功底,可謂水到渠成。

對於第一題王者不治夷狄。

章越寫得是。

論曰:韓昌黎曰,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此春秋之意也。《春秋》書“公會戎於潛”。何休曰:“《春秋》王魯,明當先自詳正,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故略外也。王者不治夷狄。錄戎者,來者勿拒,去者勿追。是以進於中國之意也。”

魯隱公二年,王會見戎(夷狄)於潛。

所以何休注寫到,春秋王魯(孔子以魯王爲第一視角寫的書),咱們先做好自己的事,反省自己薄責別人,故而夷狄的事不記載。

王者不去研究夷狄,但如果有夷狄至中國來,咱們也就記載下,人家走了不記了。

章越這裡引用韓愈的話,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蠻夷主動到中國來與我們打交道,那就是認同我們華夏文明的文明人。所以王者雖不治夷狄,但對於文明人咱們不能拒絕。

這論論題不難,難的是出處(公會戎於潛),引用註釋的上下文(何休的一大段話)。

同時直引書中的話,或稍作變化爲題目者爲明數,比如章越這題《王者不治夷狄》就是明數。

另外顛倒句讀,竄伏首尾而爲題者爲暗數,說白了要將註釋出處隱伏全文中,不可以直白引用。

秘閣六論中必須明暗相參,暗數不過半,都用明數會顯得你很沒水平。

下面數題對於熟悉掌故的章越而言,一點不難。

到了禮義信足以成德論時。

這題出自樊遲向孔子學種莊稼。孔子說這事我不會,你問老農吧。樊遲走後,孔子背過身就對學生說,樊遲這人真是小人啊。君子好禮講義,老百姓就會跟從你了,用什麼自己種莊稼?

包鹹在註疏裡雲‘禮義與信,足以成德,何用學稼以教民乎?’

章越在此想起了期集時,菊花落英不落英的問題。

有一人反問自己道:“何不問聖賢而問老農。”

此人大概是忘了這一句,孔子自己說得這句,學稼吾不如老農。

但孔子昔年也曾爲乘田,苑囿之吏。

章越寫到這題時就爲樊遲辯護了一二。

最後則是形勢不如德論。

這句話也很考驗功夫。

這句話的出處,是在太史公贊曰裡一句話‘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

但只是這句不行,吳起與魏武侯到底說了什麼話?

這句話比原文更重要。

當時魏武侯與吳起順西河而下,言此形勢爲魏國寶地。吳起對之,在德不在險,昔三苗……(列舉夏商地利形勢最後被滅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爲敵國。

所以這兩句並列纔是交待清楚。

每論五百字以上,六論合計三千字餘字。

章越在稿紙上寫完,略進行刪改,之後在捲上謄正。

六論書完後,章越發覺日已稍稍過午,至於蘇軾他們都忙於抄錄。

章越也留意到蘇軾寫字時特殊之處,想起當初蘇軾剛進京時,很多人也說蘇軾寫字怪異,後來歐陽修對他說了一句,當使指運而腕不知。

蘇軾從此也念頭通達了。

章越當即收拾起桌子來,此舉引得其他考官,考生一驚。這秘閣六論許一日一夜的,章越這麼快就寫完了?

此刻蘇軾正爲形勢不如德論犯難,他記得在德不在險是吳起說的,形勢不如德是吳起說的,但卻忘了這兩句話聯繫的上下文。

他卻見章越收拾好桌案,將試卷遞給面前的楊畋後,朝衆人略一拱手,之後大步離去。

“好生瀟灑自如!”蘇軾嘆了一句。

(本章完)

第784章 復仇第9章 孟子第220章 開掛第60章 上架感言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100章 險峰第322章 題眼第694章 首戰第131章 佩服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請假第756章 數其罪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770章 玉帶第728章 推恩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714章 敲打第694章 首戰第33章 篆書第129章 新舍友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348章 朝會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634章 見一見也無妨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679章 報捷第929章 拉攏第695章 軍歌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814章 閱兵第771章 改變請假第58章 考取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894章 分化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925章 問政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93章 入京否第771章 改變第569章 夜談第418章 董事會第773章 異化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138章 見面第55章 考試第839章 變局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708章 成事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92章 章家子弟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142章 宴集第369章 路線第54章 饒我狗命第711章 將兵法第526章 光耀門楣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911章 故鄉第745章 嫉妒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304章 光陰第74章 飯錢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335章 選房第674章 渡河第150章 相贈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737章 面君第409章 貪婪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211章 同窗第406章 商人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143章 詩第955章 憨叟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184章 好事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明日更新第29章 寓教於樂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321章 御試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344章 姻親第406章 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