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學霸

第32章 學霸

快到申時,章越穿了一身新衣新襪前往晝錦堂時,一路上既有些憧憬,也有些激動,也有些擔心。

到了晝錦堂前,章越並沒有先進去。

南峰院的規矩是如此,辰時起教授授課,一直要讀至午時。

午時後聽到隔壁南峰寺的敲鐘聲,衆學子們既散去吃午飯。

午飯後,依着士大夫裡久坐傷氣血的說法,衆學子們會去遊息投壺射箭,少有回到堂上繼續讀書的。

而教授也會回房午睡,老人家了畢竟精力不濟,晝寢也只是對年輕讀書人說的。到了申時之後,教授會到晝錦堂,這時候他會給學生答疑解惑,不少讀書人慕名而來,翻山越嶺地來拜訪請教。

章越同樣是拜訪請教的資格,並非正式授學。

章越站在晝錦堂旁等候,但見族學學子們已三三兩兩地抵至,看着他們從眼前經過。

而這時章衡與數名族學子弟和一名身穿白衣的書生行來正談笑聊天。

章衡與那白衣書生並肩而行,其餘人都在側猶如跟班。

章越見此先避讓至道旁。

章衡一開始沒看見章越,待走到近處見到了後,略有所思沒有說話。

等一行人經過後,章衡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章越道了句:“在外候着作甚?進來吧!”

此人竟是主動招呼自己入內。

章越不知章衡唱得哪一齣。

章衡隨即又道:“今日有貴客,汝不可失禮了,切記。”

章越不卑不亢地道:“吾知之,不敢勞齋長提醒。”

章衡鼻笑一聲轉身離去。

章越又等了片刻,纔來到臺階前脫鞋,臺階前一地的鞋履都整整齊齊擺放着,其中多半都是木屐。

這一幕令章越想起讀書時見過機房門口那一地狼藉的鞋子擺放。

“不愧是士族子弟。”章越不由暗讚一句。

章越將鞋擺在最遠之處,再跨過臺階走進堂去。

入了晝錦堂時,章越站到最末。但見教授,章衡及方纔那白衣書生都站在講案前。

但見章衡向教授道:“先生,這位就是今科解元郎!”

那名白衣書生唱大喏道:“後學福清林希見過伯益先生。”

教授笑着虛扶道:“豈敢當解元公一喏。”

林希道:“久仰伯益先生大名,今日仰賴子平引薦,特來求教學問。”

說到到此,衆弟子們早已是一片譁然。

章越聽到兩名弟子交頭接耳在那議論。

“不料竟是今科解頭。”

“不知他與子平誰的文采更高些呢?”

“子平是解試第三,但卻是漕試榜頭,外人常道漕試向不如州府試,故才取州府試第一爲解頭。但依我看來漕試反更難於解試,子平未必在這林希之下。”

“我也觀此人氣度不如子平。”

“如何見的?”

“你看解元郎方纔進門時那趾高氣揚之姿,但子平卻是凝重隨和。”

“不錯,之前子平得了漕試榜頭,卻從未聽他提一句,後來還是我等從見甫兄口裡得知。”

“當今論才學博雅,無人過於子平。”

宋朝發解試,有州府軍試,大部分的解試都指的是此。如福建,浙江這些東南州府軍試是百人取一,一般一路兩三千名寒門子弟考試,取個二三十人如此。

而漕試等也屬於解試,是章衡這樣官宦世家子弟參與考試。

在仁宗景佑年間,漕試錄用比例是十人取三人。

科舉考試起唐朝起,說是‘唯纔是舉’,其實目的還是打破門閥士族對於官場的壟斷,進人用人之權收回中樞。

但即便如此,唐朝科舉考試選拔出的官員仍多是門閥士族,這些人仍是不太聽話。

於是宋朝科舉,即開始有意識地從寒門中取士。

因爲宋朝真正達到相對公平的考試,唯有禮部試和殿試,可在地方的解試則一點辦法也沒有。

故而朝廷設立漕試的目的,就是將達官顯貴的子弟都安排在此。用這個辦法杜絕這些人通過舞弊賄賂的手段及第,擠佔寒門士子的進取空間。

可是如此嚴重的比例不平衡,令官家與大臣們很不滿,經過宋祁等朝廷上的大臣們上下奔走,終於漕試錄取比例終於下降,朝廷下令限定‘各路別頭試(漕試)解額,定作百人取十五人’。

話說回來,到底漕試與州府軍試哪個更難?

讀書人們爲此一直有爭論。

漕試之中及第者,確實出類拔萃,到了禮部試裡表現絲毫不遜色於,甚至還勝過州府軍試考出來的寒門子弟,但是漕試裡……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菜得摳腳的那等,一看就知通了關節才考上的。

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因爲這些通關節的人,導致本來名聲就不好的漕試變得更差了,故而漕試及第者對自己及第多是避而不談。

談多了,人家以爲你真是通關節,故急不可待地炫耀,所以真正有才華的讀書人,還是要去禮部試裡見真章。

而通過這二人的談論,章越明白章衡就是後者。

聽這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閒聊。

章越對章衡這人大概有了印象。章越以往看那些三流小說,作者不會過渡劇情,故主角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安排幾個路人甲對話介紹背景,沒料到在現實裡也有,真是藝術來源自生活。

“章三郎。”

章越聽得有人喚自己,轉頭看去卻是學錄章採。

“你坐我案旁。”章採笑着給章越指道。

章越大喜一看章採坐姿問道:“需正坐。”

“然也。”

章採取來一錦褥,章越學着章採樣子跪坐在錦褥上。

“聽聞你昨日又與齋長生了衝突?”章採問道。

看着堂上的章衡章越點點頭道:“是有。”

章採笑道:“你別怪子平,子平是我最佩服之人,也是最刻苦用功之人。”

“他每夜必點燈夜讀,非讀到三更天,以至於他的蚊帳頂都被蠟燭薰得漆黑。儘管每夜讀至三更,子平仍不到五更即早起讀書。”

“子平平日學詩賦學經學書從來都是一點就通,常人至此怕早就得意洋洋,不肯用功。但他卻從不自持,而每日勤學不懈。”

章越聽到這裡,覺得這話與郭林說自己的差不多。

章採繼續道:“本縣貢舉大縣,才子可稱過江之鯽,又何況一路。子平於漕試中第一,不僅是天資,十幾年如一日苦學不怠。”

章越想起章衡自之前輸給自己兄長而耿耿於懷的事:“齋長似不服輸之人。”

章採笑道:“子平事事面上看似雲淡風輕,心底卻較着勁,除了功課不弱於人外,連投壺射箭二道也是如此,皆是我輩翹楚,這面還身爲齋長處置堂上大小之事。去路里漕試的數月前,先生曾問他是否卸了齋長的職事,專心於備考,但卻給子平拒之。這面管着事,那邊卻晝夜苦讀,最後漕試第一,解試第三。非常之人方能爲非常之事,子平之才即便放我們族裡,也是五十年方一出的。我等上下都是敬佩的,你與他處久了就知道了。”

“不過這麼多年來唯有令兄能與他不相伯仲,話說回來,令兄治學之勤應不遜於子平吧。”

聽章採這麼說,章越努力回憶了章旭事蹟半天,然後道:“似不如齋長這般。”

“哦?”

章越道:“倒不是我往自家人臉上貼金。自我記事以來,兄長雖也讀書,但從未如此刻苦。似有人曾問過兄長,他言道,我治學文章皆舉重若輕!”

章採聞言愣了半天,這才道:“如此說來,子平似不如也。”

“不過這番鄉試放榜,我着意看過,汝兄未名列其中,又着實令人不解了。”

章越心道,趙押司正上天入地地找二哥,二哥恐怕一現身考場就被人抓了吧。

章越轉念又想,如此說來自己二哥也真是人中龍鳳了,但自己前世所知,宋朝沒有一個人與自己二哥同名,莫非是逃婚之故,泯然於衆了。又或者此刻二哥實已被趙押司了斷了,但趙押司卻故意不說,反而藉機壓榨自家……

章越實不敢往下繼續想。

也是,中個進士好歹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不中進士任你才華如何,最後都要埋沒。

章採轉而道:“前幾日職事從我這拿你的家狀我即知,他對你身份起疑。不過你不用想太多,先生讓你旁聽就是接納了你。千百年來這門第之見,並非一時半刻可化解的,他們能讓你在此有一席之地足矣。大丈夫立世當攜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區區一時榮辱又算得什麼,既來之則安之。”

章越道:“學錄對在下的指點,真不知如何感激,”

學錄苦笑道:“或是同命相憐吧,我也是庶子出身,但運道比你好了些。學問非我最長,故而兼着些事也是磨練一番,以此得到族裡的賞識。”

“譬如子平是斷看不上我,與我爲友,他只與林希如此人物交友。在學堂裡,大部分人都識得吾嫡出的兄長,對我少些敬重也全在兄長的面子上。”

這一番談心,迅速地拉進二人的距離。章衡和自己二哥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與自己和學錄般對他們抱着仰望的態度就好了。

最多他們將來發達了,可以吹一吹我與他們曾同窗過。

(本章完)

第344章 姻親第326章 入對第2章 押司上門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438章 改元第106章 瀑布第633章 爭執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159章 上奏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188章 詩集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225章 放榜第258章 真話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348章 朝會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453章 撕破臉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344章 姻親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516章 面君第852章 面君第26章 火把和燈籠明日更新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577章 酒宴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750章 商量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673章 大戰第297章 期集三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167章 相談第446章 投名狀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701章 章黨第773章 異化第565章 朕不允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95章 辦法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262章 官家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136章 邀請第881章 共識第317章 考後第104章 醉漢第281章 等次第745章 嫉妒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223章 圈子第297章 期集三第243章 心意明日更新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97章 翻山越嶺第53章 挑戰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208章 蒐集齋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238章 商量第281章 等次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218章 解試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832章 質疑與肯定第676章 不退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788章 城下第10章 望族第636章 知制誥第885章 報復第319章 擔憂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127章 說親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292章 贈花第434章 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