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章惇回京

邈川城東依高山,西臨宗河橋,城下便是湟水。

邈川城與青唐城一般都是雙城之結構,東北處爲軍城,依山沿河地勢極其險要。而西南處則爲商城,爲商人屯駐之處。

但與青唐城不同,邈川城的青唐部族貴族貪圖安逸享受,不喜居住在軍城之中,而喜歡居在商城之中。

之前宋軍化裝作商隊進入商城時,爲青唐部識破,半途奪城失敗,數十名宋軍被斬殺,憤怒的守城兵卒將宋軍屍體都拋入湟水之中。

在章楶出師之前,衆將熟議。

种師道建議道:“我軍若攻邈川城,西面阿里骨必率青唐諸部來援,若久攻不克,大河以東之夏賊必復舉事,此非小敵!”

“如今之策,莫過於兵分兩路,一路攻臕哥城,絕夏賊之援,主力則出玉京關,一戰而下邈川城,遲則生變!”

种師道說完後,衆人紛紛道,萬一阿里骨從青唐城出兵,若是攻不下邈川城,則腹背受敵。

章楶聞言猶豫未決,王厚道:“如今計議再三,倒不如出兵之後再說,兵臨城下,一切皆水到渠成。”

王厚如此說後,章楶方纔下了決斷。

李憲率軍屯於熙州,河洲監視蘭州西夏之敵。

章楶點熙州,河州,洮城,岷州、通遠軍漢蕃兵馬,其中宋軍一萬,蕃軍兩萬五千人。

章楶命种師道先率兩萬兵馬破京玉關,直抵邈川城下。

而章楶率王厚,木徵,包順,童貫率一萬五千萬兵馬先破了臕哥城,擒了多羅巴父子四人後,附近蕃部爭先恐後地歸降。

章楶將附近強蕃首領數百人拿下扣爲人質,派兵駐守臕哥城,之後率兵萬餘抵至邈川城與种師道會師。

种師道已是攻城數日,邈川城中親附宋朝的青唐諸番部首領見宋軍援軍抵達皆欲降宋,但城主不肯還盡拘欲降宋朝的蕃部首領。

章楶,种師道將大軍屯于山上,邈川城西南城城池裡一切動靜皆看得清清楚楚。

這時山上衆將看着藉着宗河橋,東北城的蕃部生力軍正源源不斷地進入西南城。

衆將皆駭然向章楶道:“賊兵援軍不斷,我軍師老城下,不如暫緩圖之。”

之前一直遲疑,對於出兵青唐猶豫再三的章楶,卻對衆將道:“大軍深入此處,已是死地,若不急破城,一旦阿里骨率軍來援,則我軍皆喪於城下!再敢言退兵者,斬!”

聞章楶之言,衆將皆盡力攻城。

宋軍三面圍城,諸將以重金招募死士,先登攀城,而青唐守軍擲石砸向攀城的宋軍。

宋軍墜城者不計其數,仍有宋軍不要命了繼續攀城而上,城頭城下皆箭矢如雨,城下宋軍與蕃軍皆立巨盾拒之。

衆將行軍半生幾時見此惡戰,都是瞠目結舌。

邈川城中數位首領早與章楶約定爲內應,但臨起事時,卻被人告發,與族人一併都被守將被斬首。

當守將將內應人頭掛於城頭上時,宋軍知道里應外合的策略失敗,於是攻城更急。

而這時阿里骨已從青唐城出兵。

本來溫溪心,溫訥支郢成等親附宋朝的蕃部首領拖拖拉拉,藉以百般理由就是不肯出兵。

阿里骨心急如焚,知道一旦邈川失陷,宋軍必然席捲而西,到時候青唐城也是不保。

阿里骨先是哭求契丹王妃,後又擡出董氈方纔得以號令諸侯,催動溫溪心等部族,糾集了七八萬大軍前往邈川城救援。

……

元豐元年,元月。

西夏使臣李清至宋朝賀,事後獻上國書指責宋朝背信棄義,不宣而戰突然攻打青唐湟州。

西夏國主李秉常則是大怒,欲起三十萬大軍攻宋。此事宋朝理虧,官家只好溫言安撫了李清。

等李清走後,官家則是滿臉尷尬,在那長吁短嘆。

這時一旁內侍拿着火漆竹筒道:“陛下,西北急報!”

官家迫不及待地命人剖開竹筒,然後看了起來。不看還好,一看官家即跌坐在御座。。

官家忍不住道:“邈川城久攻不下,而阿里骨又率大軍來援,自古以來重兵頓于堅城之下,豈非死地哉!”

見官家如此,石得一等左右內侍皆勸道:“陛下,章楶,种師道皆知兵之將,必不會有此厄。”

聽了此話官家臉色方纔舒緩下來。

一旁內侍奉上回京述職的大臣名單。

剛親政時官家都是非常注重這等場合,他喜歡從這些回京述職的大臣口中,聽得與宰相口中不一樣的內容。

但事後才知道中書對此情況早就嚴防死守,任何面君的大臣皆不可輕言對中書的大政有任何不滿之處。

一旦他們說了,這官員的仕途以後,也就沒有以後了。

所以天子也就沒有以往那麼熱衷了。

官家今日本沒有心情,但掃了一眼名單裡卻有一個熟悉的名字。

……金殿外的閣門處。

一名紫袍大員正負手而立。

四十餘而能服紫,這不是一般官員可至。

此人眼下目望宮闕,似在出神,全然不似其他等候天子接見的官員那般一臉緊張和忐忑。

有大臣知道這名官員的事蹟,不由暗中對他指指點點,臉上表情既有畏懼,也有佩服。

這時這名官員輕咳一聲,左右官員無不別過目光,生怕與對方對視在一起。

不久一名近侍步出,左右都向他行禮稱閣長。

近侍對衆官員點點頭,徑直來到這名紫袍官員面前行禮,滿臉是笑地道:“陛下賜章郡守越次召對!這邊請了。”

衆官員聞言都不敢有異議,一副理應如此的神情。

這名紫袍官員正是剛平了峽州、辰州、沅州三州之侗亂的章惇。

章惇熙寧五年以平梅山蠻受知於天子,但章惇平梅山時殺戮太甚,最後當地百姓以‘漢降瑤不降、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爲約定,從此以後梅山蠻‘不復爲患’。

這一次章惇又擴疆擴土,建沅州等數州,前後兩次擴地數百里,建十數州。

蘇軾寫信都稱讚‘功名誰使連三捷,身世何緣得兩忘’。

如今章惇渾身殺氣,提着無數人頭直抵京師,在野的舊黨官員都抨擊他是殘忍好殺,但也令不少人看到了漢唐時,那等書生以軍功拜萬戶侯的氣象。

也是因兩度平蠻的功績,章惇升任杭州知州回京述職。

官家更是越次召對,一旁的內侍對章惇低聲道:“眼下官家正因攻湟州不利的事心煩,章公可以順勢說之。”

章惇點頭道:“多謝了,不知怎麼稱呼?”

對方笑道:“在下黃籌,昔年呂相公對我恩重如山。”

章惇聽聞對方是呂惠卿的人道:“那也是自己人了。”

片刻後章惇登殿陛見,官家一見章惇當即命左右賜座。

章惇坐下後,官家聞章惇平梅山蠻之策。

章惇道:“無其他功夫,便是不要講婦人之仁,揮兵多殺即是!殺後再重重賞賜便是,如此將士人人用命,肯戰肯死!”

官家聞言大笑,御史們抨擊章惇殺人太多,他居然直接承認了。

官家道:“卿是直指本心,無他多慮,故能破敵成功!”

章惇一點也不謙虛地道:“此乃臣得功夫處。”

官家道:“朕有所得,難怪卿能建功立業。”

官家心想,自己以前一直對章惇觀感不好,認爲他做事太過於魯莽,後來見他救三司之火,方知此人是才幹出衆。

如今又兩次平梅山蠻,爲宋開疆擴土十餘州,頓覺得此人真是可造之才。

官家對章惇道:“本朝武功,章越、章楶、王韶以熙河進,卿以五溪用,熊本以瀘夷奮,下來則是沈起、劉彝、種諤。”

“卿以一人之力,得此大功實不易。”

熙河路軍功雖大,但是章越,章楶,王韶三人所分,章惇一人打下了熙寧年的第二軍功,稱得上建樹極大,甚至官家言外之意還有你更勝過前面三人。

章惇聽天子如此誇獎也是既謙虛又自負地道:“全仰仗陛下知人善用,臣方能建功立業!”

官家聽了章惇的奏對不由一樂,越來越覺得此人說話對脾氣,當即道:“卿不必去杭州了,爲翰林學士留在朕身邊顧問。”

章惇聽了淡淡地道:“臣遵旨。”

章惇入翰林學士,等於又重新回到了‘四入頭’的行列,再度具備了‘入相’的資格。但章惇絲毫不意外。

官家對章惇道:“如今朝廷大軍困於邈川城下,阿里骨率大軍來援,卿如何看?”

章惇道:“臣未歷事過西北不敢妄言。”

從湟州出兵是中書的決定,對不幹自己的事,章惇保持着默契一概不輕易評價中書行事。

官家道:“朕便要你妄言,但說無妨!說錯了,朕也不怪罪!莫非因爲此事乃章參政主政卿不敢說了?”

章惇生平最受不了有人激他。

如今聽了官家這麼說,章惇當即道:“臣此番平梅山蠻後,曾見過王韶,臣問王韶章越之材如何?王韶則道,才略太平,於兵事尤不擅長!”

“臣知道此次平湟州廟算在章越,但他用兵一向遲緩不擅長應變,朝廷如今能有開拓熙河的局面,章越只有首謀之功,至於平熙河換他人亦可。”

官家聽此樂了心道,章惇此人謀國不謀身,比章越更易於掌控。

官家道:“章參政功夫只用其淺,不用其深,這是卿不知之處!”

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241章 執牛耳第455章 人才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870章 交換第538章 新黨舊黨請假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109章 琴聲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125章 改專業第632章 呂公弼第505章 安排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413章 抄底第351章 迎親第236章 如何辦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912章 返程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95章 辦法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314章 六論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885章 報復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53章 挑戰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875章 女色第51章 小溪西流第365章 拜師第986章 交鋒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510章 太祖誓碑請假第482章 大腿第190章 再辭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295章 期集第216章 靠自己第967章 遼道宗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328章 授等請假第874章 抱負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524章 省元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12章 一以貫之第95章 辦法第689章 營田第780章 下岷州明日更新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213章 行卷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759章 登門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40章 糖霜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444章 風波第524章 省元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148章 刻章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779章 宕昌城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276章 殿試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40章 糖霜第505章 安排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700章 國恩私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