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書局

章越也是實話實說。

王安石的《字說》,他看過,確實非常的好看,非常的有意思,放到當時絕對是具備流行性質的網紅作品。

但是學術性就不行了。

說白了很多地方都是瞎幾把亂講。

比如有個段子,王安石解釋‘坡’字的意思是‘土之皮’,‘蘇軾反問王安石那‘波’字的意思,就是水之皮,‘滑’的意思就是水之骨嗎?

還有著名笑話,蘇軾有天告訴王安石我知道‘鳩’字爲什麼是九鳥?王安石大喜說,我要向你請教了。

蘇軾說《詩經》裡有云‘鳴鳩在桑,其子七兮’。

王安石問說這才七隻鳥啊?蘇軾說,對啊,還有他們爹媽你沒算進去,加在一起九隻鳥。

這些雖是段子,但字說都是王安石如此主觀臆斷,在不考究甲骨文的字形演變前提下,在那邊大玩拆字遊戲。

王安石說每個字都有一個‘義’,但除了‘義’,將形聲字等等給忽略了。

這樣充滿牽強附會,主觀臆斷的書,王安石還打算將之與《三經新義》一起作爲行政命令,讓天下讀書人學習,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其實三經新義也有這個毛病,很多地方解釋也是一言難盡,很多註釋的解釋,都充滿了驚人的想象力。

反正你不要管我說的對不對,我就問你‘新’不‘新’?

所以蔡卞聽章越不許講字說也是沒有異議。

章越留蔡卞坐此,吃了一頓飯。

蔡卞說起面聖的經過,官家讓他到了殿旁的一間閣裡坐着一個時辰,本以爲今日差點見不到了,沒料到最後還是見得了。

章越忽對蔡卞問道:“你可記得閣中有什麼字畫?”

蔡卞道:“下官當時因要面聖心底忐忑,所以不記得,只看到是歷代先帝的聖訓和詩詞。”

章越問道:“那麼陛下今日可問過你?”

蔡卞道:“未曾。”

章越點了點頭,當即叫來彭經義來到面前道:“拿一百貫到宮裡,查得今日蔡元度等候的閣中壁上的字畫和詩詞是什麼?”

“全部抄錄下來。”

見蔡卞不明所以,章越道:“官家喜試才,今日讓你入宮是問詢僕射近況,過幾日面聖當試汝才幹,我記得當初在官家面前薦你辦事‘心細如髮’,你記下閣中的詩詞字畫到時候用得上。”

一百貫可不是小錢,萬一用不上豈不是糟蹋了。而且打探殿中字畫聖訓之事,雖說沒有不妥之處,不過是取巧所爲。

不過蔡卞知道,官家本人才幹平庸,所以特別賞識有才幹的大臣。似章越,呂惠卿,徐禧等都是因此入了天子的法眼,於是在仕途上順風順水。

章公辦事還是這麼圓融,真不愧是三十二歲即官拜參政的人物。

蔡卞起身向章越謝過。

不久蔡京到了,兄弟二人許久沒見,別來也是一番歡喜。

論才幹蔡京似勝過蔡卞,蔡京四歲時即開始熟讀經史,對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倒背如流。

席間蔡京談起,兄弟二人年少時入京,投奔族兄蔡襄,在他家中讀書,章越未中進士前便聽過二人的名聲。

那時候兄弟二人去一個僧人那邊看命。

僧人對蔡京說,你最多是武將大使臣的命,又看向蔡卞卻道,你年少等第,十餘年可至侍從,又十年可至執政。

如今看來,這僧人的話倒是說對了一半。

兄弟二人說起往事,都是暢然大笑。

章越微微笑着,蔡京蔡卞兄弟二人感情自是很好,但比蘇軾兄弟還是遜之一籌。

蔡京見聊得氣氛歡暢,又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向蔡卞問王安石今在江寧現狀。

章越心道,蔡京真是想我所想,謀我所謀啊。

蔡卞說了幾句,又提及王安石打算填玄武湖的事。

蔡卞問道:“不知相公以爲是填湖爲好,還是疏通爲上?”

玄武湖?

熟知歷史的章越,當然知道王安石填玄武湖會導致什麼。再想想蘇軾疏通杭州西湖,一千年後的人至今仍感激他當年的恩德。

只是蔡卞問的是玄武湖嗎?

章越微微一笑道:“元度問某這話,是代天下人問的嗎?”

蔡卞聞言變色,他兩次出入章越幕中,覺得自己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如今看來還是冒昧了……

向當朝相公問政?自己尚且身份不夠。

蔡卞當即不寒而慄,不復再言。

蔡卞走時,章越親自相送。三人走到庭院裡竹林,章越隨手摺下一根青翠欲滴的竹枝來,然後對蔡卞道:“元度,且看。”

但見章越將竹枝兩頭用力一彎,壓成一個半圓,然後手一鬆,竹枝又崩回了原樣。

蔡卞,蔡京都沒有言語。

章越將竹枝贈給了蔡卞道:“送你了。”蔡卞鄭重地道:“多謝章相公!”

章越送到庭門處便是,蔡京繼續送蔡卞出門道:“相公很看重你。”

蔡卞看着手裡的竹枝道:“四哥,我……”

蔡京道:“當年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衆人都以爲他粗鄙。”

“可是太宗在神道碑上卻雲‘趙普及至晚歲,酷愛讀書,經史百家常存几案,強記默識,經目諳心,碩學老儒,宛有不及’。”

“其實要治國,不必懂經義的。半部論語綽綽有餘了。”

蔡卞聞言忍不住道:“半部論語夠了,那天下儒生皓首窮經求的是什麼?”

蔡京看着蔡卞搖了搖頭道:“阿卞,你不懂啊。”

數日之後,蔡卞果真得到官家的接見,如章越所預料那樣,官家問那日閣中的字畫以及先帝聖訓。

蔡卞靠着章越的事先安排對答如流,官家大喜,對蔡卞更是青眼有加。

……

三館之中。

蘇轍他們整日廢寢忘食而修‘書’。

雖說他們乾的是‘經義局’的活,不過卻沒有‘經義局’的名義。

王安石爲了修‘三經新義’而設經義局,讓呂惠卿,王雱這等經義大家爲之,修書的官員起步都是當朝大員。章越修不受主流重視‘中庸’,‘孟子’自夠不上這排場。

蘇轍不過普通京朝官,章越爲蘇轍特意請授了一個知太常禮院的官職,而秦觀,張耒還僅是元隨罷了。

至於司馬光當年修資治通鑑所設的局,雖沒有授予修書之人什麼官職,但待遇也是不錯,三餐飯食皆有御膳的待遇,出入有車馬配備,筆紙都由皇家供給。

但章越卻沒有這些待遇給蘇轍他們,只是給了三館秘閣這寫作的地方,對外只稱書局而已。

當初章越修【太常因革禮】,左右是蘇洵,姚闢二人。

蘇洵,姚闢當時都不是官員,因修書被分別授予縣主簿和縣令的官職。

顯然秦觀,張耒也沒有這個待遇。

對於蘇轍,秦觀,張耒他們而言,書可以隨便看,經義可以隨便看。章越不時也會去三館看看三人的進度如何?

章越一看三人果真都是幹練之才,蘇轍辦事一貫是廢寢忘食可言,不過兩個月,孟子義已是修得進入了正軌。

這已是很難得了,要知道雖然楊雄等人都註釋過孟子,但大多失傳了,如今只有趙岐注的《孟子》十四卷這一個版本流傳下來。

畢竟孟子是子書不受重視,要如何考證正義是件頗難的事。

真正等《孟子》雄起,要到朱熹作《孟子集註》的時候,後來心學的陸九淵,王陽明也是自承孟子一派,孟子逐漸被推崇到自孔子之後第二聖人的地位。

這也是後人常說的孔孟之道的由來。

章越忽然想起自己穿越後讀的第一本書就是孟子,當年也正是背熟了孟子七篇,於氏與兄長一商量,允許自己前往郭學究那讀書,從而有了後來的一切。

孟子是章越讀書爲學的發軔之始,自己爲宰相後第一件事便是爲孟子注義,這也是自己爲政之始。

章越在館內,聽得三人一一向自己彙報註釋的心得體會,也是愈發堅信了自己注孟的決心,他選這條路是不錯的。

還是那句話儒家的古早版本,是不談性命之學,但二程和朱熹的程朱理學,卻一破前習談起理學。

理學的宗旨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以天理爲宗。

陸九淵則雲,心即理。

後來理學的發展,將儒學變爲了教條,反而起到了壓抑人性的作用。

而法家更是如此。

歷朝歷代無不推崇儒法並用治國,求得長治久安,但代價就是人性被壓抑。

在堪稱盛世的乾隆朝,英國使團來到當時中國,看到官兵可以隨便驅役打罵百姓,老百姓則表現得無比馴服聽話。

沒有官員在場,百姓則顯得很散漫,有官員在場,百姓立即變了一個人,畏縮懼怕。

百姓顯得普遍沒有自尊心,對於不合理的壓迫顯得逆來順受,麻木不仁。

總之英國使團看了對中國印象是非常破滅的。

儘管要統治這麼大的國家,有些手段必不可少,但一味地繩治嚴治會帶來想不到的後果。就好比開車的時候,如果每個小的坑坑窪窪都避過,那麼遲早有天會把車開到溝裡去。

所以既然講了性命之學。

那麼孟子一書中‘盡心知性’這個宗旨難能可貴,是可以糾正理學和法家的弊端的。

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547章 比喻第125章 改專業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689章 營田第206章 成功請假第797章 受賀第161章 手段請假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240章 吳充第89章 看榜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558章 賜字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453章 撕破臉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649章 辭君第412章 貪婪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194章 看人第558章 賜字第493章 公用錢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813章 問題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1052章 山頭第276章 殿試第519章 民望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33章 篆書第170章 家宴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29章 寓教於樂第668章 福將第808章 書信第539章 師生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849章 潼關道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153章 茶香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376章 好朋友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948章 第三人第310章 青松第196章 村夫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2章 押司上門第865章 會食第427章 化解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921章 賢相否第146章 學詩第625章 御試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136章 邀請第99章 李學正第780章 下岷州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563章 蹀躞帶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14章 餅子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339章 信第705章 姐妹第798章 紀念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106章 瀑布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235章 結識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166章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