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宿州大營

北方的冬天來的要早許多,最南邊的海州還在過着秋天,北方已經是北風呼嘯了。營帳被吹的呼啦啦的響。

趙小五端着熱茶進了營帳,見趙辭還沒睡,披着一個披風正在看地圖。

“大人,您怎麼還沒歇着啊。”趙小五將誰水放到趙辭的邊上,擔心的問道。

“我還不困。”趙辭捂着嘴咳嗽了一下。

“怎麼會不困,您可是已經三天都沒歇着了。”趙小五嘆氣。

這次的戰事前面一直不大順當,諸位將軍們每天都是陰沉沉的,聽說皇上都發了好大的火氣了。自家大人雖然是隨行的文官,幫着處理一些軍情文件,可是也免不了受些波及。特別是這些日子,那些武將們沒地兒發火,明裡暗裡的也是拿着文官說事兒。大人可沒少受氣。

趙小五道,“擔任,您當初就不該跟着出來的。這打仗的事情不是有這些將軍嗎,您跟着出來做什麼?”

“誰說文官就不能來打仗了,史書上可有不少常勝將軍都是文官出身。”

“大人,你這是想做將軍?”

趙辭輕笑,“我只是想早日打贏這場仗罷了。”

趙小五蹲在地上,滿臉無奈,“大人,現在所有人都這麼想,可是大夥都背地裡議論,說是機會不大呢。”畢竟突厥兵強馬壯的,人家那個子強壯,高高大大的,都抵得過他們兩人了。趙小五雖然沒去前面,可是也知道,這場仗不好打。

趙辭面色突然肅然道,“小五,這話不許再說。”

“大人。”趙小五嚇了一跳。

趙辭皺眉,“如今戰事正起,你若是說這些話被人聽去了,可是殺頭的大罪。”

趙小五一聽,嚇得滿身是汗,趕緊道,“大人,我知道了,以後再也不亂說話了。”

“不管誰說什麼,你自己都不可亂說。”

“是,大人,小五記住了。”趙小五聲音瑟瑟發抖。他知道自家大人不會故意嚇唬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

大周戰事時日一長,已經在北都城裡都傳開了。

羅素通過去北都城的商人這邊也聽到了一些消息。知道戰事不利,她心裡也有些擔心。畢竟曾經的歷史上,若是讓遊牧民族進入中原腹地,百姓們可真是沒好日子過了。

她在這南邊,也許能夠躲過一劫,可還有那麼多的百姓呢。

還有她認識的那些親人,朋友,都在那些會被波及的地方。

而且趙辭還是做官的,首當其衝。

想起趙辭,她心裡開始發悶,終於忍不住,找人問了問他的情況。

離開這麼久了,以趙辭的年紀,估摸着已經開始相看哪家的千金小姐了。若是動作快點,沒準這會子都已經進門了。

羅素苦中作樂的想着各種狀況,卻完全沒想到,趙辭竟然回去前線隨軍了。

“趙大人不是文官嗎,怎麼會隨駕出征?”

“聽說是趙大人忠肝義膽,自己主動請纓的。”

“趙大人可真是好人啊,以前我們都以爲文官膽小呢,沒想到還有文官不怕死呢,自己往全面衝。哎,也不知道現在前面怎麼樣了。現在天冷了,可越發的對咱們不利了。”

聽得這些消息,羅素越發的心情忐忑。

徐瑩在邊上眼神複雜的看着羅素,等這人走了。她才小心翼翼的試探道,“羅姐姐……你和趙大人,你們……”

羅素回過神來,擡頭看着她。

徐瑩緊張的繼續問道,“羅姐姐,你是心儀趙大人?”說完後,心裡又有些懊惱,覺得自己說了這些話,實在是讓人難堪。

羅姐姐和趙大人,可都不是常人呢,怎麼會做出那樣的事情,自己這想法實在是太齷齪了。她趕緊道,“羅姐姐,我都是瞎想的,你別放在心上。”

羅素卻突然笑了,輕輕點頭,“你猜的沒錯。”

“啊?”徐瑩驚訝的捂嘴。難怪,她剛剛看到羅姐姐聽到趙大人的消息的時候,眼中閃過是纏綿情義,原來是真的。

“所以當初在川州的時候,趙大人說,說他心儀的人,其實就是羅姐姐你?”

羅素偏着頭,輕輕點了點,又嘆氣,“當日我們並非是有意隱瞞你的。只是……你知道我們身份,畢竟不同旁人。”

徐瑩趕緊擺手,“不不不,羅姐姐你別誤會了,我對趙大人早就沒旁的想法了。我只是吃驚,你們之前完全沒有表現出來呢。”也許表現出來了,徐瑩又回想之前兩人相處的點點滴滴,發現果然是有跡可循,只是自己當時壓根沒往這方面想。

見羅素沉默的沒說話,徐瑩又道,“羅姐姐,那你和趙大人現在,是已經分開了嗎?”

“不分開還能如何,我們的身份,終究是有緣無分的。”羅素突然長出一口氣,笑了起來。

只有徐瑩知道,這笑容看似開朗實則苦在心頭。

情之一字,最難看破,她也是失去了一個孩子之後,才勘破這些情情愛愛的。羅姐姐卻不一樣,愛着那樣一個光明磊落的男子,卻只能因着世俗而分開。

徐瑩不敢再問這些事情,轉而無聲的坐在邊上安慰她。

良久,羅素才輕笑了一下,“好了,我已經想開了。這輩子在這裡就這樣過日子,也不比誰過的差了。只是不知道他在那邊可好,我聽說,那邊的氣候十分的寒冷。”畢竟趙辭的身子不大好,這樣的天氣,也不知道他過的怎麼樣。

徐瑩道,“要不然,咱們讓人帶點防寒的衣物過去。反正也有順帶的。”

羅素聞言,想了想,道,“還是以旁人的名義送過去吧。”

徐瑩歪着腦袋一想,出主意道,“要不然就以我爹的名義,他們二人還是有些交情,倒是師出有名。”

羅素笑道,“這樣倒是極好,我這裡有一張前些日子弄的貂皮,我尋思着做成披風,正好夠禦寒的。這邊的天氣暖和,我也用不上,就把那個送過去。”

徐瑩笑,“好,你送什麼就什麼。我都給你安排人。”

“你這丫頭,這是在笑我了。”羅素笑着拍她的胳膊,心裡覺得舒坦極了。之前一直悶在心裡,也沒個人說說,如今說出口了,之前那些悶在心頭的感覺豁然開朗了。

爲了保險起見,羅素又讓人尋了一些好的草藥和補品,連同禦寒的衣物一起送過去。

等去北方的商隊走了,羅素還站在城門口看。一南一北,這樣的路程,估摸着也要等很久以後,才能把東西送到趙辭手裡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

羅素心中忍不住牽掛,閉着眼睛想起趙辭微微的笑,還有不悅的時候輕輕的皺眉。

她忍不住抿嘴笑,雙手握拳,祈禱着,“請保佑我惦記的那個人平平安安。”

自從知道趙辭隨駕出征,羅素就開始關注前線的戰事了。

不過因着到底隔着太遠了,知道的消息都是輾轉幾個月傳回來的。

讓羅素慶幸的是,雖然大周出征並沒有獲得什麼勝利,也沒有讓突厥人討到什麼便宜。最起碼今年的冬天,突厥人是沒有辦法再犯邊擾民了。

初冬,南方的天氣也有些冷了。

因着快入冬了,漁民們也不能再出海打漁了。這要是以往,各家各戶的在就開始節衣縮食的過日子,準備度過一個艱難的冬天了。

如今可就不一樣了。家家戶戶的都有人上工掙工錢,商隊運了很多糧食過來,價錢也很合適,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米飯了。兌着一些魚湯,簡直是人間美味。這個冬天,可算是不用捱餓了。

知道各家各戶很多漁民都不用出海了,羅素就貼出招工啓事,以官府的名義徵召民工修建一些從城裡通往各個漁村的道路。

不管是在川州,還是在海州,羅素都是秉持着一句真理,要想富先修路。

之前因着沒銀子不夠,再加上修建鋪子和作坊裡面招的人太多,擔心影響了各家各戶的正常生活,所以這事情一直放着。如今有了閒着的勞動力,羅素自然還是人盡其才了。

劉知州對於羅素這動靜也是唉聲嘆氣的,“這年輕人就是不穩重,府庫裡纔有些銀子,就找老夫要出來修路。這路都走了這些年了,都沒說不好的,偏偏她來折騰。”

老黑道,“大人,可咱們村裡人都高興啊。說是以後坐牛車都不顛屁股了。”

“就爲了不顛屁股,你可知道花了多少銀子?”

“多少?”

“老夫都數不過來了。”劉知州吹鬍子瞪眼的。他還打算着年後把宅子修一修,把知州府衙給弄點漆修飾一番呢,如今看着是沒指望了。

現在想來,他可真是後悔之前不該答應那年輕的羅特使,說什麼都聽她的。這下子聽出問題來了吧。

“老夫這是什麼命啊,一把年紀了,想享點福都沒這個命。”

老黑在邊上偷笑。正捂着嘴笑的正歡,就被劉知州踢了一屁股。

“哎喲,大人你踢小的做什麼啊?”老黑捂着被踢的地方,使勁的揉着。

劉知州哼了一聲,“傻笑什麼,還不跟着老夫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老黑擔心道,“大人,外頭正冷着呢。”

“冷?現在咱們海州城還冷嗎?我看着各個都忙着熱火朝天的呢。我這個知州不去看看,還對得起百姓們?”

“嘿嘿,是該去看看去。外面可熱鬧了,咱們海州城可從來沒這樣的盛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