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

苗傅在向朝廷彙報了作戰計劃後,又重新改變了兵力部署,取消三線部署,而將七萬大軍集中到東線,也就是運河西岸,修築了板牆式大營,與李延慶的軍營相距約三十五里。

此時,兩軍已經對峙了七天,就在這時,軍隊中開始流傳一個消息,李延慶的五萬大軍已經在紹興府登陸,這個消息使軍隊人心惶惶。

尤其軍隊中有不少紹興籍士兵,對他們的影響更大,原本以爲最安全的大後方不再安全了,他們將面臨前後夾擊,軍心在各種議論聲中開始動搖起來。

黃昏時分,苗傅接到了趙佶送來的金牌令,令他立刻出擊,擊潰李延慶主力後回撤。

這個命令讓苗傅有點抓狂了,誰說主動出擊就能擊潰李延慶的軍隊?

大帳內,苗傅煩躁不安地來回踱步,他想抗拒趙佶的命令,但他又無法抗拒,他只能儘量說服自己,或許太上皇的命令是自己無法理解的一種政治平衡。

是啊!他確實無法理解,從軍事角度來說,既然李延慶已經從紹興府登陸,那最好辦法就是全軍撤回臨安城,堅守臨安城,這樣就輕易破解了紹興府登陸的意義。

“將軍,或許太上皇是覺得臨安城守不住吧!尤其皇宮那邊,一把大火就可以燒山了。”副將張全在一旁小心翼翼道。

苗傅沒有吭聲,張全的話提醒了他,李延慶當然不敢放火燒山,但鳳凰山確實守不住,鳳凰山一圈現在只有圍牆而沒有城牆,李延慶可以很輕易地攻上鳳凰山,佔領皇宮,另外隱龍山莊也守不住,一旦李延慶的船隊突入西湖,臨安城基本就淪陷了。

苗傅長長嘆了口氣,他現在終於承認太上皇的命令也是一種無奈,希望自己能擊潰李延慶。

苗傅隨即下令,所有統制立刻到中軍大帳集合,他要部署作戰方案了。

..........

李延慶的軍營也是修築成板牆式,版牆式軍營好處很多,堅固結實固然是主要方面,而另一個好處就是增大了防禦面。

從前營柵防禦面主要有兩層,一是士兵站在營柵前對外射箭,其次便是站在後方越過營柵向外射箭。

而板牆式軍營則可以讓士兵站在牆頭居高臨下防禦,下方還有射擊孔的防禦,背後還有箭陣向外射箭,這樣就形成了三處防禦面。

夜幕剛剛降臨,李延慶也開始了軍隊部署,曹猛的三萬騎兵已經派出大營,他同時又在板牆上部署了三萬弓弩手和五十架小型投石機。

既然曹晟軍隊在紹興府登陸的消息已經傳到臨安府,那麼苗傅的主力大軍必然就會有行動了,要麼夜裡來偷襲自己,要麼就會連夜撤回臨安城內。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漸漸到了一更時分,這時,斥候來報,十里外出現了敵軍主力,約四萬餘人,正迅速向大營殺來。

李延慶冷笑一聲,對周圍將領道:“還以爲苗傅會全軍押上呢!結果還是留了點本錢在家中。”

高寵笑道:“如果偷襲得手,三萬人就足以全殲咱們了。”

李延慶點點頭,這話倒沒錯,偷襲本來就是一次投入小獲利大的冒險,一旦偷襲得手,利用火攻和踹營,甚至一萬騎兵就能全殲十萬大軍,可一旦偷襲失敗,就會血本無歸。

“既然敵軍已經來了,大家就準備戰鬥吧!”

“遵令!”

衆人行一禮,便紛紛走出了大帳,奔赴各自的作戰位置。

李延慶也出了中軍大帳,攀上了觀戰臺。

觀戰臺位於大營南部,是一座三丈高的木臺,原本是將領們用來指揮軍隊訓練的高臺,一旦戰爭爆發,站在觀戰臺上,同樣能觀察大營外的情形,指揮軍隊作戰。

指揮夜間作戰主要以戰鼓聲爲主,戰旗起不到作用,所以在觀戰臺下又部署了一百面大鼓,準備隨時通過鼓聲傳來命令,另外大鼓旁邊還有梆子,鼓手急促敲打梆子就是射箭的命令。

一刻鐘後,苗傅率領四萬五千大軍殺到了距離大營五百步外。

這時,外圍的巡哨發現了來襲的敵軍,紛紛向空中發射火藥箭,一支支火藥箭在天空中燃燒。

苗傅知道此時不能再耽誤,只能拼死一搏,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他立刻拔劍大吼:“殺啊!”

“殺啊!”

四萬大軍發出一片怒吼,如杭州灣的海潮,向數百步外的敵軍大營殺去,奔在最前面的是三千騎兵,他們手執長索和戰刀,縱馬疾奔。

李延慶沒想到敵軍居然全部向南大營衝擊,這倒打亂了他的部署,他立刻喝道:“令東西兩面的弓弩手立刻趕赴南大營!”

南大營高牆內部署了一萬五千名弩手,包括一萬具神臂弩和五千副普通軍弩,一萬五千人分別部署在圍牆上,圍牆下的射擊前,以及後面列隊的箭陣,另外還有射程爲八十步的五十架小型投石機。

這時,敵軍騎兵已經率先衝進了百步距離內,後面的步兵也進入了一百五十步範圍,李延慶下達了射擊令,“放箭!”

梆子聲驟然響起,一萬五千名士兵同時向營外放箭,一萬五千支箭儼如一片黑壓壓的烏雲,鋪天蓋地向飛奔而來的士兵射去,箭矢如疾風驟雨般射進了步兵羣中,頓時慘叫聲大作,士兵紛紛中箭倒地,進攻勢頭驟然爲之頓挫。

但李延慶並沒有管前面的三千騎兵,弩手的目標是後面的步兵羣,三千騎兵絲毫不受箭雨影響,他們繼續狂奔,距離大營已不到三十步。

就在這時,數支火把投出,落入了壕溝內,轟的一聲,火光沖天,壕溝內頓時燃起一片火海,形成了一道寬達一丈的火牆,戰馬驚恐萬分,紛紛揚蹄止步,就在這時,五十顆黑黝黝的震天雷從大營內飛了出來,越過騎兵們的頭頂,落入騎兵陣中,一連串的爆炸起來,頓時人仰馬翻,一片片騎兵倒下,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驚得戰馬長嘶,戰馬受到了嚴重驚嚇,紛紛調頭狂奔。

黑壓壓的箭矢又一次射出,如暴風驟雨般向敵軍羣中射去........

就在苗傅大軍偷襲受阻的同一時刻,一萬騎兵已悄然出現在新禁軍大營南面兩裡外,他們並不急於出擊,而是耐心等待信號。

苗傅雖然率四萬五千大軍去偷襲李延慶大營,但他留在大營內的兩萬餘士兵卻也不是在睡覺,他們正在緊張地收拾行裝,一旦偷營失敗的消息傳來,這兩萬五千大軍就立刻撤回臨安城。

就在這時,大營北面忽然出現了一支奇怪的軍隊,他們人數約有三千人,百人一排,列爲三十排,手執斬馬劍,步履整齊地向五百步外的大營走去。

早有巡哨發現了他們,趕回軍營向留守主將張全彙報。

張全緊張起來,立刻調動一萬弓弩手,趕赴北營牆,阻擊這支奇怪的步兵方陣。

三千重甲步兵隊伍整齊,已經走到一百餘步外,張全大喊一聲,“弓箭準備,放!”

一聲令下,一萬支箭矢騰空而起,向重甲步兵射去,三千步兵迎着箭矢,箭矢叮叮噹噹射在他們身上,紛紛落地,竟然沒有一個士兵被射倒,方陣繼續前行。

張全慌了手腳,再次下令,“再射!”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連續爆炸聲,張全頓時心涼了半截,他們沒有配備震天雷,這一定是偷襲敵營遇到了抵抗。

張全見箭矢無法消滅這支奇怪的步兵,便大喊道:“長矛手出擊!”

軍營門大開,一萬長矛手殺了出來,與此同時,遠處有人吹響了號角聲,“嗚——”

號角聲就是命令,南面的一萬騎兵發動了,風馳電掣般向兩裡外的大營殺去,片刻便衝至眼前,南大營處已沒有士兵把守,騎兵羣如洪水般殺進了大營,向留守在大營內的一萬五千餘名弓弩手殺去。

張全頓時意識到自己上當了,他把長矛手調出大營,剩下的弓弩手只能任由騎兵屠殺。

他心中懊悔萬分,大喊道:“速去報告苗將軍,我們大營被襲擊,讓他立刻撤兵!”

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三百零六章 圍殲敵軍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須城內訌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