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

李延慶在涌金門遇刺的消息頓時傳遍了全城,令朝野一片譁然,趙構勃然大怒,當即罷免了臨安府尹張浩的官職,又把上將軍王淵叫來臭罵一頓,責令他三天之內抓到幕後兇手,一萬多士兵出動,王淵親自率軍在臨安府挨家挨戶搜查,鬧得雞飛狗跳。

李延慶已經回到了船上,他心中多少有點後怕,如果不是刺客判斷失誤,或者說如果不是因爲他臨時換了馬車,八支毒弩射進馬車,自己真的凶多吉少了。

李延慶負手在船艙裡來回踱步,思慮這次刺殺的各種可能性,首先太上皇趙佶,自己從宮中離去時坐的是第一輛馬車,出宮後,兩輛馬車才交換了前後順序,宮中有人通知了刺客,所以刺客纔會認定自己在第一輛馬車內,而沒有兵分兩路。

第二個可能性是趙構,他也想除掉自己,但又怕自己手下造反,不能在宮中下手,所以借刺客之手,然後再栽贓給太上皇或者其他什麼人。

第三個可能性是自己的敵人,比如從前被自己滅的外戚、西夏餘黨甚至金國刺客等等,自己在京城遇刺便可以挑起宋朝內亂。

李延慶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第三種可能性最大。

首先趙佶要殺自己,他一定要十拿九穩,不會用城門野刺這種成功率不高的手段,他一定會在皇宮或者府宅內動手,而且他殺了自己後就要立刻發動兵變,可苗傅等人都還沒有回來,這時刺殺自己對他們太倉促了,基本上可以排除趙佶。

其次是趙構,雖然想到了趙構刺殺自己的種種可能性,但直覺告訴李延慶,現在他和趙構之間還遠沒有到翻臉刺殺的程度,趙構的皇位依然不穩,金兵在北方的威脅依然沒有減弱,他還需要自己幫他穩固皇位。

況且自己已把兒子帶進京了,趙構就有了質子這個選項,他沒必要選擇刺殺這個後果嚴重的極端選項。

想來想去,還是仇人刺殺自己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被自己滅掉的幾家外戚,他們在宮中有眼線,知道自己出宮時坐的是第一輛馬車,如果是西夏餘孽和金國刺殺自己,他們不可能目標明確,一定會分兵刺殺。

這時,李延慶若有所感,一轉身,只見扈青兒站在門口,李延慶笑問道:“那刺客招供了嗎?”

扈青兒黯然搖頭,”他死了!“

她忽然衝向李延慶,緊緊抱住他的腰,將臉貼在他的胸膛上,淚水洶涌而出,李延慶輕輕撫摸她的頭髮,笑道:“我的命很硬,能刺殺我的人現在還沒有出生呢!”

“夫郎,我們回去吧!你已經述職結束,這裡不安全。”扈青兒哽咽着聲音道。

李延慶搖搖頭,“現在暫時還不能回去,刺殺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那會是誰幹的?趙佶那個狗賊嗎?“

李延慶搖搖頭,“雖然趙佶也想殺我,但這次還真不是他乾的,我懷疑是對我恨之入骨的外戚,他們買兇殺人可能性最大。”

“我一定要親手剝了他們的皮!”扈青兒咬牙切齒道。

這時,李延慶忽然有所悟,應該不是外戚,這些外戚是趙佶拉攏的重點對象,他們會聽從趙佶的部署,不會在這時候打草驚蛇,壞趙佶的事情,而西夏王公貴族剛被送來臨安,還沒有安置好,這時候他們應該還沒有心思刺殺自己。

那麼真正的刺客就呼之欲出了,一定是金國,刺殺自己,挑起宋朝內亂,使宋朝無暇北伐,以減輕他們在草原上的戰略壓力。

這時,船艙外有親兵稟報,“啓稟都統,天子派人來了。”

“是誰來了?”李延慶問道。

“是宦官康公公!”

“請他到客艙稍坐,我馬上就來!”

李延慶吻了吻扈青兒的紅脣,笑道:“去看看璞兒,晚上到我這裡來。”

扈青兒俏臉一紅,輕輕點頭,轉身快步出去了。

李延慶又沉思片刻,便離開船艙,來到了客艙內。

宦官康履正負手在客艙內來回踱步,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他來見李延慶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向李延慶解釋清楚,刺客和天子無關,第二是希望李延慶繼續留下來參加冊立太子大典,不要一怒而走。

這時,李延慶走進船艙笑道:“康公公是幾時回京城的?”

“我是五天前趕回來,事情太多,我都瘦了十幾斤。”

寒暄兩句,康履便直奔主題,“天子聽說了殿下遇刺之事,他也同樣震怒,已經罷免了臨安府尹,並責令軍方三天內找出兇手,請殿下相信,天子比誰都期盼殿下平安無事。”

李延慶點點頭,“我不會對天子多疑,其實我也猜到了刺客是誰。”

“是誰?”康履急問道。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金國,他們纔是真正希望我被刺殺,挑起宋朝內部混亂。”

“啊!原來如此,我要立刻回去向天子稟報。”

停一下康履又道:“聽說殿下抓到一個刺客活口?”

李延慶搖搖頭,“他重傷不治,已經死了,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那有點可惜了。”

康履心中遺憾,他又試探着問道:“殿下不會立刻回去吧!”

李延慶微微一笑,“太子冊立大典還沒有開始,我們怎麼能回去?請轉告官家,我會顧全大局,不會做出頭腦發熱之事。“

康履頓時鬆了口氣,起身笑道:“那我就立刻回去向天子彙報了。”

李延慶也沒有挽留康履,他知道對方就是爲自己的表態而來,他康履一定心急如焚要回去彙報。

李延慶將他送出船艙,忽然又想起一事,對康履道:“不要因爲刺殺的事情就丟掉了之前的警惕,請官家一定要盯住苗傅,我懷疑他會提前潛逃回來。”

“我明白了,我一定會轉告天子!”

康履抱拳行一禮,轉身匆匆下船去了。

這時,李延慶忽然有一種強烈的不安,他立刻令道:“速令張順來見我!”

‘砰!’一隻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砸得粉碎,

趙佶氣得暴跳如雷,大吼道:“是誰幹的,給朕查出來,朕要親手宰了他!”

趙佶怎麼能不生氣,刺殺李延慶事情導致了很多意外事件發生,如果刺殺成功倒也罷了,偏偏刺殺失敗,打草驚蛇,讓自己還怎麼刺殺李延慶?

但最讓趙佶憤怒的不是刺殺事件本身,而是苗傅不在,王淵親自接手守城軍隊挨家挨戶搜查,這就無形中又把軍隊接管過去了,失去城內的數萬軍隊,他趙佶還搞什麼兵變?

黃潛善和汪伯彥戰戰兢兢,汪伯彥道:“微臣已經去問過幾家外戚,肯定不是他們所爲,他們都表示,沒有太上皇陛下的命令,他不會擅自行動。”

“陛下,會不會是是官家所爲?”黃潛善小聲道。

趙佶緩緩坐下,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細細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不過他就不怕李延慶懷疑,一怒返回京兆府嗎?

“不對!”

趙佶心念一轉,忽然道:“他是利用這件事正大光明奪回城內軍權,他表面上說不在乎,但實際上卻在暗中行動,他知道我們在皇宮內有內應。”

黃潛善和汪伯彥也有點慌了,不管刺客是不是趙構派出,但這件事都被趙構利用了,奪取了城內軍權。

趙佶沉思片刻又問道:“苗傅什麼時候回來?”

“今天晚上就能趕回來。”

趙佶負手走了幾步,他終於當機立斷道:“這件事拖則生變,不管趙構是不是有意奪權,我們都不能再拖下去,今天晚上就行動。”

月末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