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

五天後,李延慶正式報告送達了朝廷,同時附了一份曾氏財產清單,這份清單震撼了朝廷,光黃金就有三十萬兩,白銀八百萬兩,銅錢三千餘萬貫,珠寶翠‘玉’上百箱,各種店鋪數百家,擁有房宅、碼頭、倉庫、船隊、礦山等等大型產業,這份財產相當於目前大宋一年的財政收入,簡直就是富可敵國。,:。

現在左藏庫的白銀庫存不過才六百萬兩,黃金三十萬兩,衆人在痛斥曾秀麟鉅貪的同時,該怎麼處置曾家的財富就成爲爭論極爲‘激’烈的話題,現在朝廷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要重新恢復救濟養老制度,要重建太學,恢復各地學堂,要給官員們修建宿舍,現在很多底層官員還是三四人擠一間屋子。

趙構也想給大臣們增加俸祿,改善一下後宮的生活,讓後宮嬪妃都用上寶妍齋的脂粉,目前她們用的都是張古老脂粉,是寶妍齋的中低檔貨,內庫實在沒有錢。

當然還要恢復軍隊,增加軍隊人數,打造大量兵器,構建強大的防禦,諸般種種,都需要財力支持,所以李延慶的這次查抄收穫立刻給了朝廷巨大的希望。

李延慶當然也有條件,他提出了兩個分配方案,第一個方案,朝廷和川陝經略府各拿一半,西北三路需要巨大軍費開支,西北三路維持二十萬宋軍規模,一個月軍費就達百萬貫,一年高達一千二百萬貫,另外,打造新兵軍械盔甲,打造投石機、火砲,購置帳篷、火油、火‘藥’、生鐵等軍用物品,維持千人左右的工匠規模,每年也至少需要五百萬貫。

而第二個方案就是西北三路拿一年的軍費,其餘全部上繳朝廷,但朝廷需要支持川陝經略在巴蜀的茶酒榷賣制度改革。

事實上,天子趙構已經批准了李延慶在巴蜀三路實施榷賣制度改革,但這種事關民生和財政的重大制度改革,光天子批准還不行,關鍵還要知政堂支持,也就是獲得朝廷的支持,如果僅天子批准就能順利推行,那王安石的改革也不會那麼艱難了。

李延慶的改革是恢復茶酒專賣司,獨立於地方官府,這個改革也談不上新意,汴京時茶酒專賣就處於雙重管理,也有專賣司,只不過戶部也能‘插’手,所以李延慶這項改革的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爭議。

關鍵是專賣司由經略府直轄,專賣所得全部用於西北三路軍費,五年後‘交’給朝廷。

這個條件就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了,雖然目前巴蜀三路的賦稅都用來支援西北三路,但這個賦稅是由官府掌控,現在改爲經略府掌控,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軍隊掌控,軍隊干政可不是好事啊!

也正因爲如此,李延慶纔拿出巨大的‘誘’‘惑’,他只要一千七百萬貫錢,其餘三十萬兩黃金,八百萬兩百餘,一千多萬貫銅錢,以及大量店鋪不動產都歸朝廷。

如果朝廷不肯同意他的方案,那麼這些財富很可能就拿不到了。

爲此朝廷也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支持者和反對者各有一半,反對者認爲一旦財政獨立,就會造成西北三路失控,形成割據軍閥的危險,而支持者卻認爲如果西北三路有獨立之心,就算朝廷控制巴蜀財政也毫無意義。

況且西北三路軍隊很輕易就能佔領巴蜀,朝廷毫無辦法,還不如讓經略府控制專賣司,使朝廷拿到鉅額財富,大大改善朝廷的財政困難的局面。

知政堂內部的爭論和朝廷一樣,兩個意見形成三比三的對峙,範致虛、高深和鄭望之支持李延慶的第二個方案,呂頤浩、範宗尹和朱勝非則反對由經略府控制專賣。

最後的選擇還是由天子趙構來決定,不過這一次卻有了太上皇趙佶的‘插’手,趙佶明確反對由經略府掌控專賣。

在夕照山皇家別院的書房內,趙佶滿臉憤怒地拍桌子質問道:“你還到底是不是皇帝,這種荒唐的條件你也能接受?他是大臣,他首先有什麼資格和朝廷討價還價?難道他真是獨立的軍閥不成?”

“父皇,如果他是獨立的軍閥,他根本就沒有必要通報朝廷,這麼多財物他完全可以全部運走,他也完全在巴蜀獨立徵稅,他是川陝經略使,這些都是他的職權,但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朝廷能夠同意,這就表明他對朝廷有足夠的尊重,兒臣相信如果朝廷不同意,那麼他也不會再繼續實施改革。”

“哼!好一個尊重朝廷,這是他在玩‘弄’朝廷呢?他爲什麼不讓朝廷來控制專賣司,爲什麼不把財富全部運來朝廷,讓朝廷重新再分配?如果他真是朝廷的大臣,他就應該這樣做。”

“父皇也親眼看到了,曾秀麟這些年不僅攫取了難以想象的財富,他還擅自扣押本該給川陝經略府的軍費,嚴重影響了京兆軍的軍心,這樣的情況兒臣不想再發生,所以才同意李延慶調查曾秀麟。”

趙佶半晌冷冷道:“讓曾秀麟扣押川陝經略府的軍費,是朕的決定!”

房間內霎時間變成寒意森森,兩人都不說話了,過了好一會兒,趙佶冷冷道:“朕要求你立刻罷免李延慶的經略使職務,將他調回朝廷!”

趙構低頭半晌道:“父皇,這個決定恕兒臣難以從命!”

“好!好!好!”

趙佶仰天冷笑起來,“你翅膀終於硬了,不再聽爲父的建議,你是不是要派兵把朕押回金國,讓金人繼續來囚禁朕?”

趙構跪下滿臉悲慼道:“兒臣從沒有這個想法!”

“砰!”

趙佶重重一拍桌子,怒吼道:“那你爲什麼不聽朕的建議,難道你以爲朕不敢廢你嗎?”

趙構儼如被重重一擊,父皇終於把這句話說出來了。

他沉默半晌,忽然咬牙道:“兒臣之所以全力支持李延慶擴軍,是因爲兒臣決定讓李延慶出兵滅掉西夏。”

趙佶一下子愣住了,半好一會兒才問道:“你在說什麼?”

“父皇,西夏其實已羸弱之極,根本支持不起和大宋的戰爭,所以才從熙河路撤軍求和,如果當時不是因爲金兵在河西路虎視眈眈,李延慶的軍隊甚至可以打到興慶府去。”

“那你這次你就不怕金兵趁機入侵河東路和陝西路?”

“啓稟父皇,兒臣已得到準確情報,金兵主力正在征戰漠北各部落,而中原的劉豫和河北的高慶裔都還沒有來得及建立自己的軍隊,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如果完顏斜也要撕破協議,那我們也可以名正言順北上收復中原和山東。”

趙佶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什麼時候出兵西夏?”

“計劃是明年‘春’天。”

趙佶又眯起了眼睛,“如果李延慶攻打西夏失敗呢?”

“李延慶向兒臣立下了軍令狀,如果他滅西夏失敗,他願辭去川陝經略使之職。”

趙佶點了點頭,“好吧!如果真是爲了進攻西夏,這次朕就答應由你來處置巴蜀之事,朕不會再幹涉,但如果進攻西夏失敗,李延慶必須辭去一切軍職,這是你我之間的約法三章,你要記清楚了。”

趙構深深吸一口氣,“兒臣明白!”

“去吧!朕想休息了。”

趙構慢慢退了出去,趙佶負手站在窗前,他心中也十分糾結,他當然知道兒子想對西夏開戰的目的,一旦真的滅掉西夏,這就將極大增加他的聲望,那時想廢掉他就不容易了。

但攻打西夏又是雙面劍,如果攻打西夏失敗,對兒子的君威同樣也是沉重的打擊,那時自己再廢掉他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也正是這種雙面劍使趙佶心中着實不安,久久難以平復下來。

當天下午,趙構召開小朝會,他在朝會上正式表態,同意李延慶第二個方案,巴蜀三路的專賣司由川陝經略府控制,爲期五年,另外將三千萬貫錢全部作爲西北三路的軍費,要求他們全力進行備戰,打造一支‘精’銳之軍。

這個決定並沒有再引來反對之聲,衆臣們都知道,官家能下這樣的旨意,必然是和太上皇達成了某種協議。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