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

李延慶率領九千軍隊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軍,宋軍在橫山南路修建了一條專門的軍道,連接虎口峽和葫蘆水峽谷,相距七百餘里,反而比從京兆城到葫蘆水峽谷更近。

四天後,軍隊抵達了蕭關,蕭關是兩漢乃至隋唐時代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關隘,也是關中平原的北部咽喉關隘,山高谷深,地勢險要,宋軍一直在這裡屯兵一千,幾年來宋軍和西夏軍倚靠大峽谷對峙,雙方互不干涉,倒也相安無事。

李延慶軍隊抵達蕭關之時,王貴的七千騎兵和劉錡的一萬五千步兵已經提前一天抵達了蕭關,而浩浩蕩蕩的輜重隊伍和李延慶幾乎是同時抵達蕭關,种師道在京兆北城外建立了一座後勤大營,有五千廂軍和五千輛驢車,隨時可以運送糧食前往延安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延慶抵達京兆城的第一天,便命令後勤營向蕭關運去了兩萬石糧食和三萬擔草料,另外還有火器、兵器、火油等物資。

李延慶的軍隊抵達蕭關時,正好遇到了從另一條官道北上的輜重隊伍,每輛大車由兩頭毛驢拉拽,大車內滿載着沉重的糧草和兵器,草料還稍微好一點,拉糧食和軍資的驢車吱吱嘎嘎作響,兩頭小毛驢口吐白沫,掙命一樣向前拖拽,趕車的漢子卻毫不憐惜,不時揮動皮鞭狠狠向毛驢背上抽去。

李延慶的軍隊先一步進了蕭關,王貴、劉錡以及鎮守蕭關的統領張寶趕來向李延慶見禮。

“斥候營的情況怎麼樣?”李延慶問道。

這是李延慶最關心的消息,如果斥候營失手,那就意味着宋軍將付出慘重的代價,無論賞移口還是踏割寨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

王貴笑道:“那兩個傢伙怎麼能辜負都統的信任,賞移口和踏割寨都拿下了。”

“果然厲害!”

李延慶讚賞一聲,又問道:“現在西夏軍有反制嗎?”

王貴看了一眼劉錡,劉錡連忙道:“暫時還沒有聽說,不過烽火已經傳到興慶府,估計西夏高層也正手忙腳亂調兵遣將增援韋州。”

李延慶淡淡一笑,“可別小看了西夏軍,他們應該有預先方案,西夏兵力不足,也只是常規軍兵力不足,李乾順手上還有八萬鐵鷂子騎兵,那纔是西夏軍的根基。”

“都統的意思是說,西夏會動用鐵鷂子?”

李延慶搖搖頭,“暫時不會,如果我們拿下韋州後,還要繼續向北進軍,而李察哥的軍隊還沒有及時撤回來,那時鐵鷂子就會出來了。”

說到這,李延慶又對王貴道:“燕青那邊兵力太少,我擔心會有失,你可立刻率騎兵趕往踏割寨!”

“卑職遵令!”

王貴躬身行一禮,轉身去調動騎兵了。

李延慶又對劉錡道:“步兵就稍微晚一點,等輜重到全後再出發,我從延安府帶來七千士兵,還有我自己的兩千軍,行軍都比較辛苦了,你先安排一下他們的食宿。”

劉錡點點頭,出關去安排軍隊食宿了。

李延慶這纔跟隨張寶向蕭關城頭走去,蕭關實際上是長城的一部分,這一段長城是隋朝時修築,歷經數百年,缺少修葺,已經顯得破損不堪,到宋朝後,宋朝實行的是堡寨策略,修建了無數堅固的堡寨,一部分屬於堡寨的長城也跟着得到修葺,蕭關就是其中一處極爲重要的堡寨,可以說它是秦鳳路防禦西夏的橋頭堡。

“張將軍有什麼話要說嗎?”李延慶笑問道,他剛纔就發現張寶幾次欲言又止。

張寶點點頭,走上城頭指着遠處兩裡外一片破損的城牆道:“太保請看那片城牆,那邊是外蕭關,原本和我們這裡的內蕭關是一體,但現在已經完全損毀了。”

“爲什麼會損毀?”李延慶問道。

張寶嘆口氣,“那年童貫全軍覆滅,宋軍防禦一直後撤到三百里外的懷德縣,內外蕭關都被西夏軍徹底摧毀,我們這裡的內蕭關是年初種帥撥錢重新修築,但財力不足,外蕭關就無法繼續修復,蕭關內外一體,少了其中一個,防禦就要減半,爲這件事卑職半年來就沒有睡好覺。”

李延慶微微一笑,“種帥是故意留一半給我來修呢!”

說完,李延慶自己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張寶心中大喜,連忙道:“我們蕭關的兩千將士就指望太保關照了。”

“沒問題,我會在年底前把它修好,不過張將軍還是稱呼我爲都統吧!叫太保有點生分了。”

“卑職感謝都統厚愛!”

李延慶這次坐鎮西北,被封了一串官職,其中實權官有兩個,三路經略置制使是西北三路的最高政務官,而另一個西軍都統制則是西北軍最高軍事統帥,李延慶在延安府沒有糾正張浚叫自己都統,到了蕭關這裡,反而糾正更低一級的張寶,明顯是在籠絡張寶。

張寶雖然只是統領,但他資歷很深,在邊疆已經呆了二十年,經驗非常豐富,而且他現在也只有四十歲,屬於李延慶準備提拔的將領。

至於張浚,雖然他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但他留在陝西路會成爲自己的掣肘,同時也會被自己壓制而無法發揮才幹,把他調去河東或者中原符合雙方的利益。

.......

李延慶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守爲攻確實打亂了西夏的戰略部署,當韋州方向的烽火傳到興慶府時,李乾順幾乎一夜未睡。

西夏最強盛時號稱五十萬大軍,當然,這裡面有很大的水份,西夏是全民皆兵,而且朝廷對士兵只提供少量兵器,其餘盔甲弓矢都要自己準備,去前線作戰也要自備口糧,更不要提什麼俸祿。

一旦爆發大戰就要全民動員,當然很容易湊齊五十萬大軍,但實際上的常備軍不會超過二十萬人,否則,西夏就算擁有河套之地,也很難供養這麼多軍隊。

前年西夏和金國爭奪遼國西京,雙方爆發激戰,最終以西夏的慘敗而告終,西夏軍損失近十萬人,被迫向金國投降稱臣。

元氣還沒有恢復,西夏又看到了宋朝節節敗退的機會,李乾順便出兵八萬攻打熙河路,又出兵兩萬牽制陝西路。

現在西夏常備軍除了拱衛興慶府的八萬鐵鷂子近衛軍外,就只有零散分佈各軍司的兩萬軍隊了,李乾順還真沒有軍隊援助韋州。

天剛亮,李乾順便緊急召集重臣前來興慶宮商議對策。

西夏官制模範唐宋,同時又有一套党項族官職,很多大臣往往都身兼兩職,比如尚書令曹價,他是西夏的宰相,同時也出任党項族的祖儒一職,僅次於寧令和謨寧令,寧令是西夏皇帝,謨寧令則是皇室諸王。

不過李乾順崇尚漢人文化,在他的治下,唐宋官職已經實權化,而党項官職則變成了虛職。

“陛下,微臣聽說李延慶出任西北三路經略使,李延慶急於破局,這縣顯然是他反守爲攻的手段,雖然微臣不得不承認這一手很高明,但也有弱點。”

率先說話的是尚書令曹價,李乾順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什麼弱點?”

“宋軍的弱點也是兵力不足,只要我們從西面攻下鳳翔府,就能截斷李延慶的退路,他若不想全軍覆滅,就必須立刻撤軍,這樣宋軍就不戰而退。”

“說得好!”

李乾順讚許一聲,又對禮部尚書李仁忠道:“仁忠,你說說看。”

李仁忠也是皇族,被封爲濮王,官任禮部尚書,是李乾順的心腹,他起身行一禮道:“微臣基本上贊成曹相國的意見,只是微臣擔心韋州那邊,察卡只有四千軍隊,能不能守住韋州?若韋州失守,西平州防禦空虛,李延慶就一路北上了。”

李仁忠的擔心也是李乾順的擔心,李乾順嘆口氣道:“我也想增兵韋州,但手中已沒有多餘的軍隊,除非臨時徵兵,可這樣傷耗太大,要麼就動用近衛軍,可似乎又還不到那一步,讓我很爲難啊!”

“那就把夏州的兩萬軍隊調來韋州!”曹價顯然已經有了方案。

“那陝西路那邊怎麼辦?宋軍會不會又從陝西路那邊北上夏州?”李乾順點到了核心問題。

曹價微微一笑,“陛下忘記金國了嗎?這個時候完顏斜也絕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插一腳,微臣相信陝西路的宋軍會全力防禦金兵,不敢北上。”

李乾順恍然醒悟,他不再猶豫,當即下令道:“就依相國的建議,立刻調夏州軍隊支援韋州,同時令李察哥全力攻打鳳翔府!”

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