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

李延慶主要是看中了燕青的斥候才能,燕青在梁山也是水軍斥候統領,跟隨阮小五,除了燕青外,李延慶還得到了兩個曹家最出色的三代子弟曹性和曹猛。

曹性騎射過人,一杆亮銀槍十分凌厲,曹猛今年只有十七歲,身材魁梧,力大無窮,使一對八十斤的混元銅錘,是曹家的第一猛將,卻並不粗魯,也在曹氏家學讀了幾年書,是個可塑之才。

另外,李延慶還想把高寵招到自己麾下,高寵在前年已經從軍了,他有高家的背景,目前在禁軍金槍班出任虞侯,槍法絕倫,連金槍將徐寧都不是他的對手,深得太尉高俅的器重。

光憑李延慶當然要不來人,不過曹評答應幫他把高寵要過來,憑曹高兩家的交情,高深肯定會答應,而且曹評在軍方威望極高,就算高俅也不得不給這個面子。

次日上午,隨着高寵來軍營報到,李延慶要找的人基本上都到位了,文官方面,莫俊出任錄事參軍,掌管六曹,劉方出任記室參軍,掌管文書軍令。

中午時分,李延慶和劉錡領回了五千河東軍,這支軍隊跟隨种師道多年,便是西軍中赫赫有名的種家軍,幾年前他們也參加過西夏戰役,和李延慶頗爲熟悉,五名偏將中有三人李延慶都認識。

李延慶讓五人繼續出任偏將,不過他對軍隊重新進行了整編,他將五千人分爲十營,每營由五百禁軍和五百廂軍組成,目前廂軍還沒有到位,每名偏將暫時統領五百人,兩名統領劉錡和楊再興各轄五營。

另外又組建了情報司,李延慶讓燕青和楊光爲正副虞侯,統領情報司下面的斥候營,不過現在情報司參軍和文吏還沒有到位,這也是讓李延慶十分頭疼之事。

隨着五千軍隊入駐,軍營內立刻變得熱鬧起來,這時,‘咚!咚!’的戰鼓聲敲響,正坐在草地上休息的五千軍隊開始迅速列隊,只片刻,五千士兵便列成一個大方陣。

李延慶站上一塊大石,望着這支威風凜凜的軍隊,他提高聲音緩緩道:“各位弟兄,時隔三年我們又再次見面了,從今天開始,就由我李延慶來統領各位弟兄,軍法無情,軍令至上,軍令所至,就算前方是懸崖峭壁也必須給我跳下去,但我會給大家公平,我將一視同仁,獎罰分明,唯軍功論賞!”

李延慶望着一張張年輕熱血的臉龐,又高聲繼續道:“上一次我們一起並肩與西夏軍浴血奮戰,而這一次,我們將北伐征討契丹人,我們不僅是要奪回失去了百年的幽州,還要擊敗敵軍,捍衛大宋軍隊的尊嚴,爲明心志,大家跟我高呼,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李延慶舉臂高呼:“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在李延慶的帶領下,五千士兵一起振臂高呼:“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每個士兵心中的熱血開始沸騰起來,恨不得立刻就北上與遼軍激戰,他們緊握長矛,慷慨激昂再次振臂大喊:“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李延慶擺了擺手,讓大家平靜下來,這時,他看見种師道和張叔夜站在一旁,便又高聲道:“不立規矩,不成方圓,不分營隊,不成軍陣,下面我讓劉統領爲大家分營,有請劉統領!”

劉錡走上前大喊道:“現在開始分營,五千人將分爲十營,各營旗手舉旗,士兵按營旗站位。”

十面軍旗舉了起來,士兵開始迅速歸位。

李延慶快步來到种師道和張叔夜面前,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參見大帥,參見張都統!”

“李統制請起!”

張叔夜笑道:“我剛纔給種帥說,你這支軍隊不錯,裡面有好幾員猛將,光騎射就是五軍第一,還有河東軍第一猛將楊再興,還有禁軍第一槍高寵。”

种師道笑着接口道:“還有一個小霸王曹七郎,曹評最得意的孫子,我親眼見過,一對大錘無人能敵。”

李延慶道:“光陣容整齊還不夠,還要打勝仗,否則就是花架子!”

“這話說得對,二十五萬大軍看起來多麼威猛,卻被四萬新募之軍一戰擊潰,就是典型的紙糊成的老虎,要善戰打勝仗纔是真正的精銳之師。”

說到這,种師道又對李延慶道:“今天上午我去面聖,聖上同意把劉韐和他招募的河北新軍給我,童貫卻只肯給劉韐,不肯給軍隊,他說自己也軍隊不足,結果惹怒了天子,將他狠狠訓斥一頓,說他不吸取失敗教訓,妄自尊大,若再敢抗命就讓譚稹去做宣撫使,童貫只得乖乖答應了,這種人只有天子才治得了他。”

“具體有多少人?”

“大概有一萬八千人左右,劉韐正在真定府集訓他們,聖旨已經趕赴河北,他會率軍南下到大名府與我們匯合,京東路的廂軍一起去大名府匯合。”

“我們要北上了嗎?”李延慶聽出了种師道話中之意。

种師道點點頭,“金國使者昨天來了,他們提出與我們聯合攻打燕京,天子有點急了,怕他們先攻下燕京,所以要求我們三天後就北上,童貫今天也趕去相州了。”

李延慶急忙道:“可是我們文官還不全。”

“我知道,大家都缺文官,我已給天子說了此事,蔡相國建議從太學挑一批學子補充軍隊,天子也同意了。”

這時,劉錡跑過來稟報道:“啓稟統制,各軍已經分配完畢。”

“我知道了,馬上就過去。”

种師道看了一眼已經列隊整齊的軍隊,對李延慶道:“你把任命的偏將名單和參軍名單給我,我今天就要報給兵部,時間很緊張,你必須在三天之內讓軍隊成形!”

“卑職遵令!”

种師道和張叔夜走了,李延慶又回到隊伍,劉錡已經按照李延慶的陣型圖將十名偏將分配進了各營,每名偏將都站在隊伍第一個,王貴是第一營偏將,牛皋爲第二營,曹性是第三營,張文嘯是第四營,石英是第五營,高寵爲第六營,曹猛是第七營,張文勝是八營,楊濤是第九營,最後第十營也是原來的河東軍偏將王扇。

另外情報司、斥候營、親兵營、火器營、後勤營都還沒有組建,李延慶準備從各營各挑五十名精銳組建斥候營和親兵營,火器營和後勤營只能到大名府後,從廂軍中挑選了。

“大家可以各自去訓練了,解散!”

十營軍隊紛紛被各自的偏將帶走了,下面主要是偏將要和各自的手下熟悉,至少需要半天時間,李延慶也不干涉,讓他們各顯神通降服自己的手下。

這時,楊再興走上來對李延慶道:“統制打算怎麼分配戰馬?”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一千匹戰馬太少,我打算將五百匹戰馬交給第一營,組建爲騎兵營,另外五百匹戰馬交給斥候營和我的親兵營,等我們繳獲了敵軍戰馬後再不斷補充。”

李延慶又將劉錡也叫來,對他們二人道:“剛纔大帥告訴我,天子已決定提前北伐,三天後我們就要出發北上了。”

劉錡和楊再興對望一眼,劉錡驚訝道:“才三天,太倉促了,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呢!”

“先出發去大名府,在那裡再整頓一段時間,將士之間的默契,我也只能利用行軍路上來進行了。”

劉錡想到只有三天就要出發了,他肩頭上壓力忽然變得沉重起來。

.......

“砰!”大帳內,一隻茶杯被摔得粉碎,童貫怒不可遏地破口大罵,“他種師道是什麼東西,他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讓我童貫來捧他臭腳,老夫辛苦耕織了十年,眼看要大功告成,他竟然想平白奪去!當我童貫是木偶泥塑嗎?”

今天在御書房,童貫因劉韐之事被天子趙佶一頓臭罵,令他惱怒萬分,但如果僅僅只是兩萬河北募兵也就罷了,偏偏蔡京在背後慫恿,讓天子重新解釋了神宗遺詔,把最關鍵的條件改掉了,使种師道也有機會封王,讓童貫簡直要瘋掉了,此事他籌謀了十年,在最後關頭給种師道做了嫁衣,他怎麼可能接受得了?

他心中抑鬱了多日的滿腔怒火終於因爲劉韐之事而引爆了。

童貫鐵青着臉在大帳內負手來回踱步,這件事他絕不能容忍,寧可讓种師道再次慘敗,也絕不能讓种師道奪走自己謀劃了十年的王爵。

這時,童貫的幕僚楊麟在一旁低聲道:“卑職倒有一計,讓种師道束手束腳。”

童貫一下子停住腳步,回頭道:“什麼計策,你快說?”

“卑職聽說种師道兵力不足,官家調京東兩路的廂軍補充給他,可有此事?”

童貫點點頭,“確實有此事!”

“那事情就簡單了,京東兩路的廂軍是太尉滅梁山軍後組建而成,只要太尉吩咐下去,讓种師道難以整合京東兩路的廂軍,他的北伐不就被絆住了嗎?”

童貫沉思片刻道:“只是怕這支廂軍來自京東路各州,人心不齊,容易被种師道各個擊破。”

“太尉忘記裘兆和了嗎?”

童貫頓時醒悟,裘兆和是他的老部下,現任鄆州軍使,掌管鄆州一萬廂軍,有裘兆和在京東各路廂軍中穿針引線,种師道就休想將京東路的三萬廂軍順利收至自己麾下。

“你這個辦法很好,可以實施,不過光這樣還是不夠。”

“原來太尉早有安排?”

童貫陰陰一笑,“种師道自以爲河東軍就是他種家軍,可是他錯了,河東軍中的大將至少有一半已經改姓童了。”

.......

下午,北大營又變得熱鬧起來,一百多名年輕的太學士子進了軍營,他們有內捨生,甚至還有上舍生,都懷着一腔報國熱情主動要求參加北伐,他們將臨時擔任各種文職官員,以彌補東路軍文職官員的不足。

由於東路軍並不受童貫的節制,它實際上就是一支完全獨立的北伐軍隊,作爲一支獨立軍隊,文官也發揮重要的作用,物資倉儲管理和調配分割,士兵軍籍管理和獎賞記錄,作戰地圖繪製,各種文書戰報的整理,各種情報的整理,甚至小到士兵的家信代寫,這些都需要文職官員來完成。

李延慶領回來十名年輕士子,這十名士子都是二十餘歲,來自河東、河北和開封府,大帳內,李延慶正在對十名士子致辭歡迎,“首先我要歡迎各位來右軍任職,作爲太學前輩,我要給大家三點忠告,第一,不要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或者與衆不同,文職也是軍人的一種,只是分工不同;第二,適當練習一點武藝,一旦被敵軍包圍,會一點武藝或許能有活命的機會;第三,嚴格遵守軍紀軍法,軍法不光針對士兵,也針對軍營中的每一個人,不要想着自己是文官,可以溜出去喝杯酒或者逛逛妓館之類,一旦被發現,那可是要被斬首示衆的,我絕非危言聳聽,以上忠言請大家牢記!”

十名士子一起躬身施禮,“我們記住了!”

李延慶笑道:“那就去換軍服吧!等會兒,你們的上司會來找你們。”

十人中,莫俊要帶走的人最多,他手下六曹,每曹需要一名主事,其次是情報司,需要三名參謀,最少是記室參軍,只有一人做劉方的助手就足夠了。

這時,張虎走了進來,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參見統制!”

張虎跟隨李延慶已久,十分精明能幹,李延慶本打算破格升他爲偏將,但因爲名額不足,只能暫時放棄這個念頭。

“起來吧!”

李延慶請他起身,對他緩緩道:“我考慮了很久,決定任命你爲情報司參軍!”

張虎面不改色,躬身道:“統制有令,卑職自當遵從,只是怕卑職學識淺薄,耽誤了軍情。”

李延慶微微笑道:“你讀過幾年書,看懂情報是沒有問題了,但情報參軍更重要不是學識,而是需要謹慎、精明、細密,這恰恰是你的優點,我相信你完全能勝任。”

“卑職遵令!”

李延慶點點頭又問道:“作爲情報司參軍,你認爲情報司一旦運轉起來,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張虎沉思片刻道:“卑職認爲,首先是要找到一張非常詳細的河北和幽州地圖!”

李延慶大笑,從身後取出一大卷地圖,遞給他道:“拿去吧!好好研究,外面還有三個年輕士子,他們將是你的手下,把他們領走吧!另外,斥候營正副虞侯是燕青和楊光,你也要和他們好好溝通一下,考慮如何將情報司運轉起來,如果有什麼疑問,可隨時來問我。”

“卑職遵令!”

張虎抱拳行一禮,轉身快步離去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