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

莫俊看完訟狀便對李延慶笑道:“這個宋小乙借的一千貫錢是發生在去年夏天,他買鋪子是去年秋天,時間上倒是銜接得起來,這裡面就有兩個問題,第一,大宋律法不承認父債子還的道理,既然人死了,那這筆錢在法理上就可以不用還了;其次就看這筆錢有沒有擔保,如果有擔保人,這筆錢就由擔保人來還,如果有擔保物品,那原告是可以要求用擔保物品抵債,但借款契約書上寫得比較含糊,只是說保證歸還本息,這裡的保證是指什麼意思?就要看雙方有沒有口頭約定了。”

李延慶又疑惑問道:“既然沒有父債子還的道理,那爲什麼原告一定要盯住那間商鋪呢?”

“或許他們認爲借錢就是爲了買商鋪,那這間商鋪就是宋小乙提到的保證,他們想轉移理解,把商鋪變成擔保之物,不過,這間商鋪究竟是花多少錢買的,這還是個問題,如果地段比較好,我估計就遠不止一千貫錢,有一種可能就是宋小乙買商鋪的錢不夠,便問原告借了一千貫錢。”

李延慶點點頭,這個可能性極大,他又問道:“那依先生之間,這個案子該怎麼辦判?”

莫俊微微笑道:“州縣斷民事案講究六個字‘合情、合法、合理’,縣君只要把握住這六個字,兼顧原告和被告的利益,那這個案子就好判了,不過在判決前最好充分了解情況,不要聽雙方的一面之辭。”

李延慶欣然笑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這時,一名衙役進來稟報:“啓稟縣君,被告和中間牙人都已帶到!”

李延慶站起身,“我們去看看這樁案子!”

………

一聲驚堂木響起,案子重新開堂審理,李延慶喝道:“帶牙人!”

大宋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契約管理也十分完善,有些交易諸如土地、房屋買賣還有官方制定的標準契約,象這種普通的借貸交易也必須有牙人見證的簽押,契約一式三份,借貸雙方各一份,居間牙人拿一份,若起糾紛官府則認契約,白紙黑字,落筆爲準。

宋朝契約精神遠超後世,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宋朝的君主往往會下詔赦免一些公私債務,以示恤民,但對債務人遇到這種恩赦卻很不公平,所以很多債務人在契約上特別追加了‘恩赦擔保’條款,以避免債權受君王大赦的影響。

一旦雙方起糾紛打官司,就算借債人拿出君王恩赦來作爲理由,要求豁免債務,官府也沒辦法,畢竟‘恩赦擔保’條款就寫在那裡,官府也只能認契約,在《宋刑統》中也有明確規定,‘公私以財物出舉者,任依私契,官不爲理’,也就說‘恩赦擔保’可以對抗恩赦。

象今天這個案子就比較特殊,雙方借貸的白紙黑字是要還錢的,但借錢人死了,這筆借款要不要由妻兒繼續償還,這個問題在北宋以前沒有明確規定,官方是傾向於不用還錢,只是沒有具體的法律條款可依照。

直到南宋光宗時才爲此明確立法,‘違欠茶鹽錢物,止合估欠人並牙保人物產折還,即無監繫親戚填還及妻已改嫁尚行追理之文。’

但現在宋刑律中並沒有明確條文,只是靠官府的經驗的斷案,所以債權一方纔請了精通法律的訟師來幫忙打官司。

中間人叫楊栓兒,是一名牙人,他促成雙方交易,卻不是債務擔保人,他慌慌張張上前躬身行一禮,“小人楊栓兒參見縣君!”

“你手上可有一份契約?”

“有!小人帶來了。”

楊栓兒連忙呈上,衙役將契約交給李延慶,李延慶連同被告的契約一起交給了莫俊,讓他來覈對,除了莫俊外,旁邊還坐在法曹押錄,他的職責是速記,將縣令的詢問和回答迅速記錄下來。

李延慶又問道:“除了契約以外,雙方還有什麼口頭約定?諸如擔保之類。”

“回稟縣君,當時宋小乙就再三保證一定會還錢,倒沒有拿什麼物品擔保,不過他也說借錢主要爲了買商鋪,他手上錢不夠,所以借一千貫錢,分三年還清,月息一釐,怎奈人卻死掉了,事情麻煩了。”

李延慶又問道:“沒有擔保,賀老六怎麼肯借錢?”

“啓稟縣君,因爲宋小乙不是第一次借錢,他以前也借過好幾次,都按時還了錢,信用很好,所以這次賀老六就沒有要他的擔保。”

李延慶點點頭,“你先退下去,等會兒需要我再叫你。”

楊栓兒退下去了,李延慶又一拍驚堂木,“帶被告!”

很快,一個渾身素白的年輕婦人被帶了上來,她年紀也就二十餘歲,長得眉清目秀,上前便跪了下來,悲悲慼慼道:“小女子江氏叩見縣君大人!”

難怪前任縣令判她不用還錢,這個女子看起來就是天生弱勢,我見猶憐那種,李延慶便道:“起來回話,不用下跪!”

“是!”年輕婦人站起身,低頭不語。

“我先問你,你丈夫生前借了一千貫錢,你可知道這件事?”

“小女子先是不知,後來清理先夫遺物時才知道借錢一千貫。”

“你丈夫買商鋪一共花了多少錢?”

“回稟縣君大人,小女子先是不知,後來整理遺物才知道花了四千貫錢。”

“你丈夫去世後留給你多少錢?”

“大概五百貫錢,可以買墓地安葬先夫已經花了兩百貫,實際上小女子只有三百貫錢了,還要撫養幼兒,若沒有這店鋪租金,小女子就沒法活了。”

“你的店鋪做什麼營生?每月租金多少?”

“店鋪是開酒樓,每月租金二十貫錢。”

李延慶暗暗點頭,在嘉魚這種小地方居然能租到二十貫錢,說明店鋪的地段非常好,難怪賀老六想要這家店鋪。

李延慶沉思片刻又問道:“本官再問你一個私人問題,你兒子多大,你是否準備改嫁?”

年輕婦人臉一紅,半晌道:“我兒年方三歲,至於是否改嫁,由孃家做主。”

“退下吧!”

年輕婦人施個萬福,跟隨衙役去東廊下等候,這時,李延慶對法曹押錄道:“你去把那家店鋪的契約調來,再去把居間交易的莊宅牙人也一併找來,我有話問他。”

法曹起身下去了,李延慶第二次退堂下去休息,一名茶童進來給他們上了茶,莫俊笑道:“看來縣君已經知道該怎麼判這樁案子了。”

李延慶喝了口茶,點點頭笑道:“看看莊宅牙人怎麼說?”

不多時,衙役進來稟報,“啓稟縣君,莊宅牙人已帶到!”

李延慶喝完茶,這纔回到了大堂。

莊宅牙人是一個三十餘歲的瘦高男子,他躬身行一禮,“不知縣君找小人過堂有何事?”

“你叫什麼名字?從事莊宅牙人多少年?”

“小人叫蔣五郎,從事莊宅牙人近十年,在本縣莊宅牙人中可排進前三。”

李延慶讓衙役把契約遞給他,問道:“這筆交易可是你做居間?”

蔣五郎看了看點頭道:“正是小人做的居間,還是去年秋天的事情了。”

“這筆房屋買賣可有什麼特殊之處?”

蔣五郎想了想道:“一切都很正常,好像賣方和買方從小一起長大,關係非常好,賣方因爲要去京城謀生,便將這座店鋪便宜賣給了宋小乙,只賣了四千貫,宋小乙急於買下店鋪,不惜去借利子錢。”

“那你認爲這家店鋪正常應該賣多少錢?”

“它的地段很好,正好在城隍廟旁邊,這麼多年生意一直就不錯,我認爲正常價要賣到六千貫。”

李延慶點點頭,“暫時問你這麼多,你且不要走,等會兒還有事情找你!”

“小人不敢!”蔣五郎行一禮,也退了下去。

這時,李延慶已經完全明白了,名義上是爲了借貸,但實際上是爭奪房產,雖然債務人死了,在情理上可以不用再還錢,官府的先例判決也是不用還錢,但任何案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照搬其他官府的判決,尤其債權人是相信借款人的信用纔沒有要擔保,這種互信行爲值得提倡,所以這個案子不能只偏向於債務人的利益,也應適當考慮債權人的利益。

想到這裡,李延慶喝道:“讓原告、被告和中間人悉數上堂!”

原告、被告和中間人都坐在廊下休息,聽見召喚,數人一起走上了大堂,躬身施禮,“參見縣君!”

李延慶緩緩道:“本官經過詳細調查,大概已經明白了事情原委,也做出了判斷,現在我給你們一個選擇,你們現在可以自行去調解,本官就不判了,如果你們不願調解,要接受本官判決,那麼一旦判下來就必須執行,若一方不接受,那就要承擔全部後果,你們可想好了。”

賀老六和訟師商量一下,躬身道:“我們願接受判決!”

“那你呢?”李延慶又望向年輕寡婦。

年輕寡婦悲悲慼慼道:“求大老爺爲小女子做主!”

李延慶一拍驚堂木,“既然如此,就聽本官宣判!”

=====

【向大家求月票推薦票!】

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