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

離開寶妍齋,李延慶又來到了位於城東的一處步兵軍營,這是一座小軍營,最多隻能容納千餘人,目前王貴率領的三百鄉兵就暫時駐紮在這裡。

雖然相州鄉兵已經完成了護衛任務,但他們在磁州保衛使臣有功,應該受到嘉獎,另外,大家來一趟京城也不容易,順便放假休息兩三天,然後再回相州。

軍營大門沒有人看守,門口站着一羣閒人,正伸長脖子圍觀着什麼,李延慶走進軍營,卻見操場上幾名士兵正在摔跤爲戲,周圍的士兵在不斷喝彩叫好。

這時,坐在士兵中間看摔跤的王貴看見了李延慶,連忙起身笑着迎了上來,“我以爲你今天會在家休息呢!”

“各種瑣碎的事情太多,哪有時間休息?”

李延慶打量一下週圍,“怎麼軍營裡有點冷清?”

“大部分士兵都出去逛京城了,就剩下三十個在這裡沒事摔跤玩。”

“走吧!我們去喝杯茶。”

“我披件衣服就來。”

王貴跑回去披了件厚外套,這纔跟李延慶來到不遠處一座小茶館內,兩人靠窗前坐下,李延慶要了一壺好茶和幾盤上好點心。

王貴喝了一口熱騰騰的茶笑道:“之前寫的報告有消息嗎?”

“樞密院已經批准,今明兩天相國們就能批下來,只要批下來就能拿到錢,我們是替天子辦事,應該會很順利。”

“不是說財政吃緊嗎?”

“財政吃緊是指幾十萬貫、幾百萬貫而言,我們的一萬多貫錢算什麼?”

“倒也是!”

王貴點點頭,“等拿到賞錢,我就帶弟兄們回去了,儘量趕回去過上元節,說實話我一點也不喜歡京城,若不是二十幾個傷亡弟兄的撫卹,空着手不好回去啊!”

李延慶笑了起來,“一點也不喜歡京城?你這話有點言不由衷吧!”

王貴臉一紅,半晌嘆口氣道:“我原本是不喜歡相州,總覺得相州官場太黑暗,可跟你去了一堂真定府,再深入進去,才發現那裡更黑暗,京城也好不到哪裡去?還不如留在相州,好歹我還是本地人。”

“你這麼年紀輕輕就看破了世事,可不太好啊!”李延慶開玩笑道。

“這也不叫看破世事好不好,人之常情,先混上幾年,有機會再想辦法升遷。”

這時,王貴又問道:“你覺得這次監察報告送上去,朝廷會取消北伐嗎?”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現在反對北伐的人不少,主要是爲了北伐增稅賦,造大錢,導致各地物價飛漲,所以地方官尤其反對北伐,據說已經有很多州官上書反對北伐,朝廷壓力頗大,但會不會最終取消北伐還很難說。”

王貴沉吟一下道:“我覺得如果你把這次監察的情況泄露出去,恐怕還會有更多朝官反對,要不要我幫你一把!”

李延慶向兩邊看看,壓低聲音道:“這次北伐可能會涉及奪嫡之爭,會在朝中掀起很大的風波,你旁觀就行了,千萬不要捲入其中。”

“好吧!我就不多事了,反正我只是個地方小武官,人微言輕,倒是你,你反對北伐早朝廷已經出名,自己得悠着點。”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只聽外面隱隱有人大喊:“東南大捷,杭州收復!”

正在喝茶的衆人紛紛跑到窗口,李延慶也探頭向街上望去,只見一隊揹着紅色戰報包裹的騎兵由遠而來,這是八百里加急快報,只聽他們沿途一路高喊,“杭州大捷,全殲十萬匪軍。”

沿途百姓頓時歡呼起來,王貴頗爲吃驚,“老李,你聽見沒有,童閹竟然打勝仗了。”

李延慶不屑地冷哼一聲,“率領十幾萬精銳西北軍對陣三十萬烏合之衆,打到現在才取勝,有什麼值得炫耀,我都替他臉紅。”

“童閹是爲回京受賞做輿論準備呢!”王貴一針見血道。

李延慶心中凜然,如果童貫在這個時候回京,恐怕局勢就會更加微妙了。

童貫在杭州取得大捷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朝野,當天宮內便傳出旨意,升遷童貫爲太師,改封爲楚國公,同時撥錢百萬貫,絹五十萬匹,犒賞三軍,不過並沒有要求童貫回京述職,而是要求他再接再厲,殲滅更多的賊兵。

杭州大捷是剿滅方臘造反以來的第一次戰役性勝利,意味着朝廷軍隊從此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開始全面絞殺方臘軍隊。

不過這個消息對京城百姓的生活影響不大,物價依然在上漲,艱辛的生活還得繼續,當送信士兵從街頭消失沒有多久,街頭又恢復了原本的平靜和忙碌。

........

次日一早,李延慶乘坐牛車來到种師道府上,一方面他要來探望昔日的恩帥,另一方面也是今天的主要任務,他要跟隨种師道去曹府提親。

剛到种師道府門前,便看見种師道坐在馬車裡向他招手,“你再不來我就自己走了!”

种師道精神矍鑠,臉色紅潤,回鄉一趟就彷彿年輕了十歲一般,李延慶上前施禮笑道:“種帥回鄉是喝了神仙茶嗎?怎麼一下子年輕十歲。”

种師道呵呵大笑,“神仙茶沒有,但終南山的霧頂茶倒給你帶了兩斤,回頭再給你,你先上車!”

李延慶坐上种師道的馬車,种師道笑眯眯道:“曹評那個書呆子孫女從小我就喜歡,沒想到居然要成爲你的娘子,真是有意思啊!”

“種帥和曹老爺子關係很好?”

“年輕時一起在軍營裡挨板子,你說關係好不好?”

李延慶心中十分歡喜,原來有這層關係,那更是同道中人了。

馬車啓動,走了片刻种師道問道:“聽說你去河北監察軍資,我估計情況應該不是很好吧!”

“恐怕比大帥想的還要糟糕,帳上各種軍資十分充足,但實際盤存物質最多隻有帳上的三成,而且很多軍械年代久遠,已不堪使用。”

种師道淡淡一笑,“很正常,從哲宗皇帝來就是這樣了,這就叫軍備荒弛,西北邊軍一直和西夏作戰,還有幾分戰鬥力,可河北邊軍已經百年未戰,你指望他們兵強馬裝,糧草裝備充足,那是絕不可能,說實話,我一點都不奇怪。”

“可就是這樣,天子和朝廷還天天想着北伐,就好像遼軍會望風而降,而金軍個個都是知禮守信的大儒,我就怕最後的結果是打狼不成,反被狼噬,最後虎豹奪門而入。”

“你說得一點沒說,我鎮守邊關五十年,早看透了這些蠻夷,党項也好,契丹也好,女真也好,都是一丘之貉,若女真滅了遼國,必然會大舉南侵,可恨朝廷還要和他們結盟,這和與虎謀皮何異?這就叫書生誤國啊!”

李延慶默默點頭,他又對种師道說:“卑職有句心裡話,請大帥務必一聽!”

“你說!”

“如果朝廷要堅持北伐,天子或許會詔大帥出征,請大帥最好能避開,不要在最後關頭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种師道沒有說話,良久,他低低嘆息一聲,“我心裡只有家國,自己的一點榮辱算什麼?”

李延慶心中一震,他細細品味這句話,他心中忽然有一種說不出的羞慚,這纔是真正的國之棟樑,自己差得太遠了。

种師道拍拍他肩膀笑道:“今天是你的重要日子,我們不說這個。”

馬車加快了速度,向金水河畔的曹府疾速駛去。

........

六禮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也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宋人嫌六禮繁瑣,便將納采和問名合併,納徵和請期合併,變成了四禮。

今天种師道作爲媒人去曹府求婚,就是第一步納采,事實上這也是個形式而已,曹評和李大器事先已經定下了婚姻。

不過就算是形式也極爲重要,古人娶妻講究明媒正娶,明媒就是就是指今天的求婚,一定是公開的,讓所有人都知道。

按照習俗,李延慶確實沒有必要一起去,萬一女方不肯答應,新郎豈不是尷尬了,只是李大器看重禮節,一定要讓兒子去以表示誠意,因爲李大器上次上門相親時應該是把兒子帶着的,但李延慶卻去河北公幹了,所以今天要補回上次的欠缺。

种師道事先已經派人送了帖子,所以當他的馬車在曹府門前停下時,曹評便率家人從大門內迎了出去,今天曹評還特地把高深也請來,作爲見證。

种師道下了馬車,拱手笑道:“我要恭喜兄長喜得孫婿。”

“同喜!同喜!”

高深在旁邊打趣笑道:“你們二老太心急了,這話等要喝喜酒時再說啊!”

三人一起大笑起來,這時,李延慶連忙上前行禮,”晚輩參見曹公和高公!”

“延慶今天也來了!”

“上次晚輩去河北公幹,未能和父親一起來給曹公請安,今天特來賠罪!”

“你去公務,又不是去打獵郊遊,何罪之有?快請進府中。”

“等一等!”

种師道叫住了李延慶,笑道:“等我先走完禮儀再說!”

他從車廂裡取出一隻新編的籃子,打開籃蓋,裡面是一隻用紅綢繫住翅膀和雙腳的大雁,這是正式的納采之禮,有多層意義,其中一個就是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還有從一而終等等吉寓。

他將大雁鄭重地交給曹評,曹評點點頭,鄭重地接過了大雁,這表示願意接受議婚。

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緊急部署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誠摯道歉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