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

羑里鎮學堂的四名學子率先交了答題,他們需要做的比較簡單,各自抄了師父的舊作一便可交差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彼此不能重複。

鹿山鎮學堂的四名學子卻冥思苦想,在時限近半時,他們才一起交了各自的詩作。

八份詩卷分散給了諸位審評官,一時間大堂上竊竊低語,八名學子心情忐忑,這時,第一份被否決的詩作出來了,李九真同情地看了王貴一眼,王貴頓時蔫了,彷彿一片被霜打過了菜葉。

很快,李九真同情的目光又看了一眼湯懷,湯懷立刻變成了第二片小蔫葉,一對難兄難弟無精打采。

羑里鎮學堂四名學子的詩詞都不錯,但有兩人明顯不押題,寫成了大名府的風光,也隨即被淘汰。

“縣君,看這一如何?”

主審官將一詩遞給了劉禎,劉禎看了看落款,是岳飛寫的《農夫歌》。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

劉禎嚇了一跳,連忙將詩捂住,低聲對主審官道:“若讓李官人看到此詩,我們必會被嚴厲訓斥,此詩作廢!”

說完,他刷地一把便將詩稿撕掉了,又狠狠瞪了岳飛一眼,小小年紀就敢寫這種鍼砭時弊的詩,長大還了得。

他心中暗忖,‘孩童懂什麼,這必然是姚鼎所教,看來此人絕不能再用。’

劉禎原本打算將姚鼎重新調回縣學教書,可看到了岳飛這詩,他又改變了主意,不能讓姚鼎留在縣城禍害學子,留在偏鄉僻村最好,遂打消了重用姚鼎的念頭。

這時,縣丞馬符將一詞遞給李夔,笑道:“我們幾個都覺得這詞不錯,可得第一,請李官人過目。”

李夔看了看縣尉和主簿,兩人都點頭贊同縣丞的意見。

李夔便展開細看,詞牌是《鷓鴣天》

《鷓鴣天.羑里春》

羑里冬深未破梅,孤枝清瘦耐霜輝。老桃殘李無人管,雪裡蕭疏知水微。微雨過,早春回,陽和消息自天歸。才根多謝東君力,瓊蕊苞紅一夜肥。

這詞是羑里鎮學堂師父6雲的得意之作,被他的學生拿來爭魁了。

李夔點點頭,“老桃殘李無人管,雪裡蕭疏知水微,這兩句寫得不錯,有點意思,但全詩略顯輕浮,立意較差,敘景有餘而言理不足,可評爲第二。”

馬符幾人面面相覷,都愣住了,馬符問道:“不知李官人覺得誰可爲第一?”

李夔把手中詩遞給他們,“你們看看李延慶的這吧!”

遊李文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兒童相見知晝暖,衣冠簡樸古風存。

蕭鼓追隨春社近,日斜醉翁扶回村。

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頑孫鬥草來。

馬符看得目瞪口呆,衆人傳閱,一時滿堂皆驚,李夔捋須點頭讚道:“能讀到這樣富有生趣的詩,也不枉我湯陰縣一行。”

劉知縣當即宣佈,辯試比賽鹿山鎮學堂最後勝出,鹿山鎮學堂的四個夥伴頓時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他們終於贏得了擂臺賽的最終勝利。

.......

擂臺賽魁花落鹿山鎮學堂的消息不脛而走,滿城轟動,最激動的還是生活在縣中的同鄉父老,他們早已準備好,當鹿山鎮學堂奪魁的消息傳來時,湯記客棧四周立刻響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伴雜着人們的歡呼聲。

有十幾個小廝提着大筐子,鄉人紛紛向筐中投錢,富裕商賈投錢數貫,貧寒伕役也會投上十幾文錢,以示心意,最後積下百餘貫錢捐給學堂,作爲給學堂的辦學資助。

“來了!來了!”

數百鄉民簇擁着牛車向客棧駛來,當四個孩子從牛車裡出來,鄉民一擁而上,將他們四人高高擡去,一次一次拋向空中,歡呼聲、鼓掌聲、笑聲和鞭炮聲響徹了客棧。

.......

歡慶還在繼續,四人卻沒有福氣再享受,吃過一頓豐盛的晚飯,他們又被師父關進房間,開始準備明天的考試。

“其實不用太擔心了!”

湯懷打個飽嗝,索性將腳翹在桌上,志得意滿說:“一般而言,擂臺賽贏了,基本上就大局已定,除非象去年湯北鄉的苦娃子們集體腹瀉,否則最終魁逃不過我們掌心。”

“爲什麼?”李延慶不解地問道。

“因爲考試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默經,從《孝經》、《論語》和《孟子》三本書抽出片段默經,我們都已背得滾瓜爛熟,還怕什麼?”

“可是有人還背不出啊!”岳飛瞥了一眼王貴道。

“關我什麼事!”

王貴低聲嘟囔道:“你們比我多學了五天,當然我比我強,現在就算打死我,我也背不下這麼多。”

“沒事!沒事!”

湯懷大大咧咧一揮手,“反正最後只計三人的成績,老貴就算交了白卷也沒有影響。”

“真的嗎?”三人異口同聲問道。

“當然是真的,去年就沒有計我的成績,我還不知道麼?”

王貴一聲歡呼,“看書去嘍!”

他筆一扔就跑去房間看書去了,他今天準備看第二遍,他要一個字一個字地細細讀。

湯懷也要跟去,卻被岳飛一把抓住,“你不能去,留下好好背書,萬一你考砸了,我們的魁可就真沒了。”

這時,李延慶看見夥計在門口探頭探腦,便走上前問道:“阿哥有什麼事?”

“外面有人找小官人,就在大堂等候。”

李延慶回頭對兩人道:“你們先開始吧!我去去就來。”

李延慶來到前院,只見大堂上坐着一個穿皁色短衣的男子,李延慶一眼便認出了他,正是最初給自己上藥的隨從。

李延慶連忙上前施禮,“大叔怎麼來了!”

這名男子是知州李夔的隨從,他見李延慶頗爲知禮,便回禮笑道:“李少郎傷情不要緊了吧!”

“多虧了大叔的藥,已經無大礙了。”

男子點點頭,“我家大官人請少郎去敘一敘,不知少郎可有空閒?”

“沒問題啊!現在就去嗎?”

“馬車已在外等候了。”

李延慶回頭讓夥計給師父和夥伴們傳個口信,這才上了馬車,馬車緩緩離開了客棧,向湯陰城南駛去。

李夔這兩天便借住在一名退仕的官宦人家中,主人姓周,曾任禮部郎中,現已告老還鄉,他家的宅子在湯陰縣也是數一數二。

李夔今天下午閒得無事,便在書房和主人下棋消遣。

這時,隨從在門口稟報,“啓稟大官人,李少郎來了。”

李夔放下棋子笑道:“這次在童子會上見到一個小神童,我對他頗有興趣,衙內一起見見吧!”

主人知道這是客氣話,便藉口還有事,起身告辭了。

片刻,李延慶被領進書房,他上前躬身施禮,“延慶參見大官人!”

李夔擺擺手笑道:“隨意一點,我們坐下說話。”

這時,僕婦端了兩碗茶和幾色點心上來,李延慶向四周看了一圈,卻沒見小娘九真。

李夔會意,捋須微微笑道:“小女不知從哪裡搞來一本志怪白話小說,這兩天看得如癡如醉,這已經是看第二遍了,叫她吃飯也不理,這會兒估計還躲在房間看書呢!”

李延慶歉然道:“應該是我的朋友送她的,那天大官人也見了,真的很抱歉。”

“這倒無妨,喜歡看書是好事,再說外面都是積雪殘冰,我還怕她出去玩受涼了,留在房中正合我意。”

李延慶笑了笑,雖然這位李官人位高權重,但他語氣溫和,態度友善,竟讓李延慶感覺不到官威壓力,只覺得在和一個寬厚的長者在聊天。

李夔沉吟一下,便問道:“少郎才六歲,便已知書達理、博古通今,可謂少年老成,我想這應該是少郎家學深厚的緣故,不知令尊是何人?”

這纔是李夔對李延慶感興趣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的父親才能教出這樣一個少年天才,當然,天賦是必須的,可家學也同樣重要,他自己的小女兒就是最好的例子,才四歲就會作詩了。

李延慶猶豫一下,便道:“家父名諱大器。”

‘李大器!’

李夔感覺這個名字似乎在哪裡聽到過,他來相州上任才兩年,並不清楚當年的磁州科舉案,只是偶然翻閱過一些檔案。

李延慶知道有些事情無法迴避,只要李夔和當地官員稍微接觸,他就會知道父親從前的事情,與其讓他從別人口中得知,還不如自己說出來更有利一點。

李延慶便鼓足勇氣問道:“大官人聽說過五年前的磁州科舉案嗎?”

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