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

李延慶目瞪口呆地望着兩個好友,這兩個傢伙的態度着實出乎他的意料,他費了好大的勁才說服种師道把武學士子調回太原,就是給這兩人一個轉型的機會,不料這兩個混蛋居然不領情。

“你們到底在想什麼?”李延慶不高興道。

王貴看出李延慶不滿,連忙道:“老李先別生氣,其實今天下午我們來軍衙報到時,曹書記就給我們談過了.......”

“這關曹慶什麼事?”李延慶不滿地打斷了王貴的話。

“他負責武學士子,我們去哪裡都是他安排的。”

李延慶也知道曹慶負責軍中考評及人事調動,他只是惱火曹慶多事,還不知這混蛋說了什麼?

“然後呢?”他又繼續問道。

“曹書記告訴我們被調來太原的原因,說實話,我們十個武舉士子幾乎有一半都不太願意從事文官。”

“可你們倆年初還向我抱怨!”

王貴苦笑一聲說:“此一時,彼一時,如果年初你提出這個方案,保證我和老牛會高興得跳起來,可現在我們已經適應了目前的職位,孫知寨待我不薄,我烏龍寨也赫赫有名,受人尊重,我真的不想離開烏龍寨,老牛也是一樣。”

李延慶瞪了牛皋一眼,“你剛纔才說自己只是個小押官!”

牛皋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道:“俺在神泉寨也是武藝第一,一對雙鐗打遍全寨,俺臨行之前,張知寨特地置酒給俺踐行,他勸俺留下,並答應儘快給俺表功,升俺爲隊頭。”

“阿貴是有殺敵之功,你小子又有什麼功勞?”

“俺在修建防禦工事時,帶領弟兄在後山打出了第一口深井水,結束了神泉寨需要下山運水的困擾,張知寨說這是保全神泉寨的第一大功,功勞已經遞上去了,俺還要帶領弟兄尋找山泉,俺知道有井水一定就有隱蔽的山泉,只要找到泉眼,神泉寨真的就名符其實了。”

雖然這兩人態度堅決,一心想回去,李延慶也不甘心,他一心想着至少能留下其中一人。

這時,豐盛的飯菜送來,還有透心涼的冰鎮酸梅湯,李延慶請他們二人大吃一頓,這才送他們回帳去了。

次日上午,李延慶來到客帳區,這裡是專門給出差官員或者將領居住的一片帳區,有三十餘頂大帳組成,李延慶找到了王貴和牛皋住的大帳,只見王貴正在帳門口洗刷他心愛的烏騅馬。

“怎麼只有你一個,老牛呢?”李延慶探頭看了看帳內,卻不見牛皋的身影。

“他一早就回去了。”

李延慶一怔,“回哪裡了?”

“當然是回神泉寨。”

“這個渾蛋,居然不給我打聲招呼就跑掉了?”

王貴笑了笑道:“他是怕你強行留他下來,正好另外三人也要離去,他們便結伴上路了,他說以後再向你賠罪。”

李延慶恨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確實是想利用職權把王貴和牛皋強行留下來,沒想到牛皋這傢伙外粗內細,居然搶先跑掉了,着實令李延慶深感無奈。

“那你怎麼不跟他一起走?”李延慶沒好氣問道。

王貴慢悠悠道:“昨天是因爲老牛在,有些話我不好說,其實我覺得你可能是有什麼難處想讓我們幫忙,你畢竟纔剛來幾個月,沒有信得過的人,如果你真需要我幫忙,我可以留下來幫你,孫知寨那邊我會去解釋。”

李延慶頓時喜出望外,關鍵時候還是發小靠得住,不象牛皋那混蛋,只想他自己,李延慶連忙道:“我確實需要你幫忙,本來我是想你和牛皋一人掌軍,一人爲我的副手,現在只剩你一個了,你自己選吧!想替我掌軍還是做我的文職副手。”

王貴眼睛一亮,立刻問道:“掌什麼軍?”

李延慶輕輕給他肩窩一拳,笑道:“我就知道你對掌軍感興趣,是這樣,大帥答應調給我五百精銳,主要對付河東路的西夏細作,本來我想讓楊再興來幫我帶兵,但大帥不肯,我就想到你們了。”

王貴嘻嘻笑道:“我只是隊頭,怎麼能掌五百軍隊,那至少要都頭才行。”

李延慶明白他的心思,便微微笑道:“你肯留下來幫我,我會虧待你嗎?我會說服大帥升你爲都頭。”

“此話當真?”王貴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我今天來就是想和你們談這件事,結果牛皋那臭小子跑了,那是他沒有福氣,我這就去找大帥談這件事。”

........

李延慶雖然給了王貴承諾,但其實他也沒有把握,按照元豐四年范仲淹的軍隊改革,大宋實施將兵法,五百人的軍隊屬於營,主將應該是指揮使。

一營有五都,每都一百人,主將才是都頭,就算有特殊情報,比如楊再興作爲种師道的親兵都頭,他也最多統帥了三百親兵。

升王貴爲都頭還要費一番口舌,更不用說讓王貴掌五百士兵了,何況种師道還是那麼堅持原則之人。

雖然感到不現實,但李延慶還是想去爭取一番。

中軍大帳內,种師道耐心聽完李延慶的彙報,种師道並沒有一口否決,而是沉吟一下問道:“這個王貴是你什麼人?”

“啓稟大帥,我們從小一起長大,從縣學出來後,我參加了發解試考試,他參加了州武舉考試,後來我進了太學,他進了武學,他來河東路從軍,還是我勸他的結果。”

种師道從箱子裡找出一份文書,笑道:“這是孫知寨給我的一份報告,就是上次你被兩百西夏騎兵包圍的詳細報告,報告中誇讚王貴沉着冷靜,指揮十名士兵斃敵百人,將參軍李延慶從危難中救出,建議我提升王貴爲隊頭,但我覺得,應該是你把功勞讓給他,我說得沒錯吧!”

李延慶臉一紅,只得硬着頭皮道:“光憑卑職一人,是無法殺敵百人,他確實立下大功。”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是從底層帶兵過來,都希望手下將領是自己信得過的人,就算我答應讓他指揮五百人,他也沒有這個能力,況且他的資歷遠遠不足,這樣吧!我們找一個折中方案,你兼任指揮使,下設左右兩都,我讓王貴出任其中一個都頭,統帥兩百五十人,你看這樣如何?”

李延慶心裡明白,以种師道的堅持原則,他能破格提升王貴爲都頭已經是給足自己面子了,他不能不知好歹。

李延慶躬身行一禮,“大帥厚愛,延慶感激不盡!”

种師道嘆了口氣,“其實我也是在還你一個人情,樑太傅暗示過我,趙源一案我之所以沒有被罷免,你也是出了力的。”

李延慶半晌才吶吶道:“我給父親寫了信,請他幫忙......”

种師道微微嘆道:“這年頭在官場裡沒有錢可是寸步難行吧!樑師成沒有得到你父親的好處,他怎麼可能替我說話,讓你父親破費了。”

李延慶臉上發熱,他此時已經騎虎難下,只得順着种師道的思路道:“錢可以再賺過來,以寶妍齋的實力,花點錢問題不大,關鍵是種帥倒了,我也沒有前途了,保種帥其實就是保我自己。”

沉默片刻,种師道問道:“你和樑師成很熟悉嗎?”

李延慶極爲敏感,他立刻知道,种師道已經在懷疑自己和樑師成的關係了,如果他們之間不熟悉,就算再有錢,樑師成也未必肯幫自己這個大忙,以种師道數十年的官場經驗,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

沉吟片刻,李延慶道:“種帥應該認識欒廷玉吧!”

种師道笑了起來,“當年他可是西北軍第一猛將,是劉仲武的手下偏將,聽說他在西京養了一名妓女,結果被高永年的手下大將張宜搶走,他便懷恨在心,大觀二年,宋軍在積石軍大勝,在慶功酒宴上,欒便借比武助興的機會,假裝失手殺了張宜,還是劉仲武保了他一命,將革職趕出軍營,從此就沒有他的消息了,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往事了,你怎麼提到他?”

“欒廷玉是我的師兄!”

种師道頓時恍然,“對了,他也是周侗之徒,和你一樣。”

李延慶又繼續道:“大概在兩年前,因爲我和嘉王私交很好,我協助嘉王南下除掉了朱勔,結果得罪了樑師成。”

种師道眼中露出驚訝之色,嘉王除掉朱勔之事他也有所耳聞,只是沒想到李延慶也參與其中,他心中對李延慶的能力更加好奇了。

“然後呢?”

“然後樑師成便暗中指使宮廷購買三萬貫胭脂,卻不肯付錢,眼看寶妍齋岌岌可危,我只能去求樑師成放過寶妍齋,樑師成便提出了一個條件,讓我替他殺死楊戩。”

“啊!原來楊戩是你殺的。”种師道大吃一驚。

李延慶搖搖頭,“只能說關鍵的一箭是我射的,我還沒有單獨殺他的能力,是師兄欒廷玉全力助我,這件事後,樑師成對我倒刮目相看了,說以後我有什麼難處,他可以幫忙,所以這次種帥危機,我就硬着頭皮請他幫忙了,至於父親給他多少錢,父親不肯說,我也不知道。”

李延慶不敢提李師師之事,更不敢說他和樑師成有協議,他也相信樑師成絕不會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只要把這個秘密守住,种師道也不會太反感自己,事到如今,他只能賭這一把了。

先是朱勔,緊接着又是楊戩,种師道心中異常震驚,李延慶年紀不大,身後卻隱藏着這麼多重大事件,着實讓他意想不到,他瞅了李延慶半晌,問道:“你怎麼把這麼隱秘的事情告訴我?”

李延慶單膝跪下,“大帥如此信任我,我又豈能心懷二志!”

种師道緩緩點頭,“由此可見我沒有用錯人,能誅殺朱勔和楊戩這兩個國賊,足見你有過人之處,本來我怕你經驗不足,想給你派個副職,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了,從今天開始,參謀帳由你全權負責。”

李延慶心中長長鬆了口氣,至少眼前這一關自己過了。

李延慶正要開口請他保密,种師道卻微微笑道:“你就放心吧!樑師道的秘密我不會告訴任何人,這種事情不需要你囑咐。”

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