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

爲了更好地和張家鬥爭,維護自身利益,在李延慶的提議下,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李氏族人成立了臨時族人會,衆人選舉李延慶、李真、李大印和潛山村李洪四人爲主事之人,雖然還沒有明確,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實際上就是新的宗族會了。

一旦這次土地風波結束,他們就和鹿山房正式決裂。

衆人都各自回家了,和之前的垂頭喪氣完全相反,他們離去時個個精神抖擻,信心重新開始恢復,李延慶的回來無疑使他們看到了希望。

客堂上,李延慶請幾位族人坐下,又讓忠叔燒一壺茶,三人中李真和李大印先後是李文村的保正,威望較高,而李洪就是李鼕鼕的父親,在潛山村德高望重,潛山村的七戶李氏族人一致推舉他爲代表。

族人聚會只是打打氣,統一共識,但具體的應對之策,還得他們四人商議。

這時,李延慶沉吟片刻問三人道:“我想先確認一件事,小紅林那片土地是張氏家族想買,還是張鈞保個人想買?”

這是李延慶最想要明確之事,他一路上都想這件事,雖然李真告訴他是張家子弟來搶佔土地,並把這件事和十年前的搶水械鬥相提並論,聽起來就像是張氏家族和李氏家族的第二次族鬥。

但李延慶還是覺得有點蹊蹺,張鈞保怎麼也不像個大公無私之人,這種好事情他怎麼會和族人共享?而且年初他利用王貴家船隊之事向族長髮難,提出了轉讓小紅林的土地爲條件,族長就說他是在給幾個兒子買地。

這時,李大印立刻接口道:“當然是張氏家族,張鈞保來搶佔土地時就口口聲聲說,這塊土地已經屬於張氏家族了,怎麼會是他個人佔有?”

李大印說完,卻見李真和李洪沒有應和自己,他有點愣住了,“怎麼,我說得不對嗎?”

李真搖搖頭道:“我也是剛剛纔想通這個道理,他已經把族長之位讓給長子了,如果是爲了張氏家族,那應該是他兒子出面纔對。”

旁邊李洪慢吞吞道:“這件事我倒知道,我那個不爭氣的女婿就在給張鈞保做事,他昨天特地跑來勸我不要參與這件事,他給我透露,這片土地是張鈞保個人購買,和張氏家族無關,張鈞保花錢從弓箭社僱了二十幾張家子弟。”

李延慶點點頭,果然和自己所料一樣,張鈞保僅孫子就有八個,他當然想爲自己的子孫謀取土地財富。

張鈞保把整個張氏家族搬出來,無非是拉虎皮做大旗,嚇唬住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李氏族人。

李大印頓時激動道:“既然和張家無關,那我們明天就動員族人去和他們狠狠打一場,打死張鈞保那個狗日的。”

李延慶卻搖搖頭,“我們首先需要達成一個共識,要避免和他們發生強硬衝突,我不是怕張鈞保,我只是不想看見李氏子弟再出人命了.....”

不等李延慶說完,李大印騰地站起身,滿臉憤恨地喊道:“殺人要償命,我兒子就這麼白白死了嗎?”

旁邊李洪嘆了口氣道:“延慶說得對,十年前和張家搶水那一場械鬥我也參加了,我侄子就死在那場械鬥中,我大哥痛苦了整整十年,最後死不瞑目,我們兩個村能動員打架的青壯族人也就二十幾人,和對方人數差不多,但人家是天天練武的人,打起來,恐怕我們還要出人命,真到了那一步,誰家都承受不起。”

“那就把土地給張鈞保算了,還召集大家商議什麼?”李大印十分不滿嚷了起來。

李真狠狠瞪他一眼,“你急什麼,能不能聽延慶把話說完!”

李大印往角落裡一蹲,便不吭聲了,李延慶笑着繼續道:“印三叔恐怕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說,鬥爭要有策略,要揚長避短,避免和他們硬鬥,絕不是怕了他們,如果我沒有猜錯,李文貴根本就沒有去安陽,他就在鹿山鎮,他在等張鈞保把我們打怕了,默認放棄土地,他就可以賣掉土地中飽私囊。”

李真有些疑惑道:“延慶說揚長避短,那我們有什麼長處?”

李延慶微微一笑,“再過兩天,蔣知縣就下來調解李張兩家的械鬥,那時,我會讓李文貴吃不了兜着走。”

.........

李真和李洪都走了,李延慶卻把李大印留了下來,李大印和李延慶的父親李大器是堂兄弟,李大器父子兩代單傳,但李大印卻有兄弟四個,不過老大和老二都少年夭折,目前只剩下老三李大印和老四李大光,他們算是李氏族人中和李延慶血緣最近的人。

李大印有兩子一女,長子李延彪在京城做事,次子李延虎,小名虎子,在前天晚上的械鬥中不幸被張家子弟亂棍打死,使李大印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李延慶對李大印道:“我知道三叔咽不下這口氣,請三叔放心,殺人償命,我絕不會讓虎子白白死去。”

李大印瞪大了眼睛,“延慶....你剛纔不是說!”

李延慶淡淡道:“我剛纔說過,鬥爭要有策略,但絕不是認慫,我答應三叔,我一定會殺了張鈞保,爲虎子報仇。”

李大印激動萬分,眼淚涌了出來,撲通跪下道:“只要能給虎子報仇,我把老命都給你!”

李延慶連忙扶起他,“三叔別這樣,延慶還有事情要請三叔幫忙。”

“你說,我什麼都可以做!”

李延慶在他耳邊低語幾句,李大印抹去眼淚連連點頭,“沒有問題,我一定照辦。”

“三叔,這件事關係重大,可千萬別泄露出去,尤其不要讓四叔知道。”

李大印只要能爲兒子報仇,李延慶讓他做什麼,他都會答應,他緩緩點頭道:“我心裡有數,一個字都不會泄露出去!”

.........

當天傍晚,李延慶便在全村人的‘見證’下離開了李文村,返回縣城去了......

正如李延慶的推斷,還有七天就是新年族祭了,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文貴怎麼可能跑去安陽縣,而放棄他當族長後的第一次族祭呢?

所以李文貴去安陽縣不過是個藉口,他仍舊藏身在李府內,冷冷地望着張鈞保和李文村族人爭奪土地的鬥爭。

作爲一個族長,維護族人的生命安全和家族的核心利益應是他的本分之事,但李文貴已經對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族人失望之極。

他幾次找李真和李大印談判,要求他們新年依舊和鹿山房的族人一起祭祀,卻被他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既然如此,借張鈞保之手收拾這幫叛逆,同時把小紅林千畝良田的賣地收入解入囊中,他何樂而不爲?

李文貴走到桌前,拾起一份契約翻了翻,這是他今天又重新和張鈞保籤的一份新契約,他怎麼也想不通,張鈞保居然會把上一份契約遺失了?又要來重新補籤一份。

這份契約其實只是一份意向書,張鈞保有意購買李家的小紅林的土地,李文貴也承諾將這片土地賣給他,但價錢還沒有最後談攏。

李文貴想以每畝五貫錢賣給張鈞保,但張鈞保只肯出每畝三貫錢,總價差了兩千貫,兩人都不肯讓步。

最後,李文貴提出了一個妥協方案,如果張鈞保能出面解決李文村和潛山村李氏族人鬧事,那麼他可以讓步,以三貫三百文的價格把土地賣給張鈞保。

張鈞保當然明白李文貴想借自己之手收拾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族人,不過小紅林這片土地他窺視多年,而李文貴出價也在他的承受範圍,他便一口答應,不過這只是雙方的口頭交易,並沒有落實在紙上。

李文貴一直在窺視族長的土地田產,他心中盤算過,這裡面至少可以撈取上萬貫的好處。

他當上族長僅兩個月後,便私下將家族義倉中的三千石糧食賣給了一羣山東過來的私糧販子,賣糧所得皆被他中飽私囊。

雖然激起全族人不滿,他卻毫不在意,又將目光盯上了小紅林這邊的十頃族田,下一步再賣掉鹿山鎮這邊的十五頃族田,油水撈盡,這個族長當不當也就無所謂了。

李文貴得到消息,李延慶今天中午已經回來了,又召集族人商議,這讓他頗爲緊張,眼看賣小紅林的土地已到最後關頭,李延慶卻橫插一槓子,這個小混蛋真要跟自己過不去嗎?

李文貴當然知道李延慶真正目的是爲了半年前大哥的身死,這小混蛋堅決不肯罷手,倒有點棘手,主要是李延慶考中瞭解元,身份和從前不一樣了,被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族人視爲未來的族長,李文貴很是擔心,一旦李延慶真的插手進來,恐怕事情就不會那麼簡單結束。

這時,管家在門口稟報:“老爺,李大光來了!”

“讓他進來!”

片刻,李大光快步走進了書房,躬身行禮道:“大光參見族長!”

李大光是李文貴安插在李文村中的一條眼線,他是李大印的兄弟,而李大印又是李文村保正,基本上李文村族人有什麼動向,李文貴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雖然李大光曾被李文貴革去宗祠看守人的職務,看似老族長的忠實走狗,但此人極善見風使舵,當老族長去世後,他立刻投靠了李文貴,搖身又變成了李文貴的忠實走狗,頗得李文貴器重,這幾月也得了不少好處。

“我來問你,李延慶今天下午召集族人議事,都說了些什麼?”

“其實也沒有什麼,我估計就是給大家鼓鼓勁,讓大家不要輕易放棄之類!”

“你估計?”李文貴眼睛一瞪,“你下午沒有去參加議事嗎?”

李大光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小聲道:“沒有人通知我,我也是剛剛纔聽說,不過我還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向族長彙報!”

李文貴心中着實惱火,自己給了李大光那麼多好處,在關鍵時候他就不起作用了,他還有什麼用?

“還有什麼重要事情,快說!”李文貴極爲不滿地瞪了李大光一眼。

李大光戰戰兢兢說:“我剛纔在小鎮聽客棧掌櫃說,李延慶已經趕回縣城了,剛剛纔走。”

李文貴微微一怔,李延慶怎麼中午纔到,卻又連夜趕回去了?縣裡發生什麼事,難道他不想插手李文村族人的事情嗎?

李文貴一時百思不得其解。

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