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摯道歉

爲了更好地和張家鬥爭,維護自身利益,在李延慶的提議下,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李氏族人成立了臨時族人會,衆人選舉李延慶、李真、李大印和潛山村李洪四人爲主事之人,雖然還沒有明確,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實際上就是新的宗族會了。

一旦這次土地風波結束,他們就和鹿山房正式決裂。

衆人都各自回家了,和之前的垂頭喪氣完全相反,他們離去時個個精神抖擻,信心重新開始恢復,李延慶的回來無疑使他們看到了希望。

客堂上,李延慶請幾位族人坐下,又讓忠叔燒一壺茶,三人中李真和李大印先後是李文村的保正,威望較高,而李洪就是李鼕鼕的父親,在潛山村德高望重,潛山村的七戶李氏族人一致推舉他爲代表。

族人聚會只是打打氣,統一共識,但具體的應對之策,還得他們四人商議。

這時,李延慶沉吟片刻問三人道:“我想先確認一件事,小紅林那片土地是張氏家族想買,還是張鈞保個人想買?”

這是李延慶最想要明確之事,他一路上都想這件事,雖然李真告訴他是張家子弟來搶佔土地,並把這件事和十年前的搶水械鬥相提並論,聽起來就像是張氏家族和李氏家族的第二次族鬥。

但李延慶還是覺得有點蹊蹺,張鈞保怎麼也不像個大公無私之人,這種好事情他怎麼會和族人共享?而且年初他利用王貴家船隊之事向族長髮難,提出了轉讓小紅林的土地爲條件,族長就說他是在給幾個兒子買地。

這時,李大印立刻接口道:“當然是張氏家族,張鈞保來搶佔土地時就口口聲聲說,這塊土地已經屬於張氏家族了,怎麼會是他個人佔有?”

李大印說完,卻見李真和李洪沒有應和自己,他有點愣住了,“怎麼,我說得不對嗎?”

李真搖搖頭道:“我也是剛剛纔想通這個道理,他已經把族長之位讓給長子了,如果是爲了張氏家族,那應該是他兒子出面纔對。”

旁邊李洪慢吞吞道:“這件事我倒知道,我那個不爭氣的女婿就在給張鈞保做事,他昨天特地跑來勸我不要參與這件事,他給我透露,這片土地是張鈞保個人購買,和張氏家族無關,張鈞保花錢從弓箭社僱了二十幾張家子弟。”

李延慶點點頭,果然和自己所料一樣,張鈞保僅孫子就有八個,他當然想爲自己的子孫謀取土地財富。

張鈞保把整個張氏家族搬出來,無非是拉虎皮做大旗,嚇唬住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李氏族人。

李大印頓時激動道:“既然和張家無關,那我們明天就動員族人去和他們狠狠打一場,打死張鈞保那個狗日的。”

李延慶卻搖搖頭,“我們首先需要達成一個共識,要避免和他們發生強硬衝突,我不是怕張鈞保,我只是不想看見李氏子弟再出人命了.....”

不等李延慶說完,李大印騰地站起身,滿臉憤恨地喊道:“殺人要償命,我兒子就這麼白白死了嗎?”

旁邊李洪嘆了口氣道:“延慶說得對,十年前和張家搶水那一場械鬥我也參加了,我侄子就死在那場械鬥中,我大哥痛苦了整整十年,最後死不瞑目,我們兩個村能動員打架的青壯族人也就二十幾人,和對方人數差不多,但人家是天天練武的人,打起來,恐怕我們還要出人命,真到了那一步,誰家都承受不起。”

“那就把土地給張鈞保算了,還召集大家商議什麼?”李大印十分不滿嚷了起來。

李真狠狠瞪他一眼,“你急什麼,能不能聽延慶把話說完!”

李大印往角落裡一蹲,便不吭聲了,李延慶笑着繼續道:“印三叔恐怕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說,鬥爭要有策略,要揚長避短,避免和他們硬鬥,絕不是怕了他們,如果我沒有猜錯,李文貴根本就沒有去安陽,他就在鹿山鎮,他在等張鈞保把我們打怕了,默認放棄土地,他就可以賣掉土地中飽私囊。”

李真有些疑惑道:“延慶說揚長避短,那我們有什麼長處?”

李延慶微微一笑,“再過兩天,蔣知縣就下來調解李張兩家的械鬥,那時,我會讓李文貴吃不了兜着走。”

.........

李真和李洪都走了,李延慶卻把李大印留了下來,李大印和李延慶的父親李大器是堂兄弟,李大器父子兩代單傳,但李大印卻有兄弟四個,不過老大和老二都少年夭折,目前只剩下老三李大印和老四李大光,他們算是李氏族人中和李延慶血緣最近的人。

李大印有兩子一女,長子李延彪在京城做事,次子李延虎,小名虎子,在前天晚上的械鬥中不幸被張家子弟亂棍打死,使李大印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李延慶對李大印道:“我知道三叔咽不下這口氣,請三叔放心,殺人償命,我絕不會讓虎子白白死去。”

李大印瞪大了眼睛,“延慶....你剛纔不是說!”

李延慶淡淡道:“我剛纔說過,鬥爭要有策略,但絕不是認慫,我答應三叔,我一定會殺了張鈞保,爲虎子報仇。”

李大印激動萬分,眼淚涌了出來,撲通跪下道:“只要能給虎子報仇,我把老命都給你!”

李延慶連忙扶起他,“三叔別這樣,延慶還有事情要請三叔幫忙。”

“你說,我什麼都可以做!”

李延慶在他耳邊低語幾句,李大印抹去眼淚連連點頭,“沒有問題,我一定照辦。”

“三叔,這件事關係重大,可千萬別泄露出去,尤其不要讓四叔知道。”

李大印只要能爲兒子報仇,李延慶讓他做什麼,他都會答應,他緩緩點頭道:“我心裡有數,一個字都不會泄露出去!”

.........

當天傍晚,李延慶便在全村人的‘見證’下離開了李文村,返回縣城去了......

正如李延慶的推斷,還有七天就是新年族祭了,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文貴怎麼可能跑去安陽縣,而放棄他當族長後的第一次族祭呢?

所以李文貴去安陽縣不過是個藉口,他仍舊藏身在李府內,冷冷地望着張鈞保和李文村族人爭奪土地的鬥爭。

作爲一個族長,維護族人的生命安全和家族的核心利益應是他的本分之事,但李文貴已經對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族人失望之極。

他幾次找李真和李大印談判,要求他們新年依舊和鹿山房的族人一起祭祀,卻被他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既然如此,借張鈞保之手收拾這幫叛逆,同時把小紅林千畝良田的賣地收入解入囊中,他何樂而不爲?

李文貴走到桌前,拾起一份契約翻了翻,這是他今天又重新和張鈞保籤的一份新契約,他怎麼也想不通,張鈞保居然會把上一份契約遺失了?又要來重新補籤一份。

這份契約其實只是一份意向書,張鈞保有意購買李家的小紅林的土地,李文貴也承諾將這片土地賣給他,但價錢還沒有最後談攏。

李文貴想以每畝五貫錢賣給張鈞保,但張鈞保只肯出每畝三貫錢,總價差了兩千貫,兩人都不肯讓步。

最後,李文貴提出了一個妥協方案,如果張鈞保能出面解決李文村和潛山村李氏族人鬧事,那麼他可以讓步,以三貫三百文的價格把土地賣給張鈞保。

張鈞保當然明白李文貴想借自己之手收拾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族人,不過小紅林這片土地他窺視多年,而李文貴出價也在他的承受範圍,他便一口答應,不過這只是雙方的口頭交易,並沒有落實在紙上。

李文貴一直在窺視族長的土地田產,他心中盤算過,這裡面至少可以撈取上萬貫的好處。

他當上族長僅兩個月後,便私下將家族義倉中的三千石糧食賣給了一羣山東過來的私糧販子,賣糧所得皆被他中飽私囊。

雖然激起全族人不滿,他卻毫不在意,又將目光盯上了小紅林這邊的十頃族田,下一步再賣掉鹿山鎮這邊的十五頃族田,油水撈盡,這個族長當不當也就無所謂了。

李文貴得到消息,李延慶今天中午已經回來了,又召集族人商議,這讓他頗爲緊張,眼看賣小紅林的土地已到最後關頭,李延慶卻橫插一槓子,這個小混蛋真要跟自己過不去嗎?

李文貴當然知道李延慶真正目的是爲了半年前大哥的身死,這小混蛋堅決不肯罷手,倒有點棘手,主要是李延慶考中瞭解元,身份和從前不一樣了,被李文村和潛山村的族人視爲未來的族長,李文貴很是擔心,一旦李延慶真的插手進來,恐怕事情就不會那麼簡單結束。

這時,管家在門口稟報:“老爺,李大光來了!”

“讓他進來!”

片刻,李大光快步走進了書房,躬身行禮道:“大光參見族長!”

李大光是李文貴安插在李文村中的一條眼線,他是李大印的兄弟,而李大印又是李文村保正,基本上李文村族人有什麼動向,李文貴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雖然李大光曾被李文貴革去宗祠看守人的職務,看似老族長的忠實走狗,但此人極善見風使舵,當老族長去世後,他立刻投靠了李文貴,搖身又變成了李文貴的忠實走狗,頗得李文貴器重,這幾月也得了不少好處。

“我來問你,李延慶今天下午召集族人議事,都說了些什麼?”

“其實也沒有什麼,我估計就是給大家鼓鼓勁,讓大家不要輕易放棄之類!”

“你估計?”李文貴眼睛一瞪,“你下午沒有去參加議事嗎?”

李大光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小聲道:“沒有人通知我,我也是剛剛纔聽說,不過我還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向族長彙報!”

李文貴心中着實惱火,自己給了李大光那麼多好處,在關鍵時候他就不起作用了,他還有什麼用?

“還有什麼重要事情,快說!”李文貴極爲不滿地瞪了李大光一眼。

李大光戰戰兢兢說:“我剛纔在小鎮聽客棧掌櫃說,李延慶已經趕回縣城了,剛剛纔走。”

李文貴微微一怔,李延慶怎麼中午纔到,卻又連夜趕回去了?縣裡發生什麼事,難道他不想插手李文村族人的事情嗎?

李文貴一時百思不得其解。

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誠摯道歉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