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

一秒★小△說§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雖然箭壺比賽極爲精彩,但全部圍觀者也只有百餘人,這礬樓一千二百餘名賓客中只能算極少數,文官們鄙視武將,就算喊得再驚天動地他們也巍然不動,既不去圍觀,也不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當客人們紛紛歸位後,壺箭比賽的影響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彷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李延慶的位子在秋樓三百三十七號,他進門之時便拿到了座位牌,秋樓的賓客以中下層官員居多,雖然參加宴會的太學生並不止李延慶一人,但他們大多憑藉父輩的地位和權勢坐在春樓或者夏樓,坐在在秋樓中的太學生也就只有李延慶一人。

秋樓的賓客也是最多,足足有五百人,前後一共有五排,每排一百張席位,陳設比春樓和夏樓都遜色不少,就只有一張小桌子和碗碟,雖然碗碟也是上好瓷器,但除此之外便沒有任何擺設,連一瓶花也沒有,而且十分擁擠,大家入席或者去如廁都會非常不便。

不過這也正常,六七品小官的待遇怎麼能和相國、太尉相比?

李延慶坐在倒數第二排,他發現自己的前後左右都是年輕男子,有文質彬彬的年輕官員,也有身體強壯侍衛,但更多是沒有功名的士人,他們大多是名門權貴子弟,在家苦讀備考科舉。

此時所有的年輕人都打扮得衣冠楚楚,超過了赴宴的禮節,就彷彿是來相親一樣,臉上帶着一絲自命不凡的神情,而且他們座位牌似乎都是臨時趕製,大多是木牌,不像自己是一塊銅牌。

李延慶頓時醒悟,鄭榮泰給他說過,他祖母又臨時請了一些年輕才俊,給她前夫的孫女相親,看來鄭榮泰說的就是這批年輕人了。

這個發現令李延慶略略有些不滿,如果把這些臨時請來的年輕賓客去掉,那他的座位豈不是排在了最後。

但心念一轉,李延慶心中便釋然,自己一無位居高位的父親,二無顯赫的家族背景,三無人人羨慕的進士功名,典型的三無人員,鄭家爲什麼要高看他一眼?

這時旁邊一名二十五六歲年輕官員笑道:“能不能和這位賢弟商量一件事?”

李延慶半晌才反應過來對方是在和他說話,他不由一怔,“商量什麼?”

年輕官員指了指李延慶右首邊的客人道:“這位是我的朋友,我們想坐在一起,能不能和賢弟換個位子。”

李延慶點點頭,“那就請吧!”

他拾起自己的茶杯站起身,和旁邊年輕官員換了一個位子,“多謝!多謝!”男子連忙抱拳感謝。

或許因爲換了位子,年輕官員覺得不打個招呼也不好意思,便向李延慶笑問道:“請問賢弟貴姓,在哪裡高就?”

“兄臺客氣了,在下免貴姓李,目前在太學讀書。”

“原來是太學生,不錯!不錯!”

“不知令尊是——”年輕官員又試探着問道。

“一個商人罷了,不足掛齒!”

李延慶心中有點不悅,冷冷回了一句,一般而言,他介紹完自己,對方也應該及時自我介紹,這纔是對等的禮節。

但對方非但不自我介紹,反而追問李延慶父親的背景,顯然只是想知道他爲什麼能出席礬樓宴會,這不僅很失禮,而且也暴露出了他是那種趨炎附勢之徒。

對方聽說李延慶父親只是個商人,眼中閃過一絲鄙夷,依舊假笑兩聲,便不再理睬李延慶,繼續和旁邊的朋友聊天。

這時,李延慶見鄭榮泰從背後匆匆走來,正東張西望尋找什麼,李延慶便知道他是在找自己,便笑着舉起手,鄭榮泰看見了他,心中大喜,連忙向他招招手,低聲說了幾句話,似乎有急事請他過去一下。

“藉藉光,不好意思,勞駕各位讓一讓!”

李延慶艱難地從位子中走出來,引來一片不滿的目光,位子靠得太緊,他一個人走動,周圍數十人都要起身讓路。

“胖兄,什麼要緊事?”

“你跟我來,有人想見見你。”鄭榮泰拉了李延慶便走。

“是你那幾個朋友嗎?”

“和他們無關,那幾個混蛋不給我面子,打了他們活該,這幫傢伙欺軟怕硬,他們本人是不敢再惹你,不過出去要當心他們手下爪牙。”

兩人走到夏樓背後的一扇門前,鄭榮泰指了指門內笑道:“我也不知道什麼事情,是我父親讓我來找你,應該沒什麼,你請進吧!”

李延慶一頭霧水,推門走進了房間,只見房間裡坐着四個人,鄭榮泰的父母,另外還有一對中年夫妻,李延慶立刻認出了那個貴夫人,不就是下午說自己偷窺的那個夫人嗎?

不過見她滿臉笑容,似乎沒有什麼惡意,李延慶連忙給鄭榮泰的父母施禮,“晚輩參見伯父伯母!”

鄭升笑了笑,給他介紹旁邊中年男子,“這位是左衛高將軍,他想見見你!”

李延慶連忙行禮,左衛上將軍高深是開國元老高懷德的後人,他爵位和官職都很高,但就是沒有實權,和所有的權貴世家一樣,高家也並不甘心這樣世世代代有名無實下去,他們也想法設法培養子弟,只是能出頭的子弟實在是鳳毛麟角,除了培養子弟,另一個辦法就是招進士爲女婿。

高深有三個女兒,長女就是嫁給一名政和二年的進士,現在已經是一個大縣的縣令夫人,大女婿明年就要升官了,而二女兒是和曹家聯姻,現在只剩下小女兒待字閨中,雖然年僅十五,但也該提前考慮終身大事了。

高深其實對李延慶興趣不大,一個商人的兒子,況且太學生遠遠比不上進士,但他夫人卻興趣十足,一定要讓他見一見李延慶。礙於夫人的面子,高深只好拜託鄭家幫他牽線搭橋。

高深態度溫和地擺手道:“李少君請坐下,我們並沒有不敬之意,只是想認識一下李少君,隨便聊幾句。”

李延慶見對方言辭彬彬有禮,倒也不反感,便坐了下來,笑問道:“高世伯有什麼事需要李延慶效力?”

“李少君客氣了,我剛纔聽鄭東主介紹,似乎李少君是太學上舍生,是這樣嗎?”

高深對李延慶的寶妍齋少東主身份不感興趣,他倒對李延慶的太學上舍生有幾分興趣。

“正是!”李延慶坦率承認了。

“可是據我所知,李少君雖然是相州解元,但也進不了太學上舍,應該是內捨生纔對,怎麼會進了上舍?”

鄭氏夫婦對望一眼,他們也一樣疑惑,他們的兒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進了太學內舍,李延慶怎麼能進上舍,這種資格就算再有錢也買不到。

李延慶沉吟片刻道:“是一位前輩正好有個上舍名額,他便推薦了我。”

“哦!不知是哪位前輩推薦?”

李延慶搖搖頭,“很抱歉,沒有前輩的同意,我不能說出他的身份。”

高深心念急轉,上舍生的推薦名額每年只有十個,天子和皇后就佔去了四個,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拿到,就連他也輪不到,只有象蔡京、童貫、樑師成這些權勢滔天的人才有機會。

高深立刻明白了,誰說這個少年沒有背景,只是他的背景隱藏得很深,只有深究纔會漸漸浮出水面。

高深便微微笑道:“我只是略有點好奇,並沒有追問的意思,請少君莫見怪。”

“高將軍客氣了,我不會在意!”

“那我就預祝李少君早日高中功名,前途似錦,少君請吧!”

“多謝高將軍,多謝鄭伯父,多謝兩位夫人,晚輩告辭了。”

李延慶行一禮,轉身便離開房間,他剛走,潘夫人便急切問道:“老爺覺得此子如何?”

高深點點頭讚道:“知書懂禮,孺子可教!”

“那老爺說,我們要不要——”

高深又看了一眼鄭氏夫婦,“賢弟和弟妹覺得如何?”

這種事情鄭氏夫婦怎麼好多嘴,萬一事情不成,或者事後反悔,是要得罪人的。

鄭升便含蓄地笑道:“只要高將軍喜歡就行!”

言外之意就是說,‘你看中就行了,不要問我們。’

高深會意,便對夫人呵呵笑道:“這件事不急,讓我再考慮考慮。”

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月末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月末求月票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