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

就在宋江率主力剛剛離開蘇州,方肥也意識到了宋江的企圖,他也毫不猶豫,隨即兵分兩路,令部將劉巖率領三百士兵守住南面吳江一線,防止船隊回撤嘉興,他則親自帶領三百精兵向無錫方向趕去。

就在宋江和方臘軍隊北上的同時,碼頭廣場上的處斬也到了高潮,二十餘萬人將附近十幾條街都擠得水泄不通,雖然絕大部分人都看不到行刑現場,都他們都能感受到那種歡喜鼓舞的氣氛,也算見證了罪惡滔天的朱氏父子被誅殺。

碼頭廣場上擠滿了上萬民衆,人人情緒高漲,不少人眼中含淚花,迸射出極爲仇視的目光,在高高的行刑臺上,朱勔父親朱衝,妻子王氏、侄子朱平被雙手反綁,跪在高臺上,嘴也被堵死,而朱勔的人頭也懸掛在高臺的一根木杆上,鮮血淋漓,面目格外猙獰。

主持處斬的主官便是知州趙霖,他對臺下密集的人羣高聲喊道:“天子本只想取天然之石,並沒有擾民之心,但惡吏朱勔卻欺上瞞下,以取石爲藉口殺人奪財,中飽私囊,其罪大惡極,令天子震怒,特命嘉王殿下南下蘇州將朱勔抓入京中受審,天子之意本想在京城處死朱勔,以儆天下,但昨晚朱勔已畏罪自殺,嘉王殿下便決定在蘇州處死朱勔家人,血祭無辜的受害百姓。”

趙霖一指木杆上的人頭大喊:“大家都認識,這就是朱勔的人頭!”

人羣開始沸騰起來,上萬人振臂高呼,“殺死他,將他們千刀萬剮!”

從數萬人迅速蔓延到二十餘萬人一起高呼,聲勢極爲浩大壯觀,朱衝驚駭萬分,渾身瑟瑟發抖,他回頭看了一眼大船,向船上的李延慶投去了極爲仇恨的目光。

李延慶明明答應保他平安抵達京城,可一轉眼就把自己交出去了,這人哪裡還有半點誠信,自己做鬼也不會放過他,朱衝當了一輩子老狐狸,最終被李延慶這隻小狐狸玩死,他心中恨得滴血,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時辰已到,開斬!”

隨着趙霖一聲高呼,劊子手高高舉起了斬頭刀,數十萬民衆激動得一起大吼起來.......

大船上,趙楷和李延慶默默注視着人犯被殺,兩人的感受卻完全不同,趙楷多少有點愧疚,他明明親口答應把他們平安押回京城,最後卻不得不把他們交出去,這叫言而無信啊!

李延慶心中卻異常平靜,他並不爲自己的出爾反爾有任何愧疚,如果事事都講承諾,那他什麼事都別想做了,歷史上真正做成大事之人,有幾個是信守承諾的?象朱氏父子這種罪大惡極之人,信守承諾就是助紂爲虐。

他瞥了一眼趙楷,見他眼中充滿了愧疚,李延慶心中略有點失望,趙楷連這點小事都看不透,將來何以成爲鐵血君主?

“殿下何必爲這種人傷感?”

趙楷嘆了口氣,“我不是爲他們傷感,只是我曾經答應過他們.......”

李延慶淡淡道:“殿下是答應過他們,可朱勔偏偏要畏罪自殺,殿下又有什麼辦法?”

趙楷有些不滿地瞪了李延慶一眼,讓自己背上違約之愧疚,可不就是他李延慶乾的嗎?

這時,他又想起一事,便對李延慶道:“我昨天考慮再三,決定接受你的第二個方案,我會立刻上書父皇。”

李延慶的第二個方案就是朱勔被數十萬蘇州民衆包圍,驚駭之下畏罪自殺了,至於侍衛首領唐遷智,爲保護財物和亂匪方臘激戰,不幸死在方臘手中,將朱勔定爲畏罪自殺,父皇也就不好再責怪自己了。

“殿下英明!”李延慶笑了笑讚道。

趙楷又嘆息一聲,“殺了朱勔父子,滿足了蘇州百姓的心願,明天我們也可以再上路了。”

“殿下,宋江和方臘在前面已經佈下天羅地網,殿下爲何還要自投羅網?”

趙楷愕然,“那該怎麼辦?”

李延慶低聲對他說了幾句,趙楷連連搖頭,“這樣不妥,還不如直接退回嘉興!”

“殿下,退回嘉興的沿途風險同樣很大,蘇州一共只有千餘鄉兵,根本不是悍匪的對手,我們沒有虎符,王子武也不敢跨境出兵,如果等朝廷的調兵令過來,只怕宋江和方臘早已經鋌而走險了,殿下,我反覆考慮過,人爲財死,他們絕不會輕易罷手,只有採取斷然措施,才能從徹底斷了他們的劫財念頭。”

“我想形勢危急,應該可以從權調兵吧!”

李延慶嘆了口氣,“如果可以從權調兵,天子爲何不索性把虎符也給殿下?我出汴京的時候就給殿下說過了,涉及軍隊的事情,殿下能不做就儘量不要做,用我的辦法,既不用調動軍隊,也能保住財富,殿下何樂而不爲?”

趙楷低頭不語,他知道李延慶說得對,父皇的猜忌之心極重,不管自己有什麼理由,只要調動了軍隊,而且還是違規調動軍隊,父皇都絕不會一笑了之,父皇不給自己虎符顯然就是留了一手,自己何必再去觸動這個禁忌?

“好吧!”

趙楷心亂如麻,還在爲如何向父皇解釋而煩亂,他沒有細想便答應了李延慶的方案,“那今晚就動手,回頭煩請李少君再和趙知州再好好談一談,讓他安排一些人手。”

.........

夜漸漸深了,二十餘萬百姓早已返回了各自家中,楓橋和碼頭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船隊開始緩緩啓動了,在岸上監視船隊的戴宗立刻向宋江發去鴿信,讓他提前做好攔截準備。

但出乎戴宗的意料,船隊並沒有前往無錫,走了三裡後,卻駛入了山塘蕩內,山塘蕩是一片佔地數百頃的窪地湖泊,它最大特點是水深,在湖心最深處達兩丈,而最淺的地方也超過了一丈。

戴宗暗叫不妙,他已隱隱猜到對方的企圖,急忙再派人去通知宋江,情況有變。

千餘鄉兵和數百衙役將山塘蕩兩岸封鎖,不準民衆靠近,同時用官船攔截住水蕩進出兩頭,不準當地的民船進入。

這時,一艘駛入湖心的大船開始傾斜側沉,用側沉的辦法,最大好處就是當水足夠深時,船隻沉沒後會倒扣在湖底,再想打撈船上的大箱子,工程量就相當巨大了,更何況朱勔的箱子都是鐵皮大箱,小民想偷偷來撈點好處也無從下手。

這無疑是極爲狠辣的一招,除非方臘大軍攻佔了蘇州,動員數萬民力來疏浚山塘蕩,否則根本無法將船隻內的三百八十餘口大鐵箱搬運出來。

當然,在種種方案中,沉船方案遠遠談不上爲上策,甚至還是一種下策,畢竟還要耗費大量人力才能把箱子挖出來。

其實李延慶至少想到了其他好幾種辦法。

比如他們宣佈將朱勔押送去嘉興處斬,相信還是會有數萬人會無償充當他們的護衛隊,護送他們南下。

再比如他們也完全可以把箱子卸下,運到城內保護起來,除非宋江的數百人想攻打姑蘇城。

再比如駛入太湖,太湖三萬六千頃,波光浩淼,宋江他們去哪裡尋找他們的蹤跡?

這些可以稱爲中策的方案李延慶都不想使用,他千方百計說服嘉王接受沉船方案是因爲他還有更深一層的想法,這些財富運送回京,也一樣被趙佶享樂揮霍掉,如果留在蘇州,趙佶有大量朱勔的不動產爲底子,或許不急於使用這批財物,當將來戰事緊張時,這批財物就會在真正需要它的地方發揮作用。

當然,如果趙佶非要急不可耐地要把財富重新挖出來揮霍,那李延慶也沒有辦法了,這種事情他也只能盡力而爲。

就在五十艘大船沉沒後,李延慶和趙楷便在侍衛們的護衛下離開了蘇州,李延慶推斷宋江一定正沿着運河向蘇州匆匆趕來,他便反其道行之,繞過宋江等人,走東北方向的常熟縣北上渡長江,迂迴返回了汴京。

宋江是天亮時趕回了蘇州,他站在山塘蕩北岸的一片蘆葦叢中,目瞪口呆地望着空蕩蕩的湖面,五十艘大船已全部沉入湖底,這着實令宋江心中充滿了失落,他本來對這批財富勢在必得,可現在他連一口湯都喝不到了,還白白耗費了那麼多路費。

阮氏三兄弟已經下水去探查情況了,宋江只能焦急地在岸上等待,大約半個時辰後,阮小五跳出水面,宋江急問道:“怎麼樣,有辦法撈起來嗎?”

阮小五搖搖頭,“大哥,船都是倒扣在水底,船艙入口還被鐵鏈鎖死,估計還不止一個艙門,我們根本進不去。”

“那能不能把船壁鑿開?”旁邊吳用問道。

阮小五苦笑一聲,“這五十艘大船都是千石海船,船壁非常堅固,還是內外兩層,裡面估計還有壓艙石條,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派百餘個水鬼來,弄上一兩個月,或許能把一兩艘船破開,可是.....這裡不是梁山泊啊!”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宋江望去,宋江的臉上苦得可以擰出水來,半晌,他只得長嘆一聲道:“我們身份已經暴露,久呆江南不安全,回去吧!”

衆人興趣蕭索,一腔熱血被冷水無情地潑滅了,一個個無精打采,只得跟着大哥宋江離開蘇州,返回了梁山泊。

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