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

李延慶立刻喜歡上了這個善解人意的大管家,他怕族長懷疑自己昨晚是爲了報劉承弘之仇,所以不敢提那十貫錢的事,沒想到這個楊大管家是個有心人,居然把這十貫錢送回來了。天』『 籟小 說

難怪能當上大管家,果然是個七竅玲瓏心,李延慶連忙感謝楊管家的好意,楊管家呵呵一笑,又讓人拿上來一袋米和幾斤肉,“這是我家老爺送給你的,對了,還有這個。”

楊管家從懷中摸出一張黃的紙,“這是你父親當年給我家老爺寫的欠條,老爺讓我一併給你。”

李延慶接過欠條,遲疑一下問道:“大管家,應該還有別的東西吧?”

楊管家向兩邊看看,便把李延慶拉到一邊低聲說:“還有點錢,老爺擔心你一個人,家有財不安全,等你爹爹回來以後再給他,慶哥兒就放心吧!既然老爺答應了,不會食言的。”

“大概有多少?”

楊管家想了想道:“你爹爹在李府幫忙養馬,說好每天五十文錢,也就是每月兩貫錢,其中一貫錢還債,剩下一貫錢就拿回家了,一年十二貫,四年就是四十八貫錢,這次老爺準備補給你爹爹五十貫錢。”

宋朝錢制,一貫錢一般都是七百七十文,這個李延慶也知道,可是父親每月工錢居然只有兩貫錢,這也太少了。

楊管家也有點尷尬,連忙解釋道:“你爹爹那身體你也知道,他在李府養馬也真做不了什麼,每天就是幫忙鍘鍘草料,真正的馬伕每月也才四貫錢。”

“我只是隨便問問,讓楊管家費心了!”

“應該的!應該的!對了,慶哥兒說說看,這房子要他們怎麼弄?”

“族長沒有交代嗎?”李延慶試探着問道。

“族長交代得比較含糊,我就想問問慶哥兒的意思。”

李延慶雖然從前也家境貧寒,但也不至於住這種泥屋子,四壁漏水不說,屋裡一年四季陰暗潮溼,寒氣很重,對身體傷害極大,貧寒人家壽命不長也和居住條件惡劣有直接關係。

難得有這次機會,他一定要給父親徹底改善一下居住條件,李延慶便一指屋子,“前段時間下雨,屋裡到處漏水,牆也快塌了,要不就咱們就簡單點,用青磚重新砌三間屋子吧!”

楊管家嚇了一跳,這還叫簡單,這就是重建啊!居然還要用青磚,這臭小子的心比老爺還黑啊!

“這個....這個.....”

李延慶斜睨他一眼,見他滿臉難色,便以退爲進,淡淡道:“如果大管家嫌麻煩,那就算了,改天我去感謝族長的好意。”

楊管家跟了老爺三十年,實在太瞭解他,吃下去的東西從來不會吐出來,這次不僅免了李大器的五百貫錢債務,還把從前的工錢全部補足,這是前所未有之事,足見老爺看重這孩子,難道真如府中傳言,這孩子被大祖附身了嗎?

楊管家又想到反正重建祠堂也要買青磚,這幾間小屋也用花不了多少,就當一起建了,他便點點頭對李延慶道:“老爺讓我來好好修一下房子,既然慶哥兒想重建,那我就斗膽替老爺答應了。”

李延慶笑道:“大管家最好還是去請示一下族長,萬一族長責怪大管家擅自做主,我就不好意思了。”

楊管家心中詫異,這小屁孩真是個小人精啊!這麼小就懂得人情世故,長大還得了。

他呵呵一笑,“慶哥兒說得對,我是要請示一下老爺,不過我估計老爺一定會答應。”

楊管家隨即吩咐幾名瓦匠,“你們量量尺寸,算算需要多少磚石木料,回頭給我寫份單子!”

他又給李延慶打了招呼,便帶着一名家丁匆匆走了,剛走到門口他又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回頭道:“明天一早,慶哥兒自己去鎮裡的學堂讀書吧!我已經給姚師父說好了,慶哥兒什麼都不用帶,人去就行了。”

“謝謝大管家!”

大管家走了,胡大娘拿了幾個碗和水壺來招呼瓦匠們喝水,她把李延慶拉到一邊,笑得滿臉開花,“慶兒,真有你的啊!居然讓族長替你修磚房,就算你祖父也沒有這個面子。”

李延慶一笑,拎起幾斤豬肉遞給她,“大娘,這個你拿回去做給青兒吃。”

胡大娘連忙擺手,“今天已經拿你那麼多東西了,這個你自己留着,給你爹爹補補身體。”

“等我爹爹回來,這肉也該壞了,我又不會做,大娘就拿去吧!”

胡大娘想想也對,便收下了,“那好吧!今晚大娘做頓紅燒肉,慶兒和青兒一起吃。”

李延慶又給了她半袋米,胡大娘這次怎麼也不肯要了,李延慶卻不管,直接把米扛去她家廚房。

胡大娘心中感動,便找到兒媳婦商量,“慶兒這孩子聰明又懂事,總算老天開眼,他也要去讀書了,青兒娘,咱們也得表表心意啊!”

青兒母親在生青兒時虧了氣血,身體一直很弱,平時不太出門,在家裡紡紗織布,賺點小錢補貼家用。

她想了想,回屋取了一匹她自己紡染的青布,對婆婆道:“這段布我打算給大郎和青兒各做一身過年衣服,青兒去年還有一套新衣服沒穿,今年就不給她做了,我們今晚給慶兒趕製一身衣服,讓他明天穿了上學去。”

胡大娘一拍巴掌笑道:“這個想法好,上學總要穿新衣服的,他那身羊皮破襖太寒磣了,別人會笑話他,咱們抓緊時間,今晚就縫製出來。”

婆媳二人說做就做,當天晚上便給李延慶縫製一身直裰新衣,次日天不亮便給李延慶換上,又將他的頭束了髻,雖然長度不足,但戴上頭巾就看不出了。

臨走時,胡大娘還給他帶了幾個粗麪饃饃路上吃,李延慶感激不盡,滿懷期待地上學去了。

......

李延慶所在的鄉叫做孝和鄉,方圓數十里,管轄着大大小小二十幾個村莊。

鄉中心叫做鹿山鎮,是湯陰縣三大鎮之一,又叫孝和鎮,距離李文村不遠,沿着官道向北走三裡就到鎮子了。

鹿山鎮有兩三百戶人家,以官道爲中軸線向東西兩側擴散,佔地面積頗大,鎮裡至少兩成人家都姓李,和李文村的李姓人家同族不同房。

鎮子當然是孝和鄉最熱鬧之處,寬闊平坦的官道從小鎮中間穿過,兩邊分佈着數十家店鋪,有雜貨鋪、藥堂、騾馬行、綢布莊、銀鋪、質庫、酒館、客棧等等,甚至一間叫做‘怡春院’的大門前總站着幾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惹得旁邊路人對她們指指點點。

各種小攤小販更是擺滿了官道兩旁,不斷地高聲吆喝,這幾天天氣不錯,官道上車來人往,格外熱鬧。

習慣了從前的繁華都市,李延慶的骨子裡早已刻上了城市的烙印,所以他每次從小村莊來到集鎮時,都會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彷彿時空在這裡融合了。

“慶哥兒!”

李延慶忽然聽見後面有人叫他,一回頭只見李二李三兩兄弟氣喘吁吁向這邊跑來,見他們二人完好無缺,估計族長真的饒他們這一次了。

“我們去叫你一起上學,胡大娘說你已經走了,我們一路追趕,累死了!”

“我們村除了你們,還有誰在學堂讀書?”李延慶好奇地問道。

“沒有了,加上你,就我們三人。”

兄弟二人哥哥叫李光宗,今年八歲,弟弟叫李耀祖,今年六歲,兩人率真開朗,也沒有什麼頭腦,大家都叫他們李二李三,今天臨行前父親再三叮囑他們好好感謝李延慶,可見了面他們卻忘了。

兄弟二人一左一右夾着李延慶,滿臉興奮地問道:“慶哥兒,聽說你殺了血狼,是真的嗎?”

李延慶一轉念,便知道他們說的是劉承弘那條赤色獒犬,笑道:“一條狗而已,又不是真的狼。”

“那可不是一般的狗,比狼還兇,這鎮上誰不怕它,每次劉福兒帶它來我們學堂撒野,嚇得我們誰也都不敢出房門,你居然把它殺了,厲害啊!”

兩兄弟豎起大拇指,滿臉崇拜,李延慶忽然覺得自己要變成第二個劉福兒了。

“對了,我們學堂在哪裡?我還沒有去過呢!”李延慶撓撓頭問道。

“喏!那不就是嗎?”

兄弟二人一指官道對面,李延慶順着他們手指方向望去,只見官道對面是一片竹林,竹林深處有一座大院,一條小溪從竹林中潺潺流出,環境十分幽靜,一人高的院牆包圍着五六間老舊的瓦房,院門草檐上掛了一塊牌匾,上面龍飛鳳舞寫着四個大字,‘鹿山學堂’。

原來這裡就是學堂,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樣,倒有點像家鄉農村裡的小學,如果再掛一面紅旗就更像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