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

天亮後,臨安各地開始鞭炮聲大作,這段時間隔三岔五就有鞭炮聲響起,慶祝徐州大勝,慶祝宿州大勝、慶祝攻佔大名府、慶祝泗水大捷等等,民衆也漸漸習慣了,不過今天的鞭炮聲似乎比平時更加響亮一點,很多民衆都跑去買了《早報》,《早報》的內容確實令人歡欣鼓舞,攝政王出奇謀火燒任城,全殲三萬女真精銳騎兵。

全殲三萬金兵,這便意味着宋軍收復了京東兩路,整個臨安城都沸騰起來,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此事。

中午時分,在緊靠太學的三元茶樓內,一羣太學生正在熱烈地議論着目前的戰局。

“我估摸着宋軍實施空城計,把百姓事先遷移走,城內堆滿了引火之物,待金兵在城內過夜時放火燒城,然後宋軍把城門堵住,讓金兵出不來,三萬金兵當然全部命喪任城,要不怎麼叫火燒任城呢?”

一名太學生按照《早報》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引來衆人一片贊同。

有人讚歎道:“攝政王真正的奇兵是走海路北上,讓金兵做夢也想不到,前兩天《早報》不是說,咱們出奇兵攻佔了大名府嗎?這奇兵就是從海上過去的,打了守城敵軍一個措手不及,聽說戰船已經封鎖了黃河,使金兵無法南下,收復中原指日可待了。”

“可是冬天到來時,黃河結冰,金兵一樣可以南下的。”

“黃河結冰至少還有半年呢!那個時候中原早就收復了,就算金兵來了也不怕,咱們就打城池攻防戰。”

一名士子幽幽道:“攝政王爲什麼要攻打大名府,不就是爲了把戰場留在河北嗎?同時也爲收復河北打下根基。”

一羣士子頓時安靜了,忽然有人一拍桌子,“高明啊!”

士子們這才恍然大悟,紛紛不吝言辭地讚揚起來。

這時,一名士子奔了進來,高聲道:“你們聽說了嗎?太上皇駕崩了。”

茶樓裡頓時安靜下來,有人小聲道:“現在才死,便宜他了!”

“就是,安葬他還不知要花多少錢,生時造孽,死了還要成爲負擔!”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對趙佶之死充滿了譏諷,卻沒有一句好話,很快,大家的話題又轉到戰局上來,這才他們關心的大事。

這還是讀書人稍微關心一點,對於普通老百姓,太上皇之死他們更沒有興趣,連次日的《早報》,也只在政務一版的最下方發了一則訃告。

趙佶的去世就像一陣風似的,吹過後就消失了,幾個月後便完全被人遺忘,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這段時間完顏斜也着實有點焦頭爛額了,宋軍的全面進攻來得太突然,尤其李延慶從海路進攻更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完顏斜也是在大名府被攻陷五天後,才意識到是宋軍攻佔了大名府,而不是高慶裔彙報的梁山亂匪,那麼宋軍是從哪裡殺來的?

完顏斜也想了半天才把目光盯在大海上,只能是走海路殺來,趁現在是東南風,宋軍的海船可以一路北上。

不過雖然猜到是宋軍攻佔了大名府,但完顏斜也依舊不露聲色,而是利用高慶裔的軍隊奪回大名府,只是他沒想到高慶裔也是老奸巨滑,五萬大軍連續五天攻城,卻連城頭都沒有碰到,着實令完顏斜也惱怒萬分。

第十天時,完顏斜也再也按耐不住,最終決定出兵大名府,同時派人趕往上京府向狼主送信,他強烈要求停止攻打草原,集結兵力和宋軍決戰。

目前燕山府有十三萬軍隊,完顏斜也令完顏希尹率三萬漢軍駐守燕山府,他親自率領金國大軍南下,包括女真、渤海、高麗、契丹、奚等各部落軍隊,共計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大名府殺來。

目前完顏斜也最糾結的是中原五萬金兵的情況,現在黃河以南的消息基本上已經斷絕了.

雖然金國在黃河以南有不少情報點,但問題是,黃河以南的所有飛鴿傳信都要經過大名府中轉,然後再由大名府換信鴿轉到燕山府。

失去了最關鍵一環,南方的情報點也就失去了作用,使金兵成了聾子和瞎子,除了他從京兆府的情報點得知宋軍已全面北伐外,其餘細節他都一無所知。

這天黃昏時分,十萬大軍抵達恩州清河縣,大軍在縣城外暫時駐紮下來,次日一早再繼續南下。

士兵們在忙碌的安扎營帳,這時,清河縣令帶着一名商人來找完顏斜也。

“齊縣令,找本王有什麼事?“

完顏斜也因爲身份極高的緣故,他對下面的官員也頗爲客氣。

“卑職一來感謝殿下沒有擾民,其次是有關於中原的消息要告訴殿下。”

前兩天,完顏斜也下令河北各州縣收集中原的情報,提供準確情報者將有重賞,他自己沒辦法搞到中原情報,只能寄希望於河北的官員了。

完顏斜也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什麼消息?”

齊縣令對身後的一名商人道:“你來說吧!”

商人戰戰兢兢道:“小民在徐州有家店鋪,前兩天接到店鋪的鴿信,說是黃河封住了,無法渡河,信中提到徐州死守,兩萬金兵遭遇十萬宋軍圍攻。”

“什麼!”

完顏斜也一把抓住了商人,怒吼道:“你說什麼?”

商人嚇得魂不附體,渾身哆嗦,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完顏斜也放下他,“鴿信在哪裡?”

商人戰戰兢兢將一卷鴿信遞上,完顏斜也急忙打開細看,眼前鴿信上果然寫着十萬宋軍圍攻兩萬金兵的消息,雖然沒有寫結果,但足以讓完顏斜也心急如焚,至少他最期盼的一件事情沒有發生,兩支金兵並沒有合二爲一。

這是他最希望的結果,兩支金兵合二爲一,那就是五萬大軍,不懼任何宋軍,但如果沒有合併,很可能就會被各個擊破了。

完顏斜也心中彷彿在滴血,十萬大軍,極可能就是李延慶從關中調來的那支十萬京兆軍了。

半晌,完顏斜也冷靜下來,又問道:“你的鴿信還能往來嗎?”

“還可以,如果大王需要的話?”

“立刻發鴿信去問徐州金兵情況如何,還有鄆州的金兵情況如何,一併問清楚,然後告訴我。”

“大王,天要黑了,恐怕最快也要明天清晨。”

“那就明天清晨發信,我希望明天天黑前得到準確情報。”

“小人明白了!”完顏斜也隨即派一隊親兵跟隨這名商人。

完顏斜也長長嘆息一聲,如果說是因爲朝廷戰略失誤,暫時放手宋朝去攻草原,才導致今天的被動。

可是草原又不能不打,這個戰略決策本身並沒有問題,歸根到底還是金國的實力不濟。

當年攻遼時,五十萬遼兵和二十萬奚兵被殺戮了大半,如果當時接受投降,那麼金國的兵力也不至於象今天這樣捉襟見肘,如果河北和中原不要搶掠殺戮那麼狠,徹底將之破壞,那麼劉豫和高慶裔也有足夠的財力招募軍隊。

可現在後悔也沒有用了。

完顏斜也負手來回踱步,他想起了另一件事,不由一陣心煩意亂,狼主竟把完顏闍母派來出任副帥,還竟然擁有金狼頭令,這讓完顏斜也感到了一種不信任。

據說狼主和渤海以及高麗達成了某種協議,將河北的人財物送一半給渤海部以及高麗部,這卻是完顏斜也不能接受的。

估計完顏闍母前來,就是爲了完成這個協議。

完顏斜也暗暗咬牙,只要自己一天在河北,完顏闍母就休想洗掠河北。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