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

щщщ▪Tтká n▪C〇 宋興元年三月下旬,梁山軍舊將張榮聯合石秀等人,在梁山泊重新舉起了抗金義旗。

濟南知府張簡聞訊大怒,立刻召集五千軍隊,殺氣騰騰趕到梁山鄆州,張榮卻率軍南退到濟州,張簡再殺到濟州。

這時,劉唐卻率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偷襲歷城縣得手,抓捕了張簡全家,張簡大驚失色,率軍匆忙趕回濟南府,卻在路上被石秀率一萬大軍伏擊,張簡軍大敗,被殺者兩千餘人,投降近半,張簡也死在亂軍之中。

東京汴梁城,此時的汴梁已經變成了齊王劉豫的王府所在地,或許是出於對東京的懷念,劉豫在定都汴梁後,又重新令人組織民夫把外城牆修復了,但外城只剩下南城和東城部分建築房舍,北城和西城都已是一片廢墟,無奈,劉豫只得將北外城闢爲軍營,將西外城用來種糧食種菜。

昔日繁華的東京只剩下三十餘萬人口,商業繁盛之地只有大相國寺一帶和潘樓街一帶,在大相國寺西南角有座佔地頗大的酒樓,叫做時樓,原本也是東京十大名酒樓之一,原來的主人是外戚張崇,早已逃到臨安,在臨安也開了一座時樓,汴梁的時樓賣給了大糧商劉雲,劉雲在前年因私通宋朝被殺,家產也被拍賣,這座時樓幾經轉手,現在已經搞不清楚它真正的主人是誰了。

這天上午,一名商人模樣的男子走進了時樓,此時是下午休息時間,時樓改爲賣茶,樓上樓下坐了不少茶客。

商人走進大門對夥計道:“三位客人,想去後院!”

“客官後院請!”

夥計熱情地帶着商人向後院走去,見左右無人時,夥計低聲道:“掌櫃在賬房,你自己去!”

可能誰也沒有想到,這座酒樓的真正主人卻是京兆軍,只不過是一個姓吳的商人代京兆軍買下,使這座酒樓成爲京兆軍在汴梁的情報據點。

商人來到賬房敲了敲門,開門的是掌櫃,裡面還有一人,年約三十餘歲,叫做李孝天,他是酒樓的賬房,但同時也是京兆軍在汴梁的情報頭子。

“怎麼樣,有消息了嗎?”李孝天見商人走進屋,便笑問道。

商人姓蘇,名叫蘇良,也是一名情報探子,他是負責從齊王宮內打探消息,這時,掌櫃已經出去了,蘇良取一張椅子坐下,點點頭,“劉豫決定出兵了,從泗州調兩萬軍,再從汴梁調一萬雲從軍,一共三萬軍,由劉益統帥,去梁山泊鎮壓張榮造反。”

“徐州的金兵不動嗎?”

“沒有金兵的消息,或許劉豫認爲鎮壓造反不需要動用金兵。”

目前劉豫有大軍十二萬,其中六萬部署在東南一線,洛陽部署了兩萬,汴梁部署了三萬,濟南府五千,鄧州五千,現在濟南府的五千已經被滅,劉豫不得不調動重兵去鎮壓,三萬人對劉豫而已,確實算是重兵了。

“現在調兵到哪一步了?”

“半個時辰前纔剛剛派人去泗州傳令,泗州來回就要六天,整合兩天,再行軍兩天,卑職估計抵達梁山泊也要十天後吧!”

李孝天立刻寫了一封鴿信,綁在鴿腿上送走,信鴿飛起,盤旋兩圈向南方臨安城飛去。

.........

臨安皇城監國堂,李延慶負手站在陶盤地圖前,注視着地圖上的紅旗變化,紅旗、黃旗、白旗和黑旗,這表示四支軍隊紅旗是宋軍,黃旗是中原的齊軍,白旗是河北冀軍,黑旗自然就是金兵了。

在中原和河北有兩支黑旗,一支在徐州,旗上標註兩萬人,另一支在大名府,旗上標註三萬人,河北和中原實際上是掌握在這五萬金兵的手中。

李延慶所指的戰略破點是梁山泊,實際上是指山東半島,整個山東半島只有五千軍隊,它無疑將成爲宋軍沿海路北上的最佳登陸點,在山東半點站穩腳跟,向北可進攻河北,向西可進攻中原,向南可和江淮連爲一片。

而劉豫原是濟南知府,山東半島是他絕不會放棄的老巢,他不會坐視梁山泊的義軍,會源源不斷派軍隊前去剿滅,恐怕還沒有等他反應過來,梁山泊便成爲剿滅他戰爭資源的巨大黑洞。

李延慶伸手將大名府的黑旗插到梁山泊,這纔是李延慶希望的,梁山泊的黑洞將這數萬金國士兵一併吞沒。

“啓稟殿下,汴梁有鴿信送來!”身後有士兵稟報道。

李延慶轉身,從士兵手中接過鴿信,慢慢展開,上面只有一句話,‘泗州兩萬軍,汴梁一萬軍,即將征討梁山泊,泗州調兵令上午派人送出。’

李延慶點點頭,這樣一來,韓世忠他們面對的齊兵只有四萬人了,也算是他的意料之中。

沉思良久,李延慶伸手從青州取過一面紅旗,直接插進了梁山泊內。

..........

黑夜中,一萬宋軍精銳正沿着濟水南岸,疾速向西南方向行軍,在濟水中同時也航行着五十艘千石大船,滿載着各種戰略物資以及一千水軍,他們的行軍方向是梁山泊。

這一萬宋軍由燕青統帥,他們是在青州博興縣登陸,便立刻向梁山泊進發,雖然濟南府的五千齊軍被全殲後,整個山東半島已經沒有劉豫的軍隊,但宋軍還是很謹慎,儘量在夜間行軍,不使自己被發現。

對於李延慶而言,山東半島已經是囊中之物,他並不急於佔領,他的當務之急是將梁山泊的義軍打造成風暴眼,攪動整個中原局勢。

然後在渾水中摸魚,等金兵意識到宋軍已經出兵時,宋軍已在河北站穩了腳跟。

天快亮時,一萬宋軍抵達了須城縣,張榮和石秀、劉唐等人前來迎接燕青的到來,衆人都是梁山舊將,緊緊擁抱一下,尤其劉唐和燕青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在晁蓋死後,對宋江極爲憎惡,完全投靠了盧俊義。

燕青並沒有在衆人面前擺上司的架子,雖然他是都統制,級別要比衆人高得多,但對這三個剛剛加入宋軍草莽,感情上或許還接受不了,他得徐徐圖之。

燕青抱拳笑道:“各位大哥,從現在開始,我率領的一萬軍隊也成爲梁山義軍的一員,希望我們能並肩作戰,早日收復家園。”

張榮已經事先知道都元帥的安排,將一萬精銳軍隊混入義軍中,他當然歡迎這樣的安排,這種扮豬吃虎的謀略必將沉重打擊劉豫的僞軍。

尤其燕青說了一句並肩作戰,這就表明了燕青並不是來吞併義軍,這對張榮等人十分重要,雖然他們已接受了李延慶的封官,但他們的草莽思想還沒有轉變,還缺乏天下軍隊一體的認識,這也是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歡迎燕都統與我們並肩作戰,我們會聽從燕都統的調度,正如燕都統剛纔所言,大家齊心合力,早日收復家園。”

張榮也及時表了態,他會聽從燕青的調度,也就服從燕青的命令。

衆人進了城,來到州衙,這裡已臨時改爲義軍軍衙。

燕青取出一幅地圖在桌上鋪開,對衆人道:“根據我們的情報,三萬齊軍已經從汴梁出發,沿着濟水向鄆州殺來,現在應該是剛剛出發,最快兩天會到達這裡,都元帥要求我們全殲這支軍隊。”

張榮遲疑一下道:“但對方的情況我們還不是很清楚。”

“知己知彼,方百戰不殆,我已經派斥候前去探查敵軍的情況,很快就會消息傳來,不過我建議我們依舊兵分兩路,張榮將軍率兩萬人撤向濟南府,拉長戰線,我則率一萬軍伺機出擊,將敵軍各個擊破。”

燕青說完,望着張榮,等他的表態,張榮沉思片刻,又和石秀、劉唐商量了片刻,他便點點頭,“願聽從燕都統的安排!”

衆人立刻行動起來,張榮率領軍隊將須城縣的各種糧食軍資搬進了梁山泊,他隨即率兩萬大軍向濟南府方向撤退。

燕青則率一萬軍隊藏進了八百里茫茫水泊,耐心等待戰機到來。

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