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睿漢的打賞!)

在這種複雜詭異的情況下,選用一個毫無背景的直臣、忠臣去掌握江南鹽業命脈,顯然是天子最願意看到的局面。

歸根到底還是利益二字。司禮監和壽寧伯之間的利益;東廠和錦衣衛之間的利益;天子和羣臣之間的利益......

參悟其中關節的謝慎只覺得分外舒暢,渾身上下清爽不已。

與王守仁辭別陸淵後二人便回到客店等候消息。

果不其然,三日後王守仁的叔父,鹽運副使王宿便安然回到了運司衙門,王守仁和謝慎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往相見。

王宿見到王守仁自是老淚縱橫,他這次能夠逃出昇天可多虧了這個侄兒。

“叔父受苦了,侄兒不能儘早救叔父出獄,實是罪過。”

王守仁自然是忠孝之輩,這一番話也不是什麼場面話而是情真意切,句句感人肺腑。

“若不是守仁,老夫怕早就飲恨而死了。”

王宿無奈一笑,長嘆一聲。

謝慎發現這個年歲只有四十上下的男人已經被折磨的不成樣子。非但蓬頭垢面,髮絲散亂,就連衣衫都皺成一團,隱隱還能看見血跡。

王宿在按察司牢中肯定吃了不少苦頭,東廠那幫人更不是省油的燈,把王宿提走的這幾日肯定也是嚴刑拷問。

若再晚幾日想出辦法,王宿還真不知道能不能挺過來。

“叔父,忘了跟您說。這位是我的好友謝慎,這次營救您的法子就是他想出來的。”

王守仁擦去眼角淚水,激動的說道。

王宿眼眸微微一轉,望着謝慎,嘴脣上下蠕動,進而衝謝慎拱手滿施一禮。

謝慎嚇得連忙上前虛扶起王宿,連連道:“使不得,王大人使不得。小子不過略盡綿薄之力,當不起王大人如此大禮。”

讓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對自己行大禮,謝慎總是覺得有些奇怪。

“恩公,請再受某一拜!”

王宿卻彷彿沒有聽到一般,再衝謝慎拜了一拜。

謝慎直是有些無可奈何,不知該做些什麼。

拜完之後王宿沉聲道:“恩公且聽某說,此事之後某便打算辭官回餘姚養老了。若是恩公有需要,某願意將畢生所學盡數相授!”

謝慎聽得心中一驚。此事過後,崔灃上位幾乎已經成了定局,但這並不是說王宿就得讓位。他是副職,完全可以繼續在運司衙門裡混吃等死啊。

王宿究竟因爲此案遭受了多麼非人的折磨,竟然自此看破俗世紅塵,毅然決絕的要辭官?

“王大人這是何必呢。”

謝慎嘆息一聲道:“不過若是王大人心意已決,小子也不好多說什麼。素聞王大人博聞強識,作得一手好文章。王大人若是不嫌棄,小子願意向王大人請教。”

這些官場老手都是科班進士出身,寫八股文的水平都不會太差。何況這王宿確實在江南文壇有些名聲,若是能夠向他討教一二還是對謝慎有益處的。

至於拜師還是算了吧,不是謝慎瞧不起王宿,是現在的局勢太過微妙。

在這種時候拜師王宿,簡直就是給自己的科舉之路增加難度。

王宿顯然也清楚這一點,故而閉口不談拜師一事,二人之間權當以文會友,做個忘年友罷了。

“咳咳,叔父...有什麼要說的我們不妨回去再說,侄兒早就備好了酒菜等着爲叔父接風洗塵呢。”

“好,好啊!”

王宿撫掌大笑:“我們便回去再聊。老夫被他們關了數日,早已腿腳發軟,咱們便走回去,正好活動一番筋骨。”

日影西斜,三人相伴出了運司衙門,闊步朝暫住的客店而去。

......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陸淵和東廠,錦衣衛密談之後,總算鬆了一口氣。

原本毫不相讓,至死方休的喬總旗也終於鬆口,同意與東廠各退一步,不再追究巡撫劉德的“罪行”。而東廠方面,則不再相逼,答應保全罪臣,前鹽運使盧仲景一條性命。

最終,雙方一致推舉原運司衙門判官崔灃爲新任鹽運使。

這個結局對於陸淵來說絕對是最理想的。

一來他不用寫奏疏痛書劉德的“罪行”。二來他也不用夾在錦衣衛和東廠中間,兩邊受氣。

讀書人最看中的是風骨。他與劉德私交甚好,甚至爲家中小輩定下了婚約。若他因爲畏懼錦衣衛而最終參奏劉德,會被江南士子認爲是不義之舉,脊樑骨都可能被人戳斷。

而且他思量再三,覺得投靠壽寧伯是一招險棋,弄不好就會身敗名裂。

壽寧伯的身份太敏感,很容易遭到圍攻,這種時候他衝到前面給壽寧伯搖旗吶喊不是給都察院的那些老匹夫指摘的機會嗎。

這步棋不見得大錯,卻會像一個泥沼一步步把他拖進深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自家侄兒講,推舉崔灃的提議是謝慎想出來的。這個小子真了不得啊,若不是他提出的這個法子,陸淵真可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平日裡這個謝慎不顯山不漏水,想不到關鍵時刻竟然有這麼大的用處。

陸淵之前對謝慎也有好感,但也僅僅限於好感罷了。

那日在翠湖陸淵與陳方垠共賞美景,謝慎在一旁作的幾首佳作,讓陸淵看到了他的才華。

當時陸淵不過以爲此子頗有才華,中舉登科是遲早的事。

而這幾日,陸淵對謝慎的觀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陸淵看來,謝慎不像是一個只有十三歲乳臭未乾的生員,而像是一個歷經宦海沉浮,老奸巨猾的閣臣。

謝慎的心機城府,做事手段都是無可挑剔。最重要的是,他忖度人心的本事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這世上,最難測的便是人心。

此子年紀輕輕,便善於忖度人心,到了官場上自然是順風順水,前途不可限量。

陸淵竟然生出了惜才之意,此子並非池中之物。今日施恩與他,將來得到的回報必定不少。

......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四百三十章 醫者仁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與邸報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覓清幽第四百三十七章 廷推角力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七十五章 連中小三元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廠緝查第五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一百四十七章 鎮守太監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大文魁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閣尊乎?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言上疏刷聲望第八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五百二十章 冤家路窄(下)【第二更,求雙倍月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自有風骨第四百三十八章 華亭縣令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風疾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運來第一百五十章 應對之策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三百六十八章 與王守仁談心學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士錢寧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一百四十一章 詩哉茶哉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報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鄭訓導的過往(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風景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大文魁第二百九十五章 漏網之魚(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雙雙金鷓鴣第四百六十九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亂用詩詞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官啦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風景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吏檢舉第三百八十五章 內廷外朝之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會王華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撫院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親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子報仇(三)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二百九十七章 連鎖反應(第三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第三百三十章 劉大夏督餉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顏三衛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五十二章 巡撫按臨第一百五十七章 宴中百態(三)第二百九十章 朱希周的背景第三百一十一章 原來是中毒(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寧員外的執念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賓第三百五十四章 儲君好纔是真的好第二百二十二章 鄉試前夕第二百四十四章 謝狀元第十六章 青年版陽明先生第三百六十一章 私心與公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寧王謀反(一)第四十一章 巧論倭患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七十五章 連中小三元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氣勢,你還別不服!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閣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楊家有子初長成第五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上)【第一更, 求雙倍月票!】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人歸(爲堂主戰Dna火萬賞加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血明志第五百三十三章 會館遭賊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六十八章 國運之爭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書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宴中百態(三)第二百五十章 謝修撰的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