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陸淵的抉擇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無念傷辰的打賞~)

官場之上從來沒有對錯之說,認得只有利弊。

陸淵是前首輔劉吉的門生,劉吉致仕後陸淵也就沒了靠山。

前些日子他和提學官陳方垠同遊翠湖,自然不是昔日同年好友重聚敘舊那麼簡單。他是想通過陳方垠接觸京師的貴人,以圖仕途更進一步。可陳方垠卻是哈哈一笑,絕口不提此事。擺在陸淵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一個是悽風苦雨獨自承受,另一個是馬上找一個新的靠山。

壽寧伯張鶴齡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君是張皇后的親弟弟,年紀輕輕便繼承爵位,看他的樣子似乎對政事頗有興趣。

當今天子專寵張皇后,幾乎對皇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照這樣發展下去,張鶴齡未必沒有機會效仿前朝首輔萬安靠拍後宮馬屁上位。而且張鶴齡比之萬安有一個先天的優勢,那就是他是張皇后的親弟弟,哪有姐姐不幫弟弟的道理?

劉閣老倒臺了,陸淵自然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眼下張鶴齡並不算官位顯赫,陸淵此刻投靠,還可以在張鶴齡心中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只是投靠效忠也是需要誠意的,陸淵一直不知該如何表明心意。

今日喬震的一番話讓他有了思路。

鹽運使盧仲景案牽扯出了很多利益方,這倒也正常。不過“壽寧伯”張鶴齡這時站了出來還是有些讓陸淵驚訝的。這麼看來,陛下命令錦衣衛前來徹查此案就是因爲皇后娘娘吹了耳邊風,而皇后娘娘自然是挨不過壽寧伯這個親弟弟的軟磨硬泡。

錦衣衛辦案從來不講理字,他們只需要向天子負責。故而天子對本案是什麼態度就直接左右了錦衣衛辦案的結果。

這一點即便是指揮使牟斌牟大人也不能改變。

從喬震剛剛透出的口風看,陛下似乎是想安撫張皇后和壽寧伯,那麼勢必要對鹽運使盧仲景進行平反。

既然有平反便免不了有治罪。作爲上書彈劾盧仲景的第一人,巡撫劉德自然是治罪的對象。至於剩下的什麼布政使司,按察司官員陛下也知道不過是附和劉德,自然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麼說,剛剛喬震是在暗示他站出來表面態度,參劉德一本?

巡撫衙門和三司衙門同在杭州府,陸淵和巡撫劉德也是擡頭不見低頭見。如果這一本參不倒劉德,陸淵的日子就有些難過了,故而他頗是猶豫。

喬震見狀冷笑一聲道:“右布政使薛大人已經答應上書參奏劉德,陸臬臺還不放心嗎?”

喬震的話說到這個份上,陸淵也算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他最怕的是自己孤身一人上奏,那樣滿朝文武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到他的身上。但如果此事有右布政使薛徵出面牽頭,他的壓力就會小上許多。

喬震這次看來是早有準備,竟然已經說服了布政使薛徵出頭彈劾劉德。

不過陸淵還是有些憂慮,他衝喬震拱了拱手道:“敢問這件事情牟指揮使是什麼意思?”

喬震一敦茶杯,冷冷道:“陛下是什麼意思,指揮使便是什麼意思。喬某這麼說陸臬臺可明白了?”

牟斌自打當上了錦衣衛指揮使,就以忠義贏得了滿朝文官的讚賞。此君爲人正直,雖然掌管的是錦衣衛這樣令人聞風色變的機構,可卻不濫用職權,甚至對下詔獄的官員以禮相待。陛下也對牟斌十分信任,經常聽取他的意見。

但牟斌再怎麼老好人,卻也不可能代替皇帝的意志,只要天子下令逮捕劉德,牟斌也是會毫不猶豫的執行的。

而眼下天子顯然已經被張家人說動,準備拿巡撫劉德開刀了。

好在當今天子仁德,不濫殺大臣。即便劉德倒臺,也不會有殺身之禍,最多是罷免流放罷了。

這樣絕好的機會擺在面前,陸淵自然心動了。

如果能夠用此事討好壽寧伯,他身後便算有了靠山。

思忖了片刻,陸淵咬牙道:“陸某願意陳寫奏疏參奏劉德。”

喬震撇了撇嘴,似笑非笑的說道:“那陸臬臺可要早些動手了。布政使薛大人的奏疏恐怕已經在差送京師的途中。等薛大人和陸臬臺的奏疏到了京師,呈供陛下御覽,我們北鎮撫司也好動手拿人。”

錦衣衛尤其是北鎮撫司的番子拿人是不需要經過任何大明的司法程序的。

陸淵雖然早就對錦衣衛的跋扈有所耳聞,可現在聽到喬震親口說出來還是覺得有些不寒而慄。

“陸某這便去寫,寫好便派人四百里加急送到京師,喬總旗可還滿意。”

喬震點了點頭道:“陸臬臺是明白人,等喬某回到京師,壽寧伯那裡我可以代爲引薦。”

這纔是陸淵真正想聽到的話,他抑制住心中的狂喜,衝喬震一禮道:“大恩不言謝,喬總旗的恩情陸某記下了。”

“你們文人就喜歡這些虛的東西,都是爲陛下做事有什麼謝不謝的。”

喬震拂袖起身道:“既然陸大人要陳寫奏疏,喬某便不叨擾了,告辭!”

陸淵還想說些什麼,喬震卻是已經邁着方步走出了書房。

......

......

王守文在廊廡中吃着乾果點心,院試上榜的喜悅早已消失殆盡。

見謝慎閉目不語,一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王的樣子,王守文終於忍不住道:“慎賢弟,你怎麼這麼心安。來人若真的是錦衣衛,他們在府中待了這麼久,陸伯父不會出事吧。”

陸家和王家是世交,王守文這個反應到也不算奇怪。

謝慎睜開眼睛沉聲道:“如果陸大人真的犯了國法,錦衣衛來拿他還會用這麼長時間嗎?我看錦衣衛不像是來陸府拿人的,倒更像是和陸大人商議些什麼要事。”

聽到這裡,王守文稍稍心安。就在他擡頭向窗外望的一瞬,一隊身着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力士踏步而過,嚇得他呆立當場,面色慘白。

......

......

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三百章 西域局勢(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縣學第一課(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鄉(一)第十章 縣尊之恩第三百五十二章 情字傷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爲名士第三百零二章 當侍東宮(第三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五十五章 紹興府試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下反轉了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百二十七章 救救小生吧!第十一章 拜師教諭第十六章 青年版陽明先生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醫他爹第七十一章 院試風波(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御馬監太監第一百八十五章 從癸丑到甲寅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惡揚善的縣學生員第九十三章 參悟玄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酒樓計劃提上日程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丘之貉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九章 放榜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百一十三章 楊家有子初長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國運之爭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燒吧,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貴的謝修撰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也要檢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貫徐元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四百九十三章 錢寧出逃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大人的心思你別猜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難題(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報信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會寧員外(二)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灘塗種棉花(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廠緝查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惡揚善的縣學生員第八十三章 洞若觀火第四百二十八章 錦衣晝行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聖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織造廠(下)第三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貫徐元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攻守之勢異也【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華的逆襲第五百零六章 全城搜查(第十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強勢的徐老大人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五百八十五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一十章 疫病與口罩(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風波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嫁給我!第四十七章 報官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議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姚仙茗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結局)第四百零三章 劉娘娘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會寧員外(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五百二十五章 無所不用其極【4000字二合一大求雙倍月票!】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三十章 蓄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御馬監太監第二十七章 教諭開小竈第二十九章 豐厚酬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貫徐元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情字傷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內廷外朝之爭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五百二十五章 無所不用其極【4000字二合一大求雙倍月票!】第九十一章 東廠的殺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股錢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