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

“哦?先生說說看。”

朱厚照淡淡說道。

“第一件是一個設想。臣想在大明各府建立倉庫,推行倉儲計劃。”

謝慎剛說完,朱厚照便插話道:“等等,倉庫朕知道,但先生說的這倉儲是什麼意思?”

謝慎就知道朱厚照要問,不厭其煩的解釋道:“這倉儲其實就是利用倉庫進行合理的運輸、配給物資的方式。比如京師缺米,可以從保定調米。比如說大同缺糧,可以從山西其他府縣調糧。原則就是就近運輸,最大程度減少損耗。當然臣只是舉了一個例子。倉儲計劃如果真的推行,可不止運輸配給米糧那麼簡單,有更多的東西可以運輸比如絲綢、瓷器、茶葉。”

見謝慎把這個倉儲計劃說的這麼好朱厚照不禁心動了。

他點了點頭道:“先生說的朕似乎明白一些了。只是真的有必要在各府都修建倉庫嗎?一般的府庫難道不行?”

謝慎搖了搖頭道:“陛下,臣力主修建的這倉庫不是一般的倉庫而是綜合性的倉庫。裡面會按照商品貨物的分類進行劃區分區,比如米糧就在米糧區,瓷器在瓷器區。綢布在綢布區。具體來說還要進行細分,精確到貨架。每一樣商品貨物有一個專屬的號牌,庫工可以根據號牌精確的定位貨物。”

謝慎侃侃而談,朱厚照卻是聽的目瞪口呆:“這樣怕是要花費不菲吧?”

“陛下且放心。建造倉庫可以讓地方負責籌錢,朝廷並不需要撥款太多。之後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貨物商品來向百姓售賣,基本是可以良性運營的。當然鹽鐵這樣的東西是要嚴格控制的,能夠向民間出售的東西必須在名單之內,類似於瓷器綢布。”

朱厚照不禁思忖了起來。

謝慎的這個提議很有想象力,且聽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要是真的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倉儲計劃,似乎貨物的流通將會順利很多。

“陛下,還可以用朝廷的名義與大明接壤的番邦進行貿易。這種貿易不是勘合貿易那樣的花架子,而是大宗貿易。”

大宗貿易最難進行的地方就是運輸困難。

尤其是在邊疆接壤的地方,從京師運抵貨物到那兒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太划算。

而如果在當地建立倉庫,並從附近調配貨物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海貿現在開展的如火如荼,陸地貿易也不能落下。

大明要想富足,必須有大宗的官方貿易,陸地貿易與海貿必須齊頭並進。

“先生說的朕都知道了。朕會下旨命九卿廷推的。”

朱厚照面頰肌肉微微收緊道:“至於那第二件事呢?”

謝慎抱拳道:“回稟陛下,第二件事就是最近鬧得很厲害的白蓮教了。臣想請陛下降旨允許百姓檢舉白蓮教教徒。提供重要線索者賞銀一兩,協助抓獲白蓮教徒者賞銀五兩。”

“嗯,且容朕想想。”

朱厚照輕叩着手指陷入沉思。

謝慎的這個提議可謂攻其要害。

白蓮教這樣的邪教爲什麼會發展迅速,在短短時間內聚集一大幫的教徒?

這當然有百姓愚昧的因素,但更大程度上是因爲白蓮教能夠把握百姓的心理。

百姓最看重的是什麼?自然是能夠過上好日子。

遇到災年,百姓們苦不堪言,朝廷若是賑災不及時肯定會落下埋怨。

這個時候白蓮教的人跳出來描繪一番白蓮教的偉大以及入教好處,巧言令色蠱惑人心。

百姓們哪裡有什麼分辨能力,興許就會被利誘之。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很容易被裹挾,成爲白蓮教徒的護身符。

朝廷要想徹底消滅白蓮教,就必須把這些護身符拿開甚至讓其爲己所用。

白蓮教給這些百姓的是小利,那麼朝廷便要給百姓大利。

正德年間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是很強的,遠超萬曆年間。

五兩銀子甚至可以買下一套四合院。

而正常情況下這是一個夥計半年的工錢。

只要檢舉並協助官府抓獲一名白蓮教徒就可以輕鬆的將五兩銀子收入口袋,謝慎覺得沒有人會拒絕。

白蓮教即便背後有金主,也不可能無限制的燒錢,更不可能給入教者一人五兩銀子。

謝慎正是看中了這點纔打算用檢舉獎勵制度來對付白蓮教。

民間的力量是巨大的,用好這股力量就能完克白蓮教。

相反如果讓白蓮教把這股力量拉攏過去,恐怕會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會危及大明朝廷的統治。

朱厚照卻是有些猶豫。

自從推行新政以來,國庫歲入見漲。但這並不成爲揮霍銀錢的理由。

大明朝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朱厚照恨不得一枚銅錢掰成兩半花,謝慎要求專門拿出這麼一大筆錢用來獎賞檢舉白蓮教徒的百姓,朱厚照真的有些拿捏不定。

在朱厚照的潛意識裡還認爲百姓檢舉白蓮教徒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殊不知明朝的百姓個個都是家庭觀念很重的,叫他們冒着風險義務檢舉是不現實的。

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朝廷提供有償獎勵,一定會有無數百姓爭搶者檢舉白蓮教徒。

這聽起來有些可悲卻是事實。

“要不先在京師、河北試行,如果效果好再於全國推行?”

“陛下英明,臣遵旨。”

謝慎連忙高聲唱頌,生怕朱厚照反悔。

“先生說完了兩件事,該輪到朕說了。”

朱厚照面色有些緊張,右手握拳攥緊道:“朕準備冊立載塘爲太子。”

我靠,這個消息還真的是夠勁爆。

謝慎心道皇帝陛下怎麼突然要冊立太子了?難道不等杜昀生下孩子再做決定?

朱厚照彷彿看出謝慎心中所想,尷尬的咳嗽一聲道:“朕這麼做也是杜妃勸的。她說朕這樣做可以安天下人心。太子乃是國本,當遵循祖制立長不立幼。”

這下謝慎真的有些欽佩杜昀了。人都是自私的,有哪個妃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太子,將來御極天下?

杜昀勸說朱厚照立劉妃之子爲太子真的是十分難能可貴。

......

......

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賓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邊之首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鄉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三百零二章 當侍東宮(第三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謝遷被參第四百零九章 病入膏肓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三十九章 王家出了個強項令第十三章 王守文第四百二十六章 朋黨是要不得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過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書第一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不膠不離即可(第四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覓清幽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與軍戶制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會(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貴的謝修撰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蠱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道人心(四)第三十三章 試帖詩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四十四章 謝狀元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三百三十九章 芊芊有喜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亭縉紳的生意經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舊佈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八十二章 購置宅邸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覺真好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監也有溫情時(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一百九十二章 賣人情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賓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紳頑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與首輔交鋒第五百章 你對權力一無所知(第四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貪之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蠱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九章 豐厚酬金第五百二十五章 無所不用其極【4000字二合一大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下反轉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囂張的壽寧侯第一百零二章 縣學第一課(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訓學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子報仇(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道人心(一)第五十三章 與巡撫對飲第二十九章 豐厚酬金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有求第五百五十五章 辦報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來是俠女啊第二百八十四章 夫君休要再提!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刀子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織造局被燒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三百零八章 不膠不離即可(第四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第五更)第五百三十章 困獸之鬥【二合一4000字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敘大宗師第一百零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京獻俘第一百四十五章 畫舫遊湖第三百二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東陽致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雖貴,情更貴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五十章 積攢聲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內臣第一百八十九章 劇本不對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燈下黑第四百三十一章 訓學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五百五十二章 運河頑疾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三章 誰在佈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