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誠佈公

“惠之兄教訓的是。”

王守仁笑着道:“不過,某倒是覺得他們不敢陽奉陰違。”

趙吉訕訕一笑道:“如果守仁覺得他們顧忌的是你欽差的身份,那恐怕要失望了。說句大不敬的話,欽差也只有我們這些官身的人怕。他們雖然是縉紳,和官員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畢竟不算官員,完全不必怕你的。”

王守仁搖了搖頭道:“他們是可以不怕,但他們的族親卻不能不顧忌。便說那吳家,朝中有個做侍郎的在,怎麼也會投鼠忌器。”

“守仁若是這麼說,確實也有道理。”

趙吉話已經說的夠多了,王守仁既然想要一條道走到黑,那就由他去吧。

“這清丈土地是第一步,更改商稅是第二步。這兩步走好,新政纔有繼續推行的可能。”

雖然身爲欽差,但畢竟明面上他的身份還是縣令,新政想要得到全面推行還得趙吉這個知府點頭。

王守仁思忖再三還是決定將他的想法說與趙吉聽。

“這兩步都走好了,新政不就是成功了嗎?”

趙府臺大惑不解道。

“接下來便要給商人好處,叫他們把銀錢投到辦廠上來。”

“辦廠?”

王守仁笑了笑道:“這還是小閣老率先說的,他解釋了許久我才明白。這廠指的不是東廠、西廠,而是作坊。譬如織布作坊,織錦作坊。諸如此類。”

“這......之前難道就沒有作坊了嗎?”

“這不一樣。”

王守仁又將謝慎解釋給他的東西解釋給了趙吉。

趙府臺也是聰明人,當即明白了王守仁的意思。

“這......這真的可以嗎?”

在他的印象中,這種規模的作坊只有宮廷織造局可以達到,讓民間這麼大肆召人攬利似乎有些不妥吧。

“這是小閣老的意思。”

王守仁淡淡道:“如果不允諾給這些商賈好處,他們肯定會鬧事的。”

趙府臺直想翻白眼,心道你要割人家的肉,人家能不鬧事嗎?

“守仁的意思是,以此誘惑這些縉紳爲朝廷所用?”

“他們若是能夠轉性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也不強求,還有別的商賈可用。”

在大明朝四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商賈卻多的是。

那些縉紳雖然也都涉足商業,但畢竟是大地主出身,思想上還有諸多禁錮,在某種程度上不如市井出身的商賈有魄力。

王守仁要推行新政,用這些市井出身的商賈顯然更爲合適。

“恩,眼下看這麼做確實是最合適的。”

如果王守仁二話不說直接繞開了這些本地縉紳,肯定會另縉紳不滿,這些人聯合起來抵制新政,那麼王守仁也會陷入麻煩。

雖然以他欽差的身份最終肯定能夠解決麻煩,但卻要平白耗費很大的精力。

而如果王守仁提前給這些縉紳打過招呼,給了他們機會,肯定會有不少縉紳願意與他合作。至於剩下那些冥頑不化的也就無需多言,棄之如敝屣即可。

對趙吉王守仁其實也是這麼個態度。他並不是想要用欽差的身份來壓趙知府,而是希望趙知府在大方向上和他達成共識。

他不需要趙吉站到縉紳的對立面,他只希望趙吉能夠不要拖後腿。

爲官難,爲父母官尤難。

此時此刻,王守仁才體會到謝慎的不易。

他治的不過是一縣之政,在執行過程中都遇到了這麼多的麻煩。四明可是要面對整個大明朝推行新政啊!

朝堂之上明槍暗箭,有無數人等着你犯錯,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方抓住把柄。

四明這次的新政難就難在這裡。

如果新政大獲成功,自然什麼事情都不會有,他王守仁和謝慎都會名垂千古。

而一旦新政失敗,反對者就會一齊跳出來給推行新政的人炮製羅列出一堆的罪名。

政治從來就是如此。

在這個遊戲中沒有對錯,只有勝負。

從府衙出來后王守仁直接回到縣衙。趙知府那裡打過招呼他便放心了。至於接下來的事情倒沒必要摳到細微,順其自然就好。

來到後衙書房,王守仁提筆研墨寫了一封長信。 www ¤тт kΛn ¤¢ o

信是寫給謝慎的,將他抵達華亭縣後的主要舉措一一說明,並詢問了謝慎的意見。

雖然信件往來京師松江少說也得一個月,但溝通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在推行新政這種事情上,王守仁可不敢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來。

畢竟四明身居高位,站高望遠讓他來把關纔是合適。

寫罷後,王守仁又仔細看了一遍,確認就是他想表達的意思後遂長出了口氣。

寫好之後他將信裝好交給了一名親隨,並囑咐他即刻出發前往京師,親手把信交給內閣大學士謝慎。

這個新政不是四明一人的,也不是他王守仁一人的,而是天下有志於改革大明弊政的仁人志士的,是屬於天下人的。

《禮記》中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爲了天下蒼生,爲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王守仁必須把這個差事辦好,他沒有退路。

一旦華亭的新政施行出了問題,肯定會被反對者揪住不放大肆抨擊,再想要根除大明朝的痼疾就十分困難了。

他二人一人在內一人在外,齊心協力倒未必沒有機會和這些縉紳官僚扳扳手腕。

有些事情只有做過了纔不會後悔,尤其是在大明朝如今看似繁榮實則暮氣沉沉的情況下。

他知道他這個欽差也是四明竭力爭取來的。那袞袞諸公有幾個真希望變革的?他們巴不得一切因循守舊,這樣才能子子孫孫無窮盡的享受富貴榮華。

如果沒有這個欽差的身份,一來知府趙吉那裡不會對他那麼和善,作爲下級做什麼還得得到趙吉的允准,可謂處處掣肘。

而且如果他不是欽差,在面對本地縉紳時也很難做到如此得心應手。

說到底,這些縉紳怕的不是他王守仁,而是他背後象徵的至高無上的君權。

他們怕的是天子!

天子不是一個因循守舊的人,誰要是違拗了他老人家的心意,一定會撞得頭破血流!

......

......

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五百二十四章 國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雙倍月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橋碼頭血戰(一)第五百七十章 無恥之徒【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橋碼頭血戰(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謝旭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鳴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態(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與邸報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十六章 青年版陽明先生第一百八十章 別離情第三十二章 會當凌絕頂第二百零六章 我沒看錯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王守仁坐而論道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勢迷離第七十一章 院試風波(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儲君好纔是真的好第二百五十章 謝修撰的第一課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親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魁會(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賢侄要代筆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詩會(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詩會(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解蠱第三百一十章 疫病與口罩(第一更)第一百零二章 縣學第一課(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鄭訓導的過往(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一)第九十八章 雙雙金鷓鴣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七十五章 連中小三元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機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會寧員外(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姚江詩會(四)第七十七章 陸淵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此縣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否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三百八十五章 內廷外朝之爭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撫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惡揚善的縣學生員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邊之首第四百一十六章 謝慎的改革模式第二百三十章 解元郎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姚仙茗第四百八十二章 宮中有人好辦事第二十八章 石頭記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四百三十四章 種植土豆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魁會(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盲女紅蓮第十二章 蘿莉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碩鼠(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刀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學與攻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國運之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執念第二百九十六章 蚍蜉撼樹(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邊之首第二百零三章 興文教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鄉第一百零一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百八十章 與天官的會面第一百九十三章 窮親戚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二百七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二百一十六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東南倭患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十三章 王守文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賓第六章 孫家惡奴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機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亭縉紳的生意經第五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十一章 府尊點撥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血明志第二百二十九章 放榜了!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第二百七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酒樓計劃提上日程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股錢莊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亭縉紳的生意經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過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結第二百九十七章 連鎖反應(第三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