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訓學

李言聞卻是笑了笑道:“恐怕某再返回餘姚時,四明兄已經在內閣票擬奏疏了。四明兄不比我們這些江湖閒人,是大明朝的頂樑柱啊。”

謝慎被他說的面頰通紅,連連擺手道:“哪裡哪裡,月池你說笑了。愚兄不過是在內閣給西涯公和木齋公打下手罷了。”

“哈哈,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李閣老和謝次輔一把年紀了,還能幹多久?將來這內閣首輔的位置還不是四明你的?屆時你可就是執宰天下的第一廷臣了。”

謝慎作了一個噤聲的動作,蹙眉道:“月池休要開玩笑了。”

李言聞聳了聳肩道:“四明兄怕什麼?難道這高牆外還能有錦衣衛的番子嗎?”

謝慎啞然失笑道:“這可說不好,廠衛兇猛,難保就有人盯着謝某呢。月池不想看我跌的灰頭土臉,便拘着點。有些話知道就好,可別說出來。”

“四明兄你還說沒有當首輔的心意,真是...咳咳。”

謝慎白了他一眼道:“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這便煩我了?”

李言聞難得的開起了玩笑:“看來四明兄是要過河拆橋咯。”

二人笑鬧了一陣,終於還是到了分別的時刻。

沒有長亭古道,沒有酒宴賓客。

君子之交淡如水。

既然是好友,那分別時便沒有必要搞那些花哨的東西,念在心中即可。

送別了李言聞,謝慎便應紹興知府裴瀬、餘姚縣令張謙知的邀請前往餘姚縣學給生員們訓學。

在府、縣兩級官吏近百人的簇擁下,謝慎來到縣學前。

縣學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沒有變化,變化的唯有人。

十餘年前,謝慎便是在這裡讀書準備鄉試。

十餘年後,又有一批新的生員步入縣學,個個摩拳擦掌躊躇滿志。

縣學大門打開,謝慎在左右簇擁下進入學宮,步入縣學明倫堂。

堂中諸生紛紛肅然而立,望着這位年紀輕輕的內閣大學士。

科舉就是一條朝廷開給讀書人的上升通道,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順着這條道路扶搖直上,改變一人乃至一族的命運。

誰不想錦衣玉食,紅袖添香?誰不想光宗耀祖,蔭庇子孫?

在大明朝,要想獲得這些只能做官!

故而當謝慎出現在他們面前時,諸生都用一種豔羨的目光看着這位年輕的閣臣。

大明朝立國百餘年來,出過無數名臣閣老。卻從沒有一個人能夠二十餘歲就被加封大學士的頭銜。

小謝閣老是餘姚的驕傲,是紹興府的驕傲。

他們要以小謝閣老爲榜樣,將來也來個‘金榜題名瓊林宴,十里御街跨馬行’!

“聽說了嗎,小閣老被陛下御賜了一件大紅蟒袍呢。”

“什麼,竟然有這等事?這蟒袍滿朝公卿一共也沒多少人能穿戴吧?”

“嘿嘿,算上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一共也就是四五位,至於廷臣,除了咱們小閣老就是首輔和次輔了。”

雖然謝遷也是餘姚人,身份更爲尊貴,但縣學生員們顯然對小閣老謝慎更爲傾慕。

道理也很簡單,謝遷出自書香世家,而謝慎是寒門子弟。

兩者的社會地位不同,擁泵的數量自然也不同。

在江南各地,出身書香世家的讀書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普通農家子弟。

當然這指的是廣泛意義上的讀書人,真要論精英還是世家子弟佔了大多數。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書香世家壟斷了太多的優質資源,寒門子弟想要靠勤奮抵消這些優勢太難了。

故而謝慎的成功在衆多寒門子眼中儼然就是一個神蹟。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逆襲世家公子的希望!

謝慎當然沒有聽到明倫堂中諸生的竊竊私語,他盡興的訓學着。還別說,這種居高臨下,教誨衆生的感覺太他孃的爽了!

作爲一個成功者,自然是可以煲一煲雞湯的。畢竟在衆人眼中,成功者說什麼都是有道理的。

謝慎訓完話後,紹興知府裴瀬趕忙總結了一番。至於縣令張謙知,仍然如同擺設一樣呆立在旁。

沒辦法,誰叫在這明倫堂中,他的品級最低呢。

謝慎咳嗽了一聲,算是遞出了信號。

裴瀬立刻心領神會,吩咐左右侍候小閣老離開了縣學。

在此之前,謝慎手書了一份墨寶,上書自強不息四字,贈予餘姚縣學。

這四個字是他的人生寫照,他也希望同鄉後輩能夠以此爲信條不斷奮鬥。

人生就是一個爭的過程,只有爭過纔不後悔。

從縣學離開,謝慎便徑直返回府中。

兄長的病情已經大爲好轉,不但可以下牀走動,甚至可以在院子中打打拳。

李言聞離開時交代過,只要別“用氣過多”就無大礙。

謝慎換了便袍,正想和大兄閒聊幾句。便有門官來報,說紹興知府裴瀬求見。

謝慎心道這裴瀬真是沒有眼力見,這種時候找上門來是什麼意思?

但謝慎思忖了片刻,還是決定見一見裴瀬,萬一真有什麼緊要的事情呢。

他先命門官將裴知府引到偏廳,繼而換了身墨藍色直裰緩步前去。

謝慎一進偏廳,坐着飲茶的裴知府立刻站了起來,恭敬道:“下官拜見小閣老。”

謝慎擺了擺手道:“裴知府不必多禮,坐吧。”

說完他一撩袍衫下襬,當先坐了下來。

裴瀬猶豫了片刻,還是跟着入座。

“卑職此番來拜會小閣老,實在是有難言之隱。”

“哦?”見裴瀬一臉愁容,不似說謊,謝慎遂沉聲道:“裴知府不妨直說。”

“自陛下降旨五口通商,餘姚便正式開埠。這本是好事,可寧波府奉化縣位置更好,餘姚比將不過啊。”

謝慎心中了悟,原來裴瀬是爲這事來的。

當初謝慎上書請開海禁,弘治皇帝欽點了五地以通海商,其中便有紹興府餘姚縣,寧波府奉化縣。

二地本就相聚不遠,自然競爭激烈。

雖然在兩處設立的海經局都是對浙省巡撫負責,沒有什麼分別,但對紹興知府和寧波知府來說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

......

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一百零七章 煎餅煎餅!第一百零二章 縣學第一課(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會與科舉第五百零四章 挾君(第八更!)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顏三衛第四十七章 報官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章 積攢聲望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與軍戶制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五百零六章 全城搜查(第十更!)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一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東陽致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搬救兵(上)【第三更,求雙倍月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關係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否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四十四章 紹興惡痞第三百章 西域局勢(第一更)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一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之人第二百零四章 請賜匾額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子對才子(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二百三十七章 夢中伊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織造局被燒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儂我儂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錦衣晝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與首輔交鋒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三百一十八章 輔弼賢臣(第四更 )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三百三十九章 芊芊有喜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四十二章 解拿巡撫進京第一百六十章 不使人間造孽錢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於人(第一更)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朱希周的背景第八章 拿你來做墊腳石第四十一章 巧論倭患第五十四章 別有一番風味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守仁回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上)【第一更, 求雙倍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內外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舊佈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第六十七章 詩香勝荷香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三百零八章 不膠不離即可(第四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子報仇(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子微服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五百二十二章 搬救兵(下)【第四更,求雙倍月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弘治駕崩第一百九十六章 碩鼠(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第三百五十九章 與首輔交鋒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會(三)第十章 縣尊之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會(三)第二十七章 教諭開小竈第二百九十章 朱希周的背景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開個單章推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斷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試這個攔路虎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運來第四百二十九章 接風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子報仇(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與縉紳交鋒(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願得一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第二百四十四章 謝狀元第四百七十章 退敵之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癥結所在第四百四十三章 欽差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一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