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問題是頑疾

楊廷和自然也明白這點。

他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如果在這個時候嚴詞拒絕謝慎,那父綱將蕩然無存,兒子對他一定會很失望。

思量再三,楊廷和卻是咬牙道:“之前小閣老作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楊某很贊同。”

稍頓了頓,他繼續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謝慎聞言大喜,他知道楊廷和這是同意了。

“楊某身爲人臣,自當爲君父分憂。還請小閣老帶話給幾位閣老,請他們放心。”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謝慎也不好說太多,只勸勉了幾句便告辭了。

臨走時,楊慎癡癡的望着謝慎,讓他好不尷尬。

這楊公子不會是把他當成偶像了吧?

二十歲的閣老聽上去確實挺值得誇耀的。

閒話不提,卻說謝慎楊府之行大獲成功,志得意滿回到內閣。。

李東陽和謝遷見他折而復返,頗是有些驚訝。

“四明啊,你怎麼又回來了?”

謝遷湊步上前問道。

“謝閣老,某前去楊府一趟,勸說楊侍郎接受總督之職。”

“哦?他可答應了?”

謝遷好奇道。

謝慎笑了笑道:“不是楊侍郎答應的,是楊公子答應的。”

“楊公子?可是他那長子楊慎?”

對於這位晚輩,謝遷移略有耳聞,聽說其才學出衆明年將要參加順天府鄉試,是奪魁的大熱門。

但這和楊侍郎答應出任三鎮總督有何關係?

李東陽也是一頭霧水,苦笑道:“四明啊你便別賣關子了,快說說你是怎麼讓楊侍郎回心轉意的。”

謝慎嘴角微微上揚道:“其實很簡單,上謀攻心罷了。”

他又將如何借力楊慎攻心楊廷和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番,聽得李東陽和謝遷撫掌大笑。

“四明真有你的啊。想不到楊侍郎聰明一世,竟然被你算計到了。”

謝遷頻頻點頭。

李東陽一邊撫須一邊笑道:“這下介夫可沒話說了吧。”

“總算了卻一樁心事,老夫也可向陛下交代了。”

謝慎卻搖了搖頭道:“這隻能算完成了第一步,總督有了政策方針要得到貫徹纔是。”

不管是楊廷和還是楊一清,不過是朝廷政策的施行者。究竟設立總督的效果如何,還要再看。

當然,從能力上看二人都沒有問題,謝慎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政策的推行在地方會有阻力。

畢竟總督巡撫制度在邊鎮可能會水土不服,欺上瞞下的事情還是可能發生的。

“四明說的在理,邊鎮的事情交給應寧、介夫去做,爲他們遮風擋雨的事便交給老夫好了。”

作爲內閣首輔,李東陽該有的氣度還是有的。如今劉瑾被貶,錢寧喪權,正是河清海晏的好兆頭。只要再解決了韃靼邊患,大明將迎來盛世太平。

李東陽的夢想便是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現如今這個夢想越來越接近實現,這讓他欣喜不已。

回想起先帝駕崩,新君即位的動盪,李東陽直是唏噓不已。

劉健致仕,馬文升致仕、劉大夏致仕、韓文慘死獄中......

若不是謝慎力挽狂瀾,還真不知道現在朝野上下會被搞成什麼樣子。

想到八虎弄權,錢寧跋扈的場景,李東陽便是一陣心悸,不由得又對謝慎感激了幾分。

謝慎心情自然也不錯。雖然歷史並沒有徹底被改寫,但他多少發揮了穿越者的作用。

八虎中七虎還在,但領頭大哥劉瑾已經去南京守陵。江彬還在,可錢寧已經被貶到了南昌。

總的態勢還是好的,當徐徐圖之,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啊。

“老大人高義,謝某佩服。”

謝慎由衷的誇了一句。對於李東陽,他還是很欽佩的。

在原本歷史中,劉健謝遷都在正德元年致仕,唯獨李東陽一人留下苦苦支撐。

有時候補鍋匠更值得欽佩,因爲他有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勇氣。

“等這件事塵埃落定,某準備上書陛下,在全國範圍內重新丈量土地。”

謝慎這句話讓李東陽和謝遷驚訝不已,李首輔疑惑道:“好好的,怎麼要重新丈量土地呢?”

謝慎解釋道:“大明建國之初曾經在全國丈量過土地,行均田,留有《魚鱗圖冊》。如今已經過去百餘年,土地兼併嚴重,許多農戶早已失去了土地,不得不給地主做佃農,過着勉強果腹的日子。其土地兼併速度之快,絕不是僅靠買賣,而是鄉里族人向舉人、進士投獻土地以求免除稅賦造成的。”

稍頓了頓,謝慎接道:“此事若是置之不理,矛盾將會越積累越嚴重,最後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謝某的意思是,先在全國範圍內重新丈量土地,命地主將侵吞投獻的土地歸還回去。繼而推進田稅改革,將實物稅改爲統一徵收銀兩,這樣保守估計我大明的稅賦都將翻番!”

李東陽沉默了片刻,嘆息道:“四明你說的不錯,這種情況一直都存在。但你想過沒有,爲什麼百餘年來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呢。”

謝慎淡淡道:“人心使然。”

“對,人心使然啊。”

李東陽苦笑道:“且不說別人,便是老夫和於喬還有你四明,若是致仕回鄉不也是地主嗎?族人來投獻土地,難道我們能不受嗎?”

這便是問題所在了。

明代士大夫免除稅賦一條絕對是頑疾。

稅還好說,徭役這東西便更惱人了。

以至於在明朝後期出現了代替徭役的職業人。只要給他們一筆銀子,他們就可以代替僱主參加繁重的徭役。

謝慎想要進行稅賦徭役改革,用銀兩徵收代替實物徵收和徭役,爲的就是提高效率。

不過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於士大夫內部。

這些士大夫以詩書禮儀傳家,滿口的孔孟道德卻是最大的地主。叫他們把吞到口裡的肥肉吐出來談何容易。

謝慎雖然是內閣大學士,但僅靠他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故而謝慎決定扶持一個羣體以爲助力,這個羣體便是商賈。

......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更)第二百四十章 會試會試!第五章 餘姚米貴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畫舫遊湖第六十七章 詩香勝荷香第四百五十五章 癥結所在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四百二十八章 錦衣晝行第十一章 拜師教諭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曲星與祥瑞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小蘿莉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氣勢,你還別不服!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灘塗種棉花(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詩會(三)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樑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風得意,跟貢院說再見第五百六十三章 案情反轉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九章 狠狠打臉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燒吧,新政!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國運之爭第三百四十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四十八章 觀政選官的年輕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巡撫設宴第二十八章 石頭記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第十五章 君子之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二十六章 朋黨是要不得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雖貴,情更貴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王守仁坐而論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一百九十四章 碩鼠(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零四章 請賜匾額第五百六十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五百六十八章 你來我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章 四門謝氏第三百五十九章 與首輔交鋒第四百二十六章 朋黨是要不得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五章 博弈第一百四十五章 畫舫遊湖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襲黑風川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東廠?第一百八十五章 從癸丑到甲寅第四百三十七章 廷推角力第十二章 蘿莉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會寧員外(三)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橋碼頭血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殿試連捷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陰謀論第六十九章 生意找上門第四百九十八章 微服採花(第二更!)第三百零三章 東宮太子(第四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勢迷離第二百八十八章 誰說太監不如男!第九十九章 縣學原來是這樣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第三百一十八章 輔弼賢臣(第四更 )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四十五章 私錢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五章 冊立太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一)第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五十章 謝修撰的第一課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問題是頑疾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試這個攔路虎第八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有求第九十七章 入股書坊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