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巧論倭患

(求收藏,求推薦票!)

“咦,今天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慎賢弟你居然不再把自己鎖在閣樓裡溫書了?”

王守文頗是驚訝的說道:“慎賢弟想去哪兒玩兒?沉魚館,還是紫雲閣?這兩個地方的姑娘我都熟絡,保準慎賢弟你滿意。”

謝慎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守文兄你腦子裡光裝着這些啊,我說出去玩個盡興又沒要你去逛窯子......”

謝丕聽到這裡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想必守文大哥這些時日一直憋着,心情煩躁的緊吧。不過短時間內守仁兄應該是不會回餘姚了,守文大哥便是要發泄也不急於這一時嘛。”

王守文聽得心中一驚,連忙道:“慎賢弟你不會也好男風吧......”

謝慎笑罵道:“你當誰人都是曹主簿嗎?我口味還沒那麼重。我是叫你和我一起去趟書院。”

這下王守文真的有些懵了。

書院?那不是讀書的地方嗎?

孔教諭可是出了名的嚴厲啊,他們要是去書院還能玩的盡興?

王守文等人因爲要準備即將到來的府試,故而這段時間可以不必每日都去書院進學。王守文好不容易得了空閒,正自竊喜,哪裡肯隨謝慎回什麼書院。

他連連搖頭道:“慎賢弟,若你說別的地方我一定毫不猶豫的跟你去。可這書院我可是不想去了。”

謝慎嘴角一挑道:“真的不去?”

王守文咬牙道:“絕對不去。”

“好,那你到時候可別後悔。”

說完他便拉着謝丕一起朝馬車走去。

“唉,慎賢弟有話好好說嘛。你倒是說說,去書院怎麼個玩法?”

王守文又追了上來,謝慎搖了搖頭嘆息道:“你若真的想來到時可得聽我的。”

“哎,這好說。剛剛我是在和慎賢弟你開玩笑呢。”

王守文忽然想起縣試之前謝慎得到孔教諭一番特訓,這小子似乎總能抓準時機,在最正確的時間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跟着他總歸不會有錯。

“那還愣着幹什麼,快上馬車啊。”

......

......

王家馬車停在三味書院時,正巧趕上了下學的時間。

有不少書院的學生三三兩兩結伴從內堂中走出,見到謝慎等人直是十分驚訝。

謝慎則是無視這些驚訝的目光,徑直朝院內走去。謝丕和王守文緊緊跟在謝慎身後,亦是不發一言。

內堂之中,孔教諭正在捧着一本古籍細看,聽見腳步聲下意識的擡起頭去看。見來人是謝慎等人,孔教諭放下書本淡淡道:“怎麼,不好好準備府試,來老夫這裡做什麼?”

“學生謝慎拜見夫子。”

少年躬身一禮,先將禮數做足。

“學生聽說最近倭患頻繁,浙東各府都有倭寇襲擾。寧波府那邊甚至都有屠村的慘劇發生。學生擔心府尊會戒嚴城池,若是臨近府試考期再前往,恐會耽誤考試。”

雖然紹興府距離餘姚不過一百餘里,若是腳程快兩整天也差不多能到了。可是若是遇到了倭寇襲擾海境,紹興全府戒嚴,恐怕就得繞路走。若是趕上不通情理的,甚至會拒絕謝慎他們入城。他的擔心倒不是沒有道理。

事實上,倭患問題一直是困擾大明的頑疾。

而要說倭患最嚴重的省份,莫過於浙江省了。

浙東六府,枕江接海。

杭州、嘉興、紹興、寧波、台州、溫州六府時刻會面臨倭寇的襲擾。

大明朝變化反覆的海防政策導致了倭患時而肆虐,時而沉寂。但短暫的沉寂後總會以更猛烈的勢頭重新肆虐臨海六府。

正統七年,明英宗曾明確了海防政策,“不許居民臨水開市以誘賊寇及私下海。”簡而言之就是你們這幫刁民不要想着在海邊開設集市了,這樣會引誘倭寇前來劫掠。而且,你們這幫刁民未經朝廷的允准不能私自造船下海。

天順三年,這一禁令變得更加嚴厲。

“禁浙江並直隸緣海衛軍民不許私造大船,糾集人衆,攜軍器下海爲盜,敢有違者,正犯處以極刑,家屬發戍邊衛。”

翻譯成大白話意思就是,你們這些刁民不準造船下海,若是敢有私帶兵器下海的一律視作盜寇,抓到了主謀正犯斬首,家屬全部發配。

這處罰不可謂不嚴厲,一度也取得了不錯的震懾效果。

不過這一切都從憲宗時發生了變化。憲宗朱見深最出名的莫過於專寵比自己大了十七歲的萬貴妃了,事實上他對於政治確實也不怎麼感興趣。反映在海防上,便是“浙東海防日益廢弛。”

不過到了弘治朝海防又嚴厲了起來。

聽聞謝慎提起了倭患,孔教諭似乎也有些憂心。他捋了捋花白的銀鬚,嘆聲道:“陛下鴻德,卻不能感化這些蠻夷,逼得我大明嚴禁海防,一板一木不得入海,直是可惜。”

稍頓了頓,孔教諭繼續說道:“你的擔憂也不無道理。近來寧波府那邊倭寇確實鬧得厲害,紹興雖然好一些,但誰也保不準這些倭人會不會繞將過來。距離府試還有一個月,若是你擔心,便提早些啓程前往紹興府吧,且莫因爲倭患戒嚴耽誤了赴試。”

“學生多謝夫子。”

謝慎拱手致謝後衝王守文和謝丕使了個眼色,二人連忙隨聲附和。

“到了府城切莫貪圖玩樂,要悉心備考,莫要辜負縣尊對你們的殷切期盼。”

孔教諭雖然是進士出身,但畢竟常年在餘姚任縣學教諭,對於紹興府的人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他雖然也想幫謝慎等人順利通過府試,但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總不能修書一封,叫紹興知府對這三人特殊關照吧。

“如此,學生告退。”

謝慎又衝孔教諭恭敬施了一禮,孔德道滿意的點了點頭。

三人這麼出了內堂,王守文這纔是恍然大悟。

“原來慎賢弟你說的玩的盡興是這個意思,我差點都被你弄暈了。”

......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觀政選官的年輕人第二百零九章 今朝喜來今朝樂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五百一十八章 燈下黑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執念第三百零一章 困局與轉機(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而來的客人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五百五十五章 辦報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四百六十八章 國運之爭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人歸(爲堂主戰Dna火萬賞加更!)第八十五章 何方人物第二十二章 龍陽君第五章 餘姚米貴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敘大宗師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神醫的大氣運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亭縉紳的生意經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神醫的大氣運第一百八十三章 灘塗種棉花(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來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解拿巡撫進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四十八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四章 別有一番風味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灘塗種棉花(一)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會(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七十八章 返程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八十五章 從癸丑到甲寅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織造廠(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謝旭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一十七章 苗隸之死第四百章 借勢分寵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二百九十九章 內鬼(第五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風得意,跟貢院說再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姚仙茗第六十章 拜謁座師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八章 拿你來做墊腳石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四百一十八章 狗咬主人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第十五章 君子之風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與軍戶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顏三衛第二百九十六章 蚍蜉撼樹(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崔光祿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報仇(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來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錢寧出逃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詩會(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會與科舉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襲黑風川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三百六十章 內閣更替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與邸報第四百三十八章 華亭縣令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賢侄要代筆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五百四十一章 東南倭患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雖貴,情更貴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廣倒臺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三百零七章 離京(第三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四百零九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章 執紅牙拍板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下厲害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觀政選官的年輕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敘大宗師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禪(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三十章 醫者仁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御馬監太監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三百三十章 劉大夏督餉第五十四章 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