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風景

處理奏疏要的是什麼?不就是理政經驗嗎?

畢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拍腦袋解決的,有些事情還是要從實際出發考量許多。天子不可能不考慮這點。

謝慎這半年的牧守經驗看似不足一提,但在關鍵時刻卻可以幫他勝出。

將來入閣的,必定都是東宮輔臣出身,在這一點上拉不開差距。但謝慎比其他人多出了地方主政經驗,這便是優勢所在了。

謝慎對侯恂還是比較關心的。幾番打探之下他基本已經可以確定侯恂的政治生命提前結束了。

雖然這明顯是胡太監設的局,但侯恂顯然大意入局了。

就像錦衣衛千戶肖南山說的,侯恂有擅專之罪。

不過考慮到侯恂勞苦功高,天子顯然不打算直接將侯恂貶爲庶民,而是讓侯恂自己上書請求致仕。

按照既有慣例,天子通常會駁回乞骸骨的奏疏,再這麼往復來個三次。

但這一次天子直接允准了侯恂的請求,連做戲都懶得做了。

對於侯恂來說這個結果並非不能接受,至少他可以安然無恙的返回陝西養老。

謝慎不禁有些唏噓,伴君如伴虎,雖然弘治皇帝和善寬厚,可說到底他還是那個高高在上俯瞰芸芸衆生的天子。

他的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既然被授予了右僉都御史的職位,謝慎自然要去都察院坐班。

在大明朝除了內閣這一特殊機構以外,部院基本是權力爭鬥的核心。

部指的是六部,院指的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和翰林院相比明顯政治氛圍濃厚了不少,但總體來說還算清流衙門。

雖然不少御史已經倒向朝中各大佬,但總有那不畏強權鍼砭時弊的人。

弘治朝的政治風氣還是不錯的,故而都察院也沒有像後來嘉靖朝那樣被嚴嵩父子搞得烏煙瘴氣。

如今都察院的正印官是左都御史閔珪。

閔珪,字朝英,浙省烏程人。

謝慎不得不感慨浙省科舉的強勢,隨便拉出一個高官都是同鄉啊。

閔珪是天順八年的進士,選官直接選到了御史,這也給他日後入主蘭臺埋下了伏筆。

謝慎印象中此人在成化年間曾經巡撫江西,兼的就是右僉都御史的職位。

如果歷史大的走向沒有變化的話,這位大佬弘治十三年會取代白昂成爲新的刑部尚書。

這麼一個仕途四平八穩的大佬還是值得結交的。

當然今日謝慎去都察院報道坐班時並沒有見到閔大人,因爲閔珪告假了。

閔珪告的是病假,一告就是三個月。

細細想來這倒也不難理解,畢竟閔珪今年已經六十有七。

莫說在平均壽命三四十的明朝,便是在後世這個年紀也能算高壽了。

老爺子身子骨一向不錯,但染了風寒後便一直偏頭痛,八成也和中風有關係。

右都御使空缺,左副都御史侯瓚致仕,故而現在實際主持蘭臺大小事務的是右副都御使張謙。

張老大人是成化十一年的進士,比王華早兩科年歲卻相仿。

謝慎到公署拜見這位實際蘭臺最高長官時,張謙正在看一份公文,沒有注意到謝慎走進屋了。

“下官拜見老大人。”

謝慎也是無奈,他十七歲的年紀官居四品,頂上的都是三品大員,哪個不比他年長。他見到個人都得喊老大人,誰叫出生晚了呢。

由此可見當官要趕早。

張謙這才放下公文笑聲道:“是謹修來了啊。吏部的公文剛剛發到都察院,你便來了。”

謝慎心道原來方纔張謙看的公文就是吏部的通知文書啊。

“老大人在蘭臺多年,下官有許多地方想向老大人請教。”

張謙官運算不上亨通,但也是四平八穩,見慣了聲名鵲起的後進晚輩,但對眼前之人卻有一種不一樣的看法。

“謹修過謙了。都察院不像你想的那樣事務繁瑣,多看多做便也自然而然都會了。”

謝慎心道都察院全靠一張嘴,嘴炮黨最適合在這裡發展,功夫都用在嘴上了事務自然不算繁瑣。

“多謝老大人提點。”

老實講都察院這個衙門屬於閒的時候閒死,忙的時候忙死。

平日裡沒有什麼大事發生,都察院的言官閒來無事,自然聊天聊地聊女人。

一旦有大佬對決,勢必引起血雨腥風。這時都察院的御史老爺們便要各爲其主,赤膊上陣殺個昏天黑地。

倒不是說御史們都是好鬥性格,而是在其位謀其政。

他們就是大佬的鷹犬,神仙打架他們自然要衝在一線。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果在這種時候御史們做起了縮頭烏龜,那就太沒有職業素養了。

乾的就是噴吐沫星子的活兒還嫌什麼髒?

至於爲什麼總是御史做這出頭鳥也很好解釋,因爲大明朝只允許言官風聞上奏。

換句話說,就是隻有御史可以捕風捉影。

政治鬥爭都是你死我活的,都是先噴爲敬,哪裡會先拿出證據。

再者說了,不到一錘定音的那一刻,最重要的證據是不會拿出來的。

故而御史便憑藉這一特權成爲了大佬們幹仗的急先鋒。不管是內閣大學士,還是六部尚書侍郎大多在都察院有幾個親信,以保證在關鍵時刻有人能站出來當槍手。

還別說,在這一點上謝慎的老丈人徐貫是個例外。徐老大人無心爭奪權柄,故而也與都察院的御史沒有什麼結交。

“謹修先去熟悉一下環境,有何不懂的可以直接來問老夫。”

張謙不疾不徐的說道,給人一種高人雅士的錯覺。

實際上在都察院混的哪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即便有仙風道骨也早給世俗磨個乾淨了。

“多謝老大人,下官先行告辭。”

都察院很大,張謙派了一名同僚帶着謝慎先大致轉了一圈,熟悉了一番工作環境。

謝慎隨口一問,帶他熟悉環境的同僚姓汪名侖,字崑山,如今官拜福建道監察御史。

都察院共有十三道監察御史,每一道人數都不相同。

......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鄉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四章 四門謝氏第二百九十九章 內鬼(第五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亂用詩詞啊第一百零一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開市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夢中伊人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四章 崔光祿第二百八十四章 夫君休要再提!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守仁回京第三百零二章 當侍東宮(第三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從臺閣體到茶陵派第二十一章 美嬌娘俏小郎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五百二十章 冤家路窄(下)【第二更,求雙倍月票!】第一百零七章 煎餅煎餅!第四百一十二章 嫁給我!第四百六十七章 賊酋來襲第三百三十九章 芊芊有喜第五百二十章 冤家路窄(下)【第二更,求雙倍月票!】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魁會(一)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詩會(二)第六章 孫家惡奴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問題是頑疾第一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四十一章 東南倭患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子微服第四百八十五章 寧王謀反(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三百零三章 東宮太子(第四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樑第二百九十九章 內鬼(第五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謝慎回京第九章 狠狠打臉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釋前嫌第三百六十三章 謝遷被參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一百四十八章 氣煞人也第四百八十章 老相識第四百七十章 退敵之策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一章 美嬌娘俏小郎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執念第二百零九章 今朝喜來今朝樂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階梯第二百零六章 我沒看錯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蠱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第五百七十章 無恥之徒【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抗稅(第五更 月票六百票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子對才子(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堂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貫徐元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來運轉的唐寅【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八十章 與天官的會面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二百零四章 請賜匾額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難題(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爲名士第十二章 蘿莉計第二十八章 石頭記第八十一章 破局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會寧員外(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謝遷被參第四百九十六章 蘇州行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三百五十一章 解蠱第五十八章 搶頭條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試這個攔路虎第三百七十一章 劉健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十一章 巧論倭患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神醫的大氣運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儂我儂第九十四章 崔光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