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

大明京官貴,地方官賤,故而常常會出現地方官調入京師降品的情況。但即便是這樣,仍有無數人託關係搶破頭的擠進京師來。

究其原因,就是京官有前途。

而今謝慎在翰林院乾的好好的,跟小太子也混了個臉熟。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陛下竟然要外放他。

謝丕自然也改變不了什麼,無非是希望謝慎能夠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如果想要據理力爭,還可以上書掙扎一番。雖然這對結果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謝丕前腳剛到翰林院,傳旨的太監後腳便跟了來。

此次傳旨的還是谷大用。

他和謝慎關係處的不錯,一進官署便笑聲道:“恭喜謝大人了。”

謝慎心中一團亂麻。這弘治皇帝也太不夠意思了,連讓他想應對之策的時間都不給,這可如何是好。

雖然心中腹誹了幾句,但他還是要接旨的。

不然當着這麼多同僚的面,要是被安上一個目無君父的罪名可就太冤枉了。

與谷大用寒暄了幾句,謝慎便跪拜接旨。

謝慎已經提前知道了聖旨內容,自然沒有表現的太過驚奇。

谷大用嘖嘖稱歎道:“謝大人年紀輕輕,就外放了四品知府,當真是前途無量啊。”

谷公公入宮也有些年份了,可從沒有見過十七歲做到四品官的,謝慎的升遷速度絕對讓旁人望塵莫及。

山西布政司潞安府知府,皇帝陛下直接把職位給謝慎點明,意思就是此事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謝慎雖然心中十分無奈,卻也知道這種時候上書純粹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這件事恐怕和屯留縣的地震有關吧?”

謝慎試探着問了問,那谷大用卻笑吟吟的說道:“這咱家可就不知道了。”

謝慎無奈,只得問道:“陛下可規定了動身期限?”

谷大用搖頭道:“皇爺並沒有說,不過謝大人還是越快越好。”

天子的話有時要正着聽有時要反着聽,眼下顯然應該正着聽......

謝慎點了點頭道:“本官一會便去吏部辦交割手續。”

送走了谷大用,謝慎便幽然道:“此去若無意外,想必要在山西待上三年,真是世事難料啊。”

聽到這裡,謝丕也有些爲謝慎感到可惜。

東宮侍講的位置是清貴不可言的,謝慎任職右春坊右贊善半年,和小太子之間漸入佳境。便在這種時候被調任到山西潞安府任職,他多半會有些落寞的吧?

謝慎也知道這個任命跟前不久山西屯留的地震不無關係。

全國各地都發生了地震,但是屯留的最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要找出一個背鍋人負責,皇帝是不可能背鍋的,這前任潞安府知府就自然而然的代君受過,成了背鍋俠了。

當然天子也不能吃相太難看,他老人家只是平級調動了前任潞安知府邱永,並沒有捋了邱永的烏紗帽。

從六品翰林修撰搖身一變成了正四品的知府,乍一看連升四級,讓人豔羨。但謝慎卻着實高興不起來。

一來確實地方官不如京官尤其是翰林詞臣容易升遷,二來這外放任職的地方實在不怎麼好。

若是旁的地方也就罷了。那潞安府可是個是非之地啊。

剛剛發生了強地震,估計民房衙門都倒得倒,塌的塌,處於百廢待興的局面。

這種時候去到潞安府任職,就是接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如果能夠處理好地震後的一應事宜,帶領潞安尤其是屯留百姓走向美好新生活,那自然是大功一件。但如果稍稍處理不妥,便會被人抓住不放,狠狠咬上一口。

畢竟謝慎的仕途太順利了,難免有人得了紅眼病,時刻盼望着謝慎犯錯。

謝丕安慰謝慎道:“慎大哥你也不要太悲觀了,也許過個一年半載陛下就會調你回京呢。”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謝慎笑了笑,並未正面作答。

地方官在任期滿前被調回京師,也是有可能的,但那都是針對外放鍍金的。屬於真正意義上簡在帝心臣子的特權。謝慎可不敢保證自己也在此列。

加之前些時日他爲了刷聲望,直言上書彈劾了壽寧侯和楊鵬一番,估計讓弘治皇帝心裡不太舒坦。

天子雖然不會明說,但難保不會給謝慎穿小鞋。

謝慎是狀元出身,又是翰林詞臣,沒有直接外放的規矩。

故而弘治皇帝纔會稍稍婉轉一些,先讓謝慎在東宮侍講的位置幹個半年,這才下旨。

當然這都是謝慎的推測,如果沒有屯留地震,或許謝慎也不會立刻就被天子外放出京。只能說時也命也。

對於一個立志入閣的大好青年來說,謝慎只能安慰自己,外放也是一個不錯的歷練機會。

明代中後期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規矩,但並不是說庶吉士就會一直任京官。

尤其是像謝慎這樣的連升四級,從正六品清流變成正四品知府,怎麼看都是領導器重啊。

知府的任期是三年,但如果謝慎的政績很好,提前調回京師也是可能的。

歸根到底,一切都是看天子的意思。

天子若是想讓謝慎鍍金,爲將來入閣積累理政經驗,自然不會讓謝慎在地方待太長的時間。

好在明代地方官上任可以攜帶家眷,不然要是讓謝慎和徐芊芊這對新婚燕爾,如膠似漆的新人就此分別三年,可真是夠叫人頭疼的。

“聽說潞安府那邊民風彪悍,人人尚武,豪族世家更是豢養許多奴僕,慎大哥你還是小心一些。”

謝丕有些擔憂的說道。

地方官尤其是知府這樣主政一方的,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和地方豪紳之間的關係。

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如果知府、知縣這樣的地方官一上任便和當地豪族對着幹,很可能不用等朝廷調任,就可以提前捲鋪蓋滾蛋了。

中國一直是宗族社會,皇權不下縣,地方豪族的影響力不可小視。

謝慎點了點頭道:“丕賢弟放心好了,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便是我真的要動,也是循序漸進。”

......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碩鼠(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零三章 劉娘娘第三百五十一章 解蠱第三百七十一章 劉健的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縣學第一課(上)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微服採花(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坑人與被坑第四章 四門謝氏第一百四十五章 畫舫遊湖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內外第十三章 王守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雖貴,情更貴第三百零七章 離京(第三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百八十章 緣分天註定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一章 東廠的殺機第五百一十八章 燈下黑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謹矯詔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殺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紳頑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楊家有子初長成第四百八十五章 寧王謀反(一)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四十四章 紹興惡痞第一百六十章 不使人間造孽錢第三百一十四章 抗稅(第五更 月票六百票加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顏三衛第五章 餘姚米貴第二百一十一章 與沈娘子的合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欽賜田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六十三章 營造一場偶遇(二)第二百零六章 我沒看錯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五十四章 巡撫設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訓學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織造廠(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四十五章 私錢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聖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八十三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零五章 驗封司主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五十三章 與巡撫對飲第五百零一章 豬隊友啊(第五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芊芊有喜第三百七十八章 弘治駕崩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爲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百九十七章 碩鼠(四)第四百章 借勢分寵第四百三十九章 王家出了個強項令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和人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第三百零二章 當侍東宮(第三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三百三十章 劉大夏督餉第四百八十六章 寧王謀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二百零三章 興文教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鳴宴上的言志詩第三百九十四章 過河卒第二百零八章 科試前後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五十四章 別有一番風味第三十三章 試帖詩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織造廠(下)第五十六章 連試三場第十六章 青年版陽明先生第五百章 你對權力一無所知(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態(一)第一百六十章 不使人間造孽錢第二百七十一章 御馬監太監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親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突然殺出的錦衣衛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大文魁第四十五章 私錢第四百五十五章 癥結所在第二十章 水芸姑娘第四百五十八章 姐弟情深第四百二十六章 朋黨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