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

司禮監內部其實也是有各個派系的,除了掌印太監,也有四名秉筆太監,這蕭敬便是一位。

只是鄧原與蕭敬向來不熟,不太好開這個口。

“鄧公公不必擔心,想必蕭公也看不貫李廣這廝如此跋扈吧。”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李廣的跋扈已經威脅到蕭敬的地位,故而蕭敬便是爲了自保也會對李廣進行打壓。

如果鄧原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甘願做一馬前卒,那一定是蕭敬願意看到的。

何況歷史上蕭敬活了九十歲,位高權重。而李廣卻是被迫自殺,完全和蕭太監不是一個等級的。

謝慎的自信更多來自於歷史這一“大數據”。

蕭敬這個老怪物能夠擔任四次司禮監掌印太監,簡直可以用變態來形容了。

這樣的人絕對有過人之處,鄧原去抱他的大腿絕對沒錯。

反觀李廣,之所以權勢熏天完全是因爲向天子敬獻煉丹術。這樣得來的地位本就不穩固,榮辱全在天子一念之間。偏偏李廣還沒有什麼自知之明,整日囂張跋扈,得罪了不少人。

現在他勢大自然沒人敢說什麼,但一旦他失勢,肯定是牆倒衆人推。

鄧原攥拳道:“這李廣仗着皇爺寵幸,確是連蕭公都不放在眼裡。”

“這便好了,鄧公公只要甘願替蕭公效力,區區一李廣掀不起什麼大浪來。”

謝慎肯給鄧太監支招完全是看在劉文的面子上,或者說是看在二人“合作”的面子上。

雖然少年知道劉文不過是個傀儡代理人,但直接負責接洽的確實就是他。

還有一點很重要,明代有名的權閹大多兼着東廠提督。簡而言之,就是手上有實權。

而李廣雖然備受天子寵幸,卻不過是個傳奉官罷了,連自保的實力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鄧原作爲御馬監太監完全沒必要示弱。

鄧原心中稍定,便又詢問了些劉太監的近況。

謝慎看的出來,鄧太監是真的念着劉文的好,並沒有絲毫的裝模作樣。

鄧原被謝慎點醒,也急於安排佈置便告謝一聲離開了翰林院公署。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鄧原,謝慎總算長出了一口氣。

老實講他並不想介入到太監們的爭鬥中去。

李廣也好,鄧原也罷,只要沒有影響到謝慎的切身利益,他都懶得去管。

翰林院中的大小官員陸陸續續回到公署投入到繁忙的工作。

謝慎呷了一口茶,也開始視察督導下屬們辦公。

侍書、侍講在忙着給庶吉士講課,王華老大人又不在,這個擔子理所當然的落在了謝慎的肩上,他便是不想挑也得挑。

卻說謝慎忙了一整日,疲憊的走出翰林院公署,正要上轎卻見得那御馬監太監鄧原又站在翰林院大門前。

只不過這次鄧太監的氣色明顯好了不少。

“謝修撰此計果然高妙,蕭公已經答應替咱家做主了。”

鄧太監衝謝慎拱手致謝,謝慎也拱手還禮。

“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鄧公公只要按照謝某之前所說去做,不敢說能夠立刻扳倒李廣,至少不必再懼怕那廝。”

鄧原聽到這裡卻是感慨道:“說到底我們這些做奴婢的生死榮辱全看皇爺一句話。便是蕭公也跳將不出這個圈子。之前咱家一直以爲進入司禮監纔是莫大的榮耀,但現在看來若是能夠像劉公一樣外放個鎮守太監,那纔是活的自在。”

謝慎不知該怎麼評價鄧原這番話,一時沉默不言。

“此番來咱家是想告訴謝修撰,劉公之友便是咱家之友,以後有用的着咱家的地方,謝修撰還請直言。”

謝慎聞言大喜。

他在京中文官陣營中有不少交好的大佬,譬如謝遷、王華。

可是在內宮中,卻是並無助力。

這是極不合理的。

要知道,在明代歷史上,但凡做出了成績的權臣大多有一個內宮盟友。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張居正和馮保。

此二人一內一外,端是把朝事打理的井井有條。

宦官的作用不僅僅是傳遞宮禁消息,更重要的是監視政敵的動向。

許多外臣不方便做的事情若是假以閹人之手就會容易許多。

現在鄧原主動向謝慎示好,少年沒有理由拒絕。

謝慎是一個實用主義者,最看重的便是一個人的價值。故而他不會像其他酸腐清流文臣一樣歧視閹人,時機合適還會與之結交。

雖然御馬監太監並不能接觸到太多的核心政務,但多少也是一個助力。

以謝慎現在的官位實力便是想和司禮監的大佬結交也沒有途徑,倒不如先搭上鄧原這條線。

不過謝慎的身份畢竟是翰林院修撰,是清流中的清流,若是讓旁人知道謝慎和內監走的很近,是很容易被彈劾的。

故而他在公衆場合還是不會跟鄧原走的很近,這樣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鄧原顯然也明白其中道理,咳嗽了一聲道:“謝修撰放心好了,咱家在小時雍坊有一處宅子,若是不在宮中當值便會在那裡。以後咱家可以在那裡和謝修撰會面議事。”

謝慎點了點頭。

有個碰頭的地點就方便多了,不然若是次次都在翰林院見面風言風語的謝慎可受不了。

“鄧公公高義。”

鄧太監替謝慎考慮的這麼周到,就連讀書人面皮薄重名聲都考慮了進去,謝慎這句讚揚自然是由衷的。

對於謝慎而言,編纂《會典》是眼下最重要的事。但若是將眼光放得稍遠一點,跟小太子培養好感情顯然更爲有用。

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明年也就是弘治十年,八歲的皇太子朱厚照會奉詔正式出閣讀書。

天子勢必會給小太子選出一個由朝中名臣大儒組成的完美師資班底,教授太子的也多是儒家的那一套東西。

不過光有大儒名臣是不夠的,天子還會選出一些年輕人擔任東宮侍講。

這可是絕對意義上的東宮近臣,不僅要給太子講經還兼着伴讀的差使,年紀大了是絕對不行的。

......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變天了(第三更)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軟肋第五百二十五章 無所不用其極【4000字二合一大求雙倍月票!】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五百零八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二十章 冤家路窄(下)【第二更,求雙倍月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亭縉紳的生意經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從癸丑到甲寅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章 執紅牙拍板第一百九十一章 這不公平!第一百六十二章 寧員外的執念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七十五章 連中小三元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試點第十七章 小郎謝丕第一百九十三章 窮親戚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與邸報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碩鼠(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詩會(三)第五十二章 巡撫按臨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機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也要檢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十九章 結交韓晅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過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第六十三章 營造一場偶遇(二)第六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風波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零二章 縣學第一課(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灘塗種棉花(二)第六十九章 生意找上門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和人情第十六章 青年版陽明先生第十四章 一詩既出,誰與爭鋒!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後有人(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報官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結局)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織造廠(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國法要殺你第五百二十七章 護國寺行刺 【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懷送抱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邊之首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織造廠(下)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九十七章 唐伯虎(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強勢的徐老大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謝遷反擊與徐溥致仕第一百九十六章 碩鼠(三)第五百章 你對權力一無所知(第四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來是俠女啊第二百九十五章 漏網之魚(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零五章 博弈第五十八章 搶頭條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會王華第二百八十八章 誰說太監不如男!第七十七章 陸淵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五章 內廷外朝之爭第八十二章 購置宅邸第四十三章 豪門陸氏第二百四十八章 觀政選官的年輕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解拿巡撫進京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子對才子(第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但願人長久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八章 搶頭條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禪(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四十章 齊人之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曲星與祥瑞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第四百零九章 病入膏肓第八十七章 巧遇陸淵第十四章 一詩既出,誰與爭鋒!第四百八十三章 織造局被燒第三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辦案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衫薄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來如此(爲舵主戰Dna火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