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科試前後

王守文一陣無語,只得悻悻的坐下來取出考試用具。

諸生陸陸續續的來到明倫堂入座。有的已經知道考試內容由時文改成作詩,有的卻還矇在鼓裡。

直到大宗師陳方垠在孔教諭的陪伴下施施然來到明倫堂,諸生才安靜下來,起身衝大宗師和孔教諭行禮。

見過禮後便正式進入到考試階段。

諸生齊向大宗師望去,眼眸中神色不一而足。

科試雖然不太正規,但畢竟其結果直接決定生員能否參加鄉試,故而諸生也不敢過於隨意。

大宗師就是考官之一,萬一他老人家看誰不順眼直接給這人降等,這人可去找誰說理去?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但並非沒有,還是老老實實的準備考試纔是。

大宗師陳方垠宣佈了考題後,不少考生面色慘白,手指發顫。

不是說好的考時文的嗎,怎麼突然間又要考詩了?

考詩就考詩吧,怎麼還不考試帖詩?

要知道試帖詩和一般詩還不太相同,因爲每一句要對應八股文的一個步驟,所謂承題,破題都有定式。

可如果對作詩的形式不加限制,那就可隨意發揮了,詩作高下完全看詩才。那些沒有急智的生員自然是心裡罵娘。

題目倒還算簡單,單一個竹字。

謝慎聽到題目後心中大喜。

竹在歷代詩詞中應該是歌詠最多的了,究其原因概因爲其被賦予了高尚氣節。

換句話說,竹和讀書人的身份很匹配,歌頌竹就相當於歌頌讀書人自己。

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事情自然是讀書人願意做的,久而久之歌頌竹便成爲了一種風氣。

謝慎思考了片刻,提筆、蘸墨、揮毫直是一氣呵成。

“綠遍瀟湘外,疏林玉露寒。

鳳毛叢勁節,只上盡頭竿。”

寫完之後謝慎又默讀了一遍,心道這詩寫出來確實不會給穿越客丟臉。

這一次謝慎沒有刻意的壓交卷時間。

因爲作詩詞本就要比作時文快的多。

加之他現在名聲大噪,如果交卷慢了反而會引起議論。

現在不是低調的時候,而是應該以一種捨我其誰的姿態拿下鄉試第一張入場券!

謝慎第一個交卷,大宗師陳方垠滿意的點了點頭便展開默讀來。

這開篇兩句倒是尋常,不過後兩句卻是將詩的境界拔高了幾個層次。

更難能可貴的是謝慎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作出佳作,實在是少年英才!

科場應試作詩和詩會雅集作詩完全是兩回事,雖然雅集詩會也會限定死方向,但畢竟氣氛輕鬆作出好詩的可能性很大。但科場應試,諸生本就緊張能作出詩來已經不容易,品質再有保證就更難了。

在大宗師陳方垠看來,謝慎這首詩比起其巔峰的那幾首也許差了些,但也絕對是位於上品之列的。

他果然沒有看錯人!

陳方垠看好的後進學子很多,但能夠時常記在心上的卻屈指可數。

便說上次陳方垠帶謝慎前往巡撫衙門給杭州鎮守太監劉文接風,就是陳方極其看好謝慎的表現。

寒門子弟能夠有如此才華,便是陳方垠這樣孤傲的人都不得不稱讚一番。

他這次來餘姚主持科試最期待的就是謝慎的發揮,少年果然沒讓他失望!

按照規定,生員答完題須要立刻離開考場,不得逗留。

望着謝慎的颯颯背影,陳方垠彷彿看到自己年輕時的樣子......

當然,謝慎是不知道陳老大人心中想法的。他離開明倫堂後便在堂前隨意走走等王守文和謝丕出來。

陸陸續續有生員考完出來,紛紛與謝慎拱手打招呼。

如今謝慎可是縣學中的大名人,跟他搞好關係是在縣學混好的關鍵。

故而即便有人心有不願,也不敢表露出分毫,只得虛與委蛇。

謝慎也是一一拱手還禮,心中卻是有些好奇。

照理說作詩是王守文和謝丕的強項,二人怎麼現在還沒有出來?

莫不是太過緊張了導致作不出詩來?

又等了盞茶的工夫,王守文和謝丕才先後出來。

謝慎急忙上前道:“守文兄,丕賢弟你們考的如何?”

三人是好兄弟自然當共進退,謝慎可不希望三人中有誰要落到去補試錄遺的地步。

王守文喜上眉梢道:“爲兄早有腹稿,不過細細雕琢罷了。倒是你怎麼那麼快就出來了。”

謝丕也道:“這題目很尋常,拿平日裡作過的詩來改改就能用了。”

我靠!

謝慎心中一陣腹誹,他本在爲二人擔心,想不到二人早已有腹稿。

謝慎第一個交卷的優越感頓時消散了不少,直想仰天長嘆一聲。

因爲大宗師還要一一審閱考卷平定名次,故而謝慎和兩個好兄弟便先去鄰近酒樓吃午飯。

等到填飽肚子折返回縣學時名次已經排了出來,用紅紙貼在明倫堂前。

本次獲得鄉試直接參加資格的有二十人,謝慎,謝丕,王守文的名字都赫然在列,謝慎也不出意外的拿了第一。

只是這個第一不叫案首,且科試本就是資格試,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

在科試之前,謝慎是不敢去拜見大宗師的,不然有賄考之嫌。

但科試考完他就可以毫無顧慮的前去拜會恩師了。

再怎麼說陳老大人也是鄉試主考官之一,對鄉試的最終結果有很大的話語權。

謝慎覺得以他在陳老大人心目中的地位,前去拜見不算突兀。

卻說陳老大人似乎也是在等謝慎,故而在謝慎來到後堂後直接便被大宗師身邊想長隨引着帶進屋去。

師生二人再次見面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但都刻意避免談論科試成績。

聊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後,陳老大人忽然話鋒一轉道:“上次老夫前去鎮守太監府,那劉文特意提到了你。他對你很是欣賞,你若是有機會,不妨單獨去拜見他一次。”

劉太監欣賞自己?

聽到這裡謝慎直是哭笑不得。

再怎麼說謝慎也是文官陣營的啊,被一個太監欣賞這算是福還是禍?

......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畫舫遊湖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三十二章 會當凌絕頂第三十一章 縣試縣試第五十二章 巡撫按臨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東陽致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魁會(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儲君好纔是真的好第五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二章 會當凌絕頂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五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五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三十章 醫者仁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宮中有人好辦事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覺真好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機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二百零八章 科試前後第十一章 拜師教諭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有求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釋前嫌第十五章 君子之風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四百八十章 老相識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察第二百一十六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爲名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一百零二章 縣學第一課(上)第八十九章 滄浪之水濁兮第二百九十八章 誰是黃雀(第四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三百三十章 劉大夏督餉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報信第五百一十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三百六十五章 謝遷反擊與徐溥致仕第三百六十章 內閣更替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燒吧,新政!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五百三十六章 會試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辦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謝慎的改革模式第四百九十七章 唐伯虎(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雙雙金鷓鴣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三百五十四章 儲君好纔是真的好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謝旭第二百五十三章 囂張的壽寧侯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一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之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難題(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惡揚善的縣學生員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四百五十五章 癥結所在第一百九十三章 窮親戚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橋碼頭血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八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第二十九章 豐厚酬金第七十三章 院試風波(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楊家有子初長成第二百九十二章 廠衛之間第七十一章 院試風波(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言上疏刷聲望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織造廠(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龍陽君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四百九十六章 蘇州行第五百四十章 謝遷致仕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下厲害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百八十一章 從臺閣體到茶陵派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舊佈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議第五百六十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4000字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