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事多磨

聽到嚴世蕃答應待會便知會戶部,朱平安和陳以勤俱是大喜,心裡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嚴世蕃這個人雖然狡詐,但卻是一個公認說話算話的人,只要他答應了去知會戶部,那他一定會去知會戶部的。只要嚴世蕃知會了戶部,那裕王歲賜發放就再也沒有阻力了,因爲之前的阻力就是來自於嚴世蕃!

任務順利完成,兩人也難得的放鬆了下來,不約而同的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舒緩一下繃緊了半天的心絃。

“哦,對了,我聽說裕王殿下好像對我和家父多有怨言,不知我和家父做錯了什麼,還請陳大人和子厚明示,以便我和家父及時改正錯誤。”

就在朱平安和陳以勤兩人才放鬆下來的時候,嚴世蕃冷不丁笑眯眯的看着兩人問道。

嚴世蕃的話如同一聲驚雷,在朱平安和陳以勤耳邊轟然炸響!霎時間,朱平安和陳以勤面色大變,才放鬆了的心絃,此刻再度繃的緊緊的。

看着嚴世蕃笑眯眯的肥臉,朱平安心中如波濤起伏,心“撲鼕,撲鼕’跳動如鼓,後背一股冷汗順流而下,不過儘管心如驚雷,但朱平安面上卻是始終若無其事的從容,手中的茶杯也是下意識的穩穩的端着。

臥槽,嚴世蕃這是標準的笑裡藏刀啊!

還有,嚴世蕃的質問可真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一個回答不好,不僅剛剛答應的事情不算數,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裕王府與嚴嵩父子的關係也會勢如水火,裕王尷尬的地位更是會岌岌可危!

話說,裕王確實對嚴嵩父子多有非議,但是嚴世蕃是如何知道的?!

朱平安在裕王府這麼長時間以來,對裕王府的保密工作也算是瞭解了,裕王府的保密工作是經過高拱、陳以勤調教過的,特點是外鬆內緊,看似無孔不入,實則水潑不進。對於無關緊要的平常事,裕王府幾乎是不設防的,比如說上次的涼棚詩會等事情,但是對於事關裕王與屬官要緊的機密事,裕王府的保密工作是非常到位的,首先每次議事,裕王均會避退左右,並令心腹之人守在外面,忠實府衛環布十米內值守,更不用說裕王非議嚴嵩父子這等秘聞了,其保密工作更是無出其右。

至少,到目前爲止,朱平安還沒聽說過裕王議事有外泄的消息,所以裕王府的保密工作還是值得信賴的。

也就是說,嚴世蕃最多隻是聽到了傳言,並無實錘。

想通這一點後,朱平安心裡便迅速鎮定了起來,憨厚的臉上完全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坦然的擡起頭與嚴世蕃對視了一眼,接着扯起嘴角搖頭笑了起來,“呵呵呵,嚴大人可真會開玩笑,拿一些子虛烏有的傳言來逗我們,嚴相爺和嚴大人都是國之棟樑,裕王殿下對嚴相爺和嚴大人一向禮遇有加,在王府更是經常以嚴相爺和嚴大人爲榜樣激勵我等屬官,不然此刻裕王也不會令我等前來求助於嚴大人。所以說,那些子虛烏有的謠言,絕不可信。”

嚴世蕃始終是笑眯眯的,聽了朱平安的話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咣!

一旁的陳以勤將手裡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上,正襟危坐,擡頭看向嚴世蕃一臉正色的嚴肅答道:“裕王殿下的太子地位是早就默定了的,只是沒有正式冊封罷了。裕王殿下年長,按序當立,且裕王殿下取名爲載垕,垕,從後從土,首出九域,即國君擁有大地,此君意也。裕王殿下雖是親王,王府規制禮儀均比其他親王高出一籌,其他王府的第一任講官只用檢討,裕王府的第一任講官卻用高一品的編修,這和其他王府也不一樣,這說明聖上是把裕王殿下當太子看待的。我們服侍裕王殿下左右,裕王殿下常說嚴府一門二柱國,嚴閣老和嚴大人都是國之棟樑,是社稷之良臣,治國之能臣!不知道嚴大人是從哪裡聽到的流言蜚語?!”

陳以勤是裕王開府時的元老級屬官,比朱平安更清楚如今裕王地位的岌岌可危程度!

面對嚴世蕃的質問,陳以勤更重視!回答也更爲正式,言辭也更爲激烈!

四十餘年的人生經驗告訴陳以勤,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強勢一些。陳以勤的回答謙威並施,既以裕王的視角稱讚了嚴嵩父子,但是也表明了我裕王府也不是好惹的,裕王畢竟是裕王!是大明未來的儲君!

“哈哈哈......”嚴世蕃聽後,哈哈大笑了起來,肥臉上的肉都顫顫的,跟個彌勒佛似的,“嚴某道也就是聽途說,不妨事,不妨事,我就隨便問問,不用這麼認真。”

嚴世蕃確實是聽到的傳聞,並沒有查實,此刻也只是試探一下。試探之後,發現對方沒有露出破綻,那也就到此爲止了。當然,若是對方露出破綻的話,嚴世蕃肯定不會仁慈的。

氣氛再度輕鬆了起來。

朱平安和陳以勤再度鬆了一口氣,剛剛嚴世蕃的質問太過突如其來,好在朱平安和陳以勤應對的得當,才平穩渡過這一關,不然就前功盡棄、雪上加霜了。

“少年智則大明智,少年強則大明強......子厚,你前不久作的這篇《少年大明志》,甚和嚴某胃口,嚴某甚愛之,我大明男兒,俱當有如此氣魄方是。”

嚴世蕃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看着朱平安,一語雙關的聊了起來。

嚴世蕃此語,既有稱讚朱平安作品之意,隱隱中又表達了對朱平安的欣賞和招攬之意。

“能得大人欣賞,實乃平安榮幸。”朱平安打了一個太極,以不變應萬變。

接下來,嚴世蕃又與朱平安和陳以勤聊了幾句,然後就有下人進來湊近嚴世蕃耳朵稟告嚴世蕃。

嚴世蕃聽後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起身對朱平安和陳以勤說道,“陳大人,子厚,家父有事召我,我就先失陪了,忙完事正好順路去戶部打聲招呼。時間也快到中午了,你們兩位就在我這用了午膳再回去。”

“多謝嚴大人美意,我們還是回去吧,也好早些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裕王殿下。”陳以勤和朱平安起身拱手道謝,婉拒了嚴世蕃留下兩人用膳的邀請。

“嗯,那好吧,不夠下次你們可要留下用膳,不然就是不給我嚴某面子了。”嚴世蕃點了點頭。

“多謝嚴大人,下次我等一定留下。”朱平安和陳以勤道謝不已。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這個叛徒第八百九十二章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第九百七十七章 關鍵的歷史節點(上)第二十三章 蹭課第七百四十五章 東樓捉刀第五百六十三章 咬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良習慣屢教不改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強買強賣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啓程前準備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朱貪之忠心舔狗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獻俘京師第五百六十三章 咬舌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臨淮侯:我有一個想法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兩個小吃貨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是一頭蠢豬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進展順利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呼嚕震天第六百四十八章 反擊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聖上都被氣成啥了!第一千四十六章 開心的歐陽第六百四十九章 驗明首級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將視浙軍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皇恩浩蕩,賞銀加倍章第六百章 上當了?第四百四十章 天馬行空熊孩子第二百零一章 又生波折第七百六十三章 晚歸第六百七十七章 扭頭就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失敗的毛遂自薦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朱平安很忙(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咬舌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雖獻俘,但自證其罪第九百六十一章 共襄盛舉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牽出命案第五百零四章 平安歸來第六百一十一章 明鏡高懸,鐵證如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生子當如朱平安,可惜雜家是太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門前冷落第二百一十一章 是老夫堅持將你排在榜末第八十八章 酒後百態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公審大會(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關鍵的歷史節點(中)第十一章 是誰逗了誰第六百零九章 誣告反坐第二百四十五章 樂於助人黃攢點第四十八章 大伯遊學帶妞回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再拜張經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倭寇的圖謀第八百九十九章 震撼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證實推測第八百零九章 有妃杜康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今天是個收穫的季節第八百七十六章 左小妾右小妾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秘藥火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教育羅龍文第七百八十二章 話題多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共襄盛舉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糧餉下來了第三百零八章 我認錯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小姐威武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午門獻俘大典第六百六十七章 賢惠李姝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個大坑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倭寇蛇陣第六百九十三章 綠帽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慢第一千零一章 凝重第三百六十九章 妹妹,別哭第七百七十六章 震驚與嘲笑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命題變成了送分題第一百零九章 府試案首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放過寶寶,有本事衝我來第一百九十一章 科試第一千二十三章 交鋒第五百七十八章 後宮三千,未有此款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當年我管翰林院藏書閣第六百六十二章 緣由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一往無前朱平安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義烏募兵進行時(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溫茶作文第二百零五章 小姐好奇怪(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抵達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探監第三百九十九章 入職冷遇(二)第九百六十四章 華胥驚覺恰五更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一張利嘴平苗蠻(中)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欽差駕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搶座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公審大會(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蛤蟆稽查使第九百九十三章 子厚言之有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出來吧,免死卷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難以置信的戰績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歐陽賢弟第三百五十九章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第六百三十九章 刑部陳情(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職冷遇(一)第六十八章 積雪與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