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搗鬼者,嚴東樓

“殿下目前困境的癥結在於歲賜,歲賜解決了,殿下的困境不藥自解。戶部主掌歲賜發放,臣族叔與戶部尚書孫應奎孫大人乃是故交,臣可以族叔之名拜會孫尚書,務必促成歲賜發放。”

殷士儋率先長身而起,一臉自信的向裕王拱手行禮,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殷士儋準備走上層路線,藉着他族叔的名義去拜訪戶部尚書孫應奎,見面之後再趁機提出裕王歲賜的事情,於情於理,戶部都沒有扣發裕王三年的歲賜的道理,再加上自己的辯才以及族叔的這層關係,想必應該可以促成裕王歲賜的發放。

衆人都說殷士儋詩才無雙,其實對比詩才,殷士儋對他的辯才更有自信。更何況,裕王領取歲賜乃是天經地義的事呢,情理據都在自己這邊呢。

殷士儋有自信說服孫應奎。

裕王聽完殷士儋的建議後,臉色不由一喜,眼睛都亮了,殷士儋說的有道理啊,自己每次差遣人去催討歲賜,都是跟戶部下面主管的中級官員對接的,次次都被戶部中級官員給拒絕了。如果殷士儋能見到並說服戶部尚書孫應奎的話,那戶部尚書發話了,下面的人還敢不執行嗎?!

不過裕王尚未高興一秒,就被高拱潑了一盆冷水。

“若是放到孫尚書年輕時,殷大人這個方法或可奏效,但是如今嘛......”

高拱在殷士儋話音落後不久,便搖了搖頭,不認同殷士儋的建議,說到最後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高大人是說......”

殷士儋聽了高拱的話,眼睛轉了一下就想到了關鍵,眸子裡的自信黯淡了下來。

“高大人說的不錯,孫尚書早年作諫官時,不懼權貴,爲官正直,高風亮節,頗有聲名;只是如今孫尚書已經老了,行事苟且求安,寧可不不作爲,亦不得罪權貴,聲名早已不復往昔......”陳以勤也是搖了搖頭,嘆息不已。

這種事情放到孫應奎早年爲官時,根本就不是事,甚至不用裕王這邊說,孫應奎都會令人按規矩發放裕王歲賜,可是現在就不行了,孫應奎老了,早年的高風亮節、剛正不阿都被歲月侵蝕的蕩然無存,如今孫應奎行事都是以苟且求安爲主旨,不求有功也不怕有過,只要不得罪當權者,只要能順利退休就行了。

“如此,爲之奈何?!”

聽了高拱和陳以勤的話,裕王眸子裡剛剛亮起的光芒瞬間熄滅了,臉上覆被憂愁籠罩。

“其實,歲賜發放的關鍵不在戶部,而是在嚴府。”高拱擡頭看向裕王,聲音低沉的說道。

“嚴府?!那麼說傳聞是真的?!”殷士儋失聲道。

嚴嵩父子雖然沒有明確站隊,表態支持誰,但是暗中是支持景王的,這一點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殷士儋自然也是知道的。之前,殷士儋也多次聽說過嚴嵩父子暗示戶部剋扣裕王歲賜這一傳聞,但殷士儋是不相信的,嚴嵩父子沒有明確表態支持哪位皇子,可若是暗示戶部剋扣裕王歲賜的話,那豈不是挑明說他們支持景王了?!所以,殷士儋雖然多次聽聞這一傳聞,但卻不願意相信,這時聽到高拱這麼說,纔會吃驚。

陳以勤與殷士儋不同,他好像對高拱的論斷並沒有多少意外,此刻點了點頭,輕聲道:“應該是了。上個月,我曾去戶部催過一次歲賜,戶部答覆說,今歲乃多事之秋,北虜寇邊,南倭襲擾,內地也不太平,動亂數起,致使今年國庫消耗巨大,各部各司的例賞都分文未發,王府即便等着急用,他們戶部也是作不了主的。我問他們誰可做主,他們卻是顧左右而言他......現在想來,他們所指的就是嚴府了。”

朱平安對此毫不意外,因爲嚴世蕃剋扣裕王歲賜,這已經是史書裡明確記載的事情了。

不過出乎朱平安意料的是,裕王對於高拱的話,一點也不意外,似乎早就得知這一消息了。也是,裕王畢竟是天子的兒子,嚴世蕃暗令戶部剋扣了三年歲賜,裕王不可能一點消息也得不到。

下一秒,裕王的話也證實了朱平安的猜測。

“高師所言不假,孤前不久也得到消息了,宮裡的馮保馮公公消息靈通,給我說過實話,說是沒有嚴世蕃的准許,戶部是不敢給孤發放歲賜的。”

裕王坐直了身體,一臉陰鬱的開口道。

裕王得到的消息更加準確,明確道明是嚴世蕃指使戶部剋扣歲賜的。

朱平安聞言後,手指微微敲了敲桌子,馮保給裕王通信了,看來馮保已經暗中向裕王靠攏了。不錯嘛,不愧是馮保,政治嗅覺真是夠靈敏的啊。

朱平安自認,如果不是早就知道裕王會問鼎龍椅的話,自己這個時候可不敢將寶壓在裕王身上。

咳咳......

如果馮保知道朱平安心裡想法的話,一定會面紅耳赤、一臉懵逼的。他只是相信朱平安的判斷,他之前都是屬意景王的,只是前不久見朱平安用盡千方百計的不去擔任景王府侍講學士,而是來了裕王府擔任侍講學士,馮保纔開始轉變心意,暗中向裕王靠攏的。

朱平安以弱冠之年問鼎狀元,這一壯舉冠絕大明,要知道當年四朝元老楊廷和楊老大人,也不過是十九歲才中的進士。而且,經過翻牌侍寢之策、奏殺趙大膺、一脫成名查太倉等事情,馮保早就被朱平安的才識和能力折服了。

馮保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才智能力比不過朱平安,更深知朱平安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的,既然朱平安押寶裕王,那自己跟着就是了。

當然,馮保還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他現在只是向裕王暗送秋波,並沒有把寶堂而皇之的壓在明面上。這樣既在裕王心中留下了好印象,佔了位子,同時若是事不可爲,又留下了挽回的餘地。

“嚴東樓真是膽大包天!”

陳以勤和殷士儋聽裕王說是嚴世蕃在背後搗的鬼後,不由的臉色驟變,憤怒道。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棉甲進行時第六百七十二章 書房亂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圖謀祭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婢女若男不好惹第五百七十七章 九鳳奪嫡第三百二十八章 等等,好像哪裡不對第五百一十五章 君子遠庖廚第五百七十五章 致命的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然而胖爺早已看透第八百九十七章 來自高拱的輕視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生子當如朱平安,可惜雜家是太監第一千一十六章 探望楊繼盛第九十八章 狗屁的紅袖添香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活命嘛,不磕磣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畫兒病重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始料未及第四百二十八章 回家的方式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滴水之恩,當用拳相報第二百四十九章 什麼仇什麼恨第一百六十五章 這是做的假賬呢第四百五十一章登徒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落終石出第一百二十六章 亳州胖子字翻身第一千三十八章 半道殺出個程咬金第二百七十七章 嘉靖特色第一千九十二章 名動一時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府有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援軍剿倭第五百四十三章 返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嘉靖特色第三百零七章 又見熊孩子第四章 平安讓蛋第三百三十七章 兩袖清風鄢懋卿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臨淮侯:我有一個想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講經大本殿第五十四章 碎布頭生意第四章 平安讓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投桃報李第四百九十一章 沒有新郎新娘的婚禮第二百六十二章 又見名人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倭策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殿試(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傳旨召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又見大伯第四百零三章 以目代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洗澡水第六百九十章 野有死麕第四百五十二章 當李姝遇到嚴二小姐第四百一十一章 胡鬧第二百七十四章 晉有馮婦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守城得勝第一百零八章 府試結束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心有靈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茶館私訪第七百四十七章 聖上笑了第一千七十四章 李姝病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報功請賞第四百一十章 姝兒,你手腕怎麼了第一千七十三章 平安歸來第五百七十章 刑部尚書何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你覺的!你覺的!你覺的個屁!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伯請纓第三十五章 我給蘿莉講射鵰第四十七章 休沐第六百九十二章 香葉冠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封奏摺起波瀾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說張經,蛇陳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宗憲投靠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簡版鴛鴦陣顯威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我種下一顆種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無辜可愛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狗屎運第七百零一章 沉默是金第八百四十三章 一詞之威第八百九十五章 拜碼頭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公審大會(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世上有兩種年輕人第一千九十六章 大海倭蹤第一百零三章 你就不能消停一晚嘛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台州無眠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不開城門第一千九十七章 寇分台州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滴,這不是貪腐的車第五百三十六章 刑部催函第二百一十三章 你家老二中舉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躍檀溪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查勘水情第五百六十五章 莫名其妙的李默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我睡城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授官第九十章 驚仙詩會(二)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搬家和戒酒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誰能看上他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大膽的徐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