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滿朝震動

“啓稟聖上,臣奉旨稽查太倉,今日已畢,特來向聖上覆旨。”朱平安起身後,從袖子裡掏出一份奏摺,雙手恭敬的託於頭頂。

黃錦從嘉靖帝身邊走下來,從朱平安手上取走奏摺,雙手轉呈嘉靖帝。

嘉靖帝接過奏摺,並沒有打開,隨手放在面前龍案上,看着朱平安說道,“你與朕說說,稽查結果如何。”

“啓稟聖上,臣奉旨稽查太倉,重點稽查了太倉近三年的賬本簿冊,盤點了銀庫庫存金銀。太倉賬面上記載存銀二百一十二萬七千二百兩整,存金七十二萬兩整。但經臣數日覈查賬本,發現賬本紙面上有三十六萬七千五百四十三兩銀子存在虧空、假賬之處,無法對上賬目,另經臣盤庫,太倉銀庫僅實存銀一百二十三萬七千二百五十兩,實存金三十一萬六千五百兩,而且其中有九十萬三千八百兩銀子並非足銀,有一十二萬五千五百兩金子並非足金。”朱平安恭立於殿前,正色回稟道。

“多少?”嘉靖帝勃然色變,從龍椅上猛然起身,盛怒的看着朱平安問道。

聽到朱平安說的數字,嘉靖帝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按住平安說的話,那半個太倉都空了!!!!!

這種虧空,往前數千年,從商周到唐宋元那麼多朝代,可都是沒有發生過!

如果是真的話,那就是古今天下,前所未有的第一大案了!

嘉靖帝自認明君,沒想到卻被底下人如此糊弄,竟然都搬空半個國庫了!

這對嘉靖帝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現在他執政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財政緊張了,北虜南倭,天災人禍,哪裡都需要錢,最近這幾年簡直是花錢如流水,這讓嘉靖帝連修道煉丹都節儉起來了。

可以想象,嘉靖帝聽說自己國庫被人虧空一半的時候,心情是何等的臥槽,這讓嘉靖帝如何能忍。

嘉靖帝的勃然大怒,在朱平安的意料之中。

不過雖然早就意料到嘉靖帝的怒火,雖然也知道嘉靖帝的怒火不是針對自己,可是直面帝王之怒時,朱平安仍不免後背絲絲寒意。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這可不是說笑的。

“回聖上,太倉賬上虧空、假賬有三十六萬七千五百四十三兩銀子,太倉庫裡有八十八萬九千九百五十兩銀子、四十萬兩金子的虧空,另外有九十萬三千八百兩銀子並非足銀,有一十二萬五千五百兩金子並非足金……”鎮定了一下,朱平安再次重複道。

“你確定?賬上是如何虧空?”嘉靖帝的聲音從牙縫裡溢了出來,面色陰沉,彷彿狂風暴雨前的天色一樣。

“微臣確定,可用項上人頭擔保。比如太倉賬簿記載的兵部支取薪俸就是很明顯的一處,前年兵部所領俸祿爲十萬八千兩,加上恩賞三萬兩千兩,也不過十四萬兩,但是去年太倉賬上卻載兵部支取俸銀十九萬九千兩,幾乎多支了一倍。據臣所查,去年兵部僅新增了三位官員的缺而已,焉能多支取近一倍薪俸。如此這般虛假、虧空之處尚有很多。此乃微臣複覈記錄,其中虛假、虧空之處已做了記錄。”

朱平安擡起頭,言辭鑿鑿的回道,繼而例舉了一個假賬的例子,說完從袖子裡又取出了一卷用針線縫合的厚厚宣紙,雙手恭敬的舉在頭頂。

這疊宣紙正是朱平安用複試記賬表重新統計的太倉銀庫賬簿,很厚一大疊,密密麻麻全是表格和小字,其中虧空和虛假之處,朱平安還特別標註了出來。

嘉靖帝聽了朱平安舉的例子,霎時間怒容滿面,陰雲密佈,但這一處假賬就虧空了九萬多銀子!!九萬多銀子,都夠賑數府的旱澇災害了!

黃錦下來從朱平安手裡取走複式記賬表,雙手恭敬的交給嘉靖帝。

嘉靖帝隨手翻開一頁,看到了與現今截然不同的記賬方法,初看時一怔,不過嘉靖帝也是天資決定聰慧之人,看了片刻就看懂了朱平安的複試記賬表,然後就發現了這種複試記賬表的優點,其中假賬、虧空之處很是明顯。

一處處

一目目

怵目驚心,嘉靖帝越看臉越黑,周身氣溫也是一降再降,都降到了零度以下,方圓三米之內宛若置身冰窖似的。

看完之後,嘉靖帝猛然一腳將面前的几案踹翻,殺氣騰騰道:“氣煞朕了!氣煞朕了!這羣碩鼠!蠹蟲!吃裡扒外!監守自盜!枉費朕的信任!來人,傳朕旨意,將太倉一應官員全部押解刑部,由廠衛協助嚴加看管!”

“遵旨。”

大殿內伺候的一名內侍應聲領旨,快步往殿外宣旨而去。

“黃伴,擬旨。自朕即位以來,歷任管庫大臣及歷次派出查庫王大臣皆系親信大員,亦復相率因循,毫無覺察,並無一人能發其奸,甚負委任。不知諸王大臣有愧於心否。朕自咎無知人之明,抱愧良深,均着交吏部查取職名,嚴加議處。此案着華蓋殿大學士嚴嵩,文淵閣大學士徐階,吏部尚書李默,刑部尚書何鰲,會同審理太倉銀庫虧空一案,廠衛等各衙署悉聽調派,覈實查辦。太倉所有歷任管庫司員、查庫御史並丁書、庫兵人等着逐細查明,所有涉案官員,無論何等品級何等功勳,一概嚴行治罪。所有在京三品以上大員例應出席旁審。戶部自尚書以下所有官員依例規避,不得參與,若有違例,以涉案同黨論處。”

下過口諭之後,嘉靖帝又吩咐黃錦草擬聖旨,交由無逸殿,下發各衙署。

聖旨傳至無逸殿,滿殿大臣震動,影響堪比大禮儀之時,很快整個朝野都震動了。

至此

歷史上,最爲巨大國庫虧空案,揭開了大幕。

歷史的車轍在此也發生了偏轉,原本大明的歷史上並沒有此國庫虧空案,當然國庫虧空肯定是存在的,也肯定是如此嚴重的,但是這個蓋子一直沒有被各方捂着,一直沒有被解開。但是,現在朱平安煽動了蝴蝶翅膀,揭開了這個蓋子,讓這一大案暴露於世間。

或許

經此一案,明朝國庫的虧空會得到扼制,國庫會比歷史上充裕一些。

或許

天災人禍時,大明有財力賑災;外敵入侵時,大明有財力整軍禦敵。

或許

崇禎帝不用吊死煤山,反成了中興之主

當然,以後誰說的準呢。

其實,朱平安於殿下聽到嘉靖帝口述聖旨的時候,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甘的。

朱平安也知道自己不夠格會審此案,但是聽到嘉靖帝將此案交由嚴嵩審理,朱平安還是覺的有些無奈。

嘉靖帝心裡面還是信任嚴嵩的。

可是在朱平安看來,這個案子跟嚴黨干係莫大,事實也肯定是如此。但由嚴嵩主審的話,註定查不到根子上。

不過還好,徐階、李默等人一同參與主審,這樣以來雖然查不到根子上,但一些大魚也是跑不了的。

第二百六十章 這少年不簡單第八十一章 開考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頭也不回第五百二十七章 雞飛狗跳的老宅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就憑他第三百五十三章 賞賜中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天子腳下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搬家和戒酒第五十四章 碎布頭生意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吃馬的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科試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壓斷老驢腰第一千三十四章 已有求情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問安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快快打開城門第一千四百章 平息譁變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引狼入室or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浙軍追來了第一千五十六章 飼養員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戰況焦灼第八百零九章 有妃杜康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兩個小吃貨第六百八十章 刑部公文第八百六十二章 朱記走起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追進樹林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佳人有信,一字知心第八百零八章 意境極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脫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這都行第五十九章 走吧,該我們拯救世界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借汝一樣東西第五百六十一章 我想上臺,來一場表演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邀請太平知縣第八百七十九章 危局第四百八十章 海島求生(二)第四百零七章 朱平安,你喜歡我嗎第七百零九章 徐階小人第一百零一章 府試前瑣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痛心疾首第八百零二章 房牙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調查組抵達第五十章 鳩佔鵲巢第一千零二章 趙文華的驚慌第四百七十二章 走好,不送第七百四十六章 篩選題本第五百四十章 泰……山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見肥鴨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我不高興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形勢嚴峻第三百零七章 又見熊孩子第五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七十三章 嚴大人保護我第六百五十一章 徐階到訪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窺破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監的鬥爭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捷報背後的故事(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吃飽怎麼有力氣坐牢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頭也不回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決定募兵第二百六十章 這少年不簡單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放飛自我第四十一章 吃驚的朱家人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挑兵標準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嘉興風起第四百四十六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秘藥顯威(一)第四百六十章 安逸的旅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比試定伍長第五百六十七章 陝西清吏司第一百六十三章 祖宗佑侄不佑伯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上眼藥第四百二十一章 廷辯李默第一百五十一章 搶座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盡爾所能,百無禁忌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質疑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二世祖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好良言難勸該死鬼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捷報背後的故事(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張舉人來訪第六百四十七章 有恃無恐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勸說陳大成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非誠勿擾第二百九十三章 你也參加會試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浮世三千,吾愛有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偶遇馮保第七百三十九章 入西苑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龜雖壽第九百三十章 大出風頭的熊孩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謙公公第一千一十章 傻眼的高拱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都他麼的怪朱平安第六百七十七章 扭頭就走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希君生羽翼,一伐北冥魚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希君生羽翼,一伐北冥魚第四百一十三章 嘉靖又傳紙條第六百一十四章 趙府門前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雖未達濟天下,卻也不願獨善其身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城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