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宰輔天下

“夫子寫竹,胸藏萬竿,乘興隨意,水墨淋漓,自然天成。〔?〈〈學生願取畫中一支竹,清風江中做釣竿。”

朱平安仔細看了孫老夫子的風竹圖,對孫老夫子的畫技讚歎不已,孫老夫子簡單幾筆就將竹子的風骨表現的酣暢淋漓,不由起身拱手向孫老夫子說道。

願取畫中一支竹,清風江中做釣竿。

朱平安是化用的鄭板橋辭官時所作的那句“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釣竿”,也感慨於孫老夫子華中透露的風骨。

“子厚,言過其實了。”孫老夫子捋着鬍鬚搖了搖頭。

“哪有,學生是有感而。”朱平安憨厚的臉上滿是誠懇,說着又伸手指着石桌上的風竹圖繼續說道,“夫子的畫中竹子修長孤高,竹之神也;凌雲豪邁,竹之生也;依於石而不囿於石,竹之節也;落於色相而不滯於梗概,竹之品也。”

神,生,節,品。

這是竹子四味,也是孫老夫子作畫時心中所想的,被朱平安這麼一個也不落的說出來,一下子就說到了孫老夫子的心坎裡。

當然,孫老夫子是不會表現出來的,依然是捋着鬍鬚搖頭,不過看向朱平安的眼神卻是更滿意了。

“此畫尚未題字,老夫剛剛斟酌半天也未能想好,正好子厚你過來了,那便替老夫題上字吧,老夫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閒。”孫老夫子捋須笑了笑,示意朱平安爲他所作的這幅風竹圖題字。

從孫老夫子話裡,朱平安也知道了孫老夫子剛剛趴在桌上小歇,還真的是斟酌題字的時候睡着了。

現在聽孫老夫子讓自己題字,朱平安不由苦笑着搖了搖頭,“學生怕毀了恩師的畫。”

“子厚就不要客氣了,這個老頭子是寧可食無肉,也不可居無竹,毀了讓他再畫就是了,反正他每天都要畫些竹子。再說了,子厚如今都是狀元了,怎麼寫也對得起他的畫。”

師母笑着走了過來,將沏好的茶水提了過來,說着就要給兩人倒茶。

“師母,讓學生來吧。”朱平安起身接過茶壺,給孫老夫子、師母還有自己各倒了一杯茶。

“你這孩子,客氣什麼。”師母看着倒茶的朱平安,滿是笑意。

孫老夫子端起朱平安倒好的茶水,輕輕品了一口,回味了一下,然後看着師母微微笑了笑,“夫人沏茶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然後,惹了師母一個白眼,嗔了一句爲老不尊。

朱平安在一旁看着,不由勾起了脣角,恩師和師母真是古代夫妻的典範,不僅可以舉案齊眉,也可以有現代夫妻間的小情趣。

“無妨,子厚且寬心題字就是了。”孫老夫子看着朱平安,捋着鬍鬚又說了一句。

恩師和師母都話了,題字是推脫不下了,於是朱平安只好就應了下來。應下後,在孫老夫子和師母註釋的眼光下,朱平安一邊研墨,一邊思索題什麼好。

孫老夫子很是好奇自己這個高徒會題什麼字,捋着鬍鬚在一旁靜靜的看着。

師母亦然。

朱平安研好墨汁後,又仔細看了看孫老夫子的這副風竹圖,奇石聳立,池塘清淺,風竹數竿,有細又粗,有短有長,竹下還有數叢竹筍,看了片刻之後,朱平安眼睛亮了,心裡面已經有想法了。

孫老夫子見狀,不由坐直了身體,從朱平安的眼神裡,他知道自己這個高徒已經想好題什麼字了。

師母也放下了手裡的活,將視線轉到了朱平安身上。

在恩師和師母的注視下,朱平安停下研墨的手,然後從一旁筆架上取下一管毛筆,將毛筆蘸入研好的墨汁裡飽蘸了一下,便開始運筆題字。

很快,風竹圖上便多了一詩,正好落在畫的留白處,字體力透紙背,如乘風破浪,攜帶着浩然正氣,與風骨蒼勁的竹子相得益彰。

《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爲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朱平安在風竹圖上題的是清代鄭板橋的《新竹》,在寫竹子的詩詞中,清代鄭板橋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新竹》很適合現在的場景。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爲扶持,這句說的是新竹子能比老竹子高,離不開老竹子扶持,言中之意說的是一個人能夠越老師和前輩,都是因爲有老師和前輩養育和培養。

正好接着這詩,將自己對恩師孫老夫子尊敬和感謝表達了出來。

十萬龍孫繞鳳池這裡的龍孫,可不是朱平安冒犯皇家尊嚴,龍孫是竹筍的別稱,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用龍孫來稱呼竹筍,用在詩裡也不涉及避諱的禁忌。

在前朝很多人用龍孫寫過竹筍,比如梅堯臣《韓持國遺洛筍》詩裡的“龍孫春吐一尺芽,紫錦包玉離泥沙”,又或者6遊《夏日》詩裡的“將雛燕子暫離巢,過母龍孫已放梢。”。

朱平安才寫完,孫老夫子便捋着鬍鬚,輕聲將朱平安題的這詩讀了出來。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爲扶持。孫老夫子從這句詩讀出了朱平安的尊師重道,而且孫老夫子從朱平安的言行舉止,尤其是剛剛怕打擾自己睡覺在院子裡像根木頭一樣站那麼久,也都能感受得到。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鳳池”孫老夫子讀完詩後,又重複了一遍鳳池二字,然後微眯起眼神有些複雜的看着朱平安說道,“子厚,有宰輔天下之志啊。”

孫老夫子之所以重複了一遍鳳池,便說朱平安有宰輔天下之志,就是因爲鳳池二字。

鳳池,鳳凰池也。在古代鳳凰池說的是禁苑中的池沼,魏晉南北朝設立的中書省就在禁苑池沼便,人們用“鳳凰池”稱呼中書省,掌管天下機要。唐代宰相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人們就用“鳳凰池”指宰相職位。

字如其人,詩亦如其人。

孫老夫子博覽羣書、學富五車,自然對鳳凰池的典故知之甚詳,所以纔會說朱平安有宰輔天下之志。

“呃,夫子想多了”

朱平安摸着鼻子苦笑,這個還真是巧合,雖然自己的確有這個抱負,不過還真沒有想在這詩裡表現出來。

孫老夫子摸着鬍鬚,笑而不語。

師母看着朱平安,不由笑了笑,安慰道“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年輕人就要有志氣。”

好吧,先入爲主,再解釋也沒用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賣瓜(一)第一百零八章 府試結束第五百四十三章 返京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小丑竟然真是我自己第九十四章 大清早的就有人投湖第一千三十三章 你兒子又想你了第二百零六章 小姐好奇怪(下)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江南無冕之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拒絕妥協第八百六十三章 驚喜不斷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調令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府尊微服私訪第七百七十六章 震驚與嘲笑第二百五十三章 天子腳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點名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四百二十八章 回家的方式第一百八十一章 少年自有少年狂第一千三十五章 日食第四百零六章 食慾大開天淨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賞第七百八十二章 話題多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下英雄第六百四十五章 你是倒着騎馬嗎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恭喜張經,惹經怒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貴客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說不過你們第五百四十九章 平安破案(四)第八百四十二章 扎心了,老鐵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異常的倭寇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光陰易逝,豈容我待第四百零七章 事情解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彼之蜜糖,吾之哀傷第四百七十四章 傻瓜,快走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議和進行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司馬懿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倭寇之伏第九百一十八章 搗鬼者,嚴東樓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人才,宜如何第三百四十九章 評閱第六百零一章 鶴年書齋第二百九十八章 故人來訪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融入營地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靖南戰報驚府城(下)第五百五十章 祭河第九百二十四章 又見嚴世蕃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寡不敵衆第五百六十五章 莫名其妙的李默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臨時改變路線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不愧狀元之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此事易爾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夜深謀大事(上)第一千三百章 放輕鬆,奧利給第九百三十二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九百七十七章 關鍵的歷史節點(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事不好第九十九章 昨夜小桃紅,歌好活也好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女自南來第一百二十章 又見伊人第七十七章 懷寧縣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海島求生(四)第二百八十章 會試漫漫,總算考完第三百一十三章 會試排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刺明擂第九百七十一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第一千七十八章 啓程準備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另有隱情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報功請賞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千六十八章 靜夜思第七百八十四章 劉御史與白雲寺第三百七十章 大恩榮宴第八百章 一身正氣天下平第四十七章 休沐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羣魔亂舞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煮成名(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習慣差異第六百三十八章 刑部陳情(一)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這都行第一千三十四章 已有求情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一往無前朱平安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我們先走,你留下彈琴第六百三十章 刑部陳情開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親第三百二十七章 北虜南倭第七百零八章 廷議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真有福氣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圖謀祭海第五百七十四章 宿命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計,教育第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唾面自乾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汝至,春來也第八百七十七章 嚴嵩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