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百四十四章 殿試(二)

宣紙雪白,精裱七層,徐徐展開,墨香混着淡淡檀香沁人心脾,精湛工整如印刷的字體映入朱平安的眼簾:

朕順天命繼皇帝位,統八荒而御萬極,牧億兆之民,大庇天下,必使之以鹹有生之地,復有養之業,而後方盡奉天牧民之任,爲無愧焉。

夫安民必以其有耕之地,蠶桑之地,食有糧,穿有衣,方可使其無凍餒之患。此外,壤以安境無患,無賊無盜無寇,無刀兵之害,方可免除顛沛流離之苦。

夫無民耕則何以食?無蠶桑何以衣?無安境何以生?斯三者亦爲朕之所念而憂者也。然今日,耕地所存者寡而食者衆;蠶桑所養着寡而穿者衆,國境安着少而亂者衆!夫水患之災,層出不窮,大旱亦不少見,境內匪盜不絕,北之蠻夷擾邊,夫東南之地倭寇侵擾日漸繁複,北起山東,南連福建復至交趾,劫掠不斷,倭患日漸熾盛。

哀民生之多艱,嘆社稷之所憂。朕固非曠世之主,上無以參天化機,下不得安邦治國,夙興夜寐。時至今日,唯有權變,覓良策,安邦治國。民有田有衣四海昇平,焉無順乎道而歸乎化之理?

朕非寡昧,子諸貢士,明於理,曉時務,博覽羣書所期資我者,恩科此日朕侯久矣。汝等儘可直陳所見所知,陳之於卷,朕親御覽,勿憚勿隱。

全文共四百餘字,這便是本次殿試考題的全部內容了。

朱平安微微揉了揉腦門,昨天狀元樓壯行宴和徹夜未眠,實在太過消耗精力了,剛開始進西苑時精神稍振,拜見嘉靖帝時精神似乎便已經透支完了,此刻腦門突突的跳,腦袋一陣一陣的疲累眩暈感。

朱平安揉了揉腦門,閉目養神片刻,再次將試題看了一遍。

嘉靖帝的這篇試題。翻譯過來就是這樣的:

我嘉靖順天天命繼承了大明皇帝位,成爲這八荒萬極億兆百姓的主子,庇護全天下呢,就要讓全天下的百姓有耕種的土地。有養家餬口的工作,這樣我纔可以盡到順應天命庇護百姓的責任,我纔可以無愧於心。

若想安定百姓,就得讓他們有耕作的土地,有養蠶的桑地。吃飯要有糧食,生活有穿的衣服,這樣纔可以讓他們沒有挨餓受凍的困難。除此之外,還要平定全天下,四海昇平,不能有盜賊侵擾百姓,不能讓他們遭受戰亂的危險,這樣纔可以讓他們安定居住,不用擔心流離失所。

如果老百姓沒有田地,那怎麼種糧食。我們又吃什麼呢?沒有桑地養蠶,我們又穿什麼呢?沒有安定四海,我們又怎麼安穩生活呢。這三點是我嘉靖非常擔憂的。可是現在,田地越來越少,可是吃飯的人越來越多,養蠶織布的越來越少,穿衣服的越來越多,江山社稷也不安定。水災有,旱災有,王土內還有人叛亂。盜賊也層出不窮,北方的胡虜也不安生經常騷擾我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寇也他麼的不安生,從山東到交趾不帶消停的。越來越嚴重。

朕心裡苦,我知道我嘉靖並不是曠世之主,我上不能參演天機,下不能安邦治國,經常大半夜的睡不着覺操心國家這些事。我覺得現在得通權變才行,我得尋找治國安邦的好方法。如果老百姓有吃又穿有住。整個大明四海昇平,又怎麼會有盜賊造反呢?

我並不是寡昧的人,你們這些貢士呢也都通曉道理,知道時務,你們讀了這麼多書不就是想着幫助我嘉靖的嗎,我也等你們很久了。所以啊,你們都直接的把你們知道的想到的告訴我,寫到卷子上,我會親自看的,你們一點也不要害怕,更不要隱瞞。

中興之主,主動納諫,看上去嘉靖帝有一副勵精圖治的架勢,這是朱平安看完試題後的第一反應。

殿試試題共四百餘字,很快就看完了,很快大殿內便傳來陣陣喧譁,大多是興奮、激動,只有少許的斟酌驚詫

這篇時務策,落腳點是向嘉靖帝提治國良策!治國安民掃除倭寇胡虜,治理水旱天災,等等等等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策略方法。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不是所有書生所擅長的嘛!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不是所有書生所夢寐以求的嘛!

如何不激動!恩科殿試,聖上出題主動納諫,勵精圖治,這是千古名君,萬古明君之所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的胸中可是有錢策萬策的!

大殿內衆位貢士大多一臉激動,幾乎要爲嘉靖帝肝腦塗地,一個個憋着勁想要提出一篇治國良策。

“肅靜,不得喧譁!”

禮部的一位官員及時發出了一聲訓斥,各位貢士被訓斥後端坐整齊,一臉興奮激動但不敢再有喧譁,大殿內再次恢復了安靜。

很快,就又有禮部的官員將答題紙也發了下來,殿試的答題卷也是雪白的宣紙材質,筆試題要大很多,這是八開的宣紙,長長的一大張,可以摺疊爲八頁。每業宣紙上面有硃筆畫的橫線,不,是豎線,共有12道豎線。

這便是殿試答題紙了,衆位考生興奮又緊張的摸着答題紙,久久不能自已,這一卷紙可是承載着他們宦海生涯,可是要呈送御覽的!

按捺着激動,衆位貢士便開始提筆研墨動筆起來,並不是答題而是先把姓名、年齡、外貌、籍貫等個人履歷信息按照殿試的要求寫在答題捲上。

寫完履歷後,衆位貢士放下筆來,潛心勾畫他們的治國良策。

朱平安寫完履歷後,不由再次揉了揉腦門,精神睏乏的太嚴重了,眼皮子都在打架,如果殿試場所,朱平安都想趴一會再作答了,可是這是殿試,趴着休息對聖上太過不尊重,被人指出來就是大不敬,所以朱平安只有強撐着精神。

如何作答呢,提什麼良策,提什麼建議,從哪一方面呢,如何才能獨佔鰲頭,狀元可不是相當就能當的。精神極度疲憊,腦子很亂,朱平安用力的搖了搖頭,可是大腦還是一團亂麻,不知從何處着手。

歐陽子士坐在大殿西側第一位,精神抖擻,胸有成竹,看着遙遙坐在對面毫無精神的朱平安,嘴角不由綻開了一抹勝券在握的微笑。

第五百七十九章 鞭刑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朱平安的疑惑第一百七十五章 賜字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朱守仁的打算(下)第九十三章 驚仙詩會(五)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斷尾求生與鐵鎖橫江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洗澡水第八百八十三章 破局(四)第六百零八章 哎,醒醒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東山再起第九百四十二章 別樣的上菜方式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東山再起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然後,沒有然後了第二十三章 蹭課第六百九十二章 香葉冠第五十八章 奪旗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苑的炮聲第三百五十七章 傳臚放榜(二)第三百零二章 天下風雲出我輩第一千五十八章 朱平安,你事發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搬家和戒酒第八百二十四章 邀請試吃第五百五十二章 生活不止善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第三百四一十八章 朕有一夢第八百七十八章 景王府侍講學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我來了,我走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難得的朝會第二十七章 昨日頑童今復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無辜可愛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千六十五章 臣雖愚魯,不敢奉詔(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們這是人話嗎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還不顯出原形第九百一十三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糧荒第八百八十四章 聖旨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大獲成功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臨淮侯:我有一個想法第七百五十六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二百四十五章 樂於助人黃攢點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改革縣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謙公公出手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朝會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秘藥顯威(三)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說不過你們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臨太平第六百七十二章 書房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諸縣倭患戰報(中)第四百一十章 姝兒,你手腕怎麼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胡宗憲的抉擇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興奮的嘉靖帝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神入化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恍若當年第一千九百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興奮的嘉靖帝第九百八十四章 你這個學生,猴兒精猴兒精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個大坑第五百五十六章 再回侯府第二百零六章 小姐好奇怪(下)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戰況焦灼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色變,海盜來第七百零三章 午後小故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念歷史第三百九十三章 白菜和豬第三百五十六章 傳臚放榜(一)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朱平安爾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張經的二次考較(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峰迴路轉,朱貪露尾第六百三十一章 對不起,我信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不愧嘉靖帝第九百九十四章 起風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退而求其次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眠之夜第三百五十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亳州胖子字翻身第九百四十六章 如此過關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華安問答(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西刺大明,揚帆起航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滴水之恩,當用拳相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整頓縣衙第八百零八章 意境極美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誰能看上他第九十四章 大清早的就有人投湖第六百零五章 背後黑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滴,這不是貪腐的車第五百三十六章 刑部催函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倒是沒讓朕失望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倒黴的徐海(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興土木第三百六十章 把太監做到最巔峰第五百六十三章 咬舌第九百九十二章 誰?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我有軍情緊急,可惜無人信(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江南澤國,江浙尤甚第八十二章 考場上的逗逼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拜訪陳大成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另有隱情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家侄朱平安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發賞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