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如此昂揚少年

書房內一切都回歸了平靜之後,臨淮侯李庭竹與朱平安對坐而談。

“什麼,子厚你竟然接了江浙按察司的兵備之事?!唉,晚了啊。我本來是想專門叮囑你,不要接‘兵備’這個爛攤子的。江浙、福建、廣東還有山東,這些沿海按察司的兵備之事,那都是一個個深不見底的黑坑啊。”

當臨淮侯李庭竹得知朱平安接了江浙按察司的兵備之事後,忍不住扼腕長嘆。

“且不說別的,這倭患日熾,兵事兇險啊。唉,還記得當年在京城與賢侄聊東南倭患,我當時還覺得只需招安或誘殺汪直,東南倭患指日可定,唉,當初太一廂情願了,無論招安還是誘殺,都太不現實了。如今,倭患如烈火烹油,已然沸騰矣,整個東南沿海倭患層出不窮,猖獗到不可想象。倭寇驍勇善戰,又陰險狡詐,衛所軍觸之,往往被打的丟盔棄甲。賢侄你提領江浙按察司兵備,提領的都是民兵,比衛所軍還不如,你帶民兵去打倭寇,這不是送死嗎?!姝兒還懷着身孕,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你讓姝兒如何處之?”

臨淮侯李庭竹搖頭不已,對朱平安提領民兵很是不看好,擔憂不已。

“還有啊,按察司原本不管兵備,只是因近來倭患嚴重才增設之,不僅配套糧餉不足,而且職責與衛所、新軍重疊,地位頗爲尷尬,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參與抗倭,僥倖打贏了,你民兵僅輔助而已,功勞基本落不到你頭上。若是打輸了,不好意思,分鍋的時候,不會少你一口,甚至鍋從天降,全扣你頭上。按察司染手兵備,福建那邊比江浙稍早些時日,福建按察司的兵備官員屢屢因過被貶被罰,甚至還有人被逮捕下獄的......”

“還有......”

短短的一盞茶時間內,臨淮侯李庭竹給朱平安足足例舉了十多個不可接受兵備的理由。

“多謝伯父掛念。”朱平安耐心的聽完,拱手對臨淮侯的關懷錶示感謝,然後目光堅定的說道,“*******,*******!如今倭寇日益嚴重,沿海生靈塗炭,平安食君祿享民膏,也想盡一份力。”

“*******,*******......”臨淮侯默唸了一遍,擡頭複雜的看向朱平安,嘆了一口氣,“你......唉,或許是我老了吧。”

向山而立,勇當重任......如此昂揚少年!

臨淮侯心中感慨頗多,眼前這個少年當初寄居侯府,不過一舉子,未過一載,便身至如今正五品提刑按察使司僉事的高位,並非僥倖使然,單是這胸襟氣魄就遠非自己所能比擬的!自己承蒙祖上的榮光,起點都是侯爵,混跡官場數十載,到現在也還只是個四品操江提督而已。

雖然看着品級比他高,但是我朝掌權的是文臣,而武官的地位比較低,別說自己這四品的操江提督了,便是三品的遊擊、參將還是衛所長官,在同品級甚至低幾個品級的文官面前,這腰啊都直不起來,更有甚者,還要下跪呢,以至於有的武官在低幾品的文官面前都要自稱“門下走狗”呢。自己和子厚,若是無這層親戚關係,自己這個四品提督遇到子厚這個五品提刑按察司僉事都要先行禮呢。

“伯父寶刀不老,伯父於應天提督操江,領上、下江防事,不避刀兵,甘當重任,驅逐倭寇。平安提領江浙按察司兵備,亦是向伯父學習。”

朱平安稱讚臨淮侯敢當重任,給他戴了一頂高帽。

聞言,李庭竹老臉微微有些紅。當初他是覺的江南倭患不過是小打小鬧、很快就能輕鬆平定了,他才前來上任的......並沒有這麼偉大......

“近來,伯父任上,情況如何?”朱平安好奇的問道。

“唉,一言難盡啊。水軍兵備廢弛,戰船荒廢,十不存三,若遇小隊倭寇小船數艘,我水軍尚可驅之;若是遇到大隊倭寇,則力有不逮......”

臨淮侯緩緩開口,老臉更紅了。

朱平安聞言,不由扯了扯嘴角,看來這水軍荒廢的程度比衛所還甚啊。

其實水軍很重要的!如果水軍強大,比如有三寶太監下西洋時一半甚至三成的實力,都能在海上將倭寇消滅殆盡,倭寇壓根就不敢來大明,來也上不了大明的岸。退一萬步,即便水軍不能強大到御倭於海上,可是與陸軍衛所配合,水陸夾擊倭寇,也能事半功倍啊。

不過歷來封建時代,都是陸軍主義,不重視水軍,陸軍的地位重於水軍。

水軍荒廢,雖然可嘆可悲,但也在情理之中了。

“伯父,水軍戰船荒廢程度若何?”

朱平安清楚水軍的重要性,不忍看到水軍荒廢,發揮不了它的價值。

“提督操江,領上、下江防事,原額有兵船四百艘。不過,前任操江提督史潘珎在任時爲了節省軍費,奏減其半。我上任時,朝廷准奏,裁減了兩百艘,只餘下二百艘。咳咳,由於近期明廷罷巡視大臣不設,中外不敢言海禁事,海防廢弛,我操江提督水軍也不免受影響,受損的戰船不能及時得到修補,以至於目前可用戰船勉強只餘不足百艘而已。”

臨淮侯李庭竹有些尷尬的回道。

也就是說水軍的戰船隻剩下不足四分之一而已,這還只是戰船,水軍呢?!目前吃空餉、訓練廢弛、兵備不足等情況在明軍中不是什麼秘密。估計臨淮侯麾下的水軍戰力能保留下來原本二成就不錯了。

所以說,臨淮侯麾下的水軍只能乘戰船驅逐幾艘破木船而已,再多點就不行了。

“伯父,近來倭寇日熾,連連襲擾東南,如此百艘兵船,如何足用。伯父何不上疏聖上,請求增造戰船,至少恢復舊額,以便驅逐倭寇,發揮水軍作用。”朱平安斟酌了一下,向臨淮侯李庭竹諫言道。

“賢侄,聖上年前才准奏減半戰船,我此時上疏諫言增設戰船,這不是與聖上背道而馳嗎?使不得,使不得......”臨淮侯李庭竹搖了搖頭。

“伯父,此一時彼一時,形勢異也。聖上同意史操江奏請裁減戰船時倭患尚有所控制。如今倭寇賊首汪直請求通商不成,縱倭劫掠東南,倭寇已然失控,倭患日熾,倭寇日益猖獗,其侵擾沿海次數之多、程度之烈、規模之大、地域之廣,其他時期的倭患根本無法往其項背。此時奏請聖上增設兵船,恢復舊額,料想聖上必能同意。如此一來,不僅伯父水軍實力大增,可以在御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於伯父個人而言也是大有裨益,所謂‘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也,不僅彰顯伯父職責功績,也可以得聞聖聽......”朱平安耐心的解釋道。

臨淮侯聞言有所意動,不過猶豫再三,還是搖了搖頭,“賢侄,還是算了。畢竟聖上才裁減兵船,此刻上疏還是不妥,別觸了聖上的黴頭......”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朱平安知道臨淮侯此刻的心態,知道多說無益,便不再多說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這酒如何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倭患愈演愈烈第八百九十一章 今晚只做探花郎第五章 芙蓉帳暖第四百七十四章 傻瓜,快走吧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用了第七百零三章 午後小故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甄別(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人生如戲,全是演技第一百六十七章 經驗碾壓第五百七十章 刑部尚書何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脫驚豔,簡在帝心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報官第三百五十九章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有特別的聊天技巧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給朕查查第九百七十六章 遇紛爭第三百零三章 他倒是大方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還不顯出原形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次交鋒第六百八十八章 十里香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找倭寇驗證第二百三十章 拜訪恩師第三百八十五章 當大伯母遇到陳氏第八百九十一章 今晚只做探花郎第三百九十九章 入職冷遇(二)第九十八章 狗屁的紅袖添香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徐階,你膽子很大嘛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夜錦衣至第五百零三章 怎麼,我家也要繳稅了麼第三百八十九章 彘兒再也不勢單力薄了第五百九十章 拜謁徐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朱守仁的打算(下)第一千四十四章 與廷杖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六十五章 新生第五十六章 逗逗蘿莉聽聽課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斷尾求生與鐵鎖橫江第三百四一十八章 朕有一夢第一千二十章 踏春賞草第四十五章 我這一關算你過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動員第七百二十六章 初入太倉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宅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媒第二百一十一章 是老夫堅持將你排在榜末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華安問答(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龍造寺隆信之野望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我不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嘉興陷落,禍起平安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我們是一羣蠢豬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秋收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計,教育第一第六百零一章 鶴年書齋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上船第一百八十章 要不咱不考了吧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念歷史第三百二十六章 嚴東樓第四百零九章 平安破案第一百七十章 私房第一百三十二章 考期牌已懸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落終石出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我想要的是你第一千九十章 張縣丞發難第九百三十八章 裕王的委託第五百九十八章 誰的青詞(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改革縣衙第三百二十六章 嚴東樓第四十一章 吃驚的朱家人第八十八章 酒後百態第四百章 入職冷遇(三)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奏第二百七十九章 秉公走心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都是爲了我爹好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秋雨連綿,隱患滋生第一千九十八章 倭寇來了第九百零五章 神轉折(二)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冤大頭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將士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不愧狀元之才第七十四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草民本弱,爲家則強第三百七十六章 有一種猛男叫羅龍文第七百四十八章 聖上怒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信心十足第五百四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八百三十四章 講經大本殿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嚇的渾身發抖第一千四十三章 歐陽子士下黑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沒有新郎新娘的婚禮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哪來的乞丐,快走快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欣欣向榮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若男姑娘,多吃核桃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顫抖吧第五百七十一章 偶遇馮保第七十四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龍泉古寺第七百五十四章 吃貨力max第六百一十七章 可惜可惜第二百四十八章 我要見縣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