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循循善誘

昨日張縣丞他們踩好點的畫舫,今日被裝飾的更盛昨日,不僅張燈結綵,更是鋪設了紅毯。張縣丞等人躬着腰殷勤的將謙公公引進了畫舫。

“你們有心了。”

謙公公掐着蘭花指,搖曳着身姿,走進了畫舫,自然而然的坐在了主位上。落座前,謙公公潔癖的以繡帕擦了一下椅子,見上面沒有一絲灰塵,滿意的點了點頭。

得到了謙公公的肯定,張縣丞一干人頓時如飲了甘醇的美酒一樣,美的不行,覺的他們提前了一天的奴隸沒有白費,愈發的殷勤了起來。

張縣丞爲了討好謙公公,特意託了好幾層關係,重金從府城請來了三位大廚,不計成本烹飪各種山珍海味、珍饈美食,自從謙公公落座後,一盤盤一疊疊的珍饈美味流水似的往桌上端,窖藏了百餘年的美酒陳釀開了一罈又一罈。

河岸兩側,追逐畫舫的流浪狗更多了......

張縣丞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精心準備的山珍海味,卻未能讓謙公公滿意。

“這道龍井蝦仁,講究的是蝦肉白而鮮嫩,芽葉陣陣清香,可惜,這盤火候把握的不夠,淺了三分,嫩則嫩矣,芽葉的清香未能浸入蝦仁之中......”

在張縣丞他們殷勤的推薦下,謙公公嚐了一口龍井蝦仁,蝦仁只吃了一半,便撂下了筷子,用繡帕擦拭了一下嘴脣,淡淡的點評了一句。

火候不到嗎?

一干胥吏嚐了一口蝦仁,差點沒把舌頭吞進肚子裡,我們怎麼吃着好吃的不得了啊!?

“咳咳,謙公公嚐嚐這道西湖醋魚,這道菜可是江南菜當之無愧的‘魁首’。我們特意從台州府城請來的劉師傅,正是台州府臺州府最擅長做西湖醋魚的大廚。”

張縣丞見謙公公沒有吃好,不由有些着急,正好此時上來了一道西湖醋魚,張縣丞臉色大喜,慌忙親手接過這道菜,雙手殷勤的放在了謙公公身前。

謙公公在衆人期待的眼神中,伸出筷子夾了一塊魚肉放入口中,輕咬了一口。

一口魚肉入口,謙公公輕輕咀嚼片刻,緩緩的吐出了幾根細微的魚刺來。

衆人期待的看着謙公公,等待着謙公公的評價。

這劉師傅可是做西湖醋魚的行家,在整個江南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張縣丞等人信心十足,相信這道西湖醋魚一定能得到謙公公的好評。

不過,又讓他們失望了。

“這料汁調的馬馬虎虎還算湊活,魚肉也夠鮮嫩,不過這精細勁兒可就不行了,宮裡的御廚做這道西湖醋魚,可是吃不出一根魚刺來。在烹飪前,御廚已經將每一根刺都跳出來了,這魚刺啊放到盤裡,剛好拼成一條魚形......”

謙公公用繡帕擦了一下嘴,微微搖了搖頭,對這道菜的評價也不高。

“呵呵,也是,謙公公在宮裡什麼樣的山珍海味沒吃過,是我等貽笑大方了。”

姚主簿微微笑了笑,恭維的說道。

“哪裡哪裡,雜家也就是服侍娘娘,蒙娘娘恩寵,跟着沾了點光......”

謙公公繡帕半遮嘴脣,謙虛的說道,話語裡謙虛不已,臉上滿是驕傲。

不男不女的,真特娘難伺候!

李典史在心裡腹誹不已,不過臉上不敢表露分毫,張縣丞特意給他交代過了,要把謙公公當成親祖宗一樣供着,哄到靖南,對付朱平安。

雖然謙公公對膳食比較挑剔,但是在姚主簿、張縣丞等人的刻意討好恭維之下,以及不計工本的流水一般絡繹不絕、接連而上的山珍海味下,這頓宴席吃的也算是賓主盡歡。宴席上自然而言的就聊到了謙公公下江南的差事。

“謙公公,採買金寶珍珠來我們靖南就對了。江浙是咱大明有名的珍珠之鄉,而靖南更是咱江浙有名的珍珠寶地,便是盛名在外的諸暨也不如我們靖南。”張縣丞雙手捧着酒杯,恭敬的敬了謙公公一杯,飲畢說道。

“哦?”聽到了珍珠,謙公公明顯感興趣了起來。“紹興諸暨,越國古都,西施故里,乃是我大明有名的珍珠之鄉,這個雜家知道,據說月宮嫦娥仙子有一顆冠絕天下的大明珠,常常在掌中把玩,仙氣繚繞。有一日,嫦娥仙子不耐寂寞,偷偷在桂花樹下與吳剛私會,將珍珠留給金雞守護。金雞如平日一樣,將珍珠拋來拱去,偷偷玩耍,一不小心,明珠掉落凡間。金雞追逐明珠下凡,明珠掉落了諸暨的浣沙溪裡。珍珠有靈性,見山川秀美的諸暨遠勝寒冷的月宮,不肯回去。爲躲金雞追逐,明珠從浣沙溪飛入溪邊浣紗的婦人口中。婦人懷珍珠誕下了西施,故有‘嘗母浴帛於溪,明珠射體而孕’的典故,諸暨也因此稱爲珍珠之鄉。不過,張縣丞所言,諸暨也不如貴地靖南,卻是何說法?”

見謙公公對自己的說辭感興趣,張縣丞更是賣力的表現了起來,“衆所周知,這珍珠自貝殼中孕育,諸暨位於內陸,止有河貝,而我靖南背靠無邊大海,不僅和河貝,還有海貝。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勝諸暨。”

“哦。”

謙公公淡淡的哦了一聲。

顯然張縣丞的說辭並沒有說服謙公公。

張縣丞一臉漲紅。

“咳咳,謙公公可知和氏璧否?”姚主簿咳嗽了一聲,接過了張縣丞的話頭,對謙公公說道。

“和氏璧舉世聞名,雜家又豈會不知。”謙公公微微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說道,

“謙公公知道和氏璧,可知與和氏璧齊名天下、爲歷代帝王所必爭的,同爲‘天下所共傳之寶’的隋侯之珠?”姚主簿微微笑了笑,繼續說道。

“隋侯之珠?!”謙公公微微一怔,繼而微微點了點頭,“這個雜家好像也聽過,只是知之甚少。”

“《韓非子》一書有言:‘和氏之壁,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其美,物不足以飾’。《呂氏春秋·貫生篇》亦有言:‘今有人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是何也?’。這本傳世名書對隋侯之珠皆有詳盡描述。”姚主簿緩緩說道。

“難道說隋侯之珠與貴地有關?”謙公公聽了姚主簿的話,頗感興趣的問道。

“謙公公英明,一猜即中。”姚主簿恭維道,“西周隋候出巡封地至渣水,發現山坡有一數十丈長巨蛇,被人攔腰斬了一刀,奄奄一息,隋候動了惻隱之心,令人救治。一年後,隋侯再次巡行至渣水,中午在一山間驛站小憩。睡夢中,有一個黃毛少兒跪倒在他面前,稱是去年被救的那條巨蛇化身,爲感謝隋侯的救命之恩,特意前來獻珠。隋侯猛然驚醒,果然發現牀頭多了一枚碩大珍珠,潔白圓潤,光彩奪目,近觀如晶瑩之燭,遠望如海上明月,一看便是枚寶珠。隋侯得到寶珠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了各國諸侯的垂涎,如和氏璧一般,被天下人所爭搶,最後隋珠落入楚武王之手。後來,秦滅掉楚,隋珠被秦始皇佔有,被視爲秦國的國寶。與和氏璧齊名天下,爲歷代帝王所必爭。這渣水正位於靖南境內,我靖南縣誌對此有明確記載,一查便知。”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倭寇北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們這是人話嗎第二百一十三章 你家老二中舉了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尚知府的不解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救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開業準備(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解風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安破案(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賜字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計,教育第一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呼嚕震天第三百七十章 大恩榮宴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朱門酒肉臭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三個和尚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渡河的倭寇,返鄉的御史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我不服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逢林莫入第七百三十五章 自信的賬房第九百三十五章 不祥的預感第六十六章 下雪天地瓜和音樂更配哦第八百零五章 問題少女第二百零六章 小姐好奇怪(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徐海崛起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蘇州捷報屬實第五十九章 走吧,該我們拯救世界了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不愧是東樓兄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崑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不如離去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不愧狀元之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體短微胖,面憨無須第五百七十五章 致命的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賞賜中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大雨又起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僞德惡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肩上重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出來吧,滿清棉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誠心實意,大發慈悲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監的鬥爭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夜錦衣至第一百四十四章 體短微胖,面憨無須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峰迴路轉,朱貪露尾第七百章 贈字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難以置信的戰績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一起來罵朱平安第八百四十八章 楊博士的絕境反殺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這不正常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倭波將起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向不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和大姨子那些事(下)第一千零六章 峰迴路又轉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這酒如何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不一樣的犒軍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考驗(中)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搬家和戒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賜字第一千八十四章 如此下屬第二百九十一章 侯府熊孩子第一千六十六章 臣雖愚魯,不敢奉詔(二)第九百四十九章 內情第八百五十章 挽尊第一千零三章 慧眼獨具嚴世蕃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推廣炊事班第九百九十二章 誰?第一千五十六章 飼養員第八百九十一章 今晚只做探花郎第七百八十二章 話題多了感謝有你,一路相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說不過你們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亂世用重典,連坐法問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得反悔契約書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從驚喜到驚嚇第九百五十七章 楊繼盛造訪第一百零二章 府試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倭寇要撤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有特別的聊天技巧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大伯駕到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天不亡我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拜見大人第一千零五章 和盤托出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羣魔亂舞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回味第五百六十七章 陝西清吏司第二百一十一章 是老夫堅持將你排在榜末第四百零七章 朱平安,你喜歡我嗎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富商犒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牢獄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五百五十二章 生活不止善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議和進行中第九百六十二章 失望而歸第九百零七章 神轉折(四)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彈劾朱平安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華安問答(上)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他配嗎第四百三十五章 你唆你四不四撒第二百五十一章 龍泉古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等待不如雅賭第一千四十八章 平沙落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