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形勢嚴峻

倭臨城下,我睡城上!

朱平安的神操作深深震撼和感染了在城門前擁擠逃難的人們,給他們打了一針強力鎮定劑。

知縣大老爺在城牆上打地鋪、誓與縣城共存亡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靖南縣城。一直籠罩靖南上空的惶恐氛圍,瞬間被驅散了大半。

所以......惶恐還是有的......

“知縣大老爺,求求你了,求求你下令打開城門,讓俺們出城逃難吧。大老爺,俺給您磕頭了,打開城門吧,讓俺帶着俺娘出城逃難吧。”

“知縣大老爺,你想與縣城共存亡,你就與縣城共存亡吧,我們也不攔着你,可是,你不能拉上我們啊。我膽小,我還不想死,我不想與縣城共存亡。”

“知縣大老爺啊,我這老婆子給您磕頭了,求您快下令打開城門吧。你要是不打開城門,老婆子我就長跪不起了。”

雖然朱平安震撼感染了很多人,但現場依舊有不少人請求,或者用“要挾”、“要求”這兩個詞更恰當,要求朱平安下令打開城門,讓他們出城逃難。

“諸位父老鄉親,不是我朱平安不讓大家出城逃難,而是此時出城逃難無疑於自尋死路。倭寇在城外燒殺搶掠,此刻正在往縣城集結,現在出城,正好會撞在倭寇的刀刃上……此時留在城內,依靠城牆防守,纔是最好的選擇……”

朱平安站在城牆上,耐心的對衆人解釋道,朱平安的解釋與劉大刀之前解釋得大同小異,畢竟劉大刀當時的說辭也是從朱平安這學來的。

跟劉大刀解釋後一樣,現場的惶恐想要出城逃難的人,很多都不買賬。他們一心想要出城逃難,根本就不聽朱平安的解釋,也不相信朱平安的話。

若是放在平時,朱平安肯定耐心的繼續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不過,今日不同平時,倭寇攻城在即,形勢千鈞一髮,非常嚴峻,而靖南縣城現在防守情況很不樂觀,靖南縣城岌岌可危,朱平安沒有時間給他們作更多解釋了。

“諸位父老鄉親請起。此刻,倭寇攻城在即,城門萬開不得,我要爲縣城數萬百姓負責,還請父老鄉親見諒。”朱平安向城下拱手歉意道。

頓時,城牆下罵聲、哭聲一片。

事分輕重緩急,朱平安頂着城下的哭聲和罵聲,着手佈置靖南縣城防守。

着手佈防,朱平安才發現靖南防守形勢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嚴峻的多。

第一個問題是,人少。

靖南縣的防守力量主要就是縣衙衙役和守城兵丁。靖南縣衙共有三班衙役106人,不過有二十三人跟隨李典史一同棄城逃跑了,目前只剩下83名衙役了。靖南縣城共有守城兵丁80人,不過有12人跑了,目前只剩下68名守城兵丁。也就是說,靖南縣城可用的守城力量共有151人。

雖然不清楚劫掠靖南的倭寇人數,但是根據倭寇肆虐的範圍來看,估計不下兩千人。

我方151人,而倭寇兩千多人,敵我力量對比接近二十比一,嚴重的敵衆我寡。另外,倭寇這兩千多人都是經常見血的亡命之徒,兇殘無比,據說真倭更是一個個武藝高強;己方這151人……衙役抓抓小偷小摸還行,上戰場真是難爲他們了,而守城兵丁,一看就是軍備廢弛,欠缺訓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對他們的戰鬥力,朱平安真不敢報多少希望。

不過,目前情況如此,朱平安也沒有辦法,只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戰鬥力。

爲了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戰鬥力。朱平安在城牆上,用縣印下發了三條命令。

一條重賞令。朱平安發佈重賞令:所有勇於守城的衙役和兵丁,每人賞銀十兩;守城負傷者,額外賞銀十兩;守城陣亡者,額外撫卹五十兩。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朱平安的重賞令,令衙役和兵丁的精氣神上升了一倍不止。

一條殺頭令。朱平安將劉牧、劉大刀等六人,以及挑選的另外六名衙役,一共十二人封爲督戰官。朱平安發佈三道殺頭令:督戰官先衙役、兵丁後退着,陣斬督戰官;衙役、兵丁不聽指揮,臨陣後退者,督戰官立斬!無論何人,敢違軍令者,殺無赦!

一條佈防令。朱平安將151人,每30人一起,一共分爲5個守城隊,在東門、南門、北門各佈置了一個小隊守城,在西門佈置了兩個小隊守城,各小隊間隨時奉令互相支援。

第二個問題是,守城器械廢弛。

首先,靖南縣城外沒有壕溝,而此刻時間倉促,也來不及挖壕溝了。至於蒺蔾等拒敵之物,更是沒有。

其次,防守利器嚴重不足。火炮是一個也沒有,投石車早已散架腐朽了,牀孥倒是在武備倉庫找到了幾把,但是年久失修,大都不能用了,只有兩把牀孥勉強能用,弩箭能用也就二十多根。朱平安指揮着將三把牀孥全都安置在西城門了。滾木也不多,只有八根,木頭周身鑲嵌的釘制利器也都生鏽了,不過打磨一下還能用。守城常用的狼牙怕,靖南縣城是一個也沒有。

最後,弓箭不足。縣城武備庫裡,只有不到一百張弓,羽箭也不多。

唯一的好消息是武備庫中制式軍刀、長矛和盾牌倒是有不少,足夠武裝衙役、兵丁,還剩餘很多。此外,武備庫中還有一些簡單的布面胸甲,雖然防禦力不怎麼樣,但是衙役和兵丁穿上布面胸甲之後,給了他們不少心裡安慰,安全感增加了不是一點半點,膽氣也多了不少。

趁着倭寇大部隊還未至,朱平安吩咐衙役、兵丁往城牆搬運石頭、巨木,充作防守兵器,有一些民衆也自告奮勇的加入其中,往城牆上搬運了大量的石頭和巨木。

除了這些外,朱平安還給倭寇精心準備了一道“饕餮美食”:金汁。

朱平安令人去附近民舍收集了無限多的糞便和尿液,在城牆上支起來了三十幾口大鍋,一刻不停的熬煮糞便尿液混合物,將其煮至沸騰。

毫不誇張,這道“美食”的威力和殺傷力,要比城牆上其他防守利器高的多。

這算是生化武器的範疇了。

現在是炎熱的秋天,倭寇又髡頭跣足,金汁煮沸倒下去,足以將倭寇燙傷。一旦被燙傷,糞水裡富含的細菌和微生物,就會通過傷口感染倭寇。這樣一來,即便倭寇僥倖撿了一條命回去,也會因爲傷口感染而掛了。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用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她憑什麼不同意第二百三十四章 辭家第八十二章 考場上的逗逼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探監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殿試(四)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外來戶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夜深謀大事(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誰十的青詞(四)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紅妝第七百零三章 午後小故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教育教育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一千七十三章 平安歸來第十三章 人才和天才的區別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好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情結束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日進十萬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體短微胖,面憨無須第三百九十七章 釋菜禮第三百六十三章 紅了狀元冠綠了進士帽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魚湯第一百六十一章 棘手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家了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葉宗滿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大敗倭寇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顫抖吧第八百零二章 房牙第七百五十五章 御賜仙丹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後一課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謙公公出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振武營見聞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捷報背後的故事(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一夜不平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小姐回來了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其案其疑第三百五十九章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到站隊的時候了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亂世用重典,連坐法問世第六十六章 下雪天地瓜和音樂更配哦第一百七十八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九百七十一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一百九十二章 事出突然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宗憲投靠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打探第四百八十九章 喂,眼珠子都掉鍋裡了第一千九百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章 初嘗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二道聖旨第三百零七章 又見熊孩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檢查功課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默查崗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走火入魔第一千五十三章 陰謀又起第九百九十二章 誰?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小心思第七百八十章 滿朝震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家彘兒打小就懂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生猛的朱平安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色厲內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何須避讓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一樣的蛤蟆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不一樣的浙軍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操練勇紀陣第五十七章 賭約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拜訪陳大成第一千九十二章 名動一時第三百九十七章 釋菜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門生刺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大膽的猜測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拂袖而去第七十九章 懷寧縣的清晨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又到了發財的日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楊繼盛造訪第四百零四章 首輔之宴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出來吧,火炮倍徑技術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順利募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忌憚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薅羊毛計劃第四十章 再給蘿莉講射鵰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今天真是糟透了第九十五章 水涼,快上來吧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徐海崛起第一百九十章 姑娘請便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張還是趙第一百三十五章 倒黴的孩紙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頭也不回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陰險明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天使將至第六百九十六章 西苑見聞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邀請太平知縣第六百三十三章 熱鬧的刑部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良習慣屢教不改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謙公公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胡宗憲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又見道德綁架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張經的二次考較(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熟悉的明軍嘛第一百二十章 又見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