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科舉相關知識

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分爲童子試和正試兩種。

首先講童子試。明朝童子試與唐宋不同點,沒有年齡限制。應考者無論年齡大小,均可參加童子試。童子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三年兩考。醜、未、辰、戌年爲歲考;寅、申、已、亥年爲科考。

縣試,明時各縣縣官主持的考試。童生要取得出身(即資格),首先應該在本縣參加縣試。考期多在二月。向本縣署禮房報名,填寫姓名、籍貫、年齡,三代履歷,並取得本縣廩生保結,保證所填屬實。參加五場考試,各場分別試八股文、試貼詩、經論、律賦等。考取以後,纔能有參加上一級府試的資格,所以縣試實際上是資格考試。

縣試日期一般定在二月,入試時,考生領到的試卷上印有號碼,按號入座,進行四場或五場的考試。第一場爲正場。第二場爲招覆(或稱初覆)。第三場爲再覆。第四、五場爲連覆。每場考一天,黎明前點名入場,限當日交卷。正場錄取從寬。例如應試者有1000人,正場出案取700人,則700人入初覆場;初覆出案,則取500人,以此遞減,至連覆,剩下人數就不多了。每場考試之後,都要發榜,稱爲“發案”。前三場或四場榜文把考生的姓名編號寫成圓形,人們稱爲“圓案”,俗稱“圓”,或稱“團”。取在50名以內的爲第一圈。圈分內外兩層,外圈30名,內圈20名。也有不分內外,把50名排爲一大圈。圓圈中用硃筆寫一“中”字,這個“中”字的一豎還要寫成上長下短,好似“貴”字的上部,取吉祥之意。外層正中提高一字寫的是第一名,其他名次,由左依次排列。因爲捲上的考生姓名是彌封的,發案時只能寫座位號,所以被錄取的考生稱爲“出圈”或“出號”。最後一次發榜,纔將所有被錄取的考生依名次橫排,用姓名發案,稱爲“長案”。第一名,稱爲縣案首。

府試,明朝時經縣試錄取的士子得參加上一級的府試,由知府或知州主考。試期多在四月,報名等手續與縣試略同。錄取之後,方能再參加院試。

院試,明朝由各省學政(及學臺)主持的考試。曾被府試錄取的士子,可以參加院試。由於學政稱提督學院,所以又稱院試。報名手續與府試、縣試略同。考試合格之後,得入府學或縣學讀書,謂之“入學”。確定其爲生員身份,才能參加本省的正試。

再講正試。童子試在經過院試合格錄取後方可參加正試。

正試分爲鄉試、會試、殿試三個階段。

鄉試是正試的第一關。明朝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考場叫“貢院”。凡本省童子試合格者均可應考。逢子、午、卯、酉年爲正科,遇皇帝即位等慶典加科的叫“恩科”。考三場,考中的稱爲舉人。因考期在秋季,故又稱秋闈或秋試。又因各縣、府的應試者齊集省城,由朝廷派官主考。考試合格者爲舉人。大家所熟知的《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中了這種舉人。

會試是正試的第二關。明朝在京城禮部舉行的考試,各省的舉人都可以參加,每三年一次。逢辰、戍、醜、未年爲正科,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也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也考三場,考中者稱爲貢士。因考期在春季,也稱春闈或春試。

殿試是正試的第三關。科舉制度皇帝在殿廷對貢士親自策問的考試。始於唐朝武則天,其後歷代相沿。至元順帝時,始將殿試成績分爲三甲(即等級),一甲只限三人,明清沿襲,稱爲進士及第。第一名爲狀元,第二、三名爲榜眼和探花。二甲和三甲若干名,統稱進士。

在正試中,鄉試第一名爲“解元”,會試第一名爲“會元”,殿試第一名爲“狀元”。三次考試均爲第一名者,稱之爲連中“三元”

明朝明朝時期的舉人,具備了擔任低層公務員(官員)的資格,僅僅是資格而已,實際上擔任的可能性很小。於是在某些人眼裡(高居上位者),幾乎不值一文,但是隻要是舉人,就可以與官府平起平坐,就可以監督官府,就可以向皇帝告官府的狀,舉人有視察權利。舉人在普通市民的眼力是高高在上的。明朝的舉人享有免稅的特權,不少人主動將田地產業,歸到士紳名下,藉以逃避稅收、徭役。這也是士紳的一種收入來源。

一般而言,明朝在取得進士後,才真正取得入仕做官的資格。

第七百一十六章 稽查太倉庫銀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有一份大富貴給你第九十章 驚仙詩會(二)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朱平安很忙(三)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本官豈貪第三百四十百七章 佛經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好厲害第三百八十七章 多虧了彘兒爭氣啊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真君息怒第四百七十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八百五十二章 賞賜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一張利嘴平苗蠻(中)第一百四十章第九百七十三章 拙作現世第八十五章 安哥兒不哭,站起來擼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雖敗無憂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春風得意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考驗(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龍紋貫掌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這不是真的,我不信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龜雖壽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喜事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出來吧,密摺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簡樸臬臺第六百七十章 食材很新鮮, 夫君嚐嚐看嘛第八百八十八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一十八章 母親陳氏第二百八十章 會試漫漫,總算考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倒是沒讓朕失望第七百二十八章 虛與委蛇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大膽的猜測第四百六十七章 敵襲第九百五十六章 好友到訪第十一章 是誰逗了誰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功蓋東南第一功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倭臨應天,略備薄禮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薅羊毛計劃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韜武略並雄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次交鋒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薅羊毛計劃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一波三折第六百二十八章 牢獄第四百一十六章 你跟皇上串通好了吧第五百四十五章 官高四級第九十七章 買藥第一千二十四章 定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嘉靖帝的特別嘉獎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殿試(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皇恩浩蕩,賞銀加倍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催促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互換職位如何第八百五十九章 茅塞頓開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還發女人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她這兒是不是有問題第一千五十一章 我在後府養傷的日子(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驚喜(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兵部集議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呼嚕震天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浙軍紀效新書第二百一十章 有打臉的衝動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二十七章 共進一餐第七百七十六章 震驚與嘲笑第五百三十一章 食髓知味,注意節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台州告急第一千八十五章 背後密謀第一百零二章 府試第六十八章 積雪與翠竹第八百四十二章 扎心了,老鐵第二百零三章 榜下捉婿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誰的援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府尊微服私訪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賢侄,我的好大侄第七十一章 一朝被蛇咬,處處聞啼鳥第一千零六章 峰迴路又轉第三百一十七章 放榜進行時(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少女心事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開業準備(中)第九十二章 驚仙詩會(四)第一千三十九章 這是一份畸形的愛啊第三百七十一章 小恩榮宴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意外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異想天開朱平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姝其家第四十四章 丫鬟畫兒第二百五十一章 龍泉古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二百四十九章 什麼仇什麼恨第七百一十七章 命途多舛的稽查組(上)第一千零五章 和盤托出第十四章 任性腹黑小蘿莉第六百九十九章 嚴嵩道謝第七百三十五章 自信的賬房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腸子都被扯出來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隱字聯第九百八十一章 來自未來太后的感謝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求和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陰謀重重第七百三十二章 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