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青雲

“林正治,此人的文鋒舉輕若重,山不見其高而崢嶸外露,又精通佛理妙義,似不在你之下……”

袁青杞夙夜未眠,通讀了《大灌頂經》,頗受震動,天剛一亮,就把徐佑召來商議。徐佑沉聲道:“祭酒不必給我臉面,要說佛理精深,這個曇念應該在我之上。不過此次佛道對壘,不是看誰研究佛經更通透,而是看誰能讓民衆相信對方的經是僞經。這一點,纔是獲勝的根本!”

袁青杞點點頭,道:“正治所言不錯,這羣和尚將佛經從萬里之遙的胡域運來,又自說自話的譯成漢文,就算假託佛言,可誰又知真假?所以單以佛理來交鋒,實屬下策。”

“祭酒明鑑!”

袁青杞神色凝重,道:“我又有什麼明鑑?道門講清淨自然,與人無爭,而那些和尚修的因明學,以口舌之利稱雄中外,向來少有人匹敵。因此這百餘年佛道論衡,道門少勝多敗,已成天下笑柄,幸甚有了正治出現,纔給了這百年不勝的交鋒帶來了一絲曙光。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皆以你爲主,你說該如何,我們就如何去做!”

因明學也就是邏輯學,是五明之一。辯論最看重邏輯關係,哪怕論點論據站不住腳,可只要邏輯勝過對方,也可奠定勝局,道門吃虧就吃虧在這裡。

徐佑再次翻開《大灌頂經》,從緊鎖的眉頭可以看出,這卷橫空出世的經文給了他極大的壓力,不知過了多久,擡起頭道:“祭酒,曇念在《大灌頂經》裡留下的破綻太少,我一時也沒有勝他的把握,且容我些時日來思謀對策!”

袁青杞的目光在他臉上打了個轉,突然笑了起來,道:“正治,道門和你一榮俱榮,這點想必你心中明白?”

徐佑立刻表決心,毅然道:“我此身所繫,皆在道門昌盛,絕不敢敝帚自珍,以致貽誤戰機,請祭酒放心!”

“好,你去吧,這幾日不必理會外界雜務,專心思謀如何對付曇唸的《大灌頂經》!”

“諾!”

等徐佑離開,宮一低聲道:“祭酒,林正治到底何意?”

袁青杞淡淡的道:“林屋山的道觀太小了,林通在等天師宮的法諭!”

“啊?他……他在等天師求他?”

袁青杞脣角含笑,眸光卻透着捉摸不透的深意,道:“他還沒那個膽子,不過待價而沽,想看看天師能賞他些什麼!”

又是一個多月,形勢逐漸對天師道不利。佛門本就擅長傳法佈道那一套,各地佛寺同升蓮臺,數百高僧齊講《大灌頂經》,普及信徒近數十萬,立刻將老子化胡的影響消減了不少。袁青杞每兩日就派人去請徐佑,徐佑總以尚無良策拒絕了她,待在西院足不出戶,也不見任何人,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對付曇唸的辦法。

而在此期間,道門也有不少人屬文駁斥《大灌頂經》,卻無一例外全部鎩羽而歸,彷彿當初《老子化胡經》的事例重演,只不過強弱對調,賓主易位,勝負相反罷了。

終於,十月初三,孫冠的法諭傳至林屋山,晉升徐佑爲益州治祭酒,即刻趕赴鶴鳴山,參拜天師後於治所履職。

天師道上三治,陽平治、揚州治、益州治。陽平治坐落在陽平山,是張道陵最初修道和最後飛昇之地,被道衆稱爲“總本山”,是天師道的中央教區,地位最爲顯赫,其祭酒默認就是天師道的領袖,向來由天師兼領。

後來天師宮建在了鶴鳴山,逐漸發展成道教祖庭,作爲治理天下道門的核心,實際地位超過了陽平山。但陽平治都功印仍是歷任天師的唯一配印,陽平治仍是天師道二十四治之首,堪稱道衆的精神聖地。

而益州治既不像陽平治那樣是道門發祥地之一,也不像揚州治那樣是天下財賦軍事重鎮,它之所以位列上三治,是因爲陽平山和鶴鳴山都坐落在益州境內,譬如後世京城所在的直隸省,自然不貴而貴。

益州治祭酒,可以說是天師、七大祭酒、揚州治祭酒之下的道門第一人!

徐佑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走完了別人二十年的道!

時也勢也,從入道錢塘觀,再到入主林屋山,再到鶴鳴山遙遙在望,天師宮近在眼前,徐佑以一人之力,於不可能中劈開艱難險阻,鋪就了通往道心玄微的明暗閃爍之路!

當初清明提到陳蟾化名曹谷,用了五六年的時間作了南豫州治的祭酒,大家都還驚歎不已,可誰又能預料到今日,僅僅九個月,徐佑就從區區道民,成了益州治的祭酒?

益州治,可是遠勝南豫州治的上三治之一!

孫冠不愧爲天師,心胸廣袤,氣魄宏大。既然要賞,就賞一個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誘惑;既然要重用,就千金市馬骨,讓對方從此爲天師道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徐佑如果真的是林通,真的爲世間名利而來,孫冠此舉,他如何能夠不感恩涕零,如何能夠不死心塌地?

只可惜,他要的,不是天師道那些虛無縹緲的神職和籙文,而是可以讓他擺脫死亡威脅的五符經!

“寧祭酒,我要先回一趟錢塘,有些事需要和天青坊那邊再做點交代,還有一些朋友要告別。”

於情於理,此去益州,再想回來不知多少年後,故土難離,回去見見朋友,告別鄉鄰,那是題中應有之意。

徐佑依照原來的禮數,屈身就要下跪。袁青杞玉手微伸,作虛扶狀,笑道:“今時不同往日,林祭酒和我品階相同,怎敢再受你的跪拜?”

徐佑聞言當即起身,看向袁青杞的神態不再像以前那麼的唯唯諾諾,而是帶了點矜持的距離感和平起平坐的一絲桀驁,道:“在揚州這段時日承蒙祭酒關照,要不然哪裡會有天師的看重?以後大家同爲祭酒,當互相扶持,爲我道門興盛略盡綿力!”

宮一侍立在旁,聽徐佑這般得勢猖狂,心中頓時忐忑起來,偷偷瞧了眼袁青杞的臉色,想着怎樣提醒徐佑纔好,可思來思去,終究沒有開口。

“林祭酒說的是!”袁青杞卻毫無慍色,輕笑道:“去了益州若遇到難處,可命人回來知會一聲,但凡我能幫的,定不會推辭。”

徐佑大笑,拱手道:“好,我先謝過寧祭酒了!”

這次離開林屋山沒任何人跟隨,袁青杞本想讓白易沿途護送,但被徐佑婉拒了,她也不好再堅持。從水月塢乘船抵達吳縣碼頭,看到清明坐在不遠處的茶樓裡憑欄眺望,徐佑不動聲色的從樓下走過,然後去碼頭和載人的船伕談好至錢塘的價錢,沒有轉身回頭,徑自上了船。

不消片刻,清明跟着進了艙室!

再回錢塘已經是凌晨,伴隨着城內的鐘聲響起,徐佑先去了錢塘觀,馬一鳴已經聽說他升任益州治祭酒的事,見面訕笑着,連拍馬屁的話都說不出來。

給他天大的膽子,也從沒敢想,隨便收了個弟子,卻不用一年就爬到了祭酒的高位,那再過五年十年,會怎麼樣?

馬一鳴哎喲一聲,捻斷了十數根鬍鬚。

觀內的香樟樹下,苦泉望着徐佑,眼神複雜,猶豫道:“林祭酒……”

徐佑挽住他的手,道:“千萬別喊祭酒,我最開心的日子,就是在觀裡聽你喊我師弟,然後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苦泉師兄,還記得那晚,你告訴我:‘守着你的道心,管他是男是女,管他是溫是厲,你是你,他是他,道是道。林通,祭酒不是世俗的官職,不是你口中高高在上的貴人,他只是我們在求道路上的度師,無關高低和貴賤,我們和他唯一的區別:在於他走的遠,我們是追隨於後的同路人,而不是跪伏在法座之下的奴僕’!”

他頓了頓,道:“這番話我始終牢記在心,須臾不敢或忘。所以,師兄,我雖作了祭酒,可在求道的路上,卻還遠遠在你的身後。哪怕你我品階異同,可這一生,師兄弟的情誼卻永不會改變!”

苦泉的雙目溢出明亮的光,緊緊握着徐佑的手,一字字道:“兄弟情誼,此生不變!”

兩人對視一笑,秋風起,香樟葉灑落滿園。

揮手,辭別,

徐佑大踏步的邁出錢塘觀,苦泉的身影消失在合攏的觀門裡。爲了生存也好,爲了將來也罷,他並不憎惡此刻的自己,亂世求生,只能不擇手段,苦泉既然和六天有着莫大的干係,接近他是必然的選擇!

天青坊的內室裡,徐佑已經換回了裝扮,何濡、左彣、清明和冬至都在,富婧在前面看着店鋪,她並不知道來的是誰,也不會有好奇心去打聽。這段時日她已經逐步接觸到了冬至手裡那個藏在光影裡的黑暗世界,在那裡,嚴刑峻法和厚恩厚祿並。做對事,重賞;做錯事,重罰。

除此之外,再無第三條路!

“郎君,海上傳來消息,山宗已奪了十七條船,包括大批珠璣、犀、玳瑁、果布,大抵有兩千萬錢。我們的五艘船有大片留白,略作改裝就是和金翅鬥艦相同級別的戰船,駱白衡的十二艘也都是無比堅固的大船,用作溟海橫行足夠了!”

徐佑淡然自若,沒有做聲。

冬至又道:“山宗使計掠了駱白衡的妻弟,一同被掠走的還有李木,因此以船換命,最終只有九人受輕傷,無人喪命!”

第五十章 涅槃重生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四十四章 天下、佛道與你我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二十八章 北府論兵第四十三章 挑撥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營第五十三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章 謀在局外,人在戲中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十八章 真相第四章 道法大成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四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四十五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七十三章 反第五十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潛入偵查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第八十二章 見官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十八章 真相第二十章 越辯越明第四十二章 儒道之辯第六章 君子不欺第五十章 新任祭酒第十章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第三十八章 獠牙兇猛第五章 人間變,人亦變第七十六章 天工開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月閃耀第四十九章 紅衣紅馬第十一章 密信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人間第五十一章 欠君一命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五十一章 追更第七十七章 備戰第六十六章 蒼老的郭勉第三十九章 娉納以德,防閒以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三十七章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一百四十八章 潛入偵查第二十五章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第八章 定金丹第十三章 天聖法難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十章 應對第七十七章 青龍現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七十四章 初見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誘敵和圍獵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一百五十八章 犬牙交錯第九十八章第八十八章 貴者乘車,賤者徒行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三章 納履決踵第十九章 可怕之極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聞第六十一章 人間貴賤有別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八十五章 迨其謂之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里共月明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八章 重回溟海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七十六章 浮雲一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