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青衣血魃

又過了三五日,顧允來看望徐佑,他已經得到消息,知道徐佑完全康復,從眼角到眉梢都是說不出的開心,挽着徐佑的手不願鬆開,道:“微之,總算老天有眼,讓你度過這一劫!”

“是啊,死裡逃生,感概萬千!”徐佑將顧允迎到房內,笑道:“我就不跟你客氣了,習慣坐哪裡就坐哪裡,畢竟這宅子你是主人,我纔是客!”

顧允故意皺着眉頭,左右四顧,道:“履霜呢?我不是告訴她,將這座宅子送給微之了嗎?這小娘連話都傳不到,怎麼做事的?”

徐佑咦了聲,道:“真的送我?那就卻之不恭了,飛卿出手闊綽,我沒白交你這個朋友!”

“哈,你倒是臉皮厚的!”

顧允笑的幾乎直不起腰,扶着几案,勉力說道:“你要喜歡,那就送你了!”

一座宅院而已,對顧允來說九牛一毛,徐佑哪會真的無功受祿,道:“等錢塘收復,我還得回靜苑去,要吳縣的宅院做什麼?飛卿的好意,我心領了!”

顧允瞭解他的脾氣,並不強求,再者徐佑也不是缺錢的人,需要朋友接濟才能度日。兩人對面而坐,說起揚州的局勢,顧允嘆道:“邱原固守嘉興,龜縮一隅,再不敢派一兵一卒出外。天師軍,哦,現在不叫天師軍——朝廷和鶴鳴山聯名曉諭天下,稱以都明玉、劉彖爲首的叛軍是白賊,此次揚州禍亂,與天師道無干,但凡受惑從賊的,即日起臨陣倒戈、棄械投降者,概不追究從逆之罪。若能擒白賊十籙將以上歸順者,皆有封賞。殺劉彖、都明玉者,賞萬金、封侯爵、晉將軍位!”

“白賊?”

“是,經司隸府多方打探,此次都明玉之所以能夠聚衆起事,除了原揚州治的天師道道衆,還有部分是逃避賦役的卻籍戶。這些卻籍戶大都是冒充僑姓士族混入白籍的庶族小地主和齊民富戶,去年檢籍時被查出問題,朝廷要追究他們的罪責以及賦稅,所以跟隨都明玉造反。爲了消除天師道的不利影響,朝廷故意放大了卻籍戶在叛軍中的作用,故而統稱他們爲白賊。”

徐佑熟讀史書,對白賊這個稱呼並不陌生,南齊唐寓之暴動,起因正是因爲檢籍時傷害了庶族地主和富戶的利益,從而引發的一場動亂,南齊朝廷對他們的官方稱呼就是白賊。如今時光流轉,空間變幻,都明玉所謀甚大,和唐寓之的鼠目寸光也沒有可比性,但白賊這個記入史冊的名稱仍舊不受控制的出現了。

至於去年的檢籍,詹泓就是受害者之一,被陸會硬生生敲詐了二百多萬錢。詹氏家大業大,二百萬錢掏得起,可很多富戶卻沒有這樣大的承受力,一旦被貪官污吏逼迫的無路可走,再受都明玉的蠱惑,揭竿而起,並不是不可理解的事。

“白賊兵鋒直指嘉興,在城牆外喝罵竟日,想要詐邱原出城。邱原並不理會,只憑堅城高牆固守。可現在查明,在嘉興的白賊只是疑兵,其主力已經往西北去了!”

“西北……吳興郡?”

“嗯,吳興!佔據了吳興,就能打通宛陵、當塗一線,從而威脅金陵。都明玉打着“抗暴楚,救天師”的旗號,麾下聚五萬之衆,看樣子,確實有攻打京師的意圖!”

割據一方,只是小打小鬧的賊寇,可攻打京師,卻是對皇帝的寶座提出了訴求,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此可見,因爲不願拋開天師道這個再好用不過的金字招牌,都明玉只能硬撐着前往金陵,徐佑早算到了這一步棋,並不覺得驚訝,道:“沈氏打算怎麼辦?”

“能怎麼辦?吳興是沈氏的郡望,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捨棄。沈氏世代將門,江東豪族,豢養的私兵不計其數,真交起手,縱然不能勝,也未必不能守住吳興!”

徐佑神色凝重,道:“我跟飛卿的看法正好相反!”

“哦?”顧允一愣,道:“微之請指教!”

“都明玉此番北上,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穩住軍心,抵消孫冠和朝廷聯手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所以,只能勝,不能敗!就算敗,也要先劫掠足夠多的錢糧人馬纔好給部下交代。”徐佑的笑意透着幾分冰寒,道:“至於沈氏,沈穆之雖是人傑,可狡詐多疑,詭譎善變,爲了保存沈氏的實力,估計不會和都明玉死拼到底。”

“那,微之的意思?”

“若我所料不差,剛開始都明玉會大勝,沈穆之會大敗,然後從餘杭、武康、臨溪一路退卻到郡治烏程縣。沈穆之若是氣魄夠大,連烏程都可以捨棄不要,再繼續後撤至長興、原鄉等地,擇一地勢險要的所在據守待援。接下來都明玉將會受挫,跟着小敗,等朝廷中軍趕到,他立刻就會撤退,到烏程也可,退回錢塘也可,要看當時的戰況如何,再作抉擇!”

顧允聽的心悅誠服,讚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微之真可謂今之留候!”

戰事果然按照徐佑的預估發展,白賊先克餘杭,再克武康,突然往西掃平了於潛和臨安,又往北攻陷了臨溪和安吉。

吳興郡十縣,有六縣入了賊手。

沈氏每次都抵抗的貌似很激烈,實則一觸即潰,邊戰邊退,實力絲毫未損,還趁亂搜刮了不少次等士族的財富,美其名曰堅壁清野,不留一錢一米一布給白賊。

不過也有徐佑沒有料準的,此次出征,都明玉沒有用劉彖掛帥,而是從別處調來了千葉統軍,二十多歲的年紀,成爲一軍主帥,說明此子深受都明玉的信賴,才幹出衆!

千葉沒有辜負都明玉的信任,吳興之戰,五萬白賊在他手中時而迅若猛虎,時而狡若黠狐,疾如風,勢如火,所向披靡。

十月二十三日夜,白賊聚攏兵鋒,三路合圍,將烏程圍的水泄不通!

天下震動!

朝廷不等沈穆之的求救,任命蕭玉樹爲徵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江州、南豫州、南兗州、南徐州五洲諸軍事,領中軍三萬人,兵甲齊備,趕赴揚州!

“千葉到哪裡了?”

房內燈火通明,徐佑命人用膠泥做了一幅簡易沙盤,指畫形埶,集成吳興郡的山川地勢,雖然時間緊迫,製作粗糙,但一目瞭然,讓人大爲驚歎。

何濡將一面紅色的小旗插到沙盤裡,道:“陰風谷!距烏程七裡,千葉的帥帳一定紮在此谷!”

徐佑審視半響,問道:“中軍出動了嗎?”

冬至忙道:“中軍六日前離開金陵,若途中沒有耽擱,現在應該到了長興縣!從長興到烏程不過三十里地,旦夕可至!”

左彣皺眉道:“東遷呢?千葉爲何不攻下東遷縣?東遷距烏程也是三十多裡,沈氏在此駐紮重兵,互爲犄角,實爲肉中刺,何不趁早拔去?”

“從顧府君處得到的消息,鎮守東遷的人叫沈慶!”

“沈慶……”

徐佑擡起頭,雙眸冷厲如刀,道:“就是那個自號青衣的沈孝孫?”

冬至被徐佑的目光所懾,竟不敢直視,低垂着頭,道:“是,沈青衣,也有人稱他爲血魃!”

沈慶,沈穆之的第五子,字孝孫,號青衣,因雙目長於頂上,故有人戲謔爲“魃”。他不以爲恥,反而以魃自詡,某次出戰北魏,血染徵袍,又稱血魃!

徐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人,義興之變,就是沈慶帶兵率先殺入了徐氏的塢堡,死在他刀下的親眷不下數十人。

血海深仇,不可不報!

第八十三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十八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十章 應對第四十七章 宮中府中第八十二章 望斷天涯路第七十八章 八大姓第五十六章 柏舟貞,南山亂第一百四十章 鳳凰涅槃第七十八章 訛獸不真第五十九章 壯士斷腕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二章 無雙國士第五十七章 春酒一杯,請君入甕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十一章 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陰兮影不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面狼煙起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一把五十九章 遵旨而行第一百一十章 圍觀第一百一十二章 閒來飲酒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二十章 上清第五十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人間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八十五章 迨其謂之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玉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九十五章 入骨殺機第八十三章 相逢一日眼尤青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七十九章 月色迷人眼第四十四章 天下、佛道與你我第五十六章 柏舟貞,南山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四十三章 鬼影第四十八章 何以爲報第十二章 月黑如墨第八十五章 迨其謂之第十八章 真相第二十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七十九章 謀算第六十章 姐弟重逢第七十三章 於斯爲盛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二十九章 諸葛與人屠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九十四章 玉橋三界第二十一章 嘴炮無敵第七十六章 突變第四十章 陰陽魚臉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玉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十三章 死局第九章 貴與賤第一百零四章 宮闕參差落照間第五十五章 受命於天第七十七章 青龍現第十二章 揮手道別第一百一十七章 碧眼鮮卑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七章 自願上鉤的魚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三十八章 從地獄到人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女同車第七十章 枯魚過河泣第三十九章 如約而至第九章 各謀各路第十一章 嬌羞偏向眼眉知第五十章 涅槃重生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二十章 越辯越明第九十一章 名揚天下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八十八章 捧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破第一百一十七章 碧眼鮮卑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十九章 滅絕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湖易名第七十二章 畫眉墨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營第一百零二章 埋骨異鄉終有伴第四十章 訛詐百幅畫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費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九十八章第一百零三章 帶你去殺人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