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殺無赦

第89章 殺無赦

汝南郡府。

太守王匡被捆綁在地上,滿臉厲色,瞪着曹操,罵道:“曹操,今日你屠戮汝南士族,他日必粉身碎骨!”

曹操坐在太守之位上,看着他,道:“可憐。”

王匡梗直脖子,道:“我不懼生死,何來可憐!”

曹操哈哈大笑,道:“袁家伏誅,你已是喪家之犬,哀哀而吠,豈不可憐!”

“你!”王匡大怒。

夏侯惇這時進來,道:“孟德,都準備好了。”

曹操站起來,道:“將王太守裝好,送往洛陽。”

夏侯惇一揮手,幾個士兵衝進來,拖着王匡就往外走。

王匡見曹操沒有殺他,反而神色一鬆,準備好的大罵之詞也嚥了回去。

王匡一走,夏侯惇就不滿的道:“孟德,那許子遠都收下了,還要我派兵護送他還鄉。此人貪財好色,見利忘義,實乃小人,孟德伱何必這般看重他。”

曹操面色不動,望着外面,目光悠悠的道:“他日我若能爲徵西將軍,開府建衙,必缺智計者。”

夏侯惇一怔,旋即就明白了。

曹操的出身,令士人鄙夷,沒成事之前,願意爲他幕僚的人並不多。

這是抓一個是一個了。

而許攸這個,收了重禮,還是要等曹操成氣候之後。

“收兵,回南陽。”

曹操並不計較錢財,語罷大步向外走。

……

洛陽皇宮。

天色微亮,劉辯渾身是汗的醒來。

他感覺全身很累,但精神狀態特別好,前所未有的清醒。

書房內,劉辯裹着毯子,喝着熱茶,聽着左慄說着宮內宮外的事情。

左慄恭恭敬敬的立在不遠處,小心謹慎的措辭,道:“陛下,尚書檯總共抓捕袁家七十三人,都關在廷尉府。小人抓了十六人,關在黃門北寺獄。”

見劉辯沒有說話,左慄繼續道:“王公對此十分不滿,要求廷尉府繼續緝捕,廷尉府以‘無據’爲由推脫。”

聽到這裡,劉辯喝了口茶,暗自點頭,鍾繇還是知道分寸的。

左慄聽到喝茶的聲音,頓了下,道:“董太尉想要混在民夫之中出城,被小人給攔了下來。”

劉辯眉頭跳了下,笑着道:“不錯。”

左慄眼中興奮一閃,連忙道:“小人不敢。陛下,司徒、司空二人在司空府,一夜未出。楊大夫以家事爲由,昨天未去尚書檯。”

劉辯裹了裹毯子,不在意的道:“繼續說。”

左慄低着頭,猶豫了下,道:“昨日,太后娘娘似要下懿旨,最後又沒下。唐太守曾與王公爲袁家說情,王公沒理。”

劉辯抱着茶杯,點頭不語。

何太后並不是一個有主見的女人,越是親近之人,對她影響越大,現在這個最親近之人,就是他這個兒子。

‘唐瑁……’

劉辯想到這個便宜老丈人,明顯是個守成之人。

這時,潘隱進來,遞過幾道奏本,道:“陛下,這是尚書檯昨夜送來的。”

劉辯伸手接過來,一隻手翻着。

第一道就是王允的,請劉辯下詔,對袁家以及黨羽進行徹底清算。

劉辯搖頭,自語道:“這位王公目光短了點。”

潘隱,左慄低着頭,彷彿沒聽到。

第二道,是鍾繇、荀攸的聯合奏本,主要內容是關於‘賦稅轉運’的,請求在司隸先行施行,以觀成效。

劉辯拿起茶杯,神情若有所思。

鍾繇,荀攸這個提議確實很好,但司隸校尉現在是又皇甫嵩兼領,施行之前,得物色一個合適的司隸校尉。

劉辯想着,伸手翻下一道,這是一道聯合的爲袁家求情的奏本,他看了看署名,就扔到一旁。

喝了口茶,劉辯擡頭看向身前的兩人,道:“關於袁家一事,還有其他說法嗎?”

潘隱沒說話,瞥了眼左慄。

左慄神色越發小心,語氣輕微的道:“回陛下,外面流言四起,說什麼的都有,小人正在彈壓。”

劉辯感覺着頭有些疼,坐好長‘嗯’了一聲,道:“對付流言的辦法,就是更多的流言,彈壓是不夠的,你去放一些更離譜的流言。比如,閹黨與袁家的恩怨情仇;楊家與袁家的明爭暗鬥;董卓將率兵對袁、楊兩家一網打盡;再比如,王允欲將天下世家誅殺乾淨,怎麼離譜怎麼來……”

左慄聽着,腦子裡就瞬間編撰了好幾個故事,連忙道:“小人明白。”

劉辯輕咳一聲,感覺又有些不舒服了,翻開最後一道。

掃了眼,劉辯眉頭頓時一皺。

丁原剛到兗州,就吃了個敗仗,幸虧手下將士勇猛,將他給救了出來,不得不退到濟陰郡,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後果來了。”

劉辯輕嘆了口氣,道:“傳旨,徐榮入兗州,歸丁原調遣。曹操兵駐河內。”

兗州本就大亂,現在是要亂上加亂了。

“是。”潘隱應着道。

劉辯頭上冒出虛汗,又喝了口熱茶,站起來道:“朕回去睡會兒,來人就擋駕。”

“小人領命。”潘隱,左慄同時應着道。

劉辯裹着毯子,出了書房,回到寢宮。

唐姬剛醒來,正在穿衣服,劉辯見狀,上牀摟過她道:“再陪朕睡會兒。”

唐姬抿着嘴,俏臉粉嫩,輕聲道:“陛下,身體要緊……”

“睡覺就是睡覺,不要胡思亂想。”劉辯一把將她拉入懷裡,蓋上被子。

唐姬躺在劉辯懷裡,見他沒有要的意思,悄悄鬆口氣,爲他掖好被角。

……

天色漸亮,王允一大早就進了宮。

宮裡冷冷清清,除了值守的禁衛,幾乎沒有內侍與宮女。

王允進入尚書檯,來到他的位置上跪坐好,而後擡起頭,神色漠然的環顧一圈。

袁隗的位置是空的,三公的丁宮,劉弘,董卓的位置是空,楊彪的位置也是空的。

偌大的尚書檯內,就他一個人。

王允臉上浮現一股古怪之色,心裡莫名的涌起一股難言的激動之情。

不過片刻,他就恢復如常,低頭處理桌上的奏本。

這一坐就到天色大亮,尚書檯開始有人走動。

王允看着手裡漢中太守請求增加兵額的奏本,沒有理會,放到一旁,向不遠處的中黃門,道:“陛下可有痊癒?”

中黃門連忙擡手道:“回王公,小人不知。”

王允低頭思索,聽到外面有腳步聲傳進來,轉頭看去,就見鍾繇與荀攸聯袂而來。

他下意識的皺眉,繼而坐直身體,神情淡漠,道:“有審訊的結果了?”

鍾繇見禮,而後遞過一道公文,肅色道:“回王公,廷尉府已審訊完畢,預計三天內結案。”

王允臉色微變,接過奏本飛速看完,猛的轉頭看向鍾繇,眼角直跳,強忍怒火,道:“只有這些?”

這道公文,除了袁家人外,總共牽扯不到十個人!

袁家佔據了半個朝廷,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結果只有不足十個不大不小的黨羽!

鍾繇擡着手,道:“是。袁家之罪,在於勾結黃巾亂匪,是爲叛逆。此事機密,知曉人並不多,參與者更少,所以只有這麼多。”

王允直視着鍾繇,目光如冰,道:“鍾廷尉,到底是何意?”

荀攸見狀,連忙道:“王公,袁家所涉太過敏感,不可誅連,還需儘早了斷,以安天下人心。”

王允餘光看向他,心裡怒火更甚,忽的有所會意,神情越發冷漠,道;“鍾廷尉,荀尚書,莫非這其中,有什麼是老夫不該知道的?”

這是暗指他們包庇?

荀攸一怔,道:“王公,此法皆爲大局着想,並無私意。”

王允冷哼一聲,逼視着二人,道:“除惡務盡,否則必爲所噬,這樣的淺顯道理,需要老夫教你們嗎?”

鍾繇見王允不肯罷休,更加認真的解釋道:“王公,大肆誅連,天下士人能有幾人逃脫干係?不說其他,王公與袁家,也有姻親吧?”

王允直覺臉上發燒,雙眼不停的眨,心中怒氣再難遏制,胸口起伏,低喝道:“那也不能這般作罷,必須要殺一儆百,以儆效尤!京城裡的黨羽,全數捕獲,不可有一個漏網之魚!”

荀攸與鍾繇對視,這王允說的話,其實不是沒有道理,但問題是,現在不是太平盛世,按照王允的話去做,必然天下震動,人心背離,對朝廷,對大漢百害無一利!

鍾繇與荀攸都看到了兩人眼中的難處,不知道該怎麼阻止王允的一意孤行。

總不能說,這是宮裡陛下的意思吧?

明面上,宮裡陛下病了,對袁家一案是從未參與,甚至是不知情。

王允見兩人不說話,強壓着怒火,從懷裡掏出一道文書,道:“荀尚書,你來安排吧。”

荀攸不解,接過來打開。

這是一道任命文書,任命了包括李儒爲刑曹尚書在內的十二人,除了在尚書檯,遍佈九卿,都是重要官職。

荀攸見王允這麼明白的與他說,有心拒絕,待會兒去宮裡請示劉辯,但王允這個錄尚書事主管刑曹,任命刑曹尚書,是他的權力。

荀攸遲疑一會兒,道:“王公,按照尚書檯規矩,此事需要錄事諸公過半同意。”

王允哼了一聲,轉身坐回去,道:“那你就去問他們。”

鍾繇聞言,不由得目露一絲詫異的看着王允。

真要拿着這道文書去問那幾位,丁宮,劉弘多半不會有意見,董卓,楊彪也不太可能反對。

王允這道任命文書,幾乎不會有阻礙!

荀攸也想到了,目光一動,擡手道:“下官領命。”

鍾繇見他答應下來,剛要說話,荀攸卻拉着他,一同出門。

王允目光冷厲的在他們的背影上徘徊,心裡想着他的立威大計。

出了尚書檯的門,鍾繇就忍不住的道:“荀尚書,王公明擺着是要培植私人,你怎麼能答應?”

荀攸拍了拍手裡的文書,微笑道:“就這道文書,我派人去徵詢諸公,三五天都未必有結果。”

鍾繇頓時會意,跟着笑了笑,繼而又收斂笑容,肅色道:“我們要儘速審結,王公不同意該如何?”

王允身爲錄尚書事,其他幾位又默不作聲,如果王允堅持誅連,命刑曹以及其他各府寺繼續緝捕,他們二人根本無力阻止。

荀攸面沉思索,他同樣沒想到,平日裡不聲不響的王允,會有這般強勢的一面,偏那幾位錄尚書事又不作爲,這尚書檯,儼然就是王允一個人當值了。

他們必須要在沒有劉辯的旨意或者干預下儘快結案,這裡最大的難點,就是王允!

“能否,請太后出面,勸說王公?”荀攸試探着道。

鍾繇果斷搖頭,肅色道:“不能讓太后參與政事。”

荀攸也點頭,道:“那,請大司馬出面?”

鍾繇想了想,道:“我擔心,王公未必買賬。”

荀攸開始皺眉,瞥了眼四周,低聲道:“王家有人與袁家走的很近,是否暗示一番?”

鍾繇遲疑,旋即道:“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最遲不能拖過後天,我們先想想其他辦法。”

荀攸嗯了一聲,兩人並肩離開,邊走邊繼續說。

“我待會兒去請楊大夫出面,安撫一些人。”

“可以,有楊大夫出面,應當能穩住一些人。再請他以尚書檯的名義寫寫信,給京外的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州牧,太守,名望之士。”

“好。虎符交還了嗎?”

“已經被大司馬收走了。我聽說,會稽太守昨夜住在南宮?”

“嗯,宮裡有傳言,他女兒很得陛下喜愛。”

“倒是一位忠直之士。”

“那金尚入京了嗎?”

“不曾,不過兵權已下,應該掀不起什麼風浪。”

兩人說着出了宮門,還沒走多遠,耳朵裡就被塞進了諸多流言。

有一羣人與他們插肩而過,爭前恐後的在搶話。

“你們聽說了嗎?袁家的四世三公,都是花錢與閹黨買的!”

“我聽說了我聽說了,袁家爲此,還自閹了一個人送入宮,真的狠啊……”

“這你都知道?那你聽說了,青州有一半的黃巾亂匪是袁家在背後提供錢糧的?”

“這我不知道,那你知道董卓嗎?他不姓董,姓袁,是袁隗的私生子!”

鍾繇,荀攸表情古怪的走出很遠都久久無言,鍾繇實在忍不住了,看着荀攸道:“是你做的?”

荀攸臉上糾結,喃喃的道:“我只是安排了一些童謠,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兩人對視一眼,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就不再說話,分頭行事。

……

到了晚上,爲袁家求情的奏本陡然多了起來,一個個分量十足,朝廷裡的九卿,附近的州牧、刺史、太守等,更有一些名家大儒,士族望門,紛紛上書。

尚書檯內,仍舊是王允一個人。

他看着身前堆積如山的奏本,陰沉着臉,道:“都是爲袁家說情的?”

刑曹的五個侍郎站在他面前,其中一個人凝色的低聲道:“是。”

王允雙眼裡冒着火光,道:“袁家黨羽這般衆多,廷尉居然想用區區十人結案!”

五個侍郎低着頭,不敢說話。

五人中有二人或多或少的與袁家有關,心裡忐忑不安的擔心被牽連進去。

王允強壓怒火,面容冷漠,目光閃動一陣,從懷裡掏出一張紙條,面無表情的看着五人,道:“你們帶人,按照這份名單抓人,抓到了,關入太僕府。”

五個侍郎接過名單看了眼,不由得色變,相互對視。

其中一個侍郎神情忐忑的道:“王公,這裡有幾個人,怕是我們沒權去抓。”

王允看着他,道:“我說能抓就能抓。”

那侍郎看着王允不怒自威又寒意森森的臉色,心中一驚,連忙擡手道:“下官遵命。”

王允看着他們離去,心頭怒火難消,忽的起身,離開尚書檯,前往景福殿。

他在門口就被小黃門給攔住了。

王允擡着手,道:“請代爲通傳,王允有急事求見陛下,十萬火急!”

小黃門微微躬身,道:“王公來晚了,陛下剛剛吃藥睡下。”

王允心裡猶豫,片刻道:“若是陛下醒了,可否第一時間告之於我?”

小黃門面露難色,道:“王公,小人是值守,也不知道陛下什麼時候醒來。”

王允沉默再三,強壓不甘心,道:“我知道了。”

他一走,左慄就慢悠悠的走出來,看着他的背影,從懷裡拿出一張紙條,掃了眼上面的名字,微笑着晃了晃,隨手扔到地上。

這時,一箇中黃門來到他身後,低聲道:“貴人,那五人被裝進了馬車,送去廷尉府了。”

左慄抱着手,雪白的臉上閃過一抹幽狠之色,道:“那些人審出些什麼了嗎?”

中黃門道:“暫且還沒有消息。”

左慄冷哼一聲,道:“沒用的東西!”

他有些心急,擔心別人搶了功勞,但宮裡他又不敢走。

就在這時,潘隱從蒼龍門回來,急急的奔向劉辯的寢宮。

他也顧不得劉辯醒沒醒,用力拍門,低聲喚道:“陛下!陛下!”

拍了兩下,唐姬就從裡面把門打開了。

潘隱連忙行禮,而後就進去,見劉辯躺在牀上喝茶,快步近前,道:“陛下,皇甫堅長傳來消息,說是他查到,袁家將大部分錢糧藏在了官渡。”

劉辯猛的坐直,雙眼大睜的道:“有多少?”

他現在可缺錢了!

潘隱一愣,訕訕而笑,道:“這個小人沒問。”

劉辯皺眉,沒好氣的看來他一眼,想了又想,雙眸迸射精芒,道:“應當不少。皇甫堅長做的不錯,從禁軍給他撥一千人,命他去查抄,帶回京。曹操改道,直奔官渡,若有阻攔,給朕……殺無赦!”

五千字大章,求全訂~求月票~~

PS:求求了,評論少一些戾氣,多一些鼓勵~

(本章完)

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9章 緊張局勢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445.第445章 尾隨第120章 應聲栽倒480.第480章 國本第392章 透心涼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474.第474章 醒悟第314章 劉焉病危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206章 殺意第65章 世家有別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197章 兵鋒所向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98章 黑山軍第23章 沆瀣一氣第26章 禍國之人第392章 透心涼第353章 前狼後虎第241章 壺關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406章 殺雞駭猴第121章 九卿之首439.第439章 烏程侯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420.第420章 新任小主事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323章 一統第361章 雷雨第175章 曹賊不死466.第466章 舊事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123章 邀名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第194章 皇甫堅長與趙雲475.第475章 誅心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59章 世家風骨435.第435章 暗潮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198章 龍鳳胎第350章 賈詡第76章 雨中人第126章 太過安靜463.第463章 賈詡之言第221章 夷三族第12章 罪責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380章 破局第140章 貪色之人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445.第445章 尾隨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266章 換相第96章 四方雲動(求訂閱)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180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351章 內訌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19章 治病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172章 大耳賊,玄德公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281章 一碗羹第66章 新舊故事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43章 先安後定(求追讀)465.第465章 敏銳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424.第424章 之外第61章 曹賊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394章 裂痕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第67章 徵撫之爭第198章 龍鳳胎463.第463章 賈詡之言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223章 晦澀第33章 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