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要壞

第68章 要壞

丁宮,劉弘情知劉辯比較相信荀攸,聽着就慌了。

劉弘急忙道:“陛下,此事不急,還需等袁太傅回信,萬不可草率決定!”

真要大軍征討董卓,劉弘憂心,將引起一系列可怕後果,會令朝廷進一步虛弱,坐看其他狼子野心之輩坐大。

王允不說話,同樣一臉凝色。

楊彪則躬身低頭,悄悄擦着頭上的冷汗。

荀攸看了眼丁宮,劉弘,目中遲疑一閃,繼續道:“陛下,還請早做準備,務必一鼓作氣,切不可僵持!”

丁宮,劉弘對荀攸這個不知輕重的狂徒心有不滿,剛要擡手,劉辯就笑着擺了擺手。

“諸位卿家無需爭論,”

劉辯笑容輕鬆,道:“剛纔說的是董卓拒不奉詔,但以朕的判斷,他九成以上會奉詔的。”

他這麼判斷是有根據,一則,董卓手裡的兵馬雖然是歷經戰陣的精銳之師,但總數也不會超過兩萬人,大漢餘威尚在,董卓逮不到歷史上那種僥天之倖的機會,不會自尋死路。

再者,大漢朝廷,現在對天下人還是有着足夠的吸引力的,太尉一職,董卓未必拒絕得了。

丁宮,劉弘心頭稍緩,只要不打起來,萬事都還有餘地。

“啓稟陛下,大司馬、車騎將軍奏報,”

突然間,有個小黃門從側門進來,躬身向劉辯,道:“中郎將公孫瓚已到河東,盧使君已經受節,幷州刺史丁原昨日返回河內。”

丁宮、劉弘聞言一驚。

河內,河東,三輔,加上幽州,幷州已經包圍了!

這哪裡是無需擔心,九成什麼的,明擺着是準備好了!

王允與楊彪這纔有所警覺,心裡開始慌亂。

他們可不想打仗,太太平平的不好嗎?

迎着這些目光,劉辯心裡咳嗽一聲,面上微笑道:“諸位卿家無需緊張,有備無患而已,朕還是那句話,相信董卓還是忠於朝廷的。”

丁宮,劉弘,王允,楊彪,哪怕是荀攸都知道這是場面話,根本不信。

丁宮心裡驚疑不定,擡起手道:“陛下,此事還有諸多轉圜的餘地,臣請陛下三思,萬不可輕易征討一州之牧。”

劉弘同樣緊張,跟着道:“陛下,一旦征討幷州牧,西涼驚恐,恐掀更多叛亂,還請陛下慎重,以妥善之法處置。”

王允坐着不動,面露思索。

楊彪擡起手擦汗,好像根本沒聽到。

荀攸卻毫不猶豫的沉聲道:“陛下,當斷不斷,後果難善,不出則以,出則必是雷霆,震懾天下宵小!”

劉辯對荀攸的話很是滿意,眼見着丁宮等人要反駁,笑了笑,道:“諸位卿家且寬心,不到萬不得已,朕還不會出此下策。”

當然不會了,他還覬覦着董卓手裡的精兵!

這可是讓十八路諸侯都沒有討到多少便宜的精銳之師!

丁宮、劉弘看着劉辯是欲言又止,這位少年陛下自登基以來,所作所爲,哪裡是有常理的?

不想打仗的他們,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畢竟,劉辯這樣的兩手準備,是理所應當的未雨綢繆之舉。

劉辯瞥了他們一眼,拿起身前的公文,目光落在‘三公府’上,他心裡篤定是要廢除的,只不過眼下還不能急,現在提出來,怕是丁宮,劉弘都不能答應了。

想了想,放下又拿起下一本。

這一本,是關於‘兵制’的,但內容特別少,主要是關於洛陽城的,一個是禁軍,一個是羽林軍。

基本上是廢除了衛尉以及原本兩宮的各種編制,統一交給了禁軍,而禁軍則是南宮北宮,一分爲二。

羽林軍守衛洛陽,基本上廢除了之前錯綜複雜的守衛體系,南、北軍,期門,城門校尉等等,基本上都已消失不見。

而金吾之類,徹底成了加官。

劉辯靜靜看着,神情不自覺的露出謹慎之色。

這只是洛陽城的,涉及大漢整體,尤其是地方兵制,丁宮等人不但沒有口頭請示,連草擬的奏疏、公文上都沒有幾筆。

大漢施行的是募兵制,也就是除了保留朝廷少量兵馬外,地方上基本沒有駐軍,有事了,就是臨時招募。

這就造成了,在黃巾軍之亂爆發後,朝廷應顧不暇,地方上豪強四起,州牧、刺史、太守、郡縣、以及各種名望世家,地方豪族,但凡有點錢與勢力的,紛紛招兵買馬,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事實諸侯。

現在朝廷闇弱,一旦對大漢兵制進行變革,哪怕是一點風聲泄露,必將造成極其可怕的後果!

‘還須自強!’

劉辯心裡輕輕自語,沒有足夠的實力,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諸侯,根本不會理朝廷的命令。

“陛下,”

在劉辯沉思的時候,潘隱走到近前,手裡拿着一道奏本,低聲道。

劉辯瞥了他一眼,伸手接過來,打開看去,一眼掃過,面露古怪。

這是一道‘稱頌奏疏’,是鄭玄所上,大致是袁基在青州籌集錢糧立功,安撫流民得力,招募青壯有爲。

劉辯看着‘鄭玄’二字,心裡不禁佩服袁家的手段。

鄭玄是當世大家,不屑官途,專心治學,躲在老家幾乎足不出戶,很少見外人。能讓他出面寫這樣一道奏本,由此可見,袁家的影響力。

劉辯不知道的是,鄭玄是馬融的門生,馬融的女兒嫁給了袁隗。

劉辯擡起頭,笑着與殿中衆臣道:“袁士紀到青州,不過十天時間,籌錢二萬萬,安撫流民六千,招募青壯三千……”

衆人聞言皺眉,都是聰明人,哪裡不明白這道奏疏的意思。

劉辯放下奏疏,道:“傳旨,袁基有功,擢升太僕卿。”

“是。”潘隱應着道。

要是以前,丁宮,劉弘等人肯定會攔着,現在卻沒有說話。因爲太僕被削,沒剩下多少實權了。

‘二萬萬錢,相當於用二十萬兩銀子換一個太僕,袁家還真是捨得。’

劉辯臉上笑,心裡也笑,要知道,曹操的老爹曹嵩買的是太尉,也才花了不過一萬萬。

“陛下,曹校尉密信。”一個小黃門小碎步進來,託舉着一封信。

劉辯笑容頓失,一把搶過來,撕開,抽出信就低頭看去

他等這封信,等了好幾天了!

只是不等他看完,臉色慢慢的變了,雙眼半眯,神情寡淡。

丁宮,劉弘等人見着,心裡突然咯噔一聲,繼而齊齊對視。

要壞!

四月最後一天啦,求月票!!!

(本章完)

476.第476章 平復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465.第465章 敏銳第281章 一碗羹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198章 龍鳳胎第60章 袁家之基第385章 爭鬥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第339章 毒計第21章 給何進機會第264章 劉協第192章 豢養第314章 劉焉病危435.第435章 暗潮第26章 禍國之人第12章 罪責第382章 末世風氣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191章 殺人不見血第64章 魑魅魍魎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109章 斬盡殺絕第392章 透心涼第372章 佛與道408.第408章 老烏龜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68章 要壞第114章 吾皇萬歲第232章 圍城第29章 爛攤子第206章 殺意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321章 單槍匹馬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223章 晦澀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86章 抗拒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222章 貶爲庶人第248章 大事情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58章 不動第317章 末世人心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281章 一碗羹第16章 四世三公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90章 自投羅網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325章 心思詭譎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第385章 爭鬥第325章 心思詭譎417.第417章 許攸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395章 隱秘之事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23章 沆瀣一氣第151章 大戰起第158章 郭嘉失算 賈詡得計431.第431章 狠辣手段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50章 家國第394章 裂痕第82章 人心第307章 怒氣第312章 十年賦稅460.第460章 誘惑第128章 荀彧第224章 大忌436.第436章 野心第268章 盟約第6章 旨意第116章 硝煙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3章 喝問第73章 大漢風骨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251章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365章 破城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19章 治病第128章 荀彧第41章 就今晚吧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241章 壺關第110章 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