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第433章 江東

三天後,崔鈞值房。

陳政坐在崔鈞對面,沒了以往的目空一切,神態謙卑有禮,恭恭敬敬。

崔鈞端坐筆直,瞥了眼邊上的大箱子,面無表情的又帶着絲絲的不怒自威。

陳政躬着身,拿出一道文書,推給崔鈞,道:“府君,陳家已經決定,放棄那塊腴田,並無府君捐納一千萬錢,用以救災安民。”

崔鈞沒有動,只是平靜的看着他。

陳政等了片刻,連忙又拿出一道,道:“府君,關於高唐縣剿匪,陳家願意拿出兩千萬錢以及兩萬石糧食,以供府君剿匪安民。”

‘三千萬了。’崔鈞心裡暗道。

陳政說完,又拿出一道文書,道:“這些,是陳家在平原縣的倉庫,錢糧總數,約爲兩千萬,願全數捐納給府君,伏願平原郡在府君治理之下,國泰明安。”

‘五千萬了!’

崔鈞神情肅色了幾分,看了眼桌上的三道文書,並沒有隻言片語。

這只是最基本的,大頭,在後面!

陳政見崔鈞不說話,情知他在等什麼,默默片刻,再次彎腰,從箱子拿出一道厚厚的文本,神情鄭重,明顯有捨不得,但片刻還是恭敬的奉上,道:“府君,這是陳家的二十商鋪,七處宅院,一千頃八百頃田畝,另外金銀玉器等若干,現錢一萬萬三千萬……”

崔鈞聽着他報賬,神情異色,道:“十萬萬?”

陳政頓了下,臉角僵硬的躬身道:“是,經過陳政仔細覈算,十萬萬,一文不差。”

崔鈞伸手去拿賬本,面上平靜,心裡卻起伏如濤,波濤洶涌。

十萬萬錢啊,雖說他出身崔氏,可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更何況,現在是要經他的手。

如同窮困多年的老農,崔鈞拿着賬本的手都在顫抖。

他第一先去看了‘十萬萬’的那道,從頭到尾,看的是仔仔細細,一個字都不敢錯漏。

這筆鉅額款項,不是給他的,一半是給青州,一半要給皇家錢莊。

但這道賬本肯定是要陛下驗收的,如有錯漏,他崔鈞也得背鍋。

好半晌,崔鈞纔看完,強忍着痠痛的雙眼,擡起頭道:“這些……”

陳政的心一直在滴血,這些可都是陳家數代近百年的積累,現在,要全數送出去了。

他心裡一直在想着那‘劉波’的身份,朝野裡大人物想了個遍,始終沒有一個確定的人選。

聽到崔鈞的話,急忙醒轉,道:“都已登記造冊,隨時可以過戶,還請崔府君驗收無誤。”

崔鈞微微點頭,神色思索。

這可是十萬萬錢,相當於一百萬緡,即便是陳家是平原郡首屈一指的世家,一口氣拿出這筆錢,也絕對會大傷元氣,沒有幾十年休想恢復過來!

沒有多久,崔鈞放下這道賬簿,沒有看他的五千萬,而是微笑着道:“陳家主,平原郡郡丞一職空缺,可有意否?”

陳政一怔,連忙搖頭道:“在下並無入仕之心,再者,現今入仕,皆須通秋季考覈,在下並無資格。”

崔鈞笑容多了一點,道:“那是針對年輕人未入仕之人的,陳兄也曾入仕,並不在列。這樣,由我舉薦,陳家主明日到任如何?”

陳政看着崔鈞的表情,忽然意識到,這崔鈞不是在徵求他的意見!

這是打定主意要他入仕平原郡郡丞,爲什麼?

陳政心裡一激靈,陡然警惕起來,躬身道:“府君,在下無德無能,不配爲朝廷命官……”

“陳家主謙虛了,”

崔鈞一擺手,神情微笑又篤定,道:“平原郡誰不知曉,陳兄飽讀詩書,才華橫溢?這件事便這麼定下,陳兄無需謙虛了。陳兄到任後,主要負責解決高唐縣的匪亂,我會請王校尉協助於你。”

陳政臉角下意識的抽了下。

果然是個陰謀!

誰不知道高唐縣的事,是他們陳家做的!

不曾想,這崔鈞居然反手讓他來解決!

貌似濃眉大眼的崔鈞,不曾想這般陰險!

崔鈞不會讓陳政拒絕,轉而就道:“陳家主,還有些麻煩事需要你出面。比如,對郡內戶丁的普查,對田畝的清丈,尤其是對難民的安置,作爲郡丞,陳家主,責無旁貸。”

陳政神情有些不好了,這崔鈞好像吃定了他!

不過片刻,他心裡又泄了口氣。

短短三天時間,攻守易也。

崔鈞見陳政不吭聲,不禁暗自猜測:看樣子,他應該還不知道陛下的身份,那陛下到底用了什麼手段,讓陳政乖乖交出家產,不敢有一絲反抗?

“王成。”

崔鈞也不是太關心陳政,轉而看向門外大聲道。

王成連忙進來,擡着手,恭恭敬敬的道:“府君。”

崔鈞伸手將案桌的所有賬本、文書拿起來,起身道:“你帶陳郡丞熟悉一下事務,再請王校尉來,一同商議剿匪事宜。”

“是。”王成瞥着崔鈞有些抱不穩的文書、賬本,知道發生了什麼,微微躬身與陳政道:“陳郡丞請。”

陳政默默起身,沒有一絲反抗。

崔鈞手捧着文書、賬本,趕走了要幫忙的小吏,徑直來到後堂的一處偏房。

“使君。”

他一進門,就再難掩飾故作威嚴,僵硬的臉角,笑容滿面的道:“成了!”

坐着頗爲淡定的司馬防,聞言飛快站了起來,從崔鈞手裡接過賬簿,一邊翻一邊急聲道:“真的有十萬萬?”

崔鈞站在他面前,呼吸急促,道:“下官仔細看過了,確實不假,現錢估計有三萬萬,足夠用了!”

“好好好!”

司馬防捧着賬本,雙手都在抖,更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只顧一頁一頁的翻着。

他是青州牧,他比崔鈞更缺錢,雖然尚書檯承諾今年開始給錢糧,但那麼一點,遠遠不足夠他應對諸多事情。

眼前,一下子五萬萬,不止能解決他的燃眉之急,還能極大的緩解青州的壓力,能夠解決諸多停滯不前,早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太好了太好了……”

司馬防激動的語無倫次,完整的意思都無法表達清楚。

崔鈞看着他的表情,忍不住的低聲道:“使君,陛下臨行前交代了。這些錢,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若是發生了上下盤剝,肆意貪瀆,十不存一的情況,將拿我們的人頭祭天。”

司馬防雙手一顫,差點沒託穩那些賬本,急忙拿好,神情凝色道:“是是是,要花在刀刃上……”

雖然這麼說,司馬防心裡卻慌張的很,一點底都沒有。別說青州這種地方,便是洛陽城裡,貪贓枉法時不時發生,想要這五萬萬全數落到實處,簡直難如登天!

司馬防不是聖人,他用的人基本上都是他的親朋友好,司馬家的門生故吏,其中的齷齪,外人看不到,司馬防卻清清楚楚。

他現在不愁錢了,而是愁這筆鉅款怎麼花,花在哪裡才能落到實處!

崔鈞看着司馬防的神情,心裡同樣壓力如山。

他對下面的人同樣很清楚,雖然他不貪,但他不能阻止別人貪。除了官場上那些不能言說的潛規則外,崔鈞需要有人爲他做事,不把這些人餵飽了,怎麼做事?

而最底層的那些官吏,俸祿微薄不說,還時不時拖欠,他們托兒帶口的,不給他們貪,有活路嗎?

兩人沉默良久,擡頭對視,相顧無言。

咚咚咚

門外響起敲門聲,王成站在門口。

崔鈞回頭看了眼,連忙直起腰,沉色道:“什麼事?”

有了劉辯走的這一遭,崔鈞現在底氣十足,官威濃郁。

王成進來,擡着手道:“使君,府君,是這樣,王家,張家家主來了,有意向府衙捐納。”

“哦,”

崔鈞眼神意外一閃,旋即也不意外了,道:“將他們請進我值房,片刻我便去。”

王成應着,又道:“還有便是那陳邕,該如何安置?”

“陳邕?”

司馬防隱約聽到這個人,看向王成道:“陳家的人?”

王成道:“是,陛下,似乎有意提點,但臨行前並未明確。”

崔鈞沉吟着,道:“高唐縣吧。”

司馬防神情不動,並沒有反駁。

王成見司馬防默認,應下後,與崔鈞對視一眼,接着道:“使君,王校尉,去兗州了。”

司馬防神色微變,旋即不動聲色的道:“我知道了。”

兗州,曹操正在那裡推行‘軍政分離’,要將兵權從州牧、郡守、縣令手中剝離,收歸大司馬府。

受此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州郡縣主官,其次就是因爲特殊形式而出現的城門校尉,王豹跑去兗州,不用猜,就是爲他的前途鋪路,俗稱跑官。

一個小小的城門校尉,放着州牧不管,跑去兗州,由此可見,司馬防在青州並無太大的權威。

“使君,還是先收賬吧。”崔鈞好似什麼都沒看出來,低聲說道。

司馬防擡頭看了他一眼,道:“好。這件事由伱來辦,我派人協助。必須在年中全數入庫。對了,優先給皇家錢莊,平原郡的分莊要儘早建立,日後很多事情需要錢莊。”

崔鈞道:“是,下官明白。”

司馬防的思緒很快又轉移到這筆錢上,道:“春耕之後,我會召集所有郡守到濟南議事,平原郡要先行準備,首先是三項:舊幣廢除、戶丁、土地,這三項,你平原郡要走在前面,要讓陛下看到你們的政績。”

說到這裡,他神情嚴峻了幾分,意味深長的道:“陛下,有可能還會回來的。”

崔鈞心裡一突,擡起手,沉色道:“下官明白。”

實際上,崔鈞可以判斷,那位陛下不會再回來,應該是走豫州返回洛陽。

但誰又能說準那位陛下的心思?

在此之前,誰能猜到,這位陛下會在平原郡做了近一個月的戶房主事?

他們討論的劉辯,這會兒已經離開平原郡,坐着平淡無奇的馬車,慢悠悠的向着徐州行進。

在馬車裡,還坐着兩個人——周瑜以及皇甫堅長。

劉辯微笑着打量着周瑜,臉上一直保持着從容的微笑。

相比於幾年前,周瑜褪去了不少的書生氣,多了一些英武,端坐在那,彷彿一個即將躍戰沙場的將帥。

朕的水師大都督成長起來了嗎?

劉辯暗暗點頭,道:“周卿家,水師,你覺得放在哪裡最爲合適?”

周瑜躬着身,雙眼異常的冷靜,道:“回陛下,臣以爲,朝廷應當有兩支水師,一支在青州,一支在荊州。”

劉辯聽着,道:“有些道理。你覺得吳郡怎麼樣?”

周瑜眼神微變,立即道:“回陛下,臣以爲,吳郡荒僻,並無戰略要點,放在吳郡,並不合適。”

吳郡,地處長江三角口,地理位置可要說十分險要。

但那是大戰略,依現在大漢的情形來說,周瑜的話並沒有什麼錯。

即便是東萊水師,政治意義也大過實際用處。而荊州水師,則是戰略要害,可以橫亙在長江之上,是一把利劍。

在周瑜看來,劉辯之所以提及吳郡,多半是在試探他。

劉辯沒有試探周瑜的意思,道:“水師,也不能一直在海,朕希望,到了合適的事後,水師能夠出去走一走,交趾以南,朕還是很好奇的。”

周瑜從劉辯的話裡,根本判斷不出真實用意,安靜片刻,道:“陛下,兩代烏程侯忠心耿耿,勠力爲國討賊,爲當世不二忠臣。”

劉辯眉頭一挑,微微側頭,看着周瑜的臉,道:“卿家這麼說,就不怕朕猜忌於你?”

周瑜面不改色,道:“皆是臣肺腑之言,臣一片赤誠,請陛下明鑑!”

劉辯頓了頓,繼而笑着坐回去,伸手掀開簾子,向外看去,漫不經心的道:“朕聽說,有人爲卿家說媒,是烏程侯的姐姐?令尊不太同意?”

江東一些世家在不斷的爲孫策增加實力,與周瑜聯姻,也是近期纔出現的聲音。

而周瑜之父周異,上任洛陽府尹之後,熱情澎湃,但對於孫氏以及吳氏有意的疏遠,是以並不贊同周瑜與孫家的聯姻。

周瑜神色如常,道:“臣也不贊同,已經回絕了媒人的好意。”

劉辯的目光一直望着外面,道:“其實啊,也不用爲劉備與孫氏的事情所困擾,不是所有夫妻都不合的,卿家與令尊,再考慮考慮。”

周瑜心中暗緊,躬身更多道:“臣與家父並非是因爲劉使君與孫氏,而是臣,心有所屬,已經回絕了孫家。”

劉辯聞言回過頭,淡淡一笑,道:“卿家再想想。”

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65章 世家有別412.第412章 城外府內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33章 細思極恐411.第411章 隨手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38章 袁家第311章 打起來了439.第439章 烏程侯第264章 劉協第226章 不隸臺閣第238章 準備第52章 年號光熹第193章 長子出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175章 曹賊不死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95章 王佐之才第95章 王佐之才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117章 宣戰第48章 直擊第262章 召見第370章 天子忌諱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257章 賈詡毒計473.第473章 狼狽第262章 召見第8章 衆臣的疑惑411.第411章 隨手第42章 宮內宮外第399章 未雨綢繆第151章 大戰起第268章 盟約第37章 終於來了第14章 籌碼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78章 心機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211章 趙雲威名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192章 豢養第11章 君臣嫌隙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6章 旨意第106章 發兵第118章 反轉第241章 壺關418.第418章 手段第16章 四世三公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368章 任重道遠480.第480章 國本第111章 古之惡來第11章 君臣嫌隙第183章 郭嘉奇計第52章 年號光熹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62章 輪到朕了463.第463章 賈詡之言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131章 大漢蠡賊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128章 荀彧第22章 皇甫嵩第354章 天命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5章 還是不可第97章 大圖謀第328章 前狼後虎420.第420章 新任小主事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363章 賈詡的投名狀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248章 大事情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156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84章 代君行事第307章 怒氣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193章 長子出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371章 納女入宮475.第475章 誅心第378章 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