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換相

第266章 換相

荀攸,荀彧,鍾繇三人出了宮門,便來到了御街上的吏曹。

荀攸長吐一口氣,沉色道:“其實我早該猜到的,那王朗代元常去三羌,已然十分明顯了。”

鍾繇,荀彧都點頭,並沒有接話,而是思考着這件事。

‘換相’是一件大事情,自當今繼位以來,廢罷三公,楊彪是第一任丞相,在混亂不堪的局勢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維穩’作用!

四世三公的楊彪如果被罷或者致仕,無疑對朝局、對全國局勢有着莫測的影響。

更何況,‘換相’並不是因爲楊彪的‘無爲’,而是宮裡那位陛下對‘新政’停滯不前的不滿,換相之後,意味國政將有大變化!

荀彧沉思良久,看向鍾繇,道:“你怎麼看?”

鍾繇的臉色,前所未有的嚴肅,道:“我還未想過。”

一直以來,鍾繇一直以爲他會在廷尉府待下去,從來沒想到,他會突然丞相!

須知,他前面還有衆多的‘前輩’,比如他的老上司,當前威望隆重的幽州牧劉虞。

就比他更有資格繼任丞相,也算是朝野的衆望所歸。

荀攸聽懂了荀彧話裡的意思,卻浮現笑容的道:“不過,是元常繼任宰相,情勢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得多。”

他之前一直憂心,如果換一個事事親爲的丞相,他們六曹權力上移,或許會掀起‘黨爭’,對國政極爲不利。

現在是鍾繇繼任,那就無關緊要了。

鍾繇默默搖頭,好一陣子才道:“沒有楊公在前面,我們須直面陛下了。”

荀攸,荀彧兩人下意識的皺眉,情不自禁的對視一眼。

宮裡那位陛下,看似溫和如玉,平易近人,實則心機深沉,算計長遠。

荀攸看着荀彧,道:“陛下,到底要做什麼?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隱瞞嗎?”

荀彧沉吟片刻,道:“還是應付當下吧。王朗接任廷尉,六曹也或有大動。”

鍾繇見荀彧不肯說,攔住了要繼續追問的荀攸,道:“伏中丞被罷,那御史臺是不是就交給渤海王,不,陳留王了?”

荀攸自然看得出來,深吸一口氣,道:“朝廷裡的空缺不少,陛下不急着補缺,年底或者明年了。”

鍾繇點頭,道:“應當是明年。”

荀攸又瞥了眼荀彧,強忍着怒意,陷入沉默。

荀彧從宮裡出來,眉頭就一直沒鬆開過,同樣在思考。

鍾繇是三人心頭最爲沉重的,萬萬沒想到,他會是繼任丞相!

這應該,超出所有人的預料吧?

丞相府。

楊彪回到府裡,趕走了所有人,一杯接着一杯,不斷的喝酒。

他向來不怎麼喜歡喝酒,但這一次,卻沒有什麼顧忌,一人獨酌,酒不離口。

但不善於飲酒的人,喝了幾壺還是十分清醒,沒有半點醉意。

楊彪輕嘆一聲,扔掉酒杯,睜着小眼睛,神情忐忑又恍惚,而心中的驚慌,始終沒有半點減少。

對於他來說,曾經極力躲避朝局,爲此用了不知道多少手段。

最終,他還是被宮裡那位陛下,強按在丞相之位上。

哪怕他成了‘丞相’,權柄天下無雙,可他並沒有怎麼運用,反而採取了‘無爲’的態度,不想沾惹任何事情。

不到萬不得已,洛陽城裡很多人都忘記了這位丞相。 而今,宮裡一而再的暗示,更是封他爲‘懷鄉侯’,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

但到了這種時刻,楊彪非但沒有輕鬆,卻更加的忐忑,惶恐,不安起來。

吱呀

在一片安靜中,門被推開,一個年輕人出現在楊彪眼裡。

楊彪連忙坐起來,還拿起毛巾擦了擦臉,擺出了從容文和的笑意,道:“德祖,不是去文會了嗎?怎麼回來的這麼早?”

楊修聞着酒味,又看着他父親身前的酒壺,徑直坐到他對面,猶豫着道:“父親,我已經知道了。”

楊彪微笑着點頭,道:“早有所料之事,不過現在還不急,應當是年後的事情。”

楊修皺起眉頭,心裡壓抑難受,遲疑再三,道:“父親,是否,到了那種地步?”

楊彪一擺手,笑容更多,道:“休要多想。爲父向來謹慎,不貪不佔,謹守規矩,並無他事。”

楊彪見他父親一反常態的親和,心裡擔憂更多,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自當今這位繼位以來,殺戮就從未停止過,從何進到袁家,再到王允,哪一次不是人頭滾滾,驚動天下?

他父親在丞相位置上待了好幾年,固然‘無爲’,可朝野嫉恨他們楊家的不知道多少,真的能夠從容的全身而退?

尤其是朝廷裡那些秘而不宣、至今沒有定論、需要有人承擔的那些事,新丞相繼任後,真的能‘無爲’下去,視而不見?

楊彪彷彿看出了兒子的心思,道:“不用擔心,你老師將調任廷尉,屆時,你去廷尉府吧。”

楊修一怔,看着楊彪,道:“父親,還不知道?”

楊彪疑惑了,道:“知道什麼?”

楊修道:“昨天,大司馬府讓我去曹操的軍中任主簿。”

楊彪深深皺眉,面露凝色。

這已經不是大司馬府第一次將楊修調往曹操的軍中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按理說,作爲他的兒子,去哪裡都好像可以,但去曹操的軍中卻是例外。

曹操是公認的下一任大司馬人選。

曹操一直以來備受宮裡的寵信,下一任大司馬也不算意外,但作爲丞相的兒子,進入大司馬的幕府,就顯得不倫不類。

楊彪思索再三,沉色道:“拒絕。”

楊修苦笑一聲,道:“以前可以,父親,現在怕是不能了。”

楊彪神情一窒,欲言又止。

他即將‘致仕’,這個時候他兒子要是拒絕大司馬府的任命,怕是會被有些人抓着不放,爲他‘致仕’後埋下禍端。

楊彪思索一陣,道:“罷了,即便去了,暫且也沒有危險。日後等你老師想辦法,將你調出來吧。”

楊修點頭,對自身倒是不是太在意,而是注視他父親,道:“要不要,走一些關係?我聽說,蔡公回京了。”

蔡邕雖說涉了王允一案,但到底沒有被誅連,現在回京,必然得宮裡默許,是一種‘盡釋前嫌’。

作爲大皇子的外公,當今的國丈,蔡邕還是有些別人無法比擬的影響力的。

楊彪卻搖頭,一臉肅容道:“這種時候,不能有任何的風吹草動!”

(本章完)

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9章 緊張局勢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324章 劉備與曹操的相似處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31章 安排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100章 復設丞相第371章 納女入宮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60章 袁家之基第350章 賈詡第364章 滅董就在今日第123章 邀名第80章 錯綜複雜473.第473章 狼狽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479.第479章 歸去來第7章 大長秋460.第460章 誘惑412.第412章 城外府內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366章 郭嘉死第257章 賈詡毒計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58章 不動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247章 屍體第80章 錯綜複雜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403章 躊躇滿志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139章 義父第21章 給何進機會第381章 瑞雪兆豐年第226章 不隸臺閣第83章 殺氣(跪求首訂)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32章 何太后第138章 奇襲第270章 不是鍾繇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266章 換相第323章 一統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199章 卿家之能,令朕心服第71章 入京與入宮第323章 一統第96章 四方雲動(求訂閱)第5章 還是不可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38章 袁家第25章 曹操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第12章 罪責第100章 復設丞相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147章 七進七出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106章 發兵第59章 世家風骨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451.第451章 風暴第172章 大耳賊,玄德公第206章 殺意第272章 劉虞回洛陽第193章 長子出第62章 輪到朕了第268章 盟約第158章 郭嘉失算 賈詡得計第3章 喝問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19章 治病第299章 橫推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254章 暗潮洶涌第148章 皇家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143章 壟斷的生意最賺錢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270章 不是鍾繇第304章 董卓的圖謀 曹操遇伏424.第424章 之外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51章 潛伏第206章 殺意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116章 硝煙第126章 太過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