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

德陽殿,後殿。

劉辯近來從景福殿搬到了這裡,相比於景福殿,這裡寬敞的多。

這會兒,劉辯躺在軟榻上,做着翻身的動作,扭着頭,與不遠處的劉紹道:“羊兒,來,跟着父皇,翻一個,用力,來,翻一個……”

劉辯不斷的做着翻身動作,想要引導小傢伙翻身。

小傢伙睜大雙眼,歪着頭看着劉辯,一點沒有翻身的意思。

不遠處的宮女、黃門,滿臉都是期待之色。

好半晌,劉辯嘆了口氣,將小傢伙抱起來,在空中輕輕甩了甩,道:“這一個多月了,你怎麼就不翻個身呢……”

小傢伙粉雕玉琢,大眼睛澄淨,看着劉辯,忽的咧嘴笑了起來,揮舞着小手,咯咯笑起來。

劉辯不由跟着笑起來,使勁的晃了幾下,道:“讓你笑,等你大幾歲,看父皇不打你屁股……”

潘隱從門外進來,見着這一幕,頓時滿臉堆笑,道:“陛下。”

劉辯嗯了一聲,盤腿坐好,將小傢伙放在身前,伸手接過潘隱遞來的奏本。

總共有五道,挨個打開看去。

第一道,是戶曹關於秋稅的一些奏報,預估秋糧總數在二十二萬石,刨去折耗、地方虧欠等,到太倉估算爲十五萬石左右。

劉辯面露思索,十五萬石,這比往年多了不少,多半原因是幷州、司隸,兗州匪患稍定,耕種增加的緣故,還不能歸功於‘新政’。

片刻後,他打開第二道,這道是關於河南尹一事的,戶曹將事件定性爲‘挪用賑災’,種輯等人‘違律切實’,建議‘從寬處置’。

劉辯雙眼微眯,自語道:“荀彧不在,這戶曹就是睜眼瞎了嗎?”

搖了搖頭,劉辯打開第三道。

這一道,是御史臺的奏本,奏本內容頗爲詳實,羅列很多可疑之處,包括種輯的‘擅自行事’、‘前倨後恭’、‘辯解多有不實’、‘河南尹上下衆口一詞’等等。

但就是沒有實際證據!

“倒也算是做了點事情。”

相比於戶曹,御史臺明顯稍進了一步,劉辯微笑打開第五道。

這是洛陽令陳宮的奏本,大致內容是爲種輯表功,自認‘過失’,‘有負朝廷’,請求辭官。

劉辯不禁歪了歪頭,有些意外,神情怪異的自語道:“這種輯有些手段啊,居然能讓陳宮自願頂罪。”

“哇哇……”

懷裡的小傢伙抓着劉辯的褲腳,張嘴要咬。

劉辯按住他的小手,將奏本放到一旁,看向潘隱道:“十天後,種輯是不是要進京述職?”

潘隱連忙道:“是。按照規矩,十天後述職。”

劉辯心裡算着時間,點頭道:“差不多都該回來了。”

這麼說着,他走下軟榻,穿好鞋,一把抱起劉紹,摸着他的小臉,道:“今天,父皇帶你去見一個長壽家族的人,希望你將來也長壽,怎麼樣?”

小傢伙伸着小手,抓向劉辯的衣領。

劉辯將衣領拉扯一點,給小傢伙抓,邊走邊說道:“兒子,你要記住,人最大的敵人,是時間。一時戰勝你的敵人並不重要,哪怕一輩子都勝過你,也不要氣餒。你要有個好心態,一定要活的比那人長久,等他入土了,你就給他寫傳記,刊印天下,每年去他墳頭燒一份給他……”

潘隱等人在後面聽着,表情不自然的扭曲起來。

小傢伙抓着劉辯的衣角,放在嘴裡咬。

“陛下,是去哪裡?”走出嘉德殿,潘隱這才忍不住的問道。

劉辯回頭看了眼已經換好常服的典韋,道:“去招賢館。”

潘隱一怔,不知道劉辯突然要去招賢館做什麼。

‘有什麼人在招賢館嗎?’潘隱心裡想着。

劉辯一身便衣,出了宮,直奔招賢館。

小傢伙玩膩了衣角,下巴磕在劉辯肩膀上,大眼睛眨動,好奇的看着宮外。

這還是他第一次出宮,時不時伸着小手,好像要抓什麼。

劉辯現在也不敢隨便給他買吃的,見太陽有點大,給他買了個帽子。

小傢伙眨了眨眼,沒有什麼反應,好像不太喜歡,趴在劉辯懷裡,似要睡覺。

劉辯有些隨意的溜達,還沒到招賢館前,便見到一羣人在對峙,隱約在爭吵着什麼。

劉辯擺了擺手,身後的便衣散開,帶着潘隱與典韋,不動聲色的走近,爭論聲漸漸清晰起來。

來到近前,看着爭吵的雙方,劉辯下意識的摸了摸下巴。

這兩方人從衣服上便可以看得出區別,一方是普遍胥吏的服飾,聲音大氣勢弱,大約十多人;另一方穿着精緻,器宇軒昂,明顯是世家子弟。

胥吏一方率先發難,聲音響亮、用力。

“河南尹有何過錯?他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乃是仁善之道!”

世家子弟語氣平緩,卻有着不容置疑的堅定。

“那是朝廷的秋糧,按照規制,須押解入太倉。他私自開倉、挪用,有違朝廷綱紀!”

雙方交替嗆聲,互不相讓。

“爲官者爲民,非是爲朝廷,他明知後果,毅然開倉,此舉纔是爲官之道,勝過他人千倍萬倍!”

“荒唐!違律就是違律,今日河南尹開倉,明日京兆尹開倉,還要朝廷做什麼?河南尹目無朝廷,擅自開倉,理當嚴懲!”

“可笑!數萬災民,嗷嗷待哺,若不是河南尹果斷開倉,數萬人涌入京畿,你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到時,是五千石能夠解決的嗎?怕是要數萬,數十萬!你可知這個後果!”

“你……那現在河南尹糧食耗盡,那些災民蜂擁作亂,太倉無糧可用,數萬人殺入洛陽,你知道這個後果嗎?”

“這麼久了,朝廷要是還沒有錢糧,那是朝廷無能,與河南尹有何關係?”

“河南尹能挪用錢糧,其他地方自然也可以,你有什麼道理責怪朝廷?”

“難不成其他郡縣也有災情嗎?都有數萬災民厄需賑濟嗎?”

“其他郡縣除了災情,便沒有其他事情了嗎?你是覺得我大漢州郡的倉庫,已經滿的要溢出來了嗎?”

“這是朝廷的事情,豈能怪罪於河南尹?”

“爲官者,首要律己,怎可肆意妄爲?”

劉辯聽着,覺得有趣,打量着領頭的兩人。

胥吏是一個粗壯的年輕人,二十五六歲模樣,神情似有怨憤,字字句句夾槍帶棒。

世家子弟的則比劉辯大一兩歲左右,是一個白俊年輕人,一副誠懇講理之態。

小傢伙好像被吵醒了,轉過頭,睜大眼睛,好奇的盯着這羣陌生人。

這兩撥人不知道爭吵了多久,毫不妥協,各講各的道理。

“這位兄臺,不知你有何看法?”突然間,那世家領頭人擡手向劉辯問道。

劉辯一怔,他就是看個戲,怎麼還問起我來了?

胥吏發言人打量着劉辯,冷哼道:“你們世家子弟,衣食無憂,豈能明白普通百姓的苦楚?又怎麼會知道被餓死的感覺?”

“嗚哇……”似乎感覺到有人罵他老子,劉辯懷裡的小傢伙生伸着手,指着那胥吏嗚哇嗚哇。

劉辯用力一託小傢伙,重新抱好,笑着道:“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件事,怕是朝廷都在頭疼,在下也沒什麼說辭。”

那世家子弟認真看着劉辯,又瞥了眼潘隱以及異常高大的典韋,知道劉辯出身不凡,擡着手,越發誠懇的道:“我以爲,爲官者,須一忠君爲國、二持身守正,這二者,萬不可缺。缺一則爲叛國逆賊,世之大蠡!缺二,則必是弄權邪佞,禍國大奸!兄臺以爲如何?”

劉辯見這人明顯是在拉外援,笑容不變,道:“忠君爲國者也有如紙糊,持身守正去不全是能臣,弄權邪佞未必不忠君爲國。兄臺,你執着了。”

這世家之弟聞言,注視着劉辯,深深皺眉,旋即面色一沉,道:“我觀兄臺氣質不凡,想來出自名門,卻不想有如此姑妄之言,令人齒冷!”

劉辯眉頭一挑,他這就被人‘齒冷’了?

胥吏發言人正對着劉辯,同樣滿臉不善,道:“忠就是忠,奸就是奸,豈能混淆不清?你這種人是非不分,陰險狡猾,將來定是奸邪之輩!”

劉辯看着虎視眈眈盯着他的雙方十多人,愣了又愣。

他這一句話,將雙方都給得罪了?

那世家子弟似乎對這胥吏的話很滿意,擡手道:“兄臺所言,正合我意。今日之論,若有得罪,還請海涵。”

胥吏倒是豪爽,回禮道:“在下受教,他日定與兄臺一醉方休!”

剛剛還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的雙方,紛紛客氣見禮,一臉相見恨晚,寒暄幾句,相繼離去。

徒留劉辯一人在原地,神情古怪。

“嗚哇……”懷裡的小傢伙見這些人走了,又伸着小手,抓來抓去。

“伯寧,快走!”忽然間,走出不遠的胥吏中,有人大喊道。

胥吏發言人應着,一衆人匆匆離去。

劉辯回過頭,又看向那羣世家子弟,六七個人,有說有笑的走入了招賢館,進門之前,那領頭之人還回頭望了劉辯一眼。

劉辯沒有猶豫,衝他微微一笑,大步跟了過去。

那人似有皺眉,但也沒有其他什麼反應,直接走入招賢館中。

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95章 王佐之才第142章 蔡侯紙第349章 闖袁營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145章 與朝臣的隔閡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128章 荀彧第7章 大長秋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7章 大長秋第203章 讓子彈飛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431.第431章 狠辣手段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151章 大戰起第72章 朋黨論第136章 亂始第356章 天雷滾滾484.第484章 獻計第133章 郭嘉第35章 人來人往第23章 沆瀣一氣第109章 斬盡殺絕454.第454章 壓力如山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39章 義父第248章 大事情第145章 與朝臣的隔閡第14章 籌碼424.第424章 之外421.第421章 貴公子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264章 劉協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248章 大事情第3章 喝問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81章 忍無可忍第283章 敏感時刻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307章 怒氣第250章 鏖戰第378章 提前了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第268章 盟約第48章 直擊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269章 科舉制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383章 不足事第203章 讓子彈飛第58章 不動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390章 毒計第29章 爛攤子第354章 天命459.第459章 三天結案第15章 陣線第282章 善始善終第36章 制衡第243章 夜襲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479.第479章 歸去來第184章 曹操威名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32章 何太后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324章 劉備與曹操的相似處第172章 大耳賊,玄德公第173章 天降橫財第164章 郭嘉的猜測 洛陽的沸騰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389章 手段百出481.第481章 難全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226章 不隸臺閣445.第445章 尾隨